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收录的论文围绕“中国文化产业振兴”主题展开,包括了基础理论研究、前沿观察和观点争鸣等,分别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文化外贸与文化安全、文化消费、新媒体、文化金融、区域文化产业等角度来阐述。照此四维标准,本期收录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论文,就是尝试通过探讨文化产业的知识结构、核心命题和关键目标,提出学科建设之理论建构的基本设想;本期也对文化产业语境下的媒体经济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和反思。
图书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0年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本期收录的论文围绕“中国文化产业振兴”主题展开,包括了基础理论研究、前沿观察和观点争鸣等,分别从文化产业学科建设、文化外贸与文化安全、文化消费、新媒体、文化金融、区域文化产业等角度来阐述。照此四维标准,本期收录的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论文,就是尝试通过探讨文化产业的知识结构、核心命题和关键目标,提出学科建设之理论建构的基本设想;本期也对文化产业语境下的媒体经济进行了一定的批判和反思。 内容推荐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以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架起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目录 卷首语 后金融危机下的中国文化产业振兴 理论视角 文化产业的当代认知科学基础与文化创新的后经济理论体系研究 学科范式的转换与身份认同的构建——文化产业学科建设的目标与对策 基于国家文化安全利益的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政策思考 符号价值消费与品牌文化铸造 文化创意产业本质中质与量的观念交迭:文化生产与经济生产的镶嵌 文化产品的跨文化传播与国家文化安全策略 西方休闲经济萌芽阶段的基本特征 居民文化消费与文化产业的“效率驱动式”成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空间计量分析 前沿观察 迷思与审思:文化/创意产业脉络下的媒体经济观 试论微博的中国本土化发展战略——一种基于用户培育的差异化竞争 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引擎 《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背景下的新媒体发展思考 挑战与对策:全球视野下的中国文化市场营销 观点争鸣 “国际经验”碰壁“中国现实”——全国公众文化消费影响因素解析 迎接文化资本的新时代——中国文化产业学科面临的问题 文化产业园区实践模式探讨——以海派女性时尚文化创意园为例 以文化为核心的创意产业建构模式 动漫主题公园的差异化战略分析——以迪士尼乐园和方特欢乐世界为例 中国文化产业的政策演化、产业发展与政策建议——兼对《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解读 剧场动画的兴起——2009年国产动画电影的现象与反思 区域研究 数字汇流趋势下的台湾文创产业 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发展模式初探 中国区域性文化产业政策研究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分析 征稿启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10年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叶朗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金城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251447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19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4 |
出版时间 | 2010-06-01 |
首版时间 | 2010-06-01 |
印刷时间 | 2010-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48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114 |
丛书名 | |
印张 | 2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51 |
宽 | 172 |
高 | 18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