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内容
编辑推荐

朱云乔编著的《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中的23位民国男子,左手是残酷战火,右手是曼妙旗袍,他们的人生,皆在这种碰撞下演绎了不同的故事。

最美的时光里,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他们遗世而独立,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建筑才子梁思成、京剧大师梅兰芳、绘画大师徐悲鸿、雨巷诗人戴望舒、小说巨匠张恨水……他们的才华横溢,遇见爱情,便催化出一段段流传百世的芳香的传奇。

内容推荐

民国才子有一股今日不复再见的气质,在那个独特的时代里,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性格,演绎着人生翩翩风采。在其漫长的一生中,他们有着怎样荡气回肠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又曾被多少人误读?朱云乔编著的《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以唯美的笔触,为读者还原那一段段璀璨的传奇故事,讲述那些民国男子的款款深情,人生得失;为读者拾起那些陨落在历史尘埃中的珍贵老故事,还有那些久违的感动。

目录

第一章 风月情浓叹曾经

 多情才子徐志摩:风月轻轻,眉头锁了谁的情

 情深依依林语堂:金玉良缘,相守到永恒

 倜傥风雅邵洵美:最好的相遇,最美的故事

第二章 得失甘苦世间味

 雨巷诗人戴望舒:雨巷梦里的浓情与寡味

 京剧大师梅兰芳:梨园风雨也痴狂

 痴情柔肠卞之琳:执着苦恋,守望桥上的风景

 绝望诗魂朱湘:落魄的“中国济慈”

第三章 红尘苦旅寂寞生

 文化奇人苏曼殊:孤独过场,当樱花散落天涯

 弘一法师李叔同:悲欣交集,舍得人生

 悲苦文人老舍:飞扬落寞无限愁

 挥斥方遒鲁迅:风雨人生,桀骜的狂人

第四章 潇潇才子醉多情

 文化行者胡适:甘苦两段情,怒放的兰花草

 离经叛道郁达夫:诗月红尘,情多累美人

 为爱痴狂金岳霖:此生等候,只为刹那回眸

 艺术之魂叶浅予:霓虹浅笑,最专一的多情人

第五章 细水流年酿情浓

 潇洒才子钱锺书:心相知,携手相伴爱的围城

 英雄笔者朱自清:流离半世为自清

 文化巨擘梁实秋:一世浓恋两段情

 翩翩公子梁思成:我的幸福,就是看着你幸福

第六章 执着守望梦长生

 绘画大师徐悲鸿:浓彩墨色,漫漫柔情

 小说巨匠张恨水:啼笑因缘,人生长恨水长东

 颠沛流离沈从文:生命守望,田园牧歌

 拼命三郎萧军:甘苦情恋,生命跋涉

参考文献

后记

试读章节

多情才子徐志摩:风月轻轻,眉头锁了谁的情

作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徐志摩最好的一首诗不是别的,而是他自己的一生,是他那比诗歌更具有诗情画意的一生。曾经,徐志摩说过一句既诗情又悲情的话:“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诗人总是多情的,而世间的女子亦总是让人变得多情。一首《再别康桥》,让徐志摩牵起了与才女林徽因的爱恨情缘。

(一)

世间的一切就是那么的让人捉摸不定,谁也不知道,自己将会在下一刻遇到什么事,遇见什么人。就像是徐志摩和林徽因的第一次见面,是那样的偶然,又是那样的必然。他们宛如天空中偶尔交汇的两片云朵,因为风的吹动,相遇到了一起;可也同样是因为风的吹动,彼此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共同的交集。但诗情的徐志摩,还是没有做到像自己诗里所写的那般潇洒离开,因为他一辈子也不曾真正忘却一个叫作林徽因的奇妙女子。

这爱情是美妙的,是甜蜜的。只是可叹,这爱情也是短暂的,遗憾的。

在英国伦敦,徐志摩偶遇了才女林徽因。坠入爱河的他们,会经常相携坐在壁炉前,尽情地畅聊。那是一幅怎样美丽的画面啊!从伦敦冬季恼人的迷雾,谈到诗歌中的风雅景色描写,再谈到巴黎迷人的沿河风景。这些谈话让徐志摩更加了解了林徽因,他渐渐地感觉到,作为中学生的林徽因,不仅仅有着美丽的容颜,而且还学识广博,见解独到。而更让徐志摩惊异的是,林徽因的表达能力极强,她那略带江南口音的普通话,以及纯正流利的牛津英语,让人听上去是那样地舒心。随着二人见面的次数多了起来,谈心聊天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他们从一个话题过渡到另一个话题,是那样地自然,那样地默契。

如此,他便不顾一切地爱上了这样一位女子。

(二)

对于林徽因,徐志摩是极其喜爱的。他喜欢林徽因那淡淡的秀眉,喜欢林徽因如湖水般清澈见底的眸子,喜欢林徽因那似有似无的腼腆的笑容,喜欢林徽因如百灵鸟般动听的声音,喜欢林徽因那淡定自若的侃侃而谈……无论是什么,只要有关于林徽因,他都喜欢。

他爱上了林徽因,毫不犹豫。

是的,就那样地,爱上了,爱得深陷其中,爱得无法自拔,她的一颦一笑,她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诗人的那颗心。或许就连徐志摩自己也说不清楚,他怎么就会如此喜爱这个小姑娘。是因为只有他才能从林徽因的眼睛里读到那种与生俱来的忧郁?还是因为彼此在精神上的琴瑟和鸣?抑或仅仅是二人脾气相投、兴趣相同?他不知道,他只知道,不管将来如何,只有林徽因才是他徐志摩此生唯一的灵魂伴侣。  徐志摩知道,自己对于林徽因的爱,是潜藏在灵魂深处的灵性苏醒的表现,是自己一生追求真爱的最高形式,真挚美好,不可亵渎。

他们都是热爱诗歌的,热爱诗歌里的情,热爱诗歌里的意。那一首首情丝含蓄、娟美秀丽的诗,总是能激起彼此那颗不安分的诗意之心。林徽因空灵的艺术感和独树一帜的见解,常常能激发出徐志摩写诗的灵感。林徽因打开了徐志摩内心的炽热与激情,触动了他那颗诗意般的心。此时的一草一木,一石一鸟,对于感受到爱情美好的徐志摩来说,都是那样的诗情画意。康桥那多情的柔波中,橙黄色的影子影影绰绰,轻盈而柔情,点点滴滴,宛如烟气一般从河面上升起。徜徉在盛夏的夜晚,空气中仿佛传来淡淡的玫瑰香气,让人心中觉得温馨无比。河水越发显得宁谧与安详,似乎怕那层层的涟漪打扰了岸边散步的人们。徐徐的微风,无情地吹落了花瓣,飘飘洒洒地浮在了河面上……一切,因为爱情,而变得美好。

爱情是一个人的事,却也是两个人的事,只不过徐志摩这样的痴心,却并没能换来与林徽因的此生相守。

(三)

爱情,会让人冲昏了头脑,迷茫了自己。对于诗人徐志摩来说,亦是如此。似乎为了爱,他可以牺牲一切。只因为心中的林徽因让他着迷,让他倾倒,那样的琴瑟和鸣,是自己所无法抗拒的。陷入了爱情泥潭中的徐志摩,一头扎了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但是,他忘记了,自己是有妻子的,这也是徐志摩与林徽因爱情中的一击致命伤。

小徐志摩四岁的张幼仪在自己15岁那年就嫁到了徐家。尽管她还是个情窦未开的少女,却也做了人妻。如果不是这桩婚姻,天资聪明的张幼仪还是个新式的女学生。她从小就受二哥张君劢和四哥张嘉璈的影响,求知欲望很强,认真好学的她,后来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就在1915年10月29日,尚未结业的张幼仪就被接回家,遵从父母的遗愿成了亲。她披上了大红的嫁衣,从此,成为了徐家的少奶奶。

促成两人这段姻缘的,还是张幼仪的四哥张嘉璈。张嘉璈在当时任浙江都督朱瑞的秘书,在一次在巡视学校的时候,他发现杭州一中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学生,很是看中,这个学生就是徐志摩。当时的徐家已是江南富商,和有着庞大政治经济地位的张家联姻,对于徐志摩的父亲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于是两家商榷了之后,便把二人的婚约定了下来。但对于这段婚姻,徐志摩的态度却是“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

对于这段由父母牵线的婚姻,徐志摩是不甘心不情愿的,可是却也没有办法,他只能对张幼仪冷漠淡然,以此来表示自己的反抗。

婚后不久,徐志摩就去留洋了。1920年,徐志摩收到了新婚妻子张幼仪的来信。纵然不喜欢,但也无可奈何,只好把她接到了自己的身边。

在国外,徐志摩和妻子张幼仪住在了沙士顿,这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镇,它有着属于英格兰的古老韵味。葱郁茂密的树木覆盖着高高低低的农舍,景色宜人的田园风光、历史悠久的街道和建筑,都让人情不自禁地陶醉在了浓浓的乡土风情中。置身其中,这里的古朴、恬静、美丽、自然都会感染人心。

在英国伦敦、沙士顿,以及后来在德国柏林的那一段生活里,徐志摩对待张幼仪并不友好,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残酷的。两人在沙士顿住下后没多久,张幼仪就发现自己怀孕了。

若不是无意中拆开那一封林徽因寄给徐志摩的信,或许张幼仪永远都不会知道,当自己因为怀有身孕而欣喜若狂的时候,自己的丈夫正在追求着另一个女人!这时候的徐志摩怎有心思去顾及自己?张幼仪明白了这一切,明白了自己的位置,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也明白了徐志摩所做的缘由。她恨自己糊涂,怪自己粗心。徐志摩足足有半年时间言必提到林徽因这个名字,自己怎么就没有留心?她是见过他们在一起时徐志摩那魂不守舍的目光的,而这目光,也是命运对她最大的打击。然而,她更想不到的是,丈夫徐志摩竟然狠心地要自己去打掉孩子!

庆幸的是,林徽因终究还是理智战胜了情感,她的心思是细腻的,少年时代母亲给她的阴影就像是一个梦魇,一直紧紧地追随着她,她忘不了“家庭战争”,她知道如果自己接受了徐志摩的爱情,那么他的离婚便会让张幼仪痛苦不堪。一个人身边的位置只有那么多,他能给的也只有那么多,在这个狭小的圈子里,有些人要进来,有一些人就不得不离开。而这,并不是林徽因想看到的结局。

于是,林徽因离开了,从徐志摩的世界里离开了,也从他的情感里离开了。她是理智的,她想用自己的理智挽回一个家庭,一个小生命;她也明白,这个如诗般的男人不会是陪自己走到最后的男人。可是,奈何这个男人早已经心冷如冰,纵然沉积的问题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却未能逃过离婚的命运。

(四)

后来,徐志摩还是在张幼仪生完第二个儿子的时候,递上了自己的离婚协议书。

人生匆匆,一个人走了,另一个人来了。对于徐志摩来讲,便是林徽因走了,陆小曼来了。

那是一个同林徽因一样出色的女子。她是活跃在上海和北京的名媛,她是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她既有着好女孩的乖巧,又有着坏女孩的魅惑,而在乖巧与魅惑之中,又有着同龄人中难得的淡定。她渴望纯美的爱情,渴望自由的生活,她喜爱文学,她痴迷于画,“一代才女,旷世佳人”,这句赞赏之话绝不是场面上的恭维,而是实至名归。

于是,那位心中的灵魂伴侣,徐志摩将她换成了陆小曼。

每每提起陆小曼,总是会让我心中不由自主地涌起莫名的哀怜。陆小曼是幸福的,是让人羡慕的,她接受了那个时代最好的教育,她的山水绘画颇有宋人院体画风,富有灵气;她的文笔清新秀丽,富有才气;她驾驭得了英法文学作品,她能载歌载舞,并且擅长京昆。

陆小曼的才华,并不逊色于徐志摩,甚至在某些方面,她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更广。那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工笔画,那一片片清秀娟丽的蝇头小楷,仿佛在青山流云中透露着轻快灵动的气韵。让人为之震撼,为之着迷,却也让人叹息不已。如若陆小曼在任意一项上肯多下些工夫,也许历史的长河中,便会多了一位女画家,女诗人,女书法家,甚至是女剧作家。

然而,如果就是如果,世间不会存在、也根本就不存在的就是如果。陆小曼就是陆小曼,终究只能成为徐志摩的一半。人们似乎只有在提到徐志摩的时候,才会想起她,仿佛她是一株攀附于徐志摩的藤蔓,只有依附于他,才能在短暂的瞬间展现那份属于自己的美好与迷人的光泽。

他的才华,他的多情,他的一切,都让陆小曼眷恋。于是,她抛开了自己的婚姻,走向了心中向往的徐志摩。

从相识、相知到相爱,陆小曼一直在影响着徐志摩。就在两个人的热恋时期,徐志摩写下了旷世名篇《爱眉小札》:“眉,我感谢上苍,因为你已经接受了我;这让我的灵性有了永久的寄托,我的生命有了最光荣的起点,我这一辈子再不能想望关于我自身更大的事情发现,我一天有你的爱,我的命就有根,我就是精神上的大富翁!”“有志事竟成,没有错儿。奋勇上前吧,眉,你不用怕,有我整个儿在你旁边站着,谁要动你分毫?有我拼着性命保护你,你还怕什么?”伉俪情深的文字,被炽热的情感包围着,充斥着,大胆浓烈的释放着爱人的痴缠深情。

然而生活,并不只有爱情和浪漫,它是复杂的,是琐碎的,是现实的。

陆小曼,这朵娇艳的玫瑰,似乎永远都是那样让人陶醉,让人痴迷。尽管那花茎上的刺不曾褪去,却也直叫人恍然大悟,原来世间还有如此美妙的女子,温婉坚强,妖艳迷人。可是,我们也要知道,这样灵秀聪慧的女子,自然是不会甘心屈服于这样的俗世的。所以性格张扬的她,不想平平庸庸过完此生,她要的是光彩,是耀眼,是成为众人的焦点,注目的中心。

慢慢地,周围的一切让陆小曼没了当年的灵气和激情,她开始放纵、懒散、娇慵、贪玩,甚至是接触到了鸦片,虽然徐志摩曾经一度的告诫和劝说,但效果甚微。

爱情的萌生,是一时一刻的荷尔蒙运动。可生活的继续,却需要细枝末节的经营。无奈呵,悲哀呵,诗人的浪漫多情在现实的世界里还是敌不过物质的需求,于是,徐志摩开始了北京与上海之间的频繁奔波,为的就是多赚些钱去满足妻子陆小曼的奢华生活。

我们要承认,有些时候,爱情讲求的就是般配与否。即便是爱情深切,但如若是两个人之间有那么一个点不相匹配,也很难白头到老,厮守终生。我们不能判定徐志摩与陆小曼到底是不是般配,但后来的我们却明白,对于陆小曼这样的名媛女子来说,她要的是浪漫纯真,是柔情似水,是恋爱,但却未必是婚姻。

P3-11

序言

时有男子,惊艳亮相于民国。他们站在时代交替的门槛上,挥别旧历史,创造新文明。与此同时,在那个盛产传奇爱情的时光区间里,他们带着独有的风情、风骨与风流,书写了滚滚红尘里的浪漫篇章。

本书中的23位民国男子,左手是残酷战火,右手是曼妙旗袍,他们的人生,皆在这种碰撞下演绎了不同的故事。

他们有的是命运的斗士,于逆境中激荡崛起,为爱呐喊,为沉默的大多数发声,成为时代的代言人。于是,我们得以见证,伟大的鲁迅先生,以锋利的笔和勇敢的心,痛斥封建的鄙陋,拥抱最真的感情;传奇的僧人苏曼殊,身披袈裟苦行天下,也为爱几度伤神……

他们有的是才高八斗的文学才子,不善言辞,却把爱恨融入笔下,绽放出传世的诗句。卞之琳痴情守望,让后人也读懂了命运的缠绕;朱湘在经尽了生活的苦难和命运的波折后,为人们留下了永远芬芳的梦……

他们有的是多情的名士,风流一生,冲动过,遗憾过,沉迷过,拒绝过,最终将无限悲伤化作一曲挽歌,留下了后世唏嘘。于是,我们得以见识,著名学者胡适理性冷静之外的风流多情、康桥才子徐志摩的深情与薄幸、文学巨匠郁达夫温柔里的沉沦……

最美的时光里,他们的身体里流淌着沸腾的血液。他们遗世而独立,在自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建筑才子梁思成、京剧大师梅兰芳、绘画大师徐悲鸿、雨巷诗人戴望舒、小说巨匠张恨水……他们的才华横溢,遇见爱情,便催化出一段段流传百世的芳香的传奇。

人生总有起伏,或温情,或凄美,或哀怨,串联起来,成为经典,镌刻成永恒。那个时代并不遥远,他们的故事还带着昨日的余温,湿润着今天的眼睛,丰富着明天的精神家园。

朱云乔

2014年1月

后记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浩浩荡荡,川流不息。遥看那历史的长河,浪花淘尽英雄,每一时期独领风骚,各个朝代人才济济。追溯到轩辕豪战蚩尤,统领九州,直至黄帝驾鹤西去,轩辕依旧称霸中原……每一个年月,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有一个年代,她看似遥远,但却并不遥远,她叫民国时代。

那样一段动荡岁月,那样一个复杂背景,不知道成就了多少才子,多少绅士。他们或是谦谦君子,或是豪情万丈,或是才华卓越,或是品性高尚,或是风流倜傥。他们穿过历史的河流,飘摇多姿,动人至今。

滚滚的历史长河,他们是中流砥柱,他们曾经迷倒万千女子,他们可彪炳岁月,他们造就了多少的难忘岁月。可生逢乱世,注定生活在民国时期,即便他们才情斐然,却也难逃那如烟花般悲凉、寂寥的漫漫人生。

那一生一世,那一行一立,光阴匆匆止于他们的青葱岁月。直到后来的我们,才能在点点滴滴的字句中,体会才子的柔情与风采。

那些命运多舛的乱世才子,那些才华斐然的多情文人,那些撼动文坛的能工巧匠……他们是民国的代表,他们在用自己独有的力量支撑着历史,改写着历史,推进着历史。只是,那份坚强与勇敢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心酸与艰难?

时间的银河里,他们能化为璀璨星辰,照耀世间,幽幽的银华直抵人心,不仅仅在于才情之间。更是因为那些才华柔情之处,为后人所品评的,那些永久灿烂的,美好至极。

朱云乔

2014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烟雨孤鸿民国才子的情与往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云乔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8005635
开本 32开
页数 24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5
出版时间 2014-12-01
首版时间 2014-12-01
印刷时间 2014-12-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94
CIP核字 2014064130
中图分类号 K820.6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6:0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