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9年级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
内容
编辑推荐

中考硝烟弥漫,学生和家长如何应对?孩子长大了,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

9年级(初三阶段),一个最大、最重要的“坎儿”,就是中考——高考是龙门,中考则是孩子命运的分水岭!

教师教育+孩子努力+家长配合=孩子的成功!

希望“一线教育”多位教师的工作实践,能够给您带来全新的方法和启示!

内容推荐

本书通过分析9年级作为父子、母子关系升温的关键期、人生走向最为重要的抉择期、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困惑期等特殊阶段特征,突出9年级阶段对孩子学习成长生涯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针对几大阶段特殊性,采取科学的方法,培养孩子各项能力及习惯。

目录

第一章 9年级,学业与人生的十字路口

 一 父子、母子关系升温的关键期

方法一:杜绝居高临下的教育方式,与孩子平等商讨问题

方法二:尊重孩子的选择,即便反对也要先顺着说

方法三:去掉多余的爱,还孩子自主成长的权利

 二 压力骤然增大的矛盾期

方法一:不问成绩,只说“孩子,无论如何,父母都爱你”

方法二:对孩子要有期望值,但期望值不能过高

方法三:告诉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

 三 人生走向最为重要的抉择期

方法一: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继续读书

方法二:高中还是中专——根据孩子的成绩和兴趣而定

 四 青春期问题集中爆发的高危期

方法一:初三恋情——提前防范

方法二:再有道理的话,都不要说3遍以上

方法三:任何情况下,绝不能跟孩子来硬的

 五 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困惑期

方法一:给孩子更多的快乐

方法二:让生活告诉孩子答案——带孩子体验贫穷

方法三:把孩子的理想落实到具体的职业

 六 孩子最需要帮助的一个时期

方法一: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方法二:与孩子的朋友保持联系

第二章 初中最后一年,父母应如何协助孩子提升成绩

 一 引导孩子进入初三的状态

方法一:帮孩子做个学习计划

方法二:给孩子适当加点压

 二 提高孩子成绩,家长必须走的三条捷径

方法一:陪孩子选一两本好的练习册

方法二:让孩子做点与中考有关的真题

方法三:帮助孩子找出知识漏洞

 三 必须重视孩子的薄弱环节

方法一:优秀学科攻难点,较差学科攻基础

方法二:上学期平均用力,下学期偏重薄弱学科

 四 如何指导孩子利用好9年级的假期

方法一:周末——理科以计算为主,文科以作文、阅读为主

方法二:寒假——提前进入总复习

 五 引导孩子提升学习效率

方法一:对孩子进行限时做题的训练——提高解题速度

方法二:训练孩子做题的准确率——提高卷面的得分率

 六 教孩子一些简单的应试技巧

方法一:考前(一)——重点看前几次考试中的错题、未弄懂的题

方法二:考前(二)——先做几项放松工作

方法三:考中(一)——从易到难,从前到后

方法四:考中(二)——力争基础题不丢分,难题没时间就不钻

 七 家教应当怎样请

方法一:请家教,只需要给孩子请两个老师

方法二:请家教,最好是请有中考经验的在职老师

第三章 9年级,父母应提前做好准备

 一 初中生应试的心理指导

方法一:对孩子不要过度关心

方法二:家长要学会焦点转移——带孩子去锻炼,娱乐,参加活动

方法三:越到最后,越让孩子多睡少学

 二 择校、报考——尊重孩子的意愿,并给出理性分析

方法一:先问问孩子的意见,再听听孩子的理由

方法二:引导孩子定一个合理的目标——跳一跳,够得着

方法三:明确好学校的标准

 三 中考既是考学生,也是考家长

方法一:考耐性——家长的耐性一定要强

方法二:考脾气——家长要有一个好脾气

方法三:考判断——家长的判断一定要准

 四 9年级,家长的第一要务——帮孩子打气加油

方法一:成绩不能横向比,最好纵向比

方法二:只能报喜,不能报忧

方法三:别注重分数、排名,着重找原因

 五 9年级,好父母的三原则

方法一:不做对孩子失望的父母,而做永远欣赏孩子的父母

方法二:不做唉声叹气的父母,而做阳光快乐的父母

方法三:不做事事包办的父母,而做事事引导的父母

第四章 初三,怎样帮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

 一 做好孩子的后勤部长——让孩子无后顾之忧

方法一:搞好孩子的饮食工作

方法二:应该了解考试前孩子最不想听到的几句话

方法三:家庭变故要隐瞒

 二 做好孩子的信息部长——着重了解各所重点高中的情况

方法一:看学习氛围如何

方法二:看师资力量如何

方法三:看每年高考升学率如何

 三 做孩子最好的朋友——9年级,送孩子这样两件礼物

方法一:肯定和鼓励,比什么都重要

方法二:理解和包容,必不可少

 四 做孩子最好的人生引路人——一定要和孩子交交心

方法一:谈谈未来的生活计划,以及人生理想

方法二:谈谈现在的计划,以及学习生活

方法三:谈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五 做好孩子的陪练——陪运动,陪学习,陪放松

方法一:陪运动——带孩子多运动

方法二:陪学习——常问孩子“感觉自己哪里还有不足”

方法三:陪放松——身心放松,事半功倍

第五章 与9年级的孩子沟通,要这样说,这样做

 一 家长该说和不该说的话

方法一:少说“一定要努力”,多说“尽力了就是好样的”

方法二:不说“爸妈希望你过怎样的生活”,要说“你希望过

怎样的生活”

 二 话题要宽泛,不能只讲学习

方法一:讲孩子最感兴趣的话题

方法二:多讲新话题

 三 如何让孩子主动与父母沟通

方法一:做一对开放的老爸老妈

方法二:孩子的爱好,你必须也爱

 四 与9年级孩子沟通的两个技巧

方法一:学会倾听,不着急评论

方法二:少唠叨,多让孩子自己思索

 五 在沟通中加入最重要的“佐料”——肢体语言的运用

方法一:信任与满怀爱意的眼神最重要

方法二:时常拍拍孩子的肩膀,给孩子点力量

方法三:不要面对面,而要并排紧挨着

 六 如何在沟通中巧妙地引导孩子

方法一:营造讨论的氛围,常问孩子的看法

方法二:发现问题,不需要马上纠正,而应改天再说

方法三:学会举例说明。夹叙夹议

第六章 9年级,孩子的常见问题及应对方案

 一 孩子酷爱读闲书

 二 孩子偏科很严重

 三 孩子成绩起伏很大

 四 一到9年级,孩子更爱玩了

 五 孩子中考失利

后记

试读章节

一 父子、母子关系升温的关键期

每次我带的孩子即将升入9年级,我都会组织召开一次家长会,从教十几年来,这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而无论哪一次家长会,有一个话题永远历久弥新,即如何教育这些长大了的孩子。

每当我与这些9年级孩子家长沟通时,他们总有太多的困惑:

对孩子我是怎么也捉摸不透了,话说重了不行,说轻了又不起作用;

相较于7—8年级,孩子的抵触情绪越来越严重,想与他说话,还没开口,他那边已经烦躁了;

孩子的叛逆心理比7—8更甚,现在变得敢跟家长叫板,稍有不顺就拍桌子摔门的;

以前孩子回来总是妈妈、妈妈的叫着,银铃般的笑声会在房间里荡漾,可是现在,看都不看你一眼便径自回屋去了;

孩子的行为变得很古怪,常常凝神静思,和他说话也是答非所问。

是的,与那群叛逆、多事的7—8年级孩子相比,这些9年级的孩子更不让家长省心。他们突然变得百思不得其解,敢反抗权威,对父母不尊、不敬、不服,还对父母的反应与批评极端敏感,与父母的冲突越来越厉害;他们突然有了一些古怪的行为问题,如缄默、关门独处、答非所问、凝神静思……

那么,面对这些行为“非常规”的孩子,家长们是如何对待的呢?根据我多年的观察,许多家长的教育方法几乎如出一辙,无非就是挥舞大棒,以及用言语批评来镇压孩子。

不得不说,家长们这样的做法过时了,起不到一丁点教育的目的。对待小学生,而且还是低年级的孩子,打骂的方式或许还管用,但对于这些9年级的真正的大孩子来说,打骂则会完全失效。

9年级的孩子,已经是十足的大孩子了,处于这一时期的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身处的世界逐渐形成了清晰的认知。而鉴于这样的年龄特点,他们的思想也变得成熟起来,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

1.对人生、对身边的问题有了自己的看法。

9年级可以称得上是孩子认知的一个分水岭,在这之前,孩子一直处在依赖与半依赖之间。

到了9年级,他们完全摆脱依赖,自己独立了。由此,对人生、身边的问题,他们不但有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这些看法不会因为别人的评价而发生动摇。例如生活中很简单的买衣服这事儿,孩子不会再询问父母的意见,只要自己看中就行。当他穿在身上后,即使遭到父母的负面评价,他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品味。

2.对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有着自己独特的感悟。

小时候,孩子从不会怀疑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而是一味地接受,因为在他们看来,父母那样做完全是为自己好,父母是不会害自己的。

而到了9年级,孩子的自我意识和思维能力大大增强,这时候对父母的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也就有了独特的感悟,孩子会更深刻地思考父母的教育态度是否合理,教育方法是否正确。例如许多家庭常常施行的“棍棒教育”,在这些9年级孩子眼中,就是一种错误的、失败的教育方式。

总而言之,孩子是真正的小大人了,其行为方式与思维能力已向成年人靠拢。如果在这一时期,父母还是沿用以往错误的教育方式,就会造成亲子关系的疏远。尤为严重的是,直至孩子长大成人,这样的疏远关系也很难改变。

我认识这样一位父亲,每次提及自己的孩子,他总是一脸的懊恼:

对儿子的教育,我一直奉行这样的原则——“棍棒底下出孝子”“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认为既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必有一定的道理。于是,儿子从小到大只要犯了错,我二话不说,拿起棍子就打。刚开始儿子会放声大哭,后来不哭了,只是瞪大了双眼,以无声的语言表示抗议。这些我都没放在心上,还是以一贯的方式进行教育。

儿子上9年级时疯狂迷上了电脑游戏,老师也多次向我反映了这个情况,这让我很愤怒。有一次,我把他从网吧揪了出来,还没等我开口,儿子倒先抗议了:“这是我的事,你管不着。”我一听就火了,这小兔崽子翅膀硬了,学会反抗了,老子不给你点颜色看看,说不定哪天就爬到我头上去了。在盛怒之下,顾不上回家,当着许多人的面,我把儿子收拾得“金光闪闪”。

从那以后,儿子再也没去过网吧,但是他和我之间却有了巨大的隔阂,他总是躲着我,对我采取漠视的态度。现在,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我们爷俩的关系还是没有得到丝毫改善,或许这辈子就这样了。

这是一位教子失败的父亲的肺腑之言。如果在孩子上9年级那年,他施行的不是一贯的棍棒教育,那么就不会产生今天这种尴尬的局面,这位父亲也不会悔恨终生。

有句话说得好:“所有亲子关系的改善,必先家长做出一些改变。”面对这些稀奇古怪、让人捉摸不透的9年级孩子,家长要想改变与孩子的关系,唯有从自身做起。在家长自我反省、积极寻变的处理模式下,你也会渐渐看到孩子做出积极的回应。

P3-5

序言

曾和一位教育同行就“初三”这个话题进行过交流,犹记得这位同行说过这样一句话:“初三就像在打战,打的是一场人生之战,如果打赢了,未来的人生道路将奇坦无比;如果输了,未来的人生道路无疑将布满荆棘。”

起初,我觉得他的话有些言过其实,但过后静下心来想想,这句话还真的是不无道理。

很多家长都会发现,一进入9年级,孩子身上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爆发出来。一位9年级孩子的家长,曾这样描述自己孩子的现状:

孩子在7—8年级时凸显的坏毛病,到9年级变得严重起来,老师反映他开始逃课了,我在家发现他玩游戏的频率也越来越高,更要命的是,他居然早恋了。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观察到这样一些现象:

这些9年级的孩子,较之于7—8年级,情绪情感更容易波动,上一秒还在大笑,下一秒可能就变得很沮丧;

许多在7—8年级学习成绩不错的孩子,到了9年级,起伏很大。

其实,不仅是老师和家长,就连孩子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最近在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份“初三烦恼清单”:

卷子多得喘不过气;

总是内心慌张;

老和父母争吵,为了小事情发脾气;

“迷茫”这么可怕,我却遇到了它;

觉得生活太乏味,看不到未来;

正因为如此,每当我教的学生升入9年级,我都会召开一个家长会,题目就叫:《了解初三年级,帮助您的孩子》。并且,在这个家长会上,我会要求家长们主要做好这样两点工作:

第一重点: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

这一阶段,孩子需要您特别的关心特别的爱。具体说来,也就是要求父母务必做好这样两个沟通工作一一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多和孩子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在帮助解决的过程中缓解其压力。

第二重点:关注初中升高中问题。协助孩子升入重点高中。

具体要求如下:

辅导不了孩子学习,但可以当好孩子的后勤部长,帮孩子搞好饮食工作。

不能为孩子决定报考学校,但可以当孩子的信息部长,为孩子搜集相关的报考资料。

不能亲自替孩子上考场,但可以当孩子的“陪练”,比如陪孩子运动,陪孩子放松身心。

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一到9年级(初三阶段),家长最为常见的情绪就是急躁、焦虑,犯愁的不得了,可又苦于无处下手。可要我说,这种情绪却是最要不得的。作为家长,我们是成人,我们不仅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我们作为成人的魄力,更要表现出我们作为成人的智慧。

急躁有什么用?焦虑有什么用?这些情绪对孩子所面临的问题毫无益处,反而有害。难题每天都会有,问题每天都会发生,这个时候,最智慧的办法就是:直面问题,冷静以对,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去解决——做好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工作。

就像上面家长会中我所提出的两点一样——扎实地把孩子身边的小事做好了,才最为重要;其他的,都是其次。希望我的总结,能对身为初三孩子家长的您有所启示!

此外,具体来说,9年级(初三)之所以是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期,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9年级,是亲子关系升温的关键期——这一阶段,家长的教育方式决定着长大后的孩子与你的关系是日益亲密,还是日益疏远。

9年级,压力骤然增大的矛盾期——这一阶段的孩子,承受着来自自身、家庭与社会三方面的压力,当压力超出孩子所承载的负荷时,他很可能就会被“压塌”。

9年级,孩子人生走向最为重要的抉择期——是继续求学,还是早早进入社会磨炼?这是孩子进行人生抉择的第一步,走错了很可能就满盘皆输,走对了则很可能就会决胜一生。

9年级,青春期问题集中爆发的高危期——这是一个教育故障多发期、问题百出期,是救孩子还是毁灭孩子,取决于家长是教育有方还是教育无策。

9年级,孩子人生的第一个困惑期——因为对人生的意义、学习的意义感到迷茫,“困惑”将是9年级孩子的一种常见心态。

9年级,孩子最需要帮助的一个时期——这一阶段的孩子盲目、冲动,又喜欢隐藏情绪,如果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后果将很难设想。

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一直坚信这样一个公式:

教师教育+孩子努力+家长配合=孩子的成功

相信在广大家长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您的孩子一定能取得不错的中考成绩,顺利进入重点高中学习,拥有一个更为完满的人生!

阅读此书的特别提示:

1.由于参与撰写此书的教师较多,所以我们在人称上统一用“我”以及“我们”来泛指作者,以方便读者阅读。

2.随着时代的发展,早熟已经成为了很多孩子共同的成长特征。所以我们建议家长:从孩子7—8年级的时候既可开始阅读此书。

后记

我曾去拜访过一位国内知名的教育专家,在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时,这位教育专家说了一句让我备受启发的话:“实际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年、每一天都是不同的,家长唯有每一年、每一天都有一个新的教育思路,孩子的人生之路才能真正顺畅无比。”

那么,这“每一年、每一天的新思路”究竟是怎样的呢?

作为一名从教多年的教师,在朝华出版社相关编辑的组织下,我和几位同事以及相关教育专家一同坐下来,对孩子心理发展的脉络,以及完整的成长过程进行详细的梳理后,我们最终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从小学到初中,每一年、每一天都很关键。

1—2年级,塑造孩子一生的关键(孩子刚刚入学,问题接踵而至);

3年级,激活孩子一生的关键(小学低年级升入中高年级最为关键的一年);

4年级,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小学阶段最为重要的转折期);

5—6年级,成就孩子一生的关键(小升初最为关键的两年);

7—8年级,改变孩子一生的关键(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转折期);

9年级,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初中升高中最为关键的一年);

这其中,主要分为三个方向:

1—2年级,属于“入学关键期”;

4年级、7—8年级,属于“转折关键期”;

3年级、5—6年级、9年级,属于“升学关键期”。

以上即为我们“一线教育”推出的6本图书,希望能给广大望子成龙又苦于没有具体操作方法的家长朋友,带来全新的启示与帮助。

(注:关于高中生的学习与教育引导问题,我们将在另一系列图书中予以完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9年级决胜孩子一生的关键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方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朝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424036
开本 16开
页数 23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5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78
丛书名
印张 15.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