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
内容
编辑推荐

美伢所著的《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了解奥秘,掌握方法,培养孩子超强的记忆力

每个孩子的记忆力素质都是不同的,让孩子的记忆力超群并不是梦想,只要了解孩子记忆运作的奥秘,就能掌握方法,击破盲点,打造孩子神奇的记忆力。

《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精彩案例让记忆方法更加直观可操作

本书详细解析了孩子记忆的奥秘,并结合案例介绍了各种记忆方法是如何发挥成效的,让抽象的记忆方法更加形象可操作,有助于将孩子的记忆优势发挥到极致。

《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36种方法各不相同,全面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

联想记忆,可将枯燥无趣的记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意义;动作记忆,更直观自觉,一旦掌握就很难遗忘;分类记忆对于那些杂乱无章的内容非常有用……36种方法,无数种组合,全面开发孩子的记忆潜能,培养孩子的记忆力。

内容推荐

大脑是一个“食量惊人”的器官,它的重量大约只占人体重量的2%,但是却要消耗我们全身所需热量及氧气的20%,这个构造精密的器官,同时也主宰着人的记忆力。

《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以浅显易懂的语言探讨了影响记忆力的因素,从家庭环境、孩子情绪、记忆兴趣、记忆技巧、辅助游戏、营养健康等方面介绍了多种实用的记忆力提升的方法和技巧,不但乐趣横生,而且富有创意,旨在引导家长帮助孩子提升记忆力,提高学习效率。

你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和孩子一起超越自己的记忆极限吧!

《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由美伢所著。

目录

方法01:“孩子,你的记忆力真好!”——善于发现孩子记忆的潜力

方法02:“再想一下,你可以的。”——引导孩子主动记忆

方法03:“好棒哦,你还记得这件事。”——肯定孩子的记忆力

方法04:“让我们一起来回想一下吧。”——与孩子一起体验记忆的魅力

方法05:“还记得这是什么吗?”——营造积极引导的环境

方法06:“没关系,慢慢来,你会想起来的。”——不要给孩子太多压力

方法07:“真厉害,你可以一下子记住这么多。”——找到孩子记忆黄金期

方法08:“劳逸结合,让脑子休息一下。”——培养孩子良好的运动习惯

方法9:“你喜欢的动物世界节目都讲了什么呢?”——拓展孩子的视野

方法10:“从这个模型,你能想到什么呢?”——营造适合联想的氛围来加强记忆

方法11:“上次那本故事书都讲了什么呢?”——让孩子从故事中培养兴趣

方法12:“看,之前你听过几遍的歌都会唱了。”——肯定孩子多种感官记忆的能力

方法13:“还记得蓝猫淘气中氧气是怎么产生的吗?”——孩子自信心越强,记得越牢

方法14:“我们明天去动物园看看上次电视节目介绍的动物。”——多带孩子参加实践

方法15:“太晚背书记不牢哦,明天早一点起来背吧。”——学会在最佳时间里记忆

方法16:“这是这个小时要背的单词……”——明确记忆的目标

方法17:“今天老师讲解的内容要及时复习才能记得牢。”——引导孩子学会及时复习

方法18:“原来是这个意思……”——让孩子学会先理解再记忆

方法19:“这个内容不是跟之前学到的一样吗?”——教会孩子用分类来记忆

方法20:“看,把故事归纳起来就是这样的……”——教会孩子总结要记忆的内容

方法21:“还记得之前也学过相关的知识吗?”——别让孩子以“健忘”为借口

方法22:“宝贝,你正在吃大大的青苹果吧?”——从细节入手加深孩子的记忆

方法23:“这个部分是重点,你理解了吗?”——让孩子学会突破重点增强记忆

方法24:“这是我的强项……”——心理暗示能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方法25:“把你唱的这首歌提到的地名讲一遍。”——运用歌诀记忆法

方法26:“这篇文章中机器人的作用和人有哪些相似之处呢?”——运用比较记忆法

方法27:“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运用游戏记忆法

方法28:“这几个生词跟上节课讲过的读音一样。”——运用谐音记忆法

方法29:“这些花的形态好像翩翩起舞的少女……”——运用比喻记忆法

方法30:“原来蚂蚁窝就像一个工厂。”——运用联想记忆法

方法31:“我们来比赛,看谁一分钟能记比较多的词语。”——训练孩子的记忆敏捷性

方法32:“这几个模块的知识,你能全部记住吗?”——训练孩子的记忆广度

方法33:“上个星期背的单词还记得多少?”——训练孩子的记忆持久性

方法34:“在一分钟内,从这幅图中你能看出有多少只动物?”——训练孩子的视觉记忆

方法35:“试试跟着示范做三遍,看你能记住多少动作?”——训练孩子的动作记忆

方法36:“孩子,多吃这个记忆好!”——日常小改变把记忆力“补”回来

试读章节

方法01:“孩子,你的记忆力真好!”

——善于发现孩子记忆的潜力

生活中家长可能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自己的某件东西不知放到哪儿去了,若孩子在身边,你边找边嘀咕着“我那东西放哪儿去了呢·”,这时孩子可能一下子就能帮你找到(前提是:你放置东西时孩子在身边)。家长可能会觉得非常奇怪,为孩子非凡的记忆力而喜出望外,其实这些都是孩子的无意记忆,而且孩子是非常擅长无意记忆的。

·记忆能力,因人而异

“怎么背也记不住”、“明明记得清清楚楚,一转眼就想不起来了”……记性不好的孩子经常出现这些问题,但这一切都是孩子的错吗?

智力综合了多方面的能力,如:思维、推理、判断、想象、创造、计算、表达等能力,但这些能力里面都需要一种共同的能力——记忆力!记忆力是衡量智力最重要的标准之一。

不要对孩子一时的记忆表现妄下定论,评定孩子记忆力的好坏,我们需要从四个方面去综合了解: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正确性和备用性。

1·记忆的敏捷性。

指的是孩子记东西的速度,即在一定的时间内能记住多少东西。记忆的敏捷性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例如在15分钟内记英文单词,有的孩子能记住20个,有的孩子能记住15个,有的孩子能记住10个,还有的孩子只能记住3个。但是如果孩子记得快但忘得也快,就不能说他的记忆力好。

2·记忆的持久性。

指的是孩子记住的东西保持时间的长短。孩子在课堂上或课外学过的东西在头脑中保持时间越长,说明记忆的持久性越好。

3·记忆的正确性。

指的是孩子记住的东西再现时准确无误。记忆正确性是评价一个孩子记忆好坏最重要的指标,如果没办法正确记忆,那么记忆就没有意义了。

4·记忆的备用性。

指的是孩子能够把记忆中保存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随时准确地回忆起来。记忆的储存好比是一个仓库,记忆备用性好的孩子,善于把“仓库的货物”整理得井然有序,在需要的时候能“随时发货”,而不是翻箱倒柜甚至找不到。

记忆能力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与孩子个人的努力程度、经验等有关。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莱昂哈德·欧拉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是十分罕见的。比如,他能背诵前一百位质数的前十次幂,能背诵罗马诗人维吉尔(Virgil)的史诗《埃涅阿斯纪》(TheAeneil),能背诵全部的数学公式。直至晚年,他还能复述年轻时的笔记的全部内容。

在外界环境一致的情况下,记忆力的好坏主要跟每个孩子的记忆方法、习惯、条件、特点等有关。所以,记忆能力其实是因人而异,或者可以说,因锻炼记忆力方法的差异而不同。

有些孩子尽管天生智商没有什么缺陷,但是在后天学习中却表现出极差的记忆能力。身为班上的“差生”小龙,每次考试要么就是记不住之前背过的知识,要么将几个知识记混了。同样的一篇课文,班上其他人只需要读三四遍就可以记住,而小龙总是要反复背诵却只能记住一部分,或者记住了很快就忘记了。家长十分着急,每次小龙背不出就总是批评他,导致他越来越没信心,记忆力也越来越差了。

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应该采取批评或者责怪的方式,这样只会适得其反,更加打击孩子的信心。同为智商正常的孩子,后天受到的教育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孩子的记忆能力存在差别。在孩子表现出较好的记忆力的时候,家长可以适当表扬他,如:“孩子,你的记忆力真好!”或“看吧,我都说你可以的,真棒!”等,让孩子增强信心,对记忆产生兴趣。而对记忆力差的孩子,不能直接批评或责骂,而是要鼓励他们,建立他们的自信心,如“没事,一时想不起来,多复习几次就没问题了。”或“这个故事有点难,我都没全记住,不如我们再想想。”等,让孩子重拾信心。

家长要正视记忆力存在个体差异这个事实,正面积极地去教育孩子,还要了解分析孩子到底是记忆的哪方面存在不足,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锻炼孩子的记忆力。

P1-3

序言

人的一切活动,从简单的认识、行动,到复杂的学习、劳动,都离不开记忆。如果把智力比做一座“楼房”,那么记忆力就是“地基”,丧失了记忆力,智力活动就会很难进行。强大的记忆会为一个孩子的智力活动提供更多、更好的“储备”,充实整个“仓库”。

意大利一所知名大学的三名教授进行了这样一项实验:他们挑选了一位记忆中等的青年学生,让他每星期接受三至五天,每天一小时,背诵由三至四个数组成的数字的训练。每次训练前,他如果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前次所记的数,那就给他再增加一组数字。经过二十个月约二百三十个小时的训练,他起初能熟记七个数,以后增加到八十个互不相关的数,而且在每次练习时几乎都能记住80%的新数字,使得他的记忆力能同一些具有特殊记忆力的专家媲美。

可见,记忆能力和人的其他各种能力一样,可以经后天训练而加强。孩子正处于记忆训练最佳期,只要训练方法得当,就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每个孩子的记忆方法、习惯、条件等不同决定了孩子记忆力的好坏。让孩子的记忆力超群并不是梦想,只要了解孩子记忆运作奥秘,就能掌握方法,击破盲点,打造孩子神奇的记忆力。然而,时间有限,学海无涯。如何指导孩子把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中去呢?那就是效率!高效的记忆并不是机械的重复,我们也许无法效仿“过目不忘”的惊人技艺,但可以用与这些记忆大师们一样的方法来迅速提升孩子的记忆力。如歌诀记忆、分类记忆、比较记忆、联想记忆、感官记忆、游戏记忆、谐音记忆、比喻记忆、动作记忆……记忆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方法对于父母而言并不陌生,但如何充分发挥作用,还需我们进一步地探索。

本书详细解析了孩子记忆的奥秘,结合案例详细介绍了各种记忆方法是如何发挥成效的,如何才能把孩子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比如,全面调动多种感官,可辅助孩子协同记忆;联想记忆,可将枯燥无趣的记忆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意义;动作记忆更直观自觉,一旦掌握就很难遗忘,甚至是终身不忘;分类记忆对于那些杂乱无章的内容非常有用,能做到去芜存菁;归纳记忆可以把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孩子对事物的总结概括能力。

游戏是孩子的最爱,但不是什么游戏都能促进孩子的记忆,要结合孩子的特定年龄来设计最佳的游戏记忆方法。有时候,“步步追问”不一定咄咄逼人,用记忆型提问可以敲醒孩子沉睡的记忆,甚至能帮助家长读懂孩子的内心世界……

从小培养孩子的记忆力,造就一个记忆超群的孩子,一定要掌握孩子的记忆规律,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孩子掌握获取知识、主动记忆的方法比单纯地向孩子传授知识、死记硬背更为重要。

生活即教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孩子走的是一条自我心灵不断成长之路。我们即便不能给孩子创造优越的条件,但我们完全可以塑造其优秀性格,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授予孩子正确的记忆方法!让孩子赢在起点。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培养孩子记忆力的36种方法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伢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3902014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3-12-01
首版时间 2013-12-01
印刷时间 2013-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3
CIP核字 2012038152
中图分类号 B842.3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1 14: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