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圈里的人与事》是由杨永生多年来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文章汇集而成的,主要分为“建筑人”与“建筑事”两个部分。其中“建筑人”部分提及的很多人是很多公众,乃至业内人士也不曾熟识和了解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建筑事”这一部分则主要是杨总对当时建筑界的一些问题写得的评论性文章,深入浅出、笔锋犀利。
图书 | 建筑圈里的人与事 |
内容 | 编辑推荐 《建筑圈里的人与事》是由杨永生多年来发表在各大报刊杂志上的一些文章汇集而成的,主要分为“建筑人”与“建筑事”两个部分。其中“建筑人”部分提及的很多人是很多公众,乃至业内人士也不曾熟识和了解的,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而“建筑事”这一部分则主要是杨总对当时建筑界的一些问题写得的评论性文章,深入浅出、笔锋犀利。 目录 建筑人 纪念宋《营造法式》出版900年系列谈 朱启钤与古建研究 朱启钤与北京城市建设 谈谈“基泰” 英年早逝的吕彦直 中国最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 梁思成还是科普作家 建筑史学家、诗人林徽因 林徽因激愤了 国际知名建筑大师——杨廷宝 淳朴而杰出的童寓 编《童寯文集》第四卷札记 建筑大师陈植 苍凉的回忆——记刘致平二三事 刘秀峰与建筑史学界 一次难忘的蹲点调查 难以忘怀的好领导——阎子祥局长 迟到的纪念 中华男儿——钟华楠 根植国土志在八方——潘祖尧建筑师其人其事 提高礼貌修养 著名建筑师印象记 建筑事 精炼再精炼 诸葛亮与马蹄表 “楼堂馆所”要厘定 违章建筑——“毒瘤” “条子”也应曝光 列宁墓 凝固在石头上的公约 由纪念建筑想起的 “高帽”不可乱戴 消费要有一个“度” 防止大屋顶泛滥 无形与有形 建筑呼唤评论——建筑评论研讨会综述 风格也先进吗 现状与出路——记“建筑论坛”第三次研讨会的对话 不难理解的,难理解 建筑与社会纵横谈——“建筑论坛”第四次研讨会综述 21世纪初叶的中国建筑 大屋顶的迷惘 重提古今兼顾新旧两利 对国家体育场方案评选的几点疑惑 偷听来的神聊 彼得大帝的中指 小贝与老贝 “建筑”一词的由来 说说“空儿”和“绿色” 建筑学界的十大毛病 萧何的建筑理念 建筑评论,应该专家与大众共举——与萧未先生商榷 赞歌与战歌 差距何在 十问中国现代建筑史 谁之过 也谈外在与内在 一座被遗忘的小楼 名人言论都可信吗 屋顶的烦恼 国足与建筑 揭开中东铁路建筑的面纱 陈规陋习应该改改了 中国建筑图书60年漫笔 再问中国现代建筑史 附录 斯大林一家 建筑师米伦眼中的斯大林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建筑圈里的人与事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永生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214474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3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46 |
出版时间 | 2012-08-01 |
首版时间 | 2012-08-01 |
印刷时间 | 2012-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建筑-建筑理论与文化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TU-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0.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