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集了李尚全博士在1989~2010年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和译文,既是《人本佛教:现代化语境里的佛教话语》(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的姊妹篇,也是李尚全博士自1979手接触佛教以来的闻思修的心力路堤。其中,“理论探索”的论文,对佛教概论的形成、佛教伦理的基本内核、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与道教和基督教的比较研究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敦煌佛学”的论文,对敦煌出土文献和新疆克孜尔石窟进行了论述;“区域佛学”的论文,对台湾佛教和苏州佛教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图书 | 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书收集了李尚全博士在1989~2010年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文和译文,既是《人本佛教:现代化语境里的佛教话语》(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年9月版)的姊妹篇,也是李尚全博士自1979手接触佛教以来的闻思修的心力路堤。其中,“理论探索”的论文,对佛教概论的形成、佛教伦理的基本内核、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与道教和基督教的比较研究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敦煌佛学”的论文,对敦煌出土文献和新疆克孜尔石窟进行了论述;“区域佛学”的论文,对台湾佛教和苏州佛教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内容推荐 该书收录了李尚全博士近30年来发表的佛学论文和译文,其中,“理论探索”的论文,对佛教概论的形成、佛教伦理的基本内核、佛教的中国化、佛教与道教和基督教的比较研究等理论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敦煌佛学”的论文,对敦煌出土文献和新疆克孜尔石窟进行了论述;“区域佛学”的论文,对台湾佛教和苏州佛教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这些论文全部都公开发表过,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准,对佛教学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前言
上篇:论文 [理论探索] 试论佛教的概念及其演变 佛教伦理的基本内核、德目及其现代意义 简论佛教的中国化 论中国汉传佛教史上的神仙佛陀、人格佛陀与神格佛陀 佛道三论 佛教净土宗普度主义与基督教普世主义对话的可能性 [敦煌佛学] 敦煌本《修心要论》刍议 附录一:敦煌本《修心要论》录文(S.4064) 附录二:《最上乘论》录文(《大正藏》第48册) 浅论唐宋敦煌民俗佛教的特色 敦煌菩萨竺法护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 戒行合一:从敦煌禅籍透露出的达摩禅的真实内涵 洪辩即吴和尚考 也论克孜尔石窟之开凿 [区域佛学] 吐蕃佛教漫论 藏传佛教形成论 福建佛教在台湾的传播 苏州西园寺佛教文化研究 永明延寿禅师的生平及其佛学思想述论
下篇:译文 陆象山与佛教 王阳明与佛教
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正智与生活--30年闻思佛学的心力路堤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李尚全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01081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6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63 |
出版时间 | 2010-02-01 |
首版时间 | 2010-02-01 |
印刷时间 | 2010-0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12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948-53 |
丛书名 | |
印张 | 1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9 |
宽 | 17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