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民族文物与文化研究》是作者杨铭1986~2003年在重庆文博界工作时公开或内部刊物上发表过的一些文章。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民族与历史”,主要有关巴蜀、氐、羌、西藏等西部民族的论述。下编为“文物与文化”,讨论了有关巴蜀文化与文物、博物馆领域内的一些宏观的或热点的问题以及某一文物的考证等。
图书 | 西部民族文物与文化研究 |
内容 | 编辑推荐 《西部民族文物与文化研究》是作者杨铭1986~2003年在重庆文博界工作时公开或内部刊物上发表过的一些文章。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民族与历史”,主要有关巴蜀、氐、羌、西藏等西部民族的论述。下编为“文物与文化”,讨论了有关巴蜀文化与文物、博物馆领域内的一些宏观的或热点的问题以及某一文物的考证等。 目录 前言 上编民族与历史 西周时期的气候变化与民族迁徙 从岷江上游的石棺葬说到“氐羌南迁” 义渠族属考辨 从《史记》看司马迁的民族思想 试论后秦政权兴盛与衰亡的原因 论刘裕北伐后秦之战及其历史影响 魏晋南北朝时期羌族部落考 长安兴唐寺与两次唐蕃会盟 《新唐书·南蛮传》吐蕃“苏论”考 新疆米兰出土的一件古藏文告身考释 敦煌藏文文献所见的南诏及其与吐蕃的关系 再论吐蕃小邦制的演变及其外来影响 伊斯兰文化视野中的吐蕃人文社会 试论联豫筹办西藏新政及其成效 《英国蓝皮书》中有关“巴塘事件”的若干文件 试论孙中山民族关系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 巫山考 晋南访古记:廪君传说的历史地理考察 廪君传说的姓氏由来与分布研究 廪君传说的文本研究:兄弟祖先还是英雄祖先 土家族与古代巴人的历史文化渊源 重庆地区濮、僚族的相互关系及其社会状况 南北朝至宋重庆地区的蛮系民族 蒙哥之死辩 重庆汉藏教理院始末 下编文物与文化 巴渝地区禹文化源流与内涵 关于“三峡学”与“三峡文化”的构想 重庆——历史文化名城的内涵和特色 挑战与机遇并存——西部大开发中的重庆文化 开展重庆地区民俗学研究和民俗文物工作的设想 筹建重庆民族民俗博物馆的设想 重庆朝天门灵石题记 重庆市博物馆藏敦煌吐鲁番写经题录 重庆市博物馆馆藏西藏地方钱币考述 元代八思巴文钱币考 “乾隆宝藏”宝塔图铜元真伪辨 介绍两封有关格达活佛的藏文书信 略谈藏族宗教用品定级中的若干问题 渝东、湘西的“阳戏”与面具 敦煌画塑与少数民族 附录杨铭主要论著目录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西部民族文物与文化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铭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民族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51321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40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50 |
出版时间 | 2014-05-01 |
首版时间 | 2014-05-01 |
印刷时间 | 2014-05-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78 |
CIP核字 | 2014102618 |
中图分类号 | K280.4 |
丛书名 | |
印张 | 12.8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1 |
宽 | 148 |
高 | 19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