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是如何从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公务员”,九年连升十级,成为省长级高官的?由于这段历史的相关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的全过程,有细节,有谋略。阅读过的人都说不错。
图书 | 曾国藩发迹史(下)/读客公务员读史 |
内容 | 编辑推荐 曾国藩是如何从一个无权无势的普通“公务员”,九年连升十级,成为省长级高官的?由于这段历史的相关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的全过程,有细节,有谋略。阅读过的人都说不错。 内容推荐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的一天下午,38岁的曾国藩,为表清白,堵住政敌的恶言诽谤,当众把自己脱个精光,光着屁股走进银库清点现银,查清了国库亏空真相。此时已身居四品的曾国藩,一脱惊艳,赢得道光皇帝的空前信任,仕途踏上全新境界。 本书讲述的正是这前后12年,曾国藩仕途初期,九年内连升十级的谋略与细节;由于这段历史的相关史料一部分毁于战火,一部分被史书刻意回避,百余年来,一直讳莫如深。本书作者耗费21年心血,搜阅近千万字珍稀资料,第一次全面揭开曾国藩初入官场前12年,一路升迁的谋略与细节,将仕途上升期曾国藩独有的“光屁股精神”阐述得淋漓尽致,堪称一部升迁教科书。 目录 第一章 有人要给曾国藩送钱 第二章 是谁动了赈灾款 第三章 光着屁股查国库 第四章 道光帝亲自下重任 第五章 来人哪,摘去曾国藩的顶戴! 第六章 失宠之后咸鱼翻身 第七章 一百二十万两银子的卖官案 第八章 曾国藩惹毛了咸丰帝 第九章 史上最年轻五部侍郎权倾天下 第十章 九年连升十级的官场绝学 附录 试读章节 官至二品后的一个多云不见日的中午,曾国藩带着两名侍卫,乘着蓝呢轿子,到城外的法海寺去参加新落成金佛的开光仪式。 曾国藩以前一直乘四人抬的蓝呢轿子,而今升了二品官,照常理推算,不仅要增加抬轿的人数,轿呢也要由蓝呢换成绿呢,这才合体制。 当然,这并不是硬性规定非如此不可,官员如果达到了品级而收入不丰者,是可以量力而行的,不算违制;但若品级达不到却为了图好看硬要乘高品级的轿就算违制了,一旦被人举报出来,不仅要受处罚,严重的还要被革职、充军。 曾国藩早已打定主意,是绝不用八人抬绿呢轿的。他收入有限,实在养不得太多闲人,此外自己不想招摇。官居三品时他就该乘绿呢轿子,他没乘,仍乘他那顶蓝呢老轿;如今官居二品了,他仍没打算乘绿呢轿子。乘了绿呢轿子,不仅仅是增加几名轿夫的问题,还要有引轿官,扶轿官,排场过于高调。升官之后一定要低调,倘若锋芒毕露就会引起上级和同僚的不满,前者担心有人争权,后者多半出于嫉妒。 官文好心荐来的轿夫他一个都没敢留,也顾不得官大人是否会恼。他的官场之路还很长,要做的事情太多。当然,顶戴自然要由亮蓝而换成红色的了。这是由吏部发放的,不需自己操心。但朝服朝靴,却必是要花银子做新的了。虽说三品官服上面绣的和二品官服上面绣的同为九蟒五爪,但补服的图形却不同;三品官绣的是孔雀,二品官绣的却是锦鸡。孔雀和锦鸡差着一个档次,是断断不一样的。 通往法海寺的路上,曾国藩发现这一天的人特别多,烧香许愿的自不必说,单就打哈凑趣儿的,仨一团儿俩一伙儿,这一个大上午便没有断过。绿呢、蓝呢轿子也多到让人数不过来,有带仪仗的,有简行的。因为是在城外,绿呢轿都是八个人抬着,都在路中间走得飞快,蓝呢轿则要靠边一些,但也比步行的人理直气壮。 给曾国藩扶轿的苟四头一天因为崴了脚,贴了王麻子膏药兀自疼痛不止,只好在家歇着。抬左后轿杆的许老三这几日正犯气喘病,走几步便要咳上几声,偶尔抽出手来擦一擦额头渗出的汗珠。 许老三的气喘病并不是总发作,发作一回,也就三五天的光景便好。曾国藩见许老三是个能吃苦的人,平时为人又好,从不多言多语,也就没打算换。许老三也知道自己的毛病,除了发病那几日多干不了什么,平时,只要一撂下轿杆,抓什么干什么,全府人都喜欢他。 轿子走得慢,加上路人众多,走走停停,走了一个多时辰,曾国藩还没望见法海寺的塔尖。他虽有些心急,却也无可奈何。路边松树青翠,行到一个上坡处,四名轿夫走得明显有些吃力。 偏偏就在这时,一顶仪仗整齐的八抬绿昵大轿从后面快速地赶过来。前面的许老三们一见,急忙把轿子往路右侧靠了靠,但还不足以让绿呢轿通过。此处道路狭窄,无论怎么躲都难通过八人抬的大轿。 按常理讲,像这样窄的路段,就算蓝呢轿不让路,后面的绿呢轿也不该挑理,何况许老三们为了表示尊卑,已主动把轿子往路旁让了让,这就更无可挑剔了。 曾国藩从顶子红的那一天开始,就不只一次地告诫过许老三们:“本部堂虽然是二品官,但因坐的是蓝轿,见了绿轿,是必须要让路的,不能因为本部堂一个人而乱了官场的规矩!” 许老三们心下虽有些想不通,却不敢不照曾国藩吩咐的话去做。但这次,也不知是绿呢轿里的大人指使所致,还是引路、护轿的人有意显摆,竟然不顾实际情况,要教训一下不懂规矩的蓝昵轿了。 绿呢轿的引路官骑着高头大马,“嘚嘚嘚”地跑到曾国藩的轿前,打横站住,为绿呢轿扶轿的二爷也飞跑了过来掀蓝呢轿的轿帘。许老三们一见大事不好,吓得赶紧落下轿子。 曾国藩此时正聚精会神地构思一篇文章,没想到前面忽然出现一匹高头大马,倒把他吓一跳,正想让轿旁的侍卫问一声发生了什么事,轿子恰在此时猛地落下,轿外冷不防伸进来一只手把他当胸抓个正着,用力一拉便把他拉出轿外。 曾国藩重心失调,懵懵懂懂地两腿还没站稳,脸颊上已是重重地挨了一掌。打他的壮汉见曾国藩捂着半边脸直发愣,于是愈发生气,愤愤骂道:“不长眼睛的东西,还不赶快去给我家大人赔不是!” 曾国藩一听这话才知道,这一定是他的轿子挡了哪位王爷的路(除给王爷、皇上扶轿的人,没有人敢打一名二品官的嘴巴),惹王爷生气了。于是,快步走向轿后,心里思谋着,应该怎样跟王爷解释。 曾国藩还没有走到绿呢轿的跟前,绿呢轿里的官员却连滚带爬地从里面蹦了出来,倒把曾国藩吓了一大跳。那人一步窜到曾国藩的脚前,扑通一声翻身跪倒,脸色发白,边叩头边道:“奴才们有眼无珠!奴才们有眼无珠!请大人恕罪!” 曾国藩被弄得一愣,急忙睁眼细看,见跪着的官员亮蓝顶戴,孔雀补服,分明是个三品官员,不由好奇地问一句:“你是哪个?快快起来说话。” 那人满面羞涩地抬起头来,原来是刚刚升署太常寺卿的穆同穆大人。穆同担任的正是自己之前的职位。 曾国藩笑了笑,双手扶起穆同,又替他掸了掸衣服上的尘土,道:“穆大人快不要这样,的确是本官的轿子挡了大人的路。大人快快上轿,不要误了赶路。” 穆同的引路官和扶轿的二爷齐齐跪在穆同的身后,吓得连连说:“奴才该死!奴才该死!”他二人直到这时才发现,坐蓝呢轿的人是一个红顶子的官员。 P1-3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曾国藩发迹史(下)/读客公务员读史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汪衍振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520675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0-08-01 |
首版时间 | 2010-08-01 |
印刷时间 | 2010-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6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丛书名 | |
印张 | 1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35 |
宽 | 161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