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文明的中心(轻松步入世界文明史的殿堂)
内容
编辑推荐

人类文明源于何处?世界文明的中心又在何方?全书展现了“古代文明时期”和“古典时期”各大重要文明之风采。尼罗河文明、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玛雅文明……这些己知或如谜团般的历史都在《文明的中心(轻松步入世界文明史的殿堂)》(作者:黄立锦)中一一呈现。

内容推荐

远古文明犹如璀璨的星辰,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散发着闪亮的光芒。它们的幽远和博大,奇妙和精深,让后世者从未停止过为之追逐和探寻的步伐。

尼罗河畔的“阿蒙神”如此朦胧而神秘;古印度的泰姬陵有着凄美动人的爱情传说;王马雅水晶制品竟是以现代科技所未能达到的水平而制成……这些遥远的“星辰”离我们似近又远,《文明的中心(轻松步入世界文明史的殿堂)》将为您揭开这层层面纱,还原一段段真实而神奇的远古历史。

《文明的中心(轻松步入世界文明史的殿堂)》由黄立锦编著。

目录

开篇

文明的形成

第一节 文明的含义/3

第二节 文明的出现/5

第三节 世界文明中心的四大发源地/10

上篇

古代文明时期的文明中心

第一节 两河文明/16

 1.1 两河文明位于何处/17

 1.2 两河文明征乱时期/18

 1.3 两河流域4000年历史的文明结晶/25

第二节 尼罗河文明/38

 2.1 尼罗河文明的位置特征/40

 2.2 尼罗河文明9王朝征乱时期/41

 2.3 屹立在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成果/53

第三节 印度河文明/66

 3.1 印度河文明的位置范围/67

 3.2 谜团众多的印度河文明历史/68

 3.3 沉睡在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成果/73

第四节 爱琴文明/79

 4.1 爱琴文明的地理特征/80

 4.2 爱琴两大文明的交接史/81

 4.3 爱琴海中神秘的爱琴文明成就/89

第五节 奥尔梅克文明/97

 5.1 奥尔梅克文明的地理特征/98

 5.2 奥尔梅克文明三大中心的交接史/99

 5.3 奥尔梅克文明的重要成果/102

下篇

古典时期文明的中心

第一节 中华文明/112

 1.1 中华文明三大源头的地理特征/113

 1.2 中华文明的历史特征/116

 1.3 中华千年文明史的重要成果/126

第二节 古希腊文明/142

 2.1 古希腊文明的地理位置/142

 2.2 古希腊文明的城邦历史/144

 2.3 最为古典的古希腊文明成果/149

第三节 古罗马文明/162

 3.1 古罗马文明的发源地位置特征/163

 3.2 古罗马文明从共和制到君主专制的政体历史/164

 3.3 近代文明的楷模——古罗马文明成果/170

第四节 古印度文明/178

 4.1 古印度文明的位置范围/179

 4.2 古印度文明史/181

 4.3 神奇的古印度文明成果/186

第五节 玛雅文明/201

 5.1 玛雅文明的地理位置/202

 5.2 探索玛雅文明史/203

 5.3 玛雅文明惊人的智慧成就/207

试读章节

我们人类为什么总比地球上的其他动物看起来有着更为文雅的举止,更为动听的歌喉,更加灵活的妙手,更无止尽的智慧……我们的生活也总比地球上的其他动物看起来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生命责任似乎也总比地球上的其他动物看起来要更为重大而且沉重。因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文明,拥有了文明,运用了文明,改善了文明。在这过程中,人们似乎一直在向着中心点靠拢,似乎一直在遵循着它向前走,这就是我们所称的“文明的中心”。

在人类世界中,各地的文明各有异同,各有长短,丰富多彩。那我们今天的文明到底是源自何处?源自哪一个文明的中心?我们人类今天的文明的中心又是“谁”?

第一节文明的含义

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指人类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主要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大类;它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并且具有较高的文化;它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具有促进个人道德的完善、维护公众利益和公共秩序等功能。

《文心雕龙》中说:“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古人认为:万物自有天地之道,人类能够用自己的内心去感知自己所处的环境世界;当内心有所感悟时,人类就想表达出来,这就有了语言;当有了语言之后,文字、文章也就随之一一出现。所以说,文明是人类对于外界感知的一种沉积,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

有人曾说文明就是指文化进程里恩怨游戏的终结。感觉、思维、意识、观念、理性、真理、证据等,这些都是文明进程的表现。理性是真理的灵魂,真理则是文明的胚胎,而文明则是科学的丰碑。在《博弈圣经》中,文明一般是指有人居住,并且有一定的经济文化基础的地区环境。有的人认为文明即是文化,但在考古学和人类学中,文明与文化又有着截然不同的含义。

在汉语中,“文明”一词最早出自于《易经》——“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干·文言》);在现代汉语中,文明是一种社会进步状态,它与“野蛮”一词相对立。文化,是指一种存在方式,有文化意味着某一种文明,可是没有文化并不意味着“野蛮”。汉语中,文明对行为举止的要求更高,而知识和技术则次之。

英文中,文明(civilization)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原意是指城市的居民,其本质含义是指人民生活在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后引申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进展过程,这涉及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和科学知识的发展等。在19世纪之前,西方对文明的定义从总体上来说是比较狭隘的,他们认为生产方式先进、知识丰富就能代表文明,而生产能力低下、礼仪不符合他们的定义就是野蛮。所以,当西方对非洲、美洲等洲区进行侵略时,就是定义为——文明战胜了野蛮,可是,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其实才是真正的野蛮。到了现代西方,他们才逐渐认识到这种对文明的定义是错误的。

文明是对人类在审美观念和文化现象的传承、发展、糅合以及分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的总称。当人类开始群居并出现社会分工专业化时,人类的社会雏形基本上已经形成,文明是这个过程的一种现象的表现,其中较为丰富的物质基础上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属性。

第二节文明的出现

文明,经常与城市密切联系着,文明一词本身就具有“城市化”和“城市的形成”的含义,但不是说“城市就是文明”,也并非只有城市才有文明,农村没有。

从文明出现的判定标准来看,主要以城市的出现、文字的产生、国家制度的建立为条件,其中城市的出现是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文化的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也有很大的作用;而农耕方法的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的出现(即是中央政府的出现和社会阶层的出现),这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P3-5

序言

每段文明的形成都有着自己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优势。当地的先民们运用自己的见识以及自己的智慧,通过赤裸裸的双手创造出了令后辈惊叹不已的成绩。正是他们这些惊人的成绩,推动了人类的进步与发展,促进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与了解,他们的佳绩是无以伦比的,同时他们也是可敬的。设想一下,这些先民在工业文明来临的数千年以前,就已创造出现在仍没能创造的文明成果,他们是怎样办到的呢?是用自己的汗水与不停歇创作的精神经过数代相续的开创结晶。人类先民的创新精神是值得万代相继与学习的。

通过《文明的中心》这一本书,我们总体上对先祖用智慧与汗水所创造出的文明成果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对人类的历史进程会有更多的认识。每一个文明的出现与消灭,总是源于"挑战与生存"。对,"挑战与生存"!无论是人向自然的挑战,还是面对外来部族者的挑战,最终就只为"生存"。生存,即是文明的导火线。例如尼罗河畔的古埃及文明。每年尼罗河泛滥期,给以农业为生的古埃及造成了极大的生存威胁。离开此地另起炉灶是行不通的,因为每泛滥期都会带来养料极为丰富的泥土,因此可以种植生产出大量的粮食等。为了方便重修田地,古埃及人便开创了以几何形来规划田地的先河,人们由此获得丰厚的收益,创造了自己的"几何文明"。

像"印度河文明"的消亡与印度河的泛滥也有极为密切的关联;"古巴比伦"、"迈锡尼"、"古印度"文明的消亡与中断,都是与人类相互之间的战争有关的。故此,在认识每个文明时,对战争和自然灾害的认知与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中华文明"也是如此。或许这话太过于主观,但我还是认为自然灾害和人类之间的战争,是丰富人类生活的动力,是人类迫切想要改变现状的动力,所以好好认识了解它们是有必要的。另外,对各个文明宗教信仰的认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位宗教的领导者有可能也是一个文明的开创者,而且宗教信仰的影响力有时也会大于政治法律。

每个文明的形成与灭亡,基本上大同小异。有时候我在想,像玛雅文明这么一个拥有现代人们没有的高度的文明,它最终还是难逃厄运——灭亡。试问一下,在今天拥有所谓高科技的我们,难道我们的智慧真的比咱们古代的先祖们高?是的,我承认,今天的我们确确实实做到了古人没能做到的事,例如上太空,登上月球。我们可以为自己今天所有的成就感到自豪,骄傲。但请问您,在得意时您是否有想过我们已经开始走向与古代先祖同样的路?我们所称谓的古今最发达的现代文明,是否最终也将会灭亡,毁灭在它的创造者及其后代手中?想象一下,近几年来地球温度一直在不断地飙升,沙漠一直在不断地向绿洲地区猖狂地扩散,地震、龙卷风、海啸等各种自然灾害接二连三地来袭人类居住地,各种瘟疫四处爆发蔓延等。还有可用淡水不断地下降或受污染,煤矿、铁矿、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在地球上日渐消失,每天有数十种动物因人类无节制的捕杀等缘故正在走向或濒临灭亡之渊……这是多么令人担忧的现象!

本书将带领人们走近人类历史上的几大重要文明,去了解和认识这几大古代文明的历史与成就、起源与消亡,希望通过对人类历史文明的了解,能让人们好好地反思一下今天的文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文明的中心(轻松步入世界文明史的殿堂)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黄立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红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5121737
开本 16开
页数 21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3
出版时间 2012-10-01
首版时间 2012-10-01
印刷时间 2012-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411
CIP核字 2012009078
中图分类号 K103-49
丛书名
印张 1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4:3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