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使苏州现代美术创作得到跨越性发展,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的支持下,苏州文联组织举办2013年“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著的《生态山水与美丽家园(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论文集)》是配合该活动而推出的论文集,收入全国37位专家的37篇论文。旨在对苏州美术创作实力和现状进行一次综合理论展示,这无疑是对内敛,崇尚平和、宁静的苏州画家的一次强有力的推动。
图书 | 生态山水与美丽家园(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论文集) |
内容 | 编辑推荐 为使苏州现代美术创作得到跨越性发展,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的支持下,苏州文联组织举办2013年“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活动。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编著的《生态山水与美丽家园(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论文集)》是配合该活动而推出的论文集,收入全国37位专家的37篇论文。旨在对苏州美术创作实力和现状进行一次综合理论展示,这无疑是对内敛,崇尚平和、宁静的苏州画家的一次强有力的推动。 目录 孙君良 薛永年 城市山水与生态文明 邓福星 中西美术中的自然观念 王镛 中国山水画创作三题 刘龙庭 山水画,在“变”中发展 马鸿增 自然生态与精神家园——古今太湖山水画情境辨想 林木 中国山水画的诗化境界——从吴门画家庄园山水画说起 罗一平 林泉札记——关于中国山水画美学命题随笔 张 晨 生态文明、艺术境界与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刘伟冬 “江南如画”解 丁宁 中国园林的当代意义刍议 黄宗贤赵志红 构建人与自然的新关系——生态文明视阈下的公共艺术 尚 辉 论中国画家园意识的现代转换 董 波 苏州园林与手卷画——为艺术的非公共性辩护 赵权利 境由心造——浅议山水画的意境创造 谭述乐 传统山水画认知方式与构图特点 李超德 文入画、新文人画与时代美学精神刍议 于洋 作为图像与实境的“林泉”——关于文人园林题材山水画的再讨论 祝 帅 道家思想与中国艺术生态观新释 袁宝林 近代天津社会生态环境与津门画派 贺野 认识这东方的佛罗伦萨 廖少华 家园意识中的山水诗画与地气 戴云亮 试论江南山水画风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徐沛君 由地缘文化的视角看江苏南北画坛——兼谈江苏地域画派的培育 吴洪亮 藏·品——由宋文治藏陆俨少作品所引发的思考 王 平 浙江山水画第三代与中国画“浙江现象”简论 薛亦然 沉静的守望者——苏州中青年国画家群浅析 郑英锋 江南油画的艺术生态与油画江南的艺术境界 王晨 存在—有关苏州的美术馆群体调查 陈传席 释《易经》“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兼说中国的画与绘及记载中绘画起源 黄河清 笔墨未必随时代——破解“时间崇拜” 杭春晓 文人理想的幻灭与重建——_文徵明的出仕、致仕及其心理辨析 张桐璃 浅溪汇成江河水—_论“明四家”对中国写意花鸟画的巨大贡献 吕 晓 明末清初“金陵胜景图”研究 余洋 吴门风雅——-花果杂品图中的感官世界 阴澍雨 吴派花鸟画的当代启示——以陈淳为例 李一徐惠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生态山水与美丽家园(首届中国美术苏州圆桌会议论文集)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古吴轩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460155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3-11-01 |
首版时间 | 2013-11-01 |
印刷时间 | 2013-1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绘画雕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16 |
CIP核字 | 2013242072 |
中图分类号 | J212.04-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江苏 |
长 | 238 |
宽 | 166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