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闲盆居寻趣
内容
编辑推荐

《闲盆居寻趣》是业余作家刘朝志品评盆景艺术而创作的散文小品集。全书共有30多篇,以作者精心赏玩的一个个盆景为例,一一撰写成文,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人生雅趣和其对盆景的独特审美情趣。文辞古雅,情趣幽微,难能可贵地表现了盆景这种自然美景给人们生活、审美带来的无限韵致。

内容推荐

都说盆景是无声的诗、立体的画,但对于咱们圈外人来说,这话显得太朦胧。盆景艺术到底该怎么欣赏,它多彩的灵魂又体现在哪里呢。在热爱盆景艺术和文学的刘朝志手中,这两者美妙地结合了起来,他的盆景散文《闲盆居寻趣》一面世,在圈里就掀起了一股柔情旋风。

目录

抚松戏说盆中景

鸾凤翔翥赏榆树

满山榆青缀古钱

形似蛟龙气如虹

童年巷口的记忆

秀骨清象小榆树

万年枝上太平雀

松族贵妇罗汉松

冬青石上走长根

野云孤飞小地柏

沉凝浑朴留野趣

亦情亦义说银杏

稳健挺秀也风流

闲看冬青落细花

纵遣无花看亦足

沉浸往事说榆树

气势雄浑大将军

欺柳笑梅说刺柏

小松也说文人树

小石小花小可人

枝如情丝花似靥

松烟云月看生死

试读章节

室外,新柳拂郁,清岚迷蒙,室内,香烟缭绕,香茗方热,三五贤雅清俊之士观盆论道。2009年春,我与钱君就是在这种乐趣融融的气氛中轻松愉悦地完成了友情转让。

桩坯运回闲盆居,正值花枝竞秀、涤陈换新的阳春三月,这个季节是给黑松作形、翻盆的佳期妙季。接下来本不应该再发生什么故事了,即使有故事,也应该是香飘四溢的美谈佳话,而不应该是一个人的突然造访所带来的一连串思考。

此黑松在盆中横卧三年有余,根部的滋养调理与盆土已现浑然化合之象,出枝的长短截留也基本准确肯定不失距度,但主干横卧、长枝平伸,似乎并不是它理想的神态,空间的饱和度与张力无疑会受到限制,同时也削弱了这株桩坯应有的承载能力和精光四射的雅逸风度。

是卧是欹,对于不同的创作取势来说无疑是一大关捩。审美观念的不同,只是对审美象征意蕴的着力点不同而已,在这个着力点的背后一定会有一个文学性、诗意化的支撑点(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或有没有认识到)。把一般意义上的物貌具象转变为一种主观上的感情抒发,这就是主客体的分野处,一俟走向创作阶段,从客体走向主体的侧重移位在所难免。行笔至此,自然想到了元代画家倪云林,倪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宗师,这一点画界早有定论,不然也不会有“奉币贽求之者无虚日”的记载。就是这样,他的同辈时贤们却把他画的墨竹说成是“如麻如芦”,从他的画面题句中便可见明:“以中每爱余画竹,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是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他人视以如麻如芦,仆亦不能强辨为竹,真没奈览者何.但不知以中视为何物耳”。好一个“聊以写胸中逸气”.因月作华,兴象纷呈,如微风入襟、清流滑波,画技(艺术)上的打磨、碰撞、挤压、历练,一旦走入炉火纯青的境界,性情上似乎也会变得大智若愚。此小文虽是画中题句,却字字璨璨有光,意蕴亘深,不但开拓了千古艺术创作者主观绝对价值之先河,还告诉了我们如何为人为文.什么时候该沉默、什么时候该停笔。其人其画当以夏璜赵璧,也不为过。

黑松终于抬了起来,比原有横卧仰起50度,取势斜干下飘,果然苍茫沉郁中闪现一种不受羁拘的逸趣,主干的古拙斑枯、苍虬辣硬顿显,再把干中斑枯镂空互动,更添虚灵剔透、挺滑圆转之概。最大限度彰显桩坯至美的一面,营造桩坯本身雅逸的风度,不但要求经营者操作上的精密无懈与一丝不苟,更要求经营者涤虚澄怀,寄情遣兴,始终不渝地追求意念具象与后手挥运技巧的揉碎搅匀,进行天衣无缝的融和调配。

干定枝随,枝辅干秀,盘曲雅逸的欲放还收,浅探轻落的方垂又仰,丢出了有情而鲜润的空间。在这袅袅绮云、通灵梦烟的空间里.你可以摆放先秦诸子精光恣肆的散文遗落的晶晶碎片,也可以承接唐诗宋词上纷纷飘洒的花蕊香瓣。心用于物,纯粹而真实,或无声而多彩,或有声而天籁,弄枝理叶间,但等风徐来以微笑,雨飘洒以细语。

P2-5

序言

早些年听一位老师谈论盆景:赏玩盆景是有钱有闲有地方的人的事情。他解释说,没钱买不起好桩坯,没闲照顾不了每天的喷淋浇灌,没地方盆景放哪?这三样我一样没有,虽然一直心有所好,可一直没敢涉入。

一次大清早去车站送人.回来后无所事事就顺路溜进了花市,在一个地摊上看到了一棵榆树,茶杯粗细,二尺来长,三弯九曲,非常好看。随口问价,要价十元。买下了榆树桩坯的同时.也买下了一份窃喜:有时凑巧淘购下山桩坯,也不需要太多的钱。

一次偶然的机缘巧合,我有幸有了一处花园,不大,一分多地。这一下可热闹喽!淘购桩坯云天雾地,伺弄苗木不分昼夜,成了我业余生活的全部。还给园子取名为“闲盆居”,闲人,闲盆,种几棵植物,人消闲,盆司职,增添一点生命的绿意。

闲盆居日积月累、只进不出,于是渐多渐杂,偶尔就想把手中把玩的二三十盆盆栽的来龙去脉和赏玩心迹做个档案式的记录,以便日后随手翻看,立见所得之时的情形心态,聊遣寂寞。写了几篇,心里就产生了一种感觉:从一些盆展上评骘出的获奖盆景上看,件件作品无疑都是精美的,也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的文化脉络.可是总觉得介绍作品内蕴的文字太少,有的干脆就是一张图片加上一个评判等级。光说好不行,若再能说出好在哪里似乎更好。也别光停留在“无声的诗,立体的画”那些朦胧的“套话”圈内,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盆景的。纵观书画艺术:笔阵锋术墨分五色的创作之论精光四射,赏析甄鉴品评论道之文更是瀚若烟海.令人艳羡不已。而我们的盆景艺术呢?就现实所看,普及程度.发展势头,的确令人叫好连连,可文化跟进似乎并不尽如人意。正襟危坐离景脱盆谈论意境神韵的抽象之文有,此枝怎样弯彼枝如何拧的肢解式工具读物有,图文合臼理清论晰的文章却甚是鲜见,挖掘盆景蕴含的当代不断进步丰富的审美色彩和观念嬗变的文章更是凤毛麟角。自然之力与多元审美趋向以及多种文化元素的渗入,奠定了中国盆景文化的基础的同时也铸就了其多彩的文化灵魂,她最终的审美指向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野性不泯又带着拂拂仙气的格局反映出对自然的崇拜,舒卷自如灵动多变的技艺散发出一派仙风道骨的韵趣。

粗看盆景的表现形式无非两种:一种是含蓄内敛的.一种是张扬外露的。前者注重反映制作者通过作品想要表现的一种视觉思考(如迎客松),而后者则更愿意让作品本身的表现给观赏者带来直观的感觉(如双龙探海松)。是不是能够找出一种哪怕稍微明晰活泼一点的语言形式来表达盆景文化的内涵呢?于是我就斗胆用自己养的盆栽加上一些文字,也就顾不得有王婆之嫌了。

因下笔之初是自娱性文字的缘故,多数是提笔就来,信手便写,遣词用典也是随心所欲,信马由缰。虽难免失之严谨出之谬误,但也落得神松意驰身轻笔快。弄盆为文,纯粹探讨,文字是不成熟的,也无见道之谈,图片中的盆栽就更不能称作盆景,但不失为一个娱乐过程.这就够了!

如果让读者感到我是在为我的盆栽做文字修饰.或者是在臆说,这的确不是我的本意。面对一件单调的事情,若想要它丰富起来,这是语言文字的责任,让语言文字与意象碰撞产生火花,扑捉住这星星之火.让更多的欣赏者参与进来,使之形成一个弹性合律、言之有物而又循环再生、妙笔生花的燎原之势,这才是我的本意。惭愧!我没有做到,敬请同好师友添柴加薪。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闲盆居寻趣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朝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49726
开本 32开
页数 23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6
CIP核字 2014106711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7.625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185
130
1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0 4:1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