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
内容
编辑推荐

美国文化知识界的领袖们看到了通过接收来自纳粹德国的知识难民来发展美国科学和文化的良机。他们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美国私人性资助团体一起,在“拯救科学和文化”的名义下采取了种种措施,化解了大萧条状况下美国高校中“对外来科学家的恐惧症”,从而为接收德国流亡科学家和文化精英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纳粹德国战前扩张政策的成功以及战争初期“闪电战”的速胜效应,制造出一种事关生死的威胁力,迫使绝大多数纳粹德国的知识难民彻底放弃了他们继续留在欧洲诸国的幻想,并与来自欧洲其他沦陷国家的知识难民一起,形成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向美国流亡的高文化素质的欧洲知识难民潮,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20世纪这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最具历史意义的洲际大转移。

内容推荐

1933年4月从德国大学校园中开始的“文化清洗运动”是纳粹主义“文化同质性要求”的真实体现,也是作为对犹太少数民族大迫害的第一个信号而出现的。2400多名有犹太血统、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科学家以及上万名文化精英从纳粹德国的社会文化生活领域中被驱逐出去,不仅标志着纳粹主义者对1810年由洪堡创立起来的“自由、科学、理性”的大学原则的彻底抛弃,而且标志着多少世代以来犹太人对中欧文化的适应出现了一场痛苦的终结。当这样一大批优秀的文化知识精英被纳粹党内不学无术的党棍们替换掉的时候,也就意味着自19世纪,朱20世纪初以来德国的世界科学、文化中心地位的失落。

美国文化知识界的领袖们看到了通过接收来自纳粹德国的知识难民来发展美国科学和文化的良机。他们与洛克菲勒基金会等美国私人性资助团体一起,在“拯救科学和文化”的名义下采取了种种措施,化解了大萧条状况下美国高校中“对外来科学家的恐惧症”,从而为接收德国流亡科学家和文化精英创造了有利条件。与此同时,纳粹德国战前扩张政策的成功以及战争初期“闪电战”的速胜效应,制造出一种事关生死的威胁力,迫使绝大多数纳粹德国的知识难民彻底放弃了他们继续留在欧洲诸国的幻想,并与来自欧洲其他沦陷国家的知识难民一起,形成了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向美国流亡的高文化素质的欧洲知识难民潮,从而在最短的时间里,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20世纪这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最具历史意义的洲际大转移。

目录

序 言

导论:国际学术界关于欧洲知识难民问题的研究

第一章 欧洲知识难民潮的由来

一、德意志浪漫主义的文化民族主义

二、德意志反犹主义的历史传统

三、现代化大学的发展与学者阶层的危机

四、“文化国际化”与“文化民族化”的对立

五、纳粹文化政策的目标与驱逐行动的动机

第二章 欧洲知识难民向美国的流亡

一、纳粹德国“文化清洗运动”及其规模

二、决定德国科学家流亡方向的基本因素

三、美国高校“对外来科学家的恐惧症”

四、洛克菲勒基金会资助方向的转变

五、美国民间援救组织的措施与行动

六、阿尔文·约翰逊与“流亡大学”的创办

第三章 流亡世界其他国家的欧洲知识难民

一、流亡瑞士的知识难民

二、流亡英国的知识难民

三、流亡加拿大的知识难民

四、流亡土耳其的知识难民

五、流亡拉丁美洲诸国的知识难民

六、流亡中国的知识难民

第四章 欧洲知识难民在美国的“失语性”问题

一、“失语性”问题:流亡经历中的共同问题

二、流亡作家的“失语性”问题

三、流亡人文科学家的“失语性”问题

四、流亡社会科学家的“失语性”问题

五、流亡数学家、自然科学家和医学家的“失语性”问题

六、流亡艺术家的“失语性”问题

第五章 欧洲知识难民与美国社会的“一体化”问题

一、怀念老家乡与寻找新家乡

二、流亡记者与时事评论家的“美国化”道路

三、“法兰克福学派”与美国社会

四、“流亡大学”教授们的“美国化”

第六章 欧洲知识难民对美国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贡献

一、流亡物理学家与美国的物理学

二、流亡化学家与美国的化学

三、流亡数学家与美国的数学

四、流亡科学家与“曼哈顿工程”

五、流亡建筑学家与美国的建筑业

第七章 欧洲知识难民对美国人文、社会科学的贡献

一、流亡艺术史专家与美国的艺术史学科

二、流亡音乐家与美国的音乐世界

三、保罗·F.拉萨斯菲尔德与美国的社会学

四、德意志“经济改革派”与罗斯福“新政”

五、流亡法学家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学

六、流亡社会科学家与纳粹主义研究

结束语:世界科学、文化中心的洲际大转移

参考文献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化的流亡(纳粹时代欧洲知识难民研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工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89829
开本 16开
页数 4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0
出版时间 2010-08-01
首版时间 2010-08-01
印刷时间 2010-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世界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68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750.6
丛书名
印张 2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17:5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