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上海的韩国文化地图
内容
编辑推荐

《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丛书记录从上海开埠到今,世界各国文化在上海发生、发展,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精彩场面,展现上海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独特魅力。

《上海的韩国文化地图》作为其中一册,以老地图和珍贵的照片详细阐述了上海与韩国的渊源、在沪韩人先辈的情况以及现在的韩流、上海韩侨的情况等。

内容推荐

国际友人、海外旅游者来到上海,一定想知道自己和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渊源。了解上海,融入上海——从打开《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开始!

本书带你寻访之后,会让你觉得,上海,其实离你并不遥远。

以地图为引导,人物、故事、文化地标、名宅胜迹、人文习尚,璀璨斑斓,目不暇接。

目录

出版说明

一套连接上海与世界的书 何承伟

总序

中国文化在交融和激荡中升华 熊月之

序言 金正基

壹 追寻的记忆和追梦的韩人

 1、韩人心目中的上海

 2、上海的韩国侨民社会之变迁

 3、往昔人物往昔事

 4、相互交流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贰 难以忘记的名和姓

 1、韩国的第一位神父金大建

 2、尹致昊与中西书院

 3、金玉均的上海之行

 4、金九、尹奉吉与虹口公园义举

 5、电影皇帝金焰

叁 万花筒般的韩国人文

 1、宗教

 2、教育

 3、艺术

 4、媒体

 5、纪念活动(各种纪念仪式、婚礼、葬礼等)

 6、衣食住行(经济状况、职业、石库门弄堂的一天)

肆 上海新韩人的韩国情调,花样生活

 1、新韩人的快乐生活

 2、新韩人的节日文化

 3、新韩人的休闲生活

伍 韩国色彩晕染下的建筑

 1、韩国天主教的圣地——金家巷教堂

 2、韩国独立运动的圣地——马当路韩国临时政府旧址

 3、法租界中代表性的韩国人居住地——宝康里

 4、凝集临时政府领导人悲欢情的永庆坊

 5、韩人的休闲空间法兰西公园

 6、安葬韩国临时政府领导人的万国公墓

陆 “韩流”席卷而来

 1、中韩建交与经济交流

 2、文化交流的象征——韩流

 3、上海的韩国侨民们

柒 附录

 1、大事年表

 2、主要参考书目

 3、旅游地标指南

试读章节

1 韩人心目中的上海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上海是一个迷人的都市,有着无穷的诱惑,是他们向往的理想地,不少人把它看作是实现自己人生理想的福地。上海的这种魅力同样适用于其他国家的人们,如韩人,且这种魅力历经百年而不衰。

在一百多年前,上海只是江南一个默默无闻的富庶小城,不为世人所瞩目。但是鸦片战争之后,携枪带炮涌人上海的西方殖民者打破了小城的宁静,从此上海这座江南小城渐渐成为众人瞩目的地方。

开港之后,上海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商人,一方面他们带来了外国的商品,另一方面他们又以上海为据点,从上海周边的江苏、安徽和浙江收集大量的蚕丝、茶叶等原材料运送到世界各地,这使得上海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起来。

到19世纪50年代,上海已经超越了广州,成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对外贸易的发展也带动了上海商业的发展,在当时的上海县城和租界,几乎每天都有新的店铺开张,到19世纪80年代,上海俨然成了东方最繁华的商业都市。

“寻宝”的韩国商人

尽管到19世纪80年代,上海已经成为了东方最繁华的商业都市,但对1876年才打开国门的韩人来说,他们对上海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一些机敏的韩人虽然嗅到了上海潜在的商机,但在认识上并不是很清晰,所以他们只是随身携带了一些人参来到上海,沿街叫卖。显然,上海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样靠小买卖就可以发家致富的地方。所以后来的韩人就精明得多,他们利用上海这一东西方贸易大港的特点,开设贸易公司,从事各种贸易,追逐着经济上的利益。而在那些企求一夜暴富的韩人眼中,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只要你肯投机钻营,机会的大门就会始终对你敞开。所以这些人来到上海后,从事各种投机事业,甚至还利用日本人的庇护,大肆从事走私、贩毒等不正当行业,赚进大把大把的银子。

“追梦”的青年学子

如果说对于那些追逐经济利益的韩人来说,上海是一个声色犬马的名利场,是冒险家的乐园,那么对于韩人青年学子来说,上海则是一个接触新文明、学习新文明和实现人生梦想的“理想之地”。开港之后,上海便成为西方文明东传的窗口,在这里,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冲突碰撞,产生新的思想火花,而传教士创办的学校便成为西方文明东传的重要阵地。这对刚刚打开国门的韩国青年学子来说,上海是一个可以呼吸清新之气的地方,所以19世纪80年代就有韩人学子来到上海,进入传教士创办的学校,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近代科学知识。20世纪以后,上海兴起的近代大学吸引了更多的韩人青年前来就学,一时间,上海的几乎每一所大学都有韩人学习的身影。这些韩人青年学子在上海不仅可以接触和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和近代科学知识,而且还可以接触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他们在上海这一时尚之都、流行之都和“东方好莱坞”汲取各种艺术养允并投身各种艺术领域,涌现了不少导演、演员、编剧等艺术人才,如优秀导演及演员郑基铎、著名演员金焰等。

寻求救国之路的先烈们

近代以来韩国不断遭到外来侵略,1910年又沦落为日本的殖民地。对于那些争取光复祖国的志士和在殖民统治下饱受苦难的韩人来说,上海在他们心目中则是一个“自由之都”,是一个可以逃避日本殖民统治的避难所。特别是在那些争取祖国自由的抗日独立运动志士看来,上海是中国革命党人的活动基地,是世界舆论的中心地。在这里,行政管理权相对独立的租界为他们提供了庇身之地,相对集中的各国媒体也为他们向世界舆论呼吁同情和支持韩国独立提供了活动的舞台。所以三一运动之后,无数的韩人志士从世界各地来到上海,在这里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领导海内外争取祖国自由和独立的运动,上海也俨然成了体现韩人抗日独立精神的革命圣地。无数韩人青年把上海看成心目中的圣地,不顾艰难险阻,不怕远涉重洋来到上海,加入了韩国革命者的行列,尹奉吉、李奉昌等就是这样来到上海,参加抗日独立斗争,成为在韩国历史上名留青史的英雄。

P4-7

序言

《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

—套连接上海与世界的书

上海文艺出版集团总编辑何 承伟

凡搞图书出版的人都知道法兰克福书展,那是了解图书世界的窗口;但参与期刊出版的人,就不太清楚每两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期刊联盟大会,其实,那是讨论世界期刊产业走势具有风向标意义的会议。上世纪90年代的中期,中国还不是会员,自然就无法参加。有幸的是,自那时起,我代表中国期刊界,跟着有关同仁,奔波世界各地,盼望着有矗一天能以正式的身份坐在世界期刊联盟大会的会议厅里。

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加,影响力的扩大,2002年的春天,在南美阿根廷的首都,中国期刊人终于实现了这一梦想。

交流,总是有来有去的。在整个申请加入的过程中,世界的明友自然也会应邀回访我们的祖国。其间,我发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现象:当我尽力把参观的项目安排得丰富多彩,有文化的,自然的,历史的,更有现代的,面对这些,国外友人虽然赞叹不已,好话连连,但总感到有点不满足。朋友熟了,我就直截了当地问:“你们到底想看什么?”

没想到他们竟然说:“我们最想看我们的祖国与你们这里有关联的地方!”

一句话提醒了我,于是英国朋友走进外滩12号——汇丰银行旧址,韩国朋友来到了位于马当路的一幢石库门房屋——当年韩国临时政府所在地,以色列朋友不仅要看大名鼎鼎的上海音乐学院,说该院的建筑与他们有关,还穿街走巷,来到不知名的舟山路59号,一间很小的屋子里。说美国总统卡特的得力助手——前美国财政部长犹太人麦可·布卢门撒尔在上海避难的8年时间里,就住在这里……

我没有想到,若干年前的往事竟然还有这么大的穿透力,难怪我后来到了以色列的特拉维夫,也点着名要去看看那里的上海村。

2010年上海举办世博会,同行问我:“面对有7000万人来参观的世博会,你最想出的是什么书?”

我脱口而出:“我最想出的是《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

这就是出版这套连接上海这座城市,与世界各国朋友心灵的大交流书系的真实的原因。

提出这个选题设想,立即得到了上海社科院、上海市档案馆等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的首肯和大力支持。在各方的通力协作下,《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这套丛书以独特崭新的面貌、以中文版和外文版两个版本,呈现在海内外广大读者面前。

《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丛书记录从上海开埠到今,世界各国文化在上海发生、发展,以及与中国本土文化相互交融的精彩场面,展现上海作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独特魅力。作为一部面向海内外广大读者的文化普及作品,在编辑过程中,始终追求要体现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特色:

首先它是—本享受“悦读”的书。《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丛书,主要面向来沪参观的海内外人士,全书通过轻松的笔触,以讲故事的生动方式,将世界各国文化在上海这个东方国际化都市所呈现的独特魅力娓娓道来:历史发展的脉络是经线,人物、故事、社会生活、地标景观等是纬线,经纬交织,明珠璀璨,立体展现出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海纳百川的巨大包容性。一些读过这部书的专家也由衷感叹:“上海的国际文化包容性,能够以这样新颖独到、通俗有趣的方式表达出来,没有想到,实在是耳目为之一新!”

其次它是—本好看的书。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图片对于初来乍到的海内外游客,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让书中的图片更出彩,各方面可谓煞费苦心:丛书合作方上海市档案馆专门组织人手开发“珍档”,整理出了从未公开过的珍贵档案资料照片'供本书独家使用;学者教授也“倾囊而出”,熊月之、陈祖恩、汪之成等著名专家,都把自己数十年研究积累的“全部家当”奉献了出来;著名摄影家尔冬强先生,为此书献出了杰作;还有社会上的—大批热心人士,如蔡建忠先生等,提供了珍贵的图片资料。此外,本书的地图也是精心创意的产物,既实用又值得观赏、收藏。

另外它还是—本可查可读的工具书。本书作为文化和旅游兼备图书,在做文化的同时’凸现其实用性和知识性,具备查考功能。全书的百科知识、表格、指示图星罗棋布,向海内外人士详细介绍各国文化在上海的标志性特点,以及提供实际的旅游参观信息、休闲服务信息等。

为了让来上海的朋友真正觉得,上海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本书所涉及的内容,不仅有介绍有关国家与上海这个城市的历史痕迹,还有近30年,这些国家参与中国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所创建的新的标志性的工程和活动项目。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是当代上海城市精神的写照。本书的出版,不仅让外国友人了解上海这座城市与有关国家的历史,更会促使双方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

望《上海的外国文化地图》这套大书,能成为连接上海与世界的一座桥梁,在满足外国友人的心灵需求的同时,也能了却一个中国出版人的心愿。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上海的韩国文化地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科志//金光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5204957
开本 16开
页数 16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1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295.1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27
171
13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6 13: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