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巴蜀文学
内容
编辑推荐

申东城编著这本《巴蜀文学》的目的主要是实践、接轨教育部新课改背景下普通高中语文选修课程标准,以巴蜀古诗文为切入点,力求打破传统讲授教学模式,通过多种新教学法的运用,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选读、理解灿烂的本土文化,陶冶情操,增强民族和地方自豪感。

全书共分四章,包括:汉代诗文——巴蜀文学范式的奠定;魏晋诗文——巴蜀诗文的成长期;唐代诗文——群星璀璨的巴蜀文坛;宋代诗文——变唐自立的巴蜀宋调。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汉代诗文——巴蜀文学范式的奠定

 第一节 巴蜀文学范式的奠基人——司马相如

 第二节 咏物赋的首创者——王褒

 第三节 “西汉文章”之典范代表——扬雄

 第四节 答书益州和出使巴蜀的司马迁及其创作

 第一章小结

第二章 魏晋诗文——巴蜀诗文的成长期

 第一节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诸葛亮和蜀将姜维

 第二节 犍为李密与南充陈寿

 第三节 张载《剑阁铭》与“洛阳纸贵”的左思《三都赋》

 第四节 三峡文学的绝响——郦道元及其《水经注》

 第五节 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常璩的《华阳国志》

 第二章小结

第三章 唐代诗文——群星璀璨的巴蜀文坛

 第一节 “四杰”的巴蜀旅途与承变六朝

 第二节 盛唐诗人学习汉魏风骨的津梁——射洪陈子昂

 第三节 山水清音、边塞悲风——“西人岷峨”的孟浩然与为官蜀地的高适、岑参

 第四节 巴蜀双星与唐诗演化——李白、杜甫

 第五节 “元轻白俗”与中唐诗变——元、白贬谪巴蜀后的新变

 第三章小结

第四章 宋代诗文——变唐自立的巴蜀宋调

 第一节 眉山“三苏”——苏轼、苏辙、苏洵

 第二节 “江西诗派”领袖黄庭坚

 第三节 陆游、范成大与南宋诗歌的“中兴”

 第四章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巴蜀文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申东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武汉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7139589
开本 16开
页数 19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7
出版时间 2014-08-01
首版时间 2014-08-01
印刷时间 2014-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2014172895
中图分类号 I209.971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湖北
260
187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5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