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
内容
编辑推荐

刘丽娜编著的《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之书,更不是读完令人无所得的鸡肋——它所描述的,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里所遭遇的急躁、浮躁、暴躁的生活现实;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拥有正能量、发挥情绪积极面的快乐人生;它所使用的,是你愿意读下去、能够理解得了、可以获得启发并能参考、对照的写法;它所采纳的,是源自于现实、取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

我们盼望,《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可以让你获得这样的力量——每阅读一个小故事,每吸收一种新想法,每了解一种新思想,你就能做得更好。不再急躁,学会顺流思考;告别浮躁,让自己的人生激荡出最大的力量;远离暴躁,让世界为你的梦想助力。

内容推荐

急躁,浮躁,暴躁——三躁时代悄然而至,世界并不在我们的肩头,“三躁”也不应成为囚禁我们的负面情绪,勇者从容,智者淡定,戒掉急躁,远离浮躁,告别暴躁。在工作中,在生活中,在每一个人生片断中,让自己发挥情绪积极面,让自己坚持正能量,主动创造、自信改变,你的人生便将无所畏惧!

只有懂得了从容应对消极的情绪,我们才有力量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在躁时代里,让自己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我们便有力量去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便能够使自己生活得更从容,我们的人生便能一点点地靠近幸福终点。

刘丽娜编著的《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是一本让你获得祥和思想的书,一本帮助你建立强大心灵的书,一本让你更健康更充满活力的书。

愿每一颗渴望幸福与成功的心,都能在《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中找到自己的实现之途。

目录

Chapter 1 “三躁”时代悄然而至

 1.急躁:太高的成功动机引出太大的欲望

 2.浮躁:那颗按捺不住的异动之心

 3.暴躁:在消极的激情中燃烧自我

 4.踢猫效应——“三躁”更快传染的最快途径

 5.你是否是那只“热锅上的蚂蚁”

 6.自控力极度缺失的年代

 7.“我不能原谅!”

Chapter 2 “三躁”为何如此盛行

 1.你是怎样变成一个异类的

 2.大师言:威不足则多怒

 3.你太简单,或者你太不简单

 4.不合理的、僵化的信念

 5.脆弱的自尊

 6.压力,来自欲望,而非生存

 7.过度敏感,秋叶未落之前便叹息

Chapter 3 你不需要那么急躁

 1.人的主罪是怎么控制你的

 2.做好事情的实现者,而不是单纯的梦想者

 3.自信是力量,自负则是利刃

 4.别让自己生活在目标丛林中

 5.人心只一拳,别太重视细枝末节

 6.恰当妥协,让“一定要”变成“想要”

 7.你存在,他人也存在

Chapter 4 浮躁给不了你成就

 1.正确的信仰,带来美好的人生

 2.静下来,想想自己眼下的生存状态

 3.别做现实人生里的寒号鸟

 4.专注于简单,舍弃不必要的一切

 5.从精神生命的成长中,感知幸福的存在

 6.一次只做一件事

 7.如水人生,找回内心的宁静

Chapter 5 暴躁不是激情

 1.暴躁之殇他人的情感不容忽视

 2.是时间控制你,还是你控制时间

 3.整理私人生活

 4.别怕批评,“丢脸”的想法是你怒火的开端

 5.不幸之中,你也在成长

 6.释放怒气、不再生气的学问

 7.接受那些“酸柠檬”

 8.从长期的紧张生活中解放自己

Chapter 6 让职场“煎饼人”重生

 1.面对僵局,你可能需要中场休息

 2.大声告诉自己:“我想要那个!”

 3.告别“理想主义”,别轻易承诺

 4.别让他人的期望毁了你

 5.正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6.别犯下“错误健忘症”

 7.告别拖延,学会立即行动

 8.有能力的情况下,接手棘手问题

Chapter 7 让生活告别“三躁”

 1.你有权利向别人说“No”

 2.不要总是强求自己

 3.更明智地担忧

 4.说出自己的不满——越早越好

 5.决定权在你的手上,你是“王者”

 6.兑现自己的良好情绪资本

 7.从家庭中赢得快乐

Chapter 8 发挥情绪积极面

 1.认知真相:“三躁”人人都有

 2.最受欢迎的那类人

 3.在自我对话里创造出自己的空间

 4.“我胜于昨日的我”

 5.多谈论美好的事物

 6.错误并不都是你犯的

 7.有时,你该戴上冷静的面具

 8.用积极的思维发现新奇迹

Chapter 9 让“三燥”无处藏身

 1.三躁面前,保持自我既有能量

 2.带来幸运的心灵气场

 3.不要预支明天的烦恼

 4.你要给予更多的理解与亲密

 5.微笑吧!如同不曾受伤一样

 6.幸福生活的真正秘密

后记

试读章节

5.脆弱的自尊

自尊就如同个人思想的骨头,没有这块骨头,人便会无法直立。但是,若是自尊心过强,便等于是思想的骨质增生,也会造成不健康。自尊心过强者,总是过于爱面子、虚荣心过强。过于要强的人,会过分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他们无法平静地按自己的思想与生活,而是任凭他人的评价来判断与左右自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的浮躁、急躁与暴躁,都是因为自尊太强而又过于脆弱造成的。

自尊与能力之间的悖论

小宾在某研究所工作,他的学识与技术并不算差,但是。因为自尊心过于脆弱,所以,尽管已三十多岁,却依然无法与同事们和睦相处。原因是,不管是在学术问题具体讨论上,还是在工作方案的安排上,甚至就连一些对日常琐事的处理与安排上,只要他人与自己意见不合,他便会感觉面子受损,一点也无法容忍,更会立刻发作起来,非要他人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不然,他便会不依不饶,甚至会恶语相向。

在小宾看来,他永远比他人高一等,自己的意见必然是正确无误的,他人只有听从的份儿,否则便是在反抗自己、与自己作对。而这些,都是为了满足自己那过于脆弱的自尊心。

在研究所中,与小宾相处稍久的一些人,无不对其敬而远之。而每一次的工作任务安排时,鲜少有人愿意与之组队,搞得上司对他也极为头大,而他自己也认为自己受到了轻视。

浮躁是因为自己无能力,暴躁是因为自己都不认可自己,急躁则是因为外界与自我无法获得妥协。这便是过于脆弱的自尊所带来的残酷人生。

在心理学家看来,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并不仅仅取决于一个人是否能够被社会所接受,同时还取决于他是否能够被自己所接受。他人的赞誉与尊重,固然可以使人的自尊感得到提升,但是,最高级的自尊永远来源于自我的内在尊重感,即自我价值获得实现的感受。

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们的自尊由“自敬”与“自信”组成。“自敬”是对自我的肯定,它很难通过外界的肯定获得。而这种“自敬”最好的诠释,便是孔子的得意门生——颜回。孔子盛赞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一生穷困潦倒,而他却从不为之所困扰,每日都从自己简单的生活中获得巨大的满足感与幸福感,而这种“宠辱不惊”的生活,让他获得了最高等的自尊。

“自信”则是自我在应对生活挑战时所表现出来的胜任感。面对挑战,便意味着某种自己不擅长的难局。一味地待在自己习惯的舒适区中,如何去迎接挑战?而一味地回避挑战,便无法获得胜任感。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自尊心固然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要求,但却从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免费礼物,而是自己需要先付出一些代价之后,才能获得的一种“自我认可与满足感”。

赢得坚强的匀尊,获得被认可的人生

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那些整日在自己脑海中存在的负面的、不利的、干扰性的无关想法,对于自己的人生将会产生多大的害处,而很多人同样认为,自己并没有办法对这些负面的、能够损害自尊的想法进行控制。但事实上,人的一生中,能够控制的、为数不多的几件事中,便包括了集中自我思想。若你不去控制自己的思想与态度,那么,它便会被种种外因所控制,而这将会让你的自尊变得格外脆弱:你会因为他人的一个轻蔑的眼神、一句否定的话语陷入软弱的人生中。

想要摆脱这种人生,你需要按以下步骤,来逐渐地强大自我尊严:

1.整理自我思维

当你陷入对某些事情的思考中时,不如问问自己:你的思维现在正走向何方?是仅仅围绕着问题本身不断地原地打转,还是集中精力,去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记住,只有那些能够给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的思想才是有用的,若是仅仅围着问题兜圈子,对你的自尊毫无益处。

2.找出自己的个人成就

我们都有这样的错觉:回忆过去的失败或者难堪的经历,要比回忆所获得的胜利更加容易,但是,自信来自你所获得过的成功。面对压力或不堪时,你应先对自己已经获得的成就进行回想,这将对你改变自我糟糕的处境有极大的帮助:积极的思想可以让你感觉良好,也将加强你的处世能力。

你应该列出自己的十项成就,虽然这有可能会花费你很长的时间,但是如果你在心里记住这张成就表,并时常提醒自己近来成功做完的事情,你的人生便会轻松很多。

3.让自己理性地预期

在接受残酷的考验以前放松自己通常不会有好的效果,因为你的大脑正在对你说着有关你准备方面的事情——你还没有充分地准备好。心理软弱的人并不会正确地让自己根据要求进行准备,因为他们无法预期要求是什么。而理性的预期则是将现在的情况与过去发生的事情进行类比。

理性预期可以增强我们心理的强韧度,因为最不确定的事情,通常就是我们未曾去预期的事情。你应学会这样尝试:当你准备解雇某人,而你从前从来没有解雇谁的时候,理性的预期会帮助你收集此类事情有可能发生的最坏情况,然后,你将寻找改进这些坏情况的方法,同时根据被解雇者的个性来恰当地想象。

4.尝试在压力下工作

身处压力与问题中时,往往能够从中汲取到坚韧的力量。你应这样做,每天找一些简单的但是对自己有挑战意味的方法来磨炼自己。如果你畏惧在公共场合发言,那么,你就应该养成在公众面前学会提问的习惯,这可以使你从一个侧面去面对自己的恐惧,同时也能让你渐渐地学会去适应在更大的场合中发言。

5.多看到好的方面

如果你总认为自己的生活比别人都不幸的话,那么,你便很难保持心理健康。真正的强大者可以试着从最糟糕的环境看到最好的希望,并会反思:“如何才能让人生更完美?”因此,当你面临危机时,你应想一下,你的生活将会获得怎样好的转化——如果你失去了工作,想象一下:待在原公司,对你来说也许并非最好的选择。  让自己建立起强大的自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最好的做法是,让自己在诱惑与挑战面前变得坚定与坚强,并将积极的做法形成自我习惯。一旦你能够让自己积极的思想将消极的思想排除掉,你便离自强、自尊与自信更近了一步。

P47-50

序言

从“躁时代”里挽救自己

2012年,对中国文学界影响最大的事件是什么?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了!

根据往年的惯例,诺贝尔奖评奖前总是会有提名。在瑞典文学院公布提名后,生怕抢不到一手新闻的记者们已经一路寻到了莫言远在山东省高密市大栏乡的家中——在记者到达时,正在老家逛集市的莫言一脸的惊讶:“你们怎么来了?”

到莫言真正实现了“众望所归”以后,他在山东的祖屋已被蜂拥而至的媒体的各种“长枪短炮”所“瞄准”,满街都是记者——人们迫不及待地想要看一看,这位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会怎样面对如此巨大的荣耀。

急躁的不仅仅是记者,沸腾的不仅仅是山东,整个中国都变得浮躁了:网络上、微博上都是莫言的各种讯息;书店里,莫言招牌式的眯眯眼已经成了主打宣传;电视里,主播们兴奋地报道着这一历史性事件……各路人士纷纷出言,为莫言是否应获得该奖而发声……责问者与支持者吵成一片,暴躁之气从文字中显露无遗。

急躁、浮躁与暴躁之风如此迅猛,这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所处的时代——可怕的“躁时代”,而这一时代特色所带来的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很可能莫言还没有习惯自己的荣耀,人们便已经透支了他的声誉。

勇者从容,智者淡定。莫言很清晰地看到了“躁时代”给他带来的影响,所以,获奖之后,他在记者招待会上讲出了自己的心声:“(这次获奖)对我今后的文学创作是个更大的鞭策,我现在只希望快点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大家明天开始都该干嘛就干嘛去,你们都回家,我也好继续创作。”

“从热闹喧嚣中解脱出来”——一句简单的话,想要做到却并不简单。因为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躁时代”里,在这个时代中,急躁、浮躁与暴躁早已成为了一种生活常态。

世界并不在我们的肩头,我们却生活在“三躁”之中。这些负面情绪困扰着我们的生活,在这种无力解脱之中,我们梦寐以求的人生、最初坚持的梦想,都变成了遥不可及的景象。此时,我们所需要的,是一种启迪于生活、来源于实践、证实于科学的指导,它可以帮助我们重新学会品味止水心境、淡定人生。

《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正是这样一本书,它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之书,更不是读完令人无所得的鸡肋——它所描述的,是我们在这个时代里所遭遇的急躁、浮躁、暴躁的生活现实;它所倡导的,是一种拥有正能量、发挥情绪积极面的快乐人生;它所使用的,是你愿意读下去、能够理解得了、可以获得启发并能参考、对照的写法;它所采纳的,是源自于现实、取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

我们盼望,《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可以让你获得这样的力量——每阅读一个小故事,每吸收一种新想法,每了解一种新思想,你就能做得更好。不再急躁,学会顺流思考;告别浮躁,让自己的人生激荡出最大的力量;远离暴躁,让世界为你的梦想助力。

愿每一个被“躁时代”左右的人,都可以如莫言一般,用理性实现自己想要的人生。

后记

之所以写作这样一本书,是因为我在偶然间看到了一个测试:

想要知道你是否浮躁,其实很简单,拿出一本书,看自已是否能够看下去。

随手拾起最喜欢的一位作家的杂文集。往日,我最爱他嬉笑怒骂、幽默风趣,可当下,只读半页,便已颓然放弃。

那时,我恰巧遭遇人生中另一个困苦的时刻,日常生活节奏早已被打乱,不仅无法读书,就连写作的快乐也无处觅寻——打开电脑,我可以面对屏幕呆坐好几个小时,脑海中浮现的,净是这件事情无法解决而导致的种种恶果。

对我来说,写作早已是一件融入了生命的事情。未来,我对自己最好的想象,就是捧一杯清茶,在阳光温暖的地方,写下种种文字,以示自己对生命的虔诚、对生活的热爱。而读书则是消遣的主要方式:纸张翻过的声音、纸上黑色的字迹,总是能带给我格外的安慰。

如今,我竟然失去了持续写作、持续阅读的能力——这让我震惊,更让我失望。我发现,自己在浮躁的海洋中不断漂荡,对美好生活的种种描述早已成为一个梦,并且,我无力自救。过去积攒下来的经验、教训,学习到的知识,根本不能拿来即用。

幸好,还有良师益友向我伸出援手。徐宪江老师发现我的异常,相谈许久后,提出:“你可写一本书,名字就叫《不急躁 不浮躁 不暴躁》,写作能够让你成长,而这本书又可让你寻回往日的快乐。”我有些迟疑,毕竟,当时情绪那般混乱,能否提笔如往日般自如?

在徐老师的鼓励下,我最终决定一试。我们这个时代里,如我般浮躁者大有人在,浮躁之人更易急躁,急躁时若不受理解、事情不顺,便更易暴躁;他们定如我样痛苦,在无力自救的情况下,渴望得到外力的扶持,回归平静的生活。作家之责任在此时有所回归,脑中已有片刻清醒。

历时数月,此书终于完稿。其中困难自可想象:想助读者,必先自助。我因无法静心,多次愤然离开。庆幸的是,随着写作的不断深入,安静的生活也点点回归。

书中多种方式、历历劝导之言,皆为我亲身考证、自我实践过的。而那些我没有经历过、未曾体会过的“三躁”情况,则来自于诸多好友:韩博,谢你不离不弃;钟小芳,谢你温言良语;李晨,谢你多次陪伴;赵阳、李菲、刘则慧、吴彤力、钟小芳、高晓、付威,谢你们为我提供资料;王福振、陶玉海、程成、杨宇,谢你们审读稿件并给出意见,使书稿质量得以保证!

如今,书稿完结,我也走出了困苦,我只愿此书能帮助那些受“三躁”困扰的人们。正因我知此苦、懂此难,所以才想将自己的少许可行经验告知你们。愿你们能在书中获得些许力量。

盼你的生活、我的生活,都有更靠近梦想中美好的那一刻。

作者

2013—5—19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急躁不浮躁不暴躁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丽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城市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7428254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41
出版时间 2013-11-01
首版时间 2013-11-01
印刷时间 2013-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图书小类
重量 0.4
CIP核字 2013162758
中图分类号 B842.6-49
丛书名
印张 17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