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那年杏花落满头(中国古代十七位风尘才女传奇)
内容
编辑推荐

李季兰、鱼玄机、刘采春、关盼盼、杜秋娘、谭意歌、严蕊、聂胜琼、马琼琼……《那年杏花落满头(中国古代十七位风尘才女传奇)》(作者刘丽)描写了中国古代风尘才女的传奇人生及她们绝世的才情,人物从南齐苏小小到晚明的“秦淮八艳”中的顾媚等十七位风尘才女。

内容推荐

《那年杏花落满头(中国古代十七位风尘才女传奇)》(作者刘丽)描写了中国古代风尘才女的传奇人生及她们绝世的才情,人物从南齐苏小小到晚明的“秦淮八艳”中的顾媚等十七位风尘才女。这些风尘中的女子,人文并美,她们璀璨的才情如划破夜空的流星。《那年杏花落满头(中国古代十七位风尘才女传奇)》让这些被尘封已久的才女及她们的作品走出历史,再现于当代,使千载之后的读者,可以领略其文采风流。语言轻松时尚,雅俗共赏,力图把历史与文学写得更好看。

目录

中国的茶花女——苏小小

省政府的女公务员——薛涛

唐代的女政治犯——李季兰

豪放女道姑——鱼玄机

唐代的邓丽君——刘采春

唐代的阮玲玉——关盼盼

皇帝的女秘书——杜秋娘

一个好女人——谭意歌

最铁的红颜知己——严蕊

最成功的小三——聂胜琼

最佳女配角——马琼琼

明代的杨丽娟——马湘兰

明代的超女——薛素素

末路女教师——杨宛

真女人是真名士——王微

这个女人不寻常——柳如是

衔泥燕到堂前凤——顾媚

试读章节

西湖,是一幅画,更是一首诗,它诉说着一个美丽的西湖故事:

妾乘油壁车,郎骑青骢马。

何处结同心?西泠松柏下。

这首小诗翻译成现代汉语就是:

我坐着奔驰,你开着宝马。

我们去哪里约会?在那西泠的松柏下。

这是一首略带“小资情调”的小诗。别看它只有短短的二十字,却是轰动一时、风行后世的经典情诗,这正应了一句名言一“浓缩的都是精品”!

这首小诗的作者不是诗人不是作家,甚至连文人都谈不上,她是我国古代一位著名的风尘从业者——苏小小,一个只在人间活了十九年的诗性少女。

正是苏小小,提升了风尘工作者的档次。

关于苏小小的身世,由于当时的户籍制度不完善,更没有什么单位档案之类,所以现在我们掌握的苏小小的材料,实在是少得可怜,但万幸的是,还是有一点资料流传了下来。

下面,让我们欢迎中国最早的青楼才女苏小小出场。

苏小小,传说是南北朝时南齐的名妓,家住浙江省钱塘地区,著名的江南水乡。

南齐是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为刘宋的将领萧道成所建。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一个王朝,仅仅存活了二十三年,可谓是昙花一现,在中国悠然久远的历史长河中,实在是一朵微不起眼的小浪花。

就是这短短的二十三年,却造就了名垂后世的一代风尘才女——苏小小。可见,数量与质量自古就不成正比,如果从文学意义上说,南齐是一个浓缩精品的时代。

据说,苏小小出自官宦之家,也就是阿Q说的“祖上曾经阔过”的一类。自小就聪明伶俐,读书识字的天赋很高,六七岁的时候就初步显露出了才女的气象。以苏小小的家庭情况及后来的表现推断,她受过较高层次的文化教育,文化程度怎么也应该是个高中的水准。

苏才女的童年很幸福,传说过的是蜜里调油的生活。但到她父亲这一代,就应了中国的一句老话: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以至最后的千金小姐苏小小,不得不从事只需一张床的无本生意。

苏小小人行不久,立马就“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比人道多年的姐妹生意还红火,到底是官宦人家出身的小姐,素质在那里摆着。

苏小小成名的原因很多。首先,她是位美女,孔老夫子早就说过了,他没有见过好德如好色的男人。才高如西晋的左芬,在司马炎的宫中也不过是个摆设。但“美女”只是个基础条件,美女历代都不少,更别说靠容貌吃饭的声色这一行了。

所以,仅有点姿色是不够的,还得有点才,并且得是文才,因为中国自古就是个注重文化的国度。而苏小小恰巧就是一位会写诗的美女。当时人都称她为“诗妓”,请看她给自己写的广告词:

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西湖。

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

这首诗是告诉那些公子哥们,自己是青楼从业者,家住在西泠湖畔,姓苏名小小,希望大家来拜访。苏小小的这首诗相当于一张名片,上面职业、地址、联系方式都有了。

但人家苏小小的这首小诗写得诗情画意,有什么燕啊莺啊柳啊,猛一看,以为是个“以文会友”的启事,根本看不出是色情行业的自我介绍。  苏小小的职业信息是她诗中的“章台”及“柳”三个字透露出来的。这几个字在中国古代可是敏感词,放在今天,是属于扫黄打非的专项词语。因为“章台”相当于“红灯区”之意,而“柳”则相当于现在“小姐”的代名词。

这几个字的含义我们将在下面介绍,现在还是接着说苏小小。

单单是女诗人的头衔,在当时就已不多见,更何况还是位美女,那更属于凤毛麟角了。才女加美女这一双重身份,令苏小小成为风尘圈内的知名人物,备受顾客推崇,她想不红都难。p1-3

序言

中国古代的才女,按身份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名媛才女型,一类是风尘才女型。前者以蔡文姬、李清照为代表;后者以薛涛、柳如是为代表。蔡锷曾赠小风仙诗日:“不信美人终薄命,由来侠女出风尘。”侠女也罢,才女也好,风尘图确实涌现了许多出色的女子。

这些风尘才女,心比天高,命比纸薄。她们中的大多数人经历了“才命两相妨”的遭遇,但她们璀璨的才情却如划破夜空的流星,给冰冷厚重的历史带来了一缕灿烂的亮色。

本书中的才女,有的是史上确有其人,如薛涛,李季兰、柳如是等;有的则是传说人物,如苏小小,关盼盼等;有的则是文学中的人物,如谭意歌、聂胜琼等。

本书的主要内容虽以才女的才情婚恋为主,但其中也交织着不少历史事实,是一部文史兼容的通俗著作。

我喜欢历史,多少次灯下读史,那远去的刀光剑影、鼓角铮鸣,曾无数次激荡我的心灵;那千年外的金戈铁马、风云际会,也让我无数次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那英雄辈出而又血雨腥风的时代;也曾伤心秦汉,生灵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我也喜欢文学。那碧云天,黄叶地,千种美景;那杨柳岸、晓风残月,万种风情,都令我为之沉醉不已。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清词丽句!

这些年来,虽然写了数十篇文学理论与鉴赏方面的文章,也出版了学术专著,但一直想做个尝试,就是把历史与文学结合起来,让文史类著作不再是阳春白雪的“小众化”,而能成为脍炙人口的大众化。

在中国人民大学读博期间,一位师弟向我推荐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开卷之后,爱不释手。当年明月的语言之新颖之生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本书也试图学习他的风格,当然,自知还是相差甚远。

我的行文风格一向追求厚重与唯美。所以,这次尝试对自己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这本书稿的部分章节最先在“榕树下”连载,我的一些同学、朋友和老师是第一批读者。他们对我尝试不同的文风多抱以肯定的态度,但也有的友人表示不理解。

读硕时的一位密友就对我这次语言风格的转变很不习惯,曾批评我调侃性的语言较多。但是,我认为美,从来都是单纯的。永恒与静止是一种美,变化与流动也是一种美,如夏花之灿烂,秋叶之静美。

这本书今日得以完成,要感谢我的一些博友。

我曾在微博上发过一条消息。当时手里有两部书稿的资料,都是我很感兴趣的题材:一部打算写历代帝王的诗与史,本着传统的“以诗系史”的思路;一部就是这本风尘才女。后来,在博友们的建议下,我选择了后者。如果时间与心境都许可,我会接着把前部书稿完成。

不为文字之事,何遣有涯之生!文果载心,余心有寄矣!

刘丽

2011年12月50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那年杏花落满头(中国古代十七位风尘才女传奇)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504223
开本 32开
页数 26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7
出版时间 2012-07-01
首版时间 2012-07-01
印刷时间 2012-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3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8.5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4 13: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