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向毛泽东学管理(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内容
编辑推荐

哪位领导人的身上,没有毛泽东的影响。

宗庆后、任正非、张瑞敏、柳传志、马云。

哪位成功企业家的身上,没有毛泽东的印记。

本书围绕当前管理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系统阐述毛泽东在创建和管理人民军队中的成功实践,同时紧密结合成功企业家应用毛泽东管理思想的实践经验,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管理难题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内容推荐

毛泽东,正在成为当代中国企业家的商业图腾。任正非、张瑞敏、柳传志、史玉柱等当代中国企业家,都拥有浓浓的毛泽东情结。他们最先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中的精髓,将其灵活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竞争、扩张中,从而走在了时代的前面。

本书围绕当前管理实践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通过系统阐述毛泽东在创建和管理人民军队中的成功实践,同时紧密结合成功企业家应用毛泽东管理思想的实践经验,为管理者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管理难题的思路,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精神聚众

 ——用核心价值现统领一切

 1.把员工统摄到宗旨的大旗下

 2.两种价值观之争:为顾客服务还是为金钱服务?

 3.“为谁当兵,为谁打仗”

第二章 思想教育

 ——让价值观生根落地

 1.“思想掌握一切,思想改变一切”

 2.领导干部一定要学理论

 3.集中开展思想教育

 4.解决一人一事的思想问题

 5.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6.改造外来成分:“文化注入”与“思想改造”

 7.五种倾向、一种情绪和两个不会

第三章 群众路线是致胜法宝

 ——得人心者得天下

 1.“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2.毛泽东真的用兵如神吗?

 3.大家想办法,人人出主意

 4.民主究竟是谁说了算?

第四章 打造铁的纪律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

 1.建军必先立法,立法渐求完备

 2.变强制为自觉:让员工自己管自己

 3.重在平时培养,注重点滴养成

 4.没有检查就没有执行力

 5.反对“愚兵政策”

第五章 作风就是战斗力

 ——狼文化是如何炼成的

 1.作风就是战斗力

 2.团结就是力量:化内耗为合力

 3.兵贵神速:强调雷厉风行,反对疲沓作风

 4.“让开枪的人都手哆嗦” 

 5.艰苦奋斗永不过时

 6.争先创优:以竞赛激发官兵斗志

 7.兵随将转:领导带头,管好重点人物

第六章 尊干爱兵

 ——构建和谐的上下级关系

 1.端正根本态度——与员工斗法不可取。

 2.以情带兵:大熔炉、大学校、大家庭

 3.尊重每一位部属的人格

 4.和群众做朋友,而不是去做侦探

 5.开展尊干爱兵活动

第七章 实践育人

 ——建立高效的学习型组织

 1.与众不同的育人模式

 2.“马列主义是头,爬山主义是脚”

 3.知识分子工农化,工农干部知识化

 4.抓好在职培训:打一仗,进一步

第八章 防止出现叛军叛将

 ——提高团队忠诚度

 1.党指挥枪,不允许枪指挥党

 2.红脸白脸一起唱:实行双首长制

 3.有效掌控基层:支部建在连上

第九章 培养骨干,带动一片

 ——干部是决定因素

 1.真正的骨干从何而来?

 2.压担子,传帮带

 3.骨干都是摔打出来的

附录 为什么西方管理学越讲越像毛泽东?

后记

试读章节

一个团队要想有战斗力,首先要有凝聚力。如果缺乏凝聚力,连人都留不住,靠谁去战斗?如何提高团队凝聚力,是管理者必须优先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许多创业者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当初几个朋友合伙打天下时,想法肯定很简单:一求生存,二图发展。每个人都势单力薄,只有相互帮衬,精诚团结,扭成一股绳,才能有所作为。可一旦企业做大了,个人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基本实现了,想法自然就变了,“宁当鸡头,不做凤尾”的问题也出来了。每个创业者都觉得自己有本事,贡献大,应该在打下的地盘中占更大份额。矛盾越来越多,越来越尖锐,越来越难调和,争执的程度终于超过合作的意愿,最后双方不得不分手了之。

如果说企业创办者还有求生存、图发展的创业冲动,那么对后加入的员工来说,进企业可能就是谋个饭碗。企业的一切都是老板的,自己不过是个打工仔。觉悟高一点的,拿一份钱,尽一份力;等而下之的,则能偷懒就偷懒,自然更谈不上什么忠诚度了,谁给钱多就跟谁干,跳槽就成了家常便饭。

今天企业管理者遇到的这类问题,毛泽东当年也遇到过,而且相当尖锐。纵观整个民国史,简直就是一部军阀背叛史、军队哗变史。不仅袁世凯、冯玉祥等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最终是被部属的倒戈搞垮的,就连营连一级的军官,也都拉上队伍自奔前程。

以袁世凯为例。他称帝后,起先是一线的重要骨干冯国璋、李纯、朱瑞、靳云鹏、汤芗铭偷偷地联络其他各省的将军,联名上书逼他退位,到最后连那些对帝制最卖力的二线干将陈树藩、陈宦一看大势不对,也起来窝里反,纷纷宣布独立,就算没有蔡鄂在云南举义,袁世凯这个皇上也做不成了。

蒋介石算是挖墙脚的顶尖高手。1929年初,蒋介石在打败了桂系后,把矛头指向冯玉祥,利用高官厚禄收买了冯玉祥的两员大将韩复榘、石友三,致使冯玉祥精锐部队兵力损失三分之一。在其他军阀身上,蒋介石这一招也屡试不爽,以至于搞垮了一大批与之作对的军阀,然而,最后他自己也落了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而毛泽东却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毛泽东的军队从来没有督战队,也没有大把银元奖励,但他的军队却最富有献身精神,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的军队。除了改编的部队外,解放军历史上几乎没有整建制哗变、叛逃的。即使张国焘这样的高级领导叛逃时,也只带了一个警卫员偷偷跑到武汉。叛逃后,张国焘曾经叫人带信给武汉八路军办事处,要警卫员张海回到他那儿去。周恩来问张海去不去。张海坚决表示不愿意去,他说:“我是个共产党员,难道他不革命我也不革命吗?”周恩来夸奖他是个好同志,不去对!后来,张海回到了延安保卫处,解放以后任湖北省军区副司令。20世纪80年代他还专门写文章,谈到当年为什么不跟着张国焘走。

那么,毛泽东是靠什么凝聚这样一支举世无双的铁军呢?说到底,靠的是信仰。靠的是宗旨。

毛泽东在早年组织和改造新民学会的过程中,做过这样一段总结:不但要有一班刻苦励志的人,而且要有一个大家信守的主义。主义好比一面旗帜,旗帜竖起来后,人们才有所趋附。既有了主义,又有了人,剩下的任务就是去建立一种组织,把信守这个主义的人组织起来,并通过这些人,拿了这个主义去组织联络更多的人。

这里的主义,就是一种信仰和信念。毛泽东用信仰和信念去统一思想。

对于这一点,就连张学良也不能不佩服。经过长征的红军,到了陕北,装备极差,营养很差,破衣烂衫,和叫化子一样,但是却把张学良装备很好的部队打败,为此张学良感慨万分地说,红军走了两万五千里,是一支疲惫之师,还能把我的部队打败。我们都是带兵的,我们谁能把部队带成这个样子?走了两万五千里,还跟着你走,而且还能打胜仗,还没把部队带没了,带散了!

其实,早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由于中国红军来源复杂,军心并不稳。为了帮助红军提高阶级觉悟,明确革命的目标,毛泽东在建军之初,就确立了红军的唯一宗旨。后来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他对解放军宗旨做出了经典概括:“这支军队之所以有力量,是因为所有参加这个军队的人,都具有自觉的纪律:他们不是为着少数人或狭隘集团的私利,而是为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着全民族的利益,而结合,而战斗的。紧紧地和中国人民站在一起,全心全意地为中国人民服务,就是这个军队的唯一的宗旨。”

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下,广大官兵不是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是为共同的理想而结合,为人民的利益而战斗的。因此,旧军阀之间相互“挖墙角”的那些办法,对这支军队根本不起作用。高官厚禄、金钱美女也许可以收买少数意志不坚定者,却无法改变整支部队的性质。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为广大官兵接受后,人民军队便产生了极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1935年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兵力只剩8000人,人困马乏,粮草枯竭,各方面都十分困难。而先期到达陕北根据地的徐海东领导下的红15军团,不仅人数上与中央红军差不多,而且武器精良、兵强马壮、给养充足。如果按农民起义军的规矩,应该是大鱼吃小鱼,两军合并后由徐海东说了算。可由于红15军团的全体指战员有信仰、有宗旨,徐海东不仅完全听从中央军委的指挥,而且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给了中央红军很大的支援。难怪毛泽东直到晚年还一再谈及此事,称赞徐海东是对中国革命有大功的人。

历史上解放军打败仗,被打垮、打散的情况是很多的,但由于建军宗旨深入军心,部队被打散后还能重新聚集起来,甚至一个不落地跑回来。罗荣桓元帅在回忆井冈山斗争的文章中,就讲过这么一个例子:“毛泽东同志曾率领31团的三营,下山去接应28团由湘南返回井冈山。夜间通过桂东地区,遭到敌人。P2-4

序言

今天,重提毛泽东,有人会觉得不合时宜。在当今以经济为主题的时代,毛泽东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毛泽东有什么可学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20世纪50年代初的一个早晨,蒋介石在其台北的官邸与蒋经国和随从晤谈。蒋介石突然发问:“你们说什么是艺术?”蒋经国和随从不知如何作答,只好微笑作陪。

“毛泽东打仗是艺术!”蒋介石突然把声音提高了八度:“是高超的艺术!”他接着又说:“我们要研究毛泽东!要学习毛泽东!”

这就是与毛泽东斗争了几十年、称毛泽东为“土包子”,并屡次扬言消灭毛的蒋介石对毛泽东的评价!对于今天的企业界、管理界来说,毛泽东管理智慧已经是思想之源、智慧之根。在当今中国,有众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深受毛泽东管理思想的影响。唐骏、陈天桥最崇拜的人是毛泽东;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经是“毛泽东思想学习积极分子”,他经常琢磨如何把毛泽东的思想转化为华为的战略:万通集团董事局主席冯仑敬佩和研究毛泽东:娃哈哈总裁宗庆后也是毛泽东智慧最好的实践者,还有张瑞敏、柳传志、史玉柱等等当代中国商界的领袖人物,都拥有浓浓的毛泽东情结。他们最先深刻领会毛泽东思想中的精髓,将其灵活运用在企业经营、管理、竞争、扩张中,在激烈的竞争中创造了奇迹。

假如能将一个国家缩微为一家企业,那毛泽东无疑是最伟大、最成功的一位企业家!他的组织管理能力、他的领导水平、他的带兵艺术、他的人格魅力、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伟大理论等等,无疑都是最值得领导者、管理者学习的。

中国人懂得传统和智慧,也最善于吸收世界的文明成果。在我们看来,毛泽东的管理思想代表了中国式管理的最高水平,有着取之不尽的精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如果企业界、学界、政界,能够从毛泽东身上吸取更多的管理精髓,并灵活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就能占据管理的主动权,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我们翘首以待,本书能为之起到倡导和推动作用。

同道

二○一○年四月

后记

建军80周年前夕,《领军之道——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现代价值》出版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据我所知,有的大学将它作为EMBA领导力课程的指定教材,组织学员认真研读和讨论;一些并不熟识的学者在课堂上广为推荐,强调这是一本带原创性的好书;许多企业把书发给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册,并根据书中内容制定本单位的管理大纲。当然,读者朋友也指出了该书的缺憾,主要是:内容太多,文字偏长,日理万机的管理者很难一口气读下来;标题不醒目,表达欠生动,不大符合现代人的阅读口味。这些意见很中肯,可谓一针见血。

2009年底,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结识了同道的位灵芝总经理。交谈中,她认为此书内容确实好,现在市场上缺少这方面的力作,但她建议说,如果将原书改写,出一个缩写本或解读本,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位总一片好心,意见也很中肯。可说心里话,如果只是简单地炒旧饭,将原书浓缩再版,我还有些不情愿。考虑再三,最终拿出一个折衷方案:把近几年研究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的新感悟、新见解,单独写成一篇文章,放在本书的后面,让以前读过《领军之道》的读者,翻阅新书时也有所得。同时,请同道新文公司有经验的编辑,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将原书内容压缩,再补充一些新观点、新案例,对标题、内容重新编写,使之更生动、更通俗、更具有阅读趣味,让初次阅读本书的读者,能够很快抓住要领。这个方案得到同道的认可,由财经编辑王滟负责落实,于是便有了本书的问世。

近些年来,我常被邀请到党政机关、部队、院校、企事业单位讲课,几年下来,已讲了200多场,听众少说也有五六万人。总体来看,课堂反映良好。用“受到欢迎和好评”来描述,一点儿不为过。可我深知,这并非自己研究水平有多高或者口才有多好,而是因为毛泽东军队管理思想本身太有价值了。我所做的只是开了个头,希望有更多的朋友能加入进来,共同挖掘、整理、开发这一宝藏,让这笔精神财富能够被更多的管理者,特别是年轻管理者认识、继承和应用。如果本书的出版能对此有所推动,我会十分欣慰。

李凯城

二○一○年四月

书评(媒体评论)

对我影响最大的人就是毛泽东。对于我们这一辈人而言,毛泽东永远是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位伟人……

——娃哈哈董事长 宗庆后

“毛泽东式”的管理运动,对于企业管理变革而言是最为有效的。

——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马云

毛泽东思想和搞企业是有共性的,十大军事原则一多半对办企业也有用。

——巨人网络董事长兼CEO 史玉柱

真的不是我现在来粉刷我自己,《毛选》真的对我帮助很大。

——奇虎网董事长 周鸿■

我是读着毛主席语录长大的,我对毛主席有一种特殊的恋情。如果你问我最崇拜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毛泽东。

——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 唐骏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向毛泽东学管理(中国离不开毛泽东)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凯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709035
开本 16开
页数 18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马列著作
图书小类
重量 0.30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A841.66
丛书名
印张 12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2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14: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