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主编的《戏曲研究(第91辑)》是戏曲研究的重要学术刊物,分为戏曲理论、戏曲遗产、梅兰芳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当代戏剧、戏曲音乐文化、仪式戏剧、戏曲书评、当代学人、学术动态等栏目。其中包括了试论文化产业“倍增”战略下戏剧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京剧在学校传承中需要兼顾继承和创新——专访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赵群、班曰徽班,调曰汉调——从传播的角度看京剧形成和武戏、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现状与思考等文章,反映了我国国内对中国戏曲现状和理论的研究重点。
图书 | 戏曲研究(第91辑) |
内容 | 编辑推荐 贾志刚主编的《戏曲研究(第91辑)》是戏曲研究的重要学术刊物,分为戏曲理论、戏曲遗产、梅兰芳研究、深度访谈、戏曲史、当代戏剧、戏曲音乐文化、仪式戏剧、戏曲书评、当代学人、学术动态等栏目。其中包括了试论文化产业“倍增”战略下戏剧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京剧在学校传承中需要兼顾继承和创新——专访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赵群、班曰徽班,调曰汉调——从传播的角度看京剧形成和武戏、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现状与思考等文章,反映了我国国内对中国戏曲现状和理论的研究重点。 目录 戏曲理论 戏曲种类问题略说 王国维与中国戏剧史的建构 戏曲遗产 从“大陆腔”说起——穗港粤剧旦行腔派一窥 试论文化产业“倍增”战略下戏剧类“非遗”的生产性保护 梅兰芳研究 苏联汉学家王希礼、文学家特列季亚科夫论中国戏曲与梅兰芳 梅兰芳的舞台技艺 梅兰芳及其他 深度访谈 京剧在学校传承中需要兼顾继承和创新——专访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副教授赵群 戏曲史 《录鬼簿续编》应是贾仲明所作 “江湖班”与闽剧江湖戏——兼论“江湖十八本”与闽剧传统剧目的关系 班曰徽班,调曰汉调——从传播的角度看京剧形成和武戏 李新琪《金刚石传奇》考述 清中叶文人曲家剧作考略三题 从杂剧《西厢记》到影戏《玉环扣》 当代戏剧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传统剧目整理改编现状与思考 世纪年代黄梅戏繁盛原因再探 戏曲音乐·文化 论戏曲音乐的传承和创新 以三一律的标准看《赵氏孤儿》及墨菲的改编 仪式戏剧 梨园教:傀儡戏宗教形态考探——以闽东、浙南毗邻地区之提线傀儡戏为例 明清江南宗族祭祀演剧及其文化功能 民间宗教仪式戏剧的发展演变探讨 安化“游傩狮”中的准戏曲——地花鼓 戏曲书评 戏曲发展与建设的理论总结和现实突破——安葵先生《戏曲理论建设论集》读后 当代学人 重构戏曲与文学史——伊维德教授的学术研究 大器难以晚成 探宝差可自慰——五十年学术生涯回顾 学术动态 黄梅戏原创剧目《徽州往事》学术研讨会综述 《戏曲研究》稿约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戏曲研究(第91辑)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贾志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5853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37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90 |
出版时间 | 2014-08-01 |
首版时间 | 2014-08-01 |
印刷时间 | 2014-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04 |
CIP核字 | 2014194779 |
中图分类号 | I207.3 |
丛书名 | |
印张 | 1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8 |
宽 | 148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