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警示后人的1000条中华古训/永恒的经典
内容
编辑推荐

本书从浩瀚如烟的经、史、子、集中精选了千余条至今还对人们有着积极意义的古训,上起先秦,下至清末,涵盖了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名人、名著、名篇中的警句、格言、联语等精华。所选古训,字字精辟,句句实用,指导人生从读书、修身养性,到立身处世、治家教子、为官理政、经商贸易,以及正确对待人生、名利得失、生死等等问题,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经验。男女老少,即便随意翻阅,都会得到无尽的启迪和教益。

内容推荐

“古训”一词,最早出自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本义指的是流传下来的典籍或者可以作为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话。“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假如人们能够按照古人的教诲去做,那么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本书从浩瀚如烟的经、史、子、集中精选了两千余条至今还对我们有着积极意义的古训,上起先秦时期,下至清末,涵盖了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名人、名著、名篇中之警句、格、联语等之精华。所选古训,结合当今社会,字字精辟,句句实用,涉及读书、修身养性、立身处世、治家教子等方方面面,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经验。

目录

自我反省

发奋自强

自我约束

修身养性

处世交友

功名利禄

谦虚谨慎

以民为本

德法兼治

忠于职守

仁政礼治

任用贤人

创业立家

谨慎守业

勤俭持家

积贮有方

勤劳俭朴

家庭教养

社会教育

社会规约

读书治学

试读章节

错国于不倾之地者,授有德也。①积于不涸之仓者,②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下令于流水之原者,令顺民心也。使民于不争之官者,③使各为其所长也。明必死之路者,严刑罚也。开必得之门者,信庆赏也。不为不可成者,量民力也。不求不可得者,不强民以其所恶也。不处不可久者,不偷取一时也。不行不可复者,不欺其民也。故授有德,则国安,务五谷,则食足。养桑麻育六畜,则民富。令顺民心,则威令行。使民各为其所长,则用备。严刑罚,则民远邪。信庆赏,则民轻难。量民力,则事无不成。不强民以其所恶,则诈伪不生。不偷取一时,则民无怨心。不欺其民,则下亲其上。

【注释】①错:同“措”。②不涸:不枯竭。③官:此指职事,行业。

先秦 《管子》

圣王之身,治世之时,德行必有所是,道义必有所明。故士莫敢诡俗异礼,以自见于国;莫敢布惠缓行,修上下之交,以私亲于民;莫敢超等逾官,渔利苏功,以取顺于君。圣王之治民也,进则使无由得其所利,退则使无由避其所害,必使反乎安其位,乐其群,务其职,荣其名,而后止矣。故逾其官而离其群者必使有害,不能其事而失其职者必使有耻。是故圣王之教民也,以仁错之,以耻使之,修其能致其所成而止。故曰:绝而定,静而治,安而尊,举错而不变者,圣王之道也。

先秦 《管子》

不法法则事毋常,①法不法则令不行。令而不行则令不法也,⑦法而不行则修令者不审也,③审而不行则赏罚轻也,重而不行则赏罚不信也,信而不行则不以身先之也。④故曰:禁胜于身则令行于民矣。

【注释】①法法:以法行法。常:常规。②令不法:命令没有成为强制性的法。③审:慎重。④不以身先之也:(统治者)不以身作则行法。

先秦 《管子》

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群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先秦 《左传》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①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②君子于一其所不知,盖阙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③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④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注释】①正名:使名分正。②野:鄙陋。③不中:意即不得当。④此句意为;“治理国政有什么困难呢?”

先秦 《论语》

仲尼曰:“善哉!政宽则民慢,慢则纠之以猛。猛则民残,残则施之以宽。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诗》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①惠此中国,以绥四方。”②施之以宽也。“毋从诡随,以谨无良,式遏寇虐,③惨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远能迩,④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竞不俅,不刚不柔,布政优优,百禄是遒,”和之至也。

【注释】①汔:通“乞”,求。②绥:安。③式:发语词。④能:亲善。

先秦 《左传>

听政之大分:①以善至者待之以礼,②以不善至者待之以刑。两者分别,则贤,不肖不杂,是非不乱。贤、不肖不杂则英杰至,是非不乱则国家治。若是,名声日闻,天下愿,③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凡听,威严猛厉。而不好假道人,则下畏恐而不亲,周闭而不竭,④若是,则大事殆乎弛。小事殆乎遂。和解调通,⑤好假道人,而无所凝止之,则奸言并至,尝试之说锋起,⑥若是,则听大事烦,是又伤之也。故法而不议,则法之所不至者必废。⑦职而不通,则职之所不及者必队。⑧故法而议,职而通,无隐谋,无遗善,而百事无过,非君子莫能。故公平者,听之衡也,⑨中和者听之绳也。其有法者以法行,无法者以类举,听之尽也。偏党而无经,听之辟也。故有良法而乱者,有之矣;有君子而乱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传曰:“治生乎君子,乱生乎小人。”此之谓也。

【注释】①听政:处理政事。大分,要领,关键。②善至者:怀着好意来的人。③愿:敬仰羡慕。④周闭而不竭:隐瞒而不把话说完。⑤和解调通:随和而容易接近。⑥锋起:同“蜂起”。⑦法:法令制度。⑧职:职权。⑨衡:准则。

先秦荀况《荀子》P110-112

序言

“古训”一词,最早出自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本义指的是流传下来的典籍或者可以作为指导人们思想和行为准则的话。“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这是殷商时期的的宰相傅说对殷王武丁说的一句话。大意是:人们追求知识,是想建功立业。假如人们能够按照古人的教诲去做,那么就一定会有收获。

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圣哲先贤早已离开我们。所幸的是,他们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至理明言。

本书从浩瀚如烟的经、史、子、集中精选了千余条至今还对人们有着积极意义的古训,上起先秦,下至清末,涵盖了中华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名人、名著、名篇中的警句、格言、联语等精华。所选古训,字字精辟,句句实用,指导人生从读书、修身养性,到立身处世、治家教子、为官理政、经商贸易,以及正确对待人生、名利得失、生死等等问题,蕴含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经验。男女老少,即便随意翻阅,都会得到无尽的启迪和教益。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警示后人的1000条中华古训/永恒的经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毕军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0858424
开本 16开
页数 21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H136.3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3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6: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