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为你自己读书(Ⅱ)
内容
编辑推荐

肖卫编著的《为你自己读书(Ⅱ)》是《为你自己读书》的续集,作者立足于中国传统的文化智慧,重新解读了“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全书围绕孝道、尊师、孝悌、惜福、勤奋、改过、恒心、诚敬等八个话题,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新的阐述,相信读者能从本书中得到下一样的感悟,能够明白改变命运的真谛所在。

内容推荐

肖卫编著的《为你自己读书(Ⅱ)》是畅销书《为你自己读书》的续集,作者围绕“为你自己读书”这一话题,讲述了“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读书之道。尤其是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智慧和今日青少年的读书、学习相结合,告诉青少年读书要树立远大的志向,要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尊师重道为起点,勤奋、有恒、惜福、改过、诚敬,才能真正读好书,做父母的好儿女,老师的好学生,将来人生才会有所成就。

目录

第一章 你为何读书?

 再谈“为你自己读书”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读书志在圣贤

 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读书求学不能次序颠倒 

 读书不只光学知识,更要“笃行”

 “管宁割席”的启示

 好学的颜回

 良相与良医:范仲淹的故事

 明朝大儒刘理顺的故事

 经典链接:《沧州精舍谕学者》学习心得

 激励一生的立志名言

第二章 孝道是激发读书的原动力

 读遍天下书,无非一孝字

 古代帝王孝敬父母的故事

 久病床前有孝子

 孝敬父母是第一大事

 父母对子女的十种恩德

 不善莫大于不孝

 为人子该如何行孝

 听父母话的孩子有福

 经典链接:《小男孩和苹果树》

 《如果有一天》

 经典链接:《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

 铭记一生的孝道格言

第三章 尊师才能学有所成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

 尊师重道的汉明帝

 古代读书人是如何尊师的?

 无论学什么都要尊师

 在生活中如何落实尊师

 经典链接:韩愈《师说》

 铭记一生的尊师格言

第四章 做一个友悌的读书人

 兄弟之间要诚心友爱

 兄弟争死,感天动地

 去除私心,落实悌道

 兄弟之间要注意言语

 在生活中落实悌道

 经典链接:法昭禅师的《兄弟偈》

 感动一生的孝悌格言

第五章 学会惜福

 珍惜自己的福报

 古人对幸福的定义

 做人一定要惜福

 惜福重在知足与勤俭

 没有任何东西是理所当然的

 福不可享尽

 有十分福气,也只要享受三分

 弘一大师说惜福

 福不可享尽,福尽悲来

 经典链接:曾国藩《诫子书》

 铭记一生的惜福格言

第六章 勤奋的人才能登上人生之巅

 读书一定要勤奋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勤奋要从珍惜时间开始

 经典链接:《送东阳马生序》学习心得

 激励一生的读书格言

第七章 改过是人生的必修课

 读书有成就,首先要改过

 改过迁善,心想事成

 读书人要闻过则喜、勇于改过

 弘一大师《改过实验谈》

 激励一生的改过格言

第八章 恒心是读书成就的试金石

 没有恒心,一定学无所成

 持之以恒才能成就大业

 读书人要有志、有识、有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天道忌贰,一门深入方能成就

 经典链接:梁启超《论毅力》

 激励一生的恒心格言

第九章 诚敬是千古为学之本

 诚敬是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

 真诚恭敬,方能得道

 对老师一定要有恭敬之心

 恭敬经典、书籍,受益无穷

 养成敬惜字纸的习惯

 经典链接:劝读《敬惜字纸文》

 改变一生的诚敬格言

附录:推荐青少年朋友看的书籍和电视剧

试读章节

尊敬的诸位老师、诸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们大家来谈谈“读书”这个话题。

六年前,末学曾经出版过一部书,叫作《为你自己读书》。

古人讲,活到老,学到老。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路上,都有一个学习的过程,随着自己对学习的深悟,对读书又会有更深的体会。因此,我们在这里再和大家分享近年来学习的体会,请大家指教。

“为你自己读书”,谈到这个题目时,可能我们很多学生就会想到,我读书是为了自己考个好学校,将来找个好的工作;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讲,读书的目的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考好大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找个好工作。以后有一个体面的工作,有一个好的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希望能够改变自己人生的命运。这是我们很多人读书的目的。当然,这个目的也不能够算错,很多人都是这个观点,我们从小也是受到父母这样的教诲。但是,在古代读书人不是如此。古代读书人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读书,他们有更大的志向。

在《朱子治家格言》里面就讲道:古人读书是要做什么?是要做圣贤。圣贤,是道德、学问圆满的人,对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明了的人。像历史上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孟子、老子、庄子,这些人才是圣人。古人读书的目的就是要成圣成贤。但是我们现在去问问这些青少年,包括我们自己,我们读书是为了求什么?往往是为求自己的功名利禄。这和古人读书不同。

我们讲到“为你自己读书”,就特别容易让人想到要如何教好孩子,我们自己要如何为以后的前途而努力读书,要如何为了以后考好学校、能够做官,如何能够事业有成而读书。这是我们普遍的一种看法。但是古人讲“为你自己读书”不是这个意思,我们常常把意思给曲解了。

在《论语?宪问》里面孔老夫子讲过这样的话:“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修养自己的道德学问,为了改正自己的习气毛病,为了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今之学者为人”,夫子那个时候已经看到了当时读书人的误区,读书的方向错了,是为了彰显自己的才华给别人看。这其实也是我们现代人读书的弊病,你看,我们读书,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读到硕士,读到博士。我们为什么要读大学、读研究生呢?就是希望能体现自己有学历,我有高学历,我有知识,我有才华,我博学;最重要的是希望有了学问之后,将来找一个好的工作,能够有一个体面的工作,能够升官,能够做教授,能够到企业去做高管。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功名利禄之心,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并不是说他要提升自己的个人修养。

曾经有人举了个例子。你看大学生的学历、知识水平很高,但是现在的大学生和小学生相比,他们的道德修养哪个更好?我们到大学看学生的纪律,再到小学去看学生的纪律,大家就会知道,到底是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高还是小学生的道德修养高。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会明白,我们常常把学习的方向搞反了。如果这个方向要是错了,那你学得再多也未必有成就。你看现在,有些博士毕业了,并没有找到好的工作,甚至还有跳楼自杀的。他们有高学历,但是他们的心理素质、道德素质未必高。有些高学历的人到国外留学去了,忘记父母老师的养育之恩、祖国的培养之恩,甚至对自己的父母有很多不符合伦理道德、不孝的举动。

曾经就有这样一个学生,在英国留学,找了一个英国的媳妇,然后他就在英国成家了。他的父母含辛茹苦把他送到国外留学,他把父亲接到英国去住,结果父亲住了不到一个月,到了第二个月的时候,这个儿子就跟父亲讲,你来我们家20多天了,这20多天的生活费我就给你出了,下个月起你也要交生活费。父母把他含辛茹苦给养大,结果在他那里住了20多天他说你要交生活费!这个父亲听了特别难受,我养你长大,结果我来看你,来你们家吃饭还要我掏钱。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在西方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他觉得很正常,人跟人是平等的,父母子女也是如此,所以在西方子女很少赡养父母的。

而你看我们中国古人的教育,不是说只是让我们有知识、有技能,最重要的是培养我们的道德素质,提高我们的德行,提高我们的修养。学问之道的根本是建立在德行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大家读历史,能够看到古代有很多大臣,他们很多都是考中进士、举人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几乎都是孝子。这些人是真正有道德学问的人。他们读书,不是说自己要考取进士,考取功名;他们考取功名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让自己能够有一个铁饭碗,可以不用种地干活了,不是这个原因。他们为什么要去考科举?中国古代读书人有一种志向,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他们读书不是为了自己升官发财,是为了天下苍生,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仅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且还希望能够影响他人,教化他人,教化社会大众。

序言

六年前,末学出版了《为你自己读书》一书,希望和青少年朋友谈谈读书的问题。出版以后,没想到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印行了十几万册,完全出乎本人的意料。六年以后,再看原来的书,深感惶恐,因为当时自己的学识浅薄,许多道理并没有讲得非常明白,虽然对读者朋友或许有一些帮助,但是,今天回头来看,还是有很多的不足。而末学也是在这六年之中,因为有机缘接触并且学习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对读书可以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更深深地感到,一个真正的读书人,要有的责任和担当,因此,才又有了这本《为你自己读书Ⅱ》的诞生。

《论语》里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意思是说,古人读书为的是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而今人读书则是为了出人头地、受到他人的赞叹。在中国古代,读书人最受社会重视,被称为“士人”,夫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说的是一个读书人,应该有弘大的志向和坚毅的精神。在中国古代,读书人往往有着远大的志向和抱负,那就是宋朝人张载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个责任非常的重大,而且实现这个目标,往往要付出一生的努力。

今天,我们到校园里去问,可能会有不少同学对这几句话感到陌生,更不用说还有多少人在抱着这样的志向读书了。正因为如此,末学深感有必要让大家明白,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是什么样的。我们读书,不仅是为了一纸文凭和将来的就业。更重要的是,我们要通过读书,明白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建立自己的人格、完善自己的道德、增强自己的学问,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读书人”。

因此,我们特别以此为题,希望藉此机会,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和内涵传递给广大的青少年朋友,让我们从修养自己的道德开始,进而完善自我,做一个懂孝悌、明道义、知廉耻的读书人,以致最终成为一个对社会、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有价值的人。书中不妥之处,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为你自己读书(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肖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41181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65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46
CIP核字 2013234263
中图分类号 G792-4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4:2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