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单打独斗(佩林自传从草根妈妈到副总统候选人之路)
内容
试读章节

“宝贝,你看,那是你啊。”我对派珀轻声说道,从婴儿期她就会对着镜头微笑。可是派珀打了个哈欠,拽下一块棉花糖放进嘴里,不以为然地说道:“又是集市海报上那个宣传反堕胎的小孩。”

话虽如此,我仍然觉得这是一张很棒的照片。每每在广告和慈善活动的入场券上看到它,我都会想到生命的珍贵。

它也提醒我,自己对于政治,是多么不够耐心。

我坚定拥护每个孩子的出生权,我成功地让生命权利主义组织的成员支持我的观点,因此他们邀请派珀去拍摄宣传海报;可是我仍然没能更多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去,让共和党尽早允许我参加竞选。

展棚中一位态度友善的志愿者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探过头去和她握手,并向其他和蔼可亲的女士们表示我衷心的感谢:为了坚持布展,她们往往要忍受反对者们的冷嘲热讽。她们的热情和真诚彰显了道义和政治的区别。当我在来宾登记簿上留言时,我又一一次在展台上看到了派珀的照片。我开始为自己的庸人自扰感到懊恼。我仍然没有学会接受政治机器作为公共服务的性质往往会被抖曲和篡改的事实——并且很多时候,政治机器的所作所为毫无意义。

几年之前我曾目睹自己所在的州朝着经济脱轨的方向行驶。横跨阿拉斯加州全州的输油管道系统自1975年开始建设,便成为阿拉斯加州的经济命脉。在这之后,民众们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许多公职人员并不是在为公众服务。相反,这些所谓的人民公仆趁机和石油巨头们攀上了亲。阿拉斯加州很好地秉承了美国的开拓进取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其政府机构竞如此荒诞腐朽,华而不实。

这实在令人费解。

看起来本应以大众利益为出发点的公共服务和政府政策已经由于腐败的政治及其糟糕的机制而越来越偏离原来的轨道。即便如此,这遏制不了我从孩提时代就产生的改变现实的冲动和对政府时事的关注。在罗纳德‘里根时期我就意识到了普通公共政策的影响力。而在上大学后,我又对政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时出于对文字魅力的迷恋,我又学习了新闻学。与此同时,我所受的教育无时不刻不在鼓励着我,我相信每个美国人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我由此走上了从政之路。我最初被选为阿拉斯加州瓦西拉市议员,接着我参加了市长竞选并成功连任两届瓦西拉市长。这个沉睡已久的小城在我的任期内一跃成为全阿拉斯加州发展最快的城镇。此后我被任命为阿拉斯加州石油和天然气保护委员会主席,负责阿拉斯加州经济命脉的监控工作,具体实施能源产业的监督保障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到2002年我的第二个市长任期行将结束时,我和丈夫托德开始考虑我们的下一步打算。即使我撇开政治,将公务束之高阁,4个淘气的孩子也足够我忙碌了。于是有一段时间,我真的这样做了。然而我内心始终感受到一种无法停息的强大引力,召唤我到更加广阔的天地中去实现自己的价值。

站在我的角度看阿拉斯加州的政治,我们的首府朱诺似乎到处是相互推诿的作风和散漫的“老好人”们,他们和石油公司总裁们吃午餐,关起门来和有钱有势的人做暗箱交易。像大多数阿拉斯加州民众一样,我百丁以明显看出许多政策制定者的决议非常自然地倒向了对石油巨头们有利的一方,甚至不惜损害选民们的利益。

自1977年阿拉斯加州输油管落成起,大量原油就被源源不断地从普拉德霍湾转运到美国本土,这为阿拉斯加州带来_r数十亿的财政收入。而政府从中捞取的资金超过任何人的想象——一夜之间就是几十亿美元!政客们想方设法把这些钱挥霍掉,政府机构以惊人的速度膨胀起来,全州劳动人口中每4人就有1人受雇于州或当地政府部门,还有各种补贴和合同工与政府预算挂钩,其数量惊人。所有人都发觉在这泡沫背后隐藏着不可告人的蝇营狗苟。20世纪8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粉碎1r盛极一时的原油热,随之而来的是企业的纷纷倒闭和失业率的飙升。

在原油经济发展如火如荼时,任何质疑政府给予石油公司过多权利的人都会遭到其他人的谴贵和唾弃: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难道你想杀死会下金蛋的母鸡,让我们都丢掉饭碗?然而,当原油梦灭,经济危机席卷全国时,石油公司却仍然掌控着阿拉斯加州的整个经济市场。而在当时,州政府实际上已经干脆放弃了为广大民众争取权利的努力,在这种情况下,我毅然决定竞选州长。

我并不是为了把自己标榜为道德改革者才参与到政府工作中去,但令人遗憾的是,我所遇到的所有层级的政府机构几乎都由于僵化的行政体制而濒于瘫痪。由于我毫不顾忌党派之分,坚决彻底地反对政治腐败,甚至揭发共和党内部官员,引得共和党的领导者们先是疏远我,进而孤立我的支持者们。因此,我虽然一直是名正言顺的共和党成员,却始终没有被真正接纳到共和党的政治家庭中去,即使是在作为州长的任期内,我仍然不受共和党主流圈子的认可。即使如此,我也不以为意。相反我将此看做双赢的关系模式:从政治上讲,我谁也不欠,也没有谁欠我。这种关系能够给予我充分的自由和权限去为阿拉斯加州政府选择最好的服务者,而不用考虑对方的党派。同时我也只用为那些雇佣我的上级——阿拉斯加州人民——做事。

派珀对我说她想离开了,我的思绪被拉回到生命权利主义组织的展棚里,她迫不及待想去看集市上的呼啦圈比赛。因此我赶紧又和几个工作人员握了手,并从刚刚抱着特里格的一位和蔼太太的手里重新接过他,转身离开。

我竟敢惹怒阿拉斯加州共和党主席兰迪·鲁德里奇,以及时任州长的弗兰克·穆尔科斯基,也难怪我会在一开始就和共和党干戈不断。党派的头头们始终不肯放过任何机会让我意识到自己触犯了“第11条戒律”:任何共和党人不得损毁自己党内同志的名誉。即使穆尔科斯基在当时只有19%的支持率,他的办公室主任后来还受到一项重罪指控。腐败蔓延的速度之快,由此可见一斑。

我不想浪费时间去熟悉工作环境中的那些潜规则,更从未动过心思去玩什么政治游戏。而这就意味着我得更努力地工作,用事实证明我的实力,使阿拉斯加州向着于人民有益的方向发展进步,而不是一味屈从于当权者的态度。这就是我所能想到的将一个钩心斗角的官僚机构转变成一个团结协作的健康组织的唯一方法。我希望能建立起这样的一个团队——能够变革政府作风,并适当制约政府权力。

自从2006年被选为州长以来,虽然一直都没有刻意重视过民意调查,我确实获得了88%的民众支持率,我由此确认自己的政府团队的所作所为深得民心。对我而言,这么高的支持率是民众对政府有所期待的证明:人们期待政府出台以原则为重心的政策,而不是继续敷衍一事无成的管理制度。我对人民的期待和鼓舞深怀感激。我所想要的只是兢兢业业地为广大民众诚实服务的机会,而且我一直认为,在为政府工作和家庭琐事之间我们也许都能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世界有所改变。P9-11

书评(媒体评论)

这次独特的竞选将佩林带出阿拉斯加州,带到所有美国人的眼前,给她戴上副总统候选人的光环,使她成为在这个星球上被最多人谈论的对象。

——《纽约时报》

翻阅全书之后,你会觉得佩林似乎是要迫不及待地对那些在竞选中触怒她的人还以颜色。而大前提是,你读到的是佩林的个人传记。

——《书目杂志》

后记

一年前的这个时候,我在阿拉斯加州的博览会上接到了约翰·麦凯恩打来的电话。如今,这里仍然还有棉花糖和过山车。

当我写这本书的时候,我打电话给派珀,然后按下免提键,我想要听一听她身后瓦西拉家中吵闹却温馨的声音。我待在这栋公寓里写书已经有几周了,这里十分安静。加利福尼亚的阳光从拉开的窗帘间照射进来。派珀告诉我,她正在梳头,但是头发总是贴在一边。

“是啊,今天是星期三的照相日。布里斯托尔不肯帮我梳头,那样我就得湿淋淋地上学去了。可是,现在我连梳子都找不到!”派珀嘟囔着。

“嗯,你可以往头上喷点儿水,”在几千英里之外的我告诉她说,“要不然就戴一顶帽子吧。”

“哦,可不是吗?帽子!我要戴着帽子!”我猜她肯定是随手抓了一顶托德的棒球帽就戴上了。就是大小不合适或者没有戴正也没关系,反正她不打算引起别人的注意。

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到她冲着姐姐大吵大嚷地借钱。“我没钱了!这次去加利福尼亚又是我给妈妈的咖啡付钱,现在我什么都没有了!”

一开始,我和梅根带着孩子们一起来到这里。然后托德和梅根的丈夫埃里克把他们接回了家中,好赶上开学。现在,派珀因为我帮不了她正在发怒。她知道要是自己再不快点儿,一会儿就得排长队等车了。

我听见她在大声命令姐姐,让她管管孩子。

“拿好特里格的小推车,”我对她说,“还有他喜欢那个艾尔蒙娃娃,不要忘了带装纸尿片的包——大的那个。记住特里普的东西也都要带两份,好吗?”

在她们出门前,我还听到她帮助姐姐给孩子穿好衣服。我甚至能够想象得出她给他们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她肯定是去找那两件一样的羊毛夹克衫了,然后舔舔手掌往特里格头上一抹就算大功告成。我得赶快回家,因为我已经等不及要回到那吵吵嚷嚷而又温馨的家庭生活之中了。

在派珀匆匆挂断电话之前,托德告诉我特里格昨晚整整睡了一夜,所以昨天他过得很好。

托德说:“我看快了,莎拉!总有一天他会迈出自己的第一步的,”我咬紧了嘴唇,“你得赶紧回来,他都快会走路了!”

派珀跳了过来,宣布她在洗衣房找到了一个有金属盖的玻璃瓶,她早就需要这个东西了。

“我爱你,派珀。替我亲一亲每一个人,过两天再见。”

“再见,妈妈,我也爱你。我们得走了。”

在此之前,我休息了一下,明媚的阳光让我禁不住想要出去跑步。我跑得很慢,但是大脑却在疾速运转。在跑过大约几英里以后,我放慢速度开始步行。

这些年来我第一次这样。一想到去年发生的事情,我的喉头不由一紧,呼吸也开始变得急促起来。我在高中时代的越野比赛都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谢天谢地,当我在另一座城市的自行车道上汗流浃背地跑步时,没有人能够认出我来。

我回想起今天早上特拉克的电话,他很快就要回国了。替换他们旅的人员已经到位,所以他们会从前线调回到国内。但是回国计划可能会比他想象的要推迟儿周。这对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不过他倒不这么认为。因为他知道自己那辆带有新千斤顶的旧卡车肯定还在那里等着他呢。哦,还有家人也在等着他。(很多人都是这样,好像无论什么事情都跟卡车有关。)

这一年对于他来说相当漫长,对于每一个士兵来说都是如此,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如此。

我一边前行,一边想起了特拉克、特里格还有许多其他事情,包括去年的国内政治。没错,政治。  我需要停r来休息一下——从前我很少会中途止步的——于是我坐在草地上,开始祈祷:“主啊,谢谢你。感谢你的挚爱……感谢你陪我们渡过难关……我不知道现在是终点还是起点,但是你一定知道。所以,我要把自己的命运再次交给你。谢谢你让我这样做。”

接着,我感谢上帝在过去的一年中为我们做的一切事情。我相信他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目的。

我和梅根住在加利福尼亚州这间幽静的小公寓里。我忙着赶书稿的时候,她负责替我打理这间“流放地的办公室”,接听媒体的电话,痛斥疯狂的流言(每个星期都有报道说我搬到了另一个州)。

有一天,有人问她:“州长的办公室具体在什么位置呀?”

梅根抬起头来看看我。我们俩都坐在餐桌旁,一边敲着笔记本电脑的键盘,一边收听有线新闻。身边黑莓手机的邮件铃声响个不停。

于是,我答道:“我想你可以说找不到。”

从偌大的州长办公室来到餐桌前,我感到如梦似幻。然而,没有了权力反而令人如释重负。

举个例子来说:在这间狭小的公寓里,我能够自由自在地观看华盛顿的唇枪舌剑,我能够无拘无束地在自己的Facebook上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

Facebook是2004年在哈佛校园的一间宿舍里诞生的。没有人对那个年轻的发明家给予官方的表彰。就像其他世世代代美国的企业家那样,他完全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但是现在,这位总统及其政党却告诉我们美国的制度业已崩溃,而政府部门的职责就是对它进行修整。Facebook的创立无异于是对这一论点的最好抨击,它在一夜之间就如同神迹般地成为了人们沟通、交易和进行政治宣传的有力工具。

当我撰写此书的时候,华盛顿的保守党已经落选。但是我并不因此而感到气馁,因为我想起了1976年的时候,当里根的保守主义政治观点和前途被宣布死亡时,他是怎样在4年之中做到东山再起的。他告诉美国民众的,正是那些让我们走到一起的信念。

时至今日,这些观点仍然能够引起我们的强烈共鸣:鼓励自由市场、降低税率、减少行政干预、还贷于民、鼓励他们重新投资、支持他们乐善好施、尊重他们的劳动果实、增进家庭之间的纽带……然而,正是因为这些观点普普通通,所以容易被政治家们忽视,除非他们的主人——美国人民——要求他们倾听这些观点。

青青的草地散发着宜人的味道。我简直不敢相信,在这么好的下午,加利福尼亚州竟然没有人外出散步。我看了看前方的道路和四周的绿树,发现不远处就有一个拐弯。于是我一边重新系好鞋带,一边思绪万千。

“见鬼,看来我已经老了。”我小声嘟囔了一句。当我站起身来的时候,膝盖竟然嘎吱作响。我很久都没有觉得这样僵硬过,而且中途停下来休息也让我心里不好受。

我接着开始跑步,很快感觉就变得好多了,因为我想起了一些好事。我们已经走过了非同寻常的日子,我的一生中没有什么值得自己牢骚满腹。我们的国家让我感到无拘无束,满怀憧憬与感激。在这里,没有什么事情是毫无希望的。

不过,对于我们的前途,我仍然忧心忡忡。华盛顿在经济政策上所做的根本改变不仅会影响到自由市场,而且还会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不知道他们要将我们带往何方?要知道,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会参与那些重大的政治聚会,因为他们总是忙忙碌碌的。因此我怀疑这些“普通”的声音是否已经被忽略掉了。我们的生活中发生了太多的事情,那么水管工乔和建筑工人蒂托为什么会不惜浪费自己的时间,去从事那些看起来似乎无异于自毁的活动?只有当共和民主两党都能肃清自己的思想,只有当政府能够真正维护人民的利益的时候,普普通通的美国人才能够更好地生活与工作。  然而,我们必须重新唤醒自己对于((宪法》原则以及万众一心的决心和信念。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对他人漠不关心,事实也远非如此。要知道,人群当中的弱者需要我们的保护;我们珍惜自己的人生,感激那些给予我们帮助的人们。我们想要把美国变成一个对于那些在某些人看来不太“完美”的人们来说更加友善的地方。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够团结起来,那么美国就会变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宽容善良。在过去的两个多世纪中,我们已经证明了自己与他人分享幸福的美好愿望。

我坚信,如果我们能够坚持不懈,美国就会变得更加自由,更加富强。

当我跑步的时候,各种思绪纷至沓来。我离前面的转弯处越近,精力就越发充沛。这就是今天的美国,它也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

变革,真正的变革,已经近在咫尺。如果能有更多的国人站起来对我们的政府说:“相信我们!相信这个伟大国家的人民!我们的政府应当为人民服务,而不应当让人民为它服务!”那么我们的势头就会越来越强劲。

毫无疑问,美国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为自己子女的前途担忧。

当我们最伟大的一代——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代——因为金融体制的崩溃而没有了养老金与储蓄并且纷纷失业的时候,人们开始怒火冲天。人群中有一种情绪正在迅速蔓延,他们抗议道:“把这些无能之辈扔出华盛顿。”包括共和党人和民主党人,每一个正在承受减薪与失业痛苦的美国人都想要知道,为什么我们自己选出来的政府反而会让我们勒紧腰带?

我不由得想起了在密歇根州发生的事情:当我想要前往该州时,有人痛斥我“自以为是”。在当前的经济衰退中,某些人在密歇根州的做法伤害了大多数选民。

密歇根州就是明证,我们必须站起身来,坚持到底!我们要为变革而战,要为收回那些在扩大行政权力政策的重压之下不堪其苦的地方而战,正是这一政策将我们全部置于其下。我们不能放弃密歇根州以及其他像它一样的地方。我们同是美国人,因此我们绝不会放弃对于彼此的帮助。

我转过弯,继续朝着目的地前行。这时我不想再停下来,而且感觉也变得好多了。在劳累了一天过后,我反而感到一身轻松,并且充满了欢乐与力量。

最近,经常有人问我:“下一步你准备怎么办?”问得好!我当然是准备回到阿拉斯加州自己的家中,回到那张餐桌前,然后我们才会谈论当天的新闻与下一步的打算。我会告诉自己的孩子,上帝不会垂青于那些静止不动的汽车,因此我们要选准道路,然后开足马力一路向前,直到抵达下一个目的地。我在想,等我回家以后,一定会给孩子们烤一个蛋糕。然后,我会拿出一张地图——因为我要指给派珀看通向密歇根州的路究竟是哪一条。

目录

“佩林热”旋风越刮越猛

一个阿拉斯加州人眼中的佩林州长

第1章 阿拉斯加州的美国丽人

第2章 餐桌上的政治

第3章 钻井钻出幸福生活

第4章 特立独行的副总统竞选之路

第5章 重拳反击

第6章 辞去职务再上路

后记

致谢

序言

一般来说,美国选战结束之后,落败的候选人都会慢慢淡出民众的视野。随着新内阁的提名和任命,政坛的后起之秀层出不穷,再加上新的法案、政策和议题,不断地在转移媒体的焦点和视线,所以无论是政坛还是媒体,都不可能为一个过气的、失败的候选人留太多的政治空间和关注空间。

可是,莎拉·佩林却是一个例外。这位曾经的副总统候选人,在选战结束后,依然任网络、媒体、美国政坛爆红抢眼,依然是美国人的话题主要人物之。

《单打独斗》还未上市,在美国最大的连锁书店巴诺书店以及亚马逊网络书店,预购册数排名第一。

上市首日30万本售罄。

上市两周销量突破100万!

在亚马逊网络书店最热销的排行榜上,《单打独斗》硬生生地把全球热门小说家丹·布朗(Dan BrOwn)的新作《失落的秘符》从榜首的位置挤下来。

在《纽约时报》最新畅销书排行榜上,《单打独斗》已经蝉联了三周冠军,至今仍踞榜单中。

据美联社报道,原本印150万册的《单打独斗》,后来追加至250万。而且现在,出版社还要再加印30万册。在全国巡回签售活动中,无论佩林走到哪里,各地的民众都趋之若鹜,有些粉丝为了得到她的签名甘愿排上24小时的长队,据说在阿拉巴马州,有的粉丝竟然排队40小时,在弗吉尼亚州的罗阿诺克,多达1750人排队等待佩林的签名。

各大新闻网的谈话节目主持人争相邀约佩林做专访,甚至连奥巴马的忠实拥趸、美国脱口秀一姐——奥普拉·温弗瑞,也不得不迁就广大观众的热情,请来这位奥巴马的政敌上自己的节目。结果,当天的节目收视率刷新历史记录。

最新的CNN民调显示,莎拉·佩林的受欢迎程度高达46%,只比媒体宠儿奥巴马落后1%。要知道,佩林如今已是一介平民,而奥巴马是万众瞩目、高票当选的大总统,而且在这段时间,奥巴马捷报频传,频繁上镜,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开展亚洲之行,出席哥本哈根的拯救地球大会等。但是所有这一切加起来,都无法掩盖“佩林热”旋风的锋芒,更无法冲淡佩林对政坛和美国社会的巨大影响。

内容推荐

在这本引人注目的自传中,佩林用生动细腻的语言向我们描绘:

她在阿拉斯加州的成长经历;

她与一名蓝领工人相遇相知相守;

作为阿拉斯加州第一任女性州长,她如何通过开采石油为本州人致富;

她如何在政坛叱咤风云;

她如何同时做好五个孩子的妈妈;

在公众视野下,她面临着哪些不同寻常的快乐与考验。

她以一位妈妈的独特视角去看美国政坛的风谲云诡,变幻莫测。本书中,佩林首次披露了2008年总统竞选的诸多内幕:笃信“国家至上”的爱国者,圆滑世故、为获胜不择手段的政客……

《佩林自传》记录了一名普通美国公民的非凡历程,向人们展现了佩林眼中美国人前进的方向,以及她对美国永不止息的期望。

编辑推荐

最年轻、最有魅力、最成功的女州长!

最具争议、最受抨击、最高曝光率的副总统候选人!

从草根妈妈到副总统候选人之路!《佩林自传》记录了一名普通美国公民的非凡历程,向人们展现了佩林眼中美国人前进的方向,以及她对美国永不止息的期望。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单打独斗(佩林自传从草根妈妈到副总统候选人之路)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莎拉·佩林
译者 王祖宁//王凌凌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9020675
开本 16开
页数 3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4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7.127=6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重庆
240
167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4: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