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老上海的明星
内容
编辑推荐

《老上海系列丛书》以流畅优美的文字讲述了老上海形形色色的故事,清末的官员、民国的革新人物、大富豪、小老板、电影明星、名媛佳丽、少爷公子……,都栩栩如生地跃然纸上。不论是中国历史上首场发型秀、还是海上海第一大美女胡蝶的婚礼、以及20世纪的中国第一婚——蒋介石和宋美龄的婚礼等,作者都以大海捞针般的精神搜集资料,力求图文并茂地还原历史,不但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更不知不觉走进老上海的迷幻氛围里。阅完此套书籍,让人感受到一场时尚的盛宴。

本书为该丛书之《老上海的明星》:老上海娱乐圈可谓精彩纷呈,众多明星悲欢离合的故事令人感叹不已,有张织云、胡蝶、阮玲玉、徐来、周璇等等。本书独家发布老上海明星的私人照片,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内容推荐

地下沉睡四十载,龙头爆裂见天日——王开摄影惊现世纪老照片。书中刊载了老上海男女明星成名后从未见诸世面的人像照。此外还刊有梨园与体坛名媛等照片。笔者在对这些后人及老摄影师的采访中掌握和了解了许多明星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故事。

目录

1.美女影星婚礼上被扒下洁白的婚纱

2.最早为爱情自杀的明星

3.会开飞机的凄电影明星

4.胡蝶的美丽出自一位摄影大师

5.悲情影后之死引发全城哀悼

6.电影明星与服装公司合作

7.名牌影楼与电影明星的故事

8.张织云,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的悲惨命运

9.陈云裳,20世纪30年代末的红明星

10.东方美人徐来的往事

11.天涯歌女周璇时尚大气

12.南方小美人袁美云,明星中的小红星

13.陈燕燕“悲剧皇后”的由来

14.华裔好莱坞巨星黄柳霜情怀上海滩

15.明星荟萃,群星闪烁

试读章节

徐来长相标致,有“东方标准关人”之称,明星影片公司负责人周剑云看中了她,并于1933年邀其加入“明星”,主演无声片《残春》,她因此片一举成名。1934年,她主演了由程步高导演的宣传抗日的影片《华山艳史》,同年还主演了《到西北去》、《路柳墙花》等,这几部电影都很卖座。1935年阮玲玉的自杀对徐来刺激很大,当时她想:“原来一个有了顶高地位的艺人,她的结局就是这样!自己也真不高兴再干电影了。”这一年,徐来主演了《落花时节》和《船家女》后便告息影。此后,徐来经杜月笙介绍,结识唐生明,与黎锦晖离婚。此后她与丈夫唐生明一直住在上海。40年代末,徐来全家迁居香港。1956年底回北京定居。文化大革命期间徐来遭到迫害,于1973年4月4日在狱中含冤去世。1980年4月平反昭雪。

徐来,舞台上出名的东方美人

中国古代有“四大美女”被称为“国色天香”,她们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她们都是中国传统的“杏桃小口,柳叶弯眉,柳条细腰”之美。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起,中国人开始转变审美观,把西式的洋气美也视为标准美之一。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明星徐来这种既有中国东方美人的特点也有西洋风味的美,她有时美得古典,有时美得洋气,美得赏心悦目。

舞台上的徐来那真是美丽动人,光彩照人。有一次,她身着一件粉红色的礼服、头戴一顶红白相间的礼帽、脚蹬一双红色的高跟尖头皮鞋出现在上海的一家舞厅里表演歌舞节目,她刚一上台就把台下的观众给迷住了:她那艳光四射的打扮、亭亭玉立的身材、妩媚动人的笑容让人见了无不痴迷。当时有一文人墨客当即留下笔墨形容她在舞台上的靓影与神韵:

歌音未起,只见幕后边走出一个美人来,碥跹袅娜,娇美峥嵘,与凡人大不相同如仙女也。人如歌又如花,人如舞又如仙;美丽漂亮的形象胜似甜美的歌,行云飘逸的舞步胜如仙女舞翩翩。

更有喜欢徐来的文人这样描写她在舞台上的美丽风姿:

刚上舞台,仿佛金凤飞临凡间展娇美,

身姿微动,犹如彩蝶飞出花房美四方。

只要美丽的仙子走到哪里,

哪里就会光彩四射。

脚步刚到时,就见美影回叠。

纤手欲动时,就见妩媚风姿。

华衣飘逸时,就见蜂飞蝶舞;

身子飘动时,就见彩云飘舞。

同时还有文人对徐来的形象之美这样形容道:

美丽的脸蛋,如绽放的花朵;

美丽的笑容,如春天的桃花;

美丽的白牙,如石榴的果芯;

美丽的发丝,如天上的云花;

美丽的身姿,如春天的柳条;

……

许多文人墨客对徐来美貌不吝笔墨地大加赞美,她“东方美人”的称号由此家喻户晓,人尽皆知。

美貌加演技使徐来走红电影界

从事影艺,漂亮往往能引起人们的关注。徐来就是靠“美貌加演技”才使她在20世纪30年代走红电影界的。

徐来舞台上的美丽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也深深打动了电影界人士的心扉,他们意识到如把她在舞台上光彩照人的形象搬到银幕上也同样能吸引观众,倾倒影迷,让她拍电影定能赚钱,光她的美貌就是赚大钱的资本。

1933年,明星电影公司负责人周剑云主动找到徐来,希望她能加盟“明星”拍电影,并一再鼓励她一定能走红电影界。盛情难却,徐来进入明星公司当起了电影演员。同年,徐来在电影《残春》中主演一个在上海做生意的南洋富商的小老婆梅茵,电影的主题内容是:富商娶了梅茵同居不久就回南洋,寂寞的梅茵为了排遣孤独学起了弹钢琴,并由此同一个年轻的钢琴师相恋,就在两人坠入爱河之时,梅茵的丈夫突回上海把她带到南洋,而到了南洋,她却被凶狠的大老婆赶回上海。回沪后梅茵去寻找心爱的琴9币,而琴9币却赶到南洋追寻梅茵,其间误以为她已经遇难而只能另娶他人。随着岁月的流逝,当梅茵和琴师在上海街头不期而遇时,两人已是两鬓斑白。这部电影从内容到艺术都算不上什么经典之作,但是公映后观众反响热烈,究其原因是银幕上的徐来太漂亮了,她那真实、自然、大方的神态及高超的演技打动了观众。

徐来从此一炮打响,一夜之间名声远扬,她为明星电影公司赚了大钱。此后一发而不可收,她又主演了《泰山鸿毛》、《华山艳史》及《到西北去》等电影,而且每部电影卖座率都很高,这都是因为徐来的美貌和演技吸引了观众。

徐来,海上第一个聘秘书的电影明星

徐来走红后,片约不断,使她应接不暇,不少电影公司的盛遨都被她婉拒。然而,徐来在电影界和观众中的一炮打响及随后的“红遍上海滩”,使她需要接待、应酬的各种社会活动与事务越来越多,越来越难,尤其是徐来迷们每天从四面八方寄给她的信可以用堆积如山来形容。

每天忙于拍戏上镜头而精疲力竭的徐来根本就无暇顾及这么多的影迷来信,但善良、真诚的她出于对影迷们的尊重,还是利用拍片空隙和吃饭时间见缝插针地阅读来信,而那些信的内容虽说五花八门,归纳起来不外乎这么几种:第一种是希望能当电影明星,与徐来一起拍电影;第二种是希望徐来赠签名照让他们珍藏;第三种是一些老板希望徐来为他们做模特宣传和推销产品:第四种是写给她的求爱信,希望娶她为妻等等。对于一些希望能得到签名照的少男少女的来信,菩良的徐来基本、予以满足,对向她提出好建议的来信,她也会回信致谢。

但是,随着名声越来越大,给她写信的影迷也越来越多,有些影迷生怕她收不到他们的信,甚至会天天寄信给她,有的影迷甚至一天里寄给她十余封信,希望引起她的关注,更希望得到回信或满足他们提出的各种要求。面对如此多的来信,好心肠的徐来独自一人就是不吃不睡也应付不过来,如果就此将来信付之一炬,于心不忍。为此,徐来一时竞不知所措,食不香、睡不安,真把她难住了。

然而,聪明人是不会被一件小事长时间难住的,徐来经过一番苦思冥想之后豁然开朗,她想出了一个绝好的办法:大老板处理企业事务有助理和秘书帮着解决,那么阅读影迷来信也可请别人来帮忙解决啊。徐来在同行中做了个标新立异的举动,她聘请了一位嘴巴紧、讲诚信、有文化的女性朋友当秘书,帮助她处理每天的影迷来信。

一个拍电影的二十来岁的姑娘在一些电影界前辈眼里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竟然聘起了私人女秘书,这可真是一件新鲜事,不少同行和同龄电影演员不得不刮目相看,佩服她有创意、有招数,她成为当时电影界中第一个聘用私人秘书的电影明星。

徐来聘用了私人秘书后,就不用再处理琐事,可以-二心从影拍片,同时与影迷的交流、沟通也没有减少。这样徐来与观众、影迷们的交流、沟通就增多了,不少观众和影迷提出的建议对她在提高演技、处世为人等方面起到了帮助作用。徐来曾这样对人说:“观众和影迷真是我的良师益友。”

徐来聘请私人秘书,成了上海电影界一段有趣的佳话。

电影明星中的有车一族

20世纪30年代,是上海最繁华、歌舞升平的时期,热闹兴旺的街市,美轮美奂的商品,漂亮入时的打扮,流行的发型,时尚豪华的进口轿车等等,交织出一幅美丽的流动画卷。在这幅画卷中上海的女性就是最鲜艳夺目的色彩,她们人时的时髦打扮美化了城市,引领了上海的潮流。其中不少赶潮流的女明星紧跟着美国好莱坞女明星的作派,购买豪华的私人小轿车逛街兜风,招摇过市,引来无数人的注视,电影明星徐来就是当时购有私人轿车的女明星。

徐来片约多、交际广、活动多,时常为应付各种应酬而争分夺秒,同时又因有许多上流社会的朋友,也需要提高自己的身价,再加上她本身就赶时髦,因此她买了一辆轿车,成了当时上海女性中的“另类一族”。

每当徐来打扮入时驾着自己的私车奔驰在南京路上时,都会引来许多人惊诧、羡慕的眼光,一些风流倜傥的男子为了一睹美女的芳容还会驾车紧追其后,或并排行驶,或超车行驶,目的就是要一饱眼福。当时女性罕有私车,更很少自驾私车,所以每当她驾车出现在大街上就会引来路人的驻足观望,仿佛成了马路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有人说徐来买私车是为了拍片不耽误,应酬不迟到,交友更方便,办事更快捷。而另有人说她是为了赶时髦、显阔气、引注目,更是为了吸引异性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满足内心的虚荣心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有一点证明徐来还是一个大气的人,那就是每当拍片晚了或在外面社会活动晚了,她都会主动让没有车的女性同事、朋友上车,并一一送她们到家。因而凡同她一起工作和交往过的人都说她为人豪爽、大气、热情、真诚、善良,很好相处共事,人人都喜欢她。

她的朋友真是满天下,东方美女的美称声播上海滩。

P77-82

序言

2007年1月16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然而就是在这天,引爆出令上海、全国乃至全世界为之震惊的新闻——《新民晚报》在头版头条及第二版,以整版篇幅报道了一则新闻:

王开地下档案室,惊现海上老照片。

地下沉睡四十载,龙头爆裂见天日——王开摄影惊现世纪老照片。

整版刊载了老上海男女明星成名后从未见诸世面的人像照。此外还刊有梨园与体坛名媛等照片。

这则新闻面世后,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外的新闻媒体如潮水般涌来,其中有上海的各大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还有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辽宁电视台、黑龙江电视广播报、浙江日报、各大网络、香港文汇报、凤凰卫视、新加坡联合早报、美国新闻有线网、洛杉矶电视台、日本电视台等等。在这些媒体的报道与宣传下,那些名人的后人也随之打电话或亲自来王开照相馆,寻找王开老照片发现者、时任王开照相馆副总经理的笔者。他们中有专程从新加坡来上海的胡蝶的孙子,有阮玲玉的外孙女、郭沫若的女儿(其母为著名演员于立群)、高占非的女儿、马连良的孙子……还有国民政府高官的后人及著名大企业家的后人等等,他们都想从老照片中寻找祖辈失去的照片,留住往事的回忆,更表达了对前辈的怀念与思念。

笔者在对这些后人及老摄影师的采访中掌握和了解了许多明星生活中鲜为人知的故事,特编写此书以飨读者。

孙孟英

2010年6月3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老上海的明星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孙孟英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631452
开本 其他
页数 1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3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00
187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6: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