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长白山童话(景观系列上下)
内容
编辑推荐

巍巍长白山,东北亚之巅,历史悠久,早于肃慎就有大荒之名,有楛矢石努等方物进贡中原,成了商代全图上唯一与黄河中下游并列的地域。大荒来自满语,意为辽阔、浩远。因为人迹罕至,在这片花木繁盛、物产丰饶的世界,古往今来更多的是风来云去、沙飞石走、海立山崩般的冷峻与严酷,神奇浪漫应是稀缺资源。于是,著名作家于雷调动其瑰丽的想象与创意,通过长白山的化身白头翁老人与七个聪明的孩子即乐乐、胖胖、多多、豆豆、甜甜、爱爱和小小讲故事,展现了长白山的博大与富有,温馨与祥和。像长白山的断裂带梯子河可以窥见长白山的地壳变迁的神秘一样,《长白山童话》尽情揭示了长白山的人物、动物、植物、药物与风物。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中国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对其69个景观,用49篇童话故事,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作者将长白山区大量的生活素材巧妙地加以运用,令这部童话作品有声有色,通透灵动。充满神奇想象的神话传说和真切存在的旖旎风光有机融合,亦真亦幻,如诗如梦。作品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展示了长白山的动物、植物、药物与风物,彰显了长白山的博大与富有,体现了多民族融合的地域特点。

目录

上册

首篇 白头翁老人和七个孩子/1

第一个童话 ■和猞的故事

——长白山由来的故事/4

第二个童话 十六天将困怪兽

——十六峰的故事/11

第三个童话 西王母娘娘的宝镜

——天池的故事/21

第四个童话 烛龙撞山

——乘槎河和U型峡谷的故事/30

第五个童话 白川和银绫格格

——保卫天池水的故事/38

第六个童话 女真儿姑娘和小白龙

——女真祭台的故事/50

第七个童话 塔司哈和吉娜

——长白山瀑布的故事/60

第八个童话 玉帝的三个女儿

——三江之源的故事/70

第九个童话 女娲钓鳌

——钓鳌台、天石、神龟石的故事/80

第十个童话 秃头龙和白龙

——二道白河和白涧的故事/88

第十一个童话 西伦妈妈的乳汁

——长白山温泉的故事/97

第十二个童话 波斯猫的眼睛

——小天池(对环湖)的故事/106

第十三个童话 渔夫和儿子

——龟石岩和八封庙的故事/116

第十四个童话 清始祖出生记

——天女浴躬池的故事/126

第十五个童话 宁聂力和英子

——天池中铁锁链的故事/137

第十六个童话 铁拐李的丫腰葫芦

——玉浆泉的故事/147

第十七个童话 司雨官双翼蛇

——金线泉的故事/154

第十八个童话 小勒富

——白云峰的故事/162

第十九个童话 鹰神

——华盖峰(天文峰)的故事/169

第二十个童话 狠心的小梦生

——猴石的故事/174

第二十一个童话 噶噜与小红帽

——放鹤台的故事/186

第二十二个童话 乌鸦救清主

——乌鸦石的故事/196

第二十三个童话 梅花鹿和蛇

——鹿鸣峰和鹿蹄洞的故事/202

第二十四个童话 小罕子

——王池的故事/210

第二十五个童话 布葵和恩都丽

——美人松的故事/218

第二十六个童话 爱新和松花姑娘

——药水泉的故事/227

第二十七个童话 孝子大奔儿娄

——越橘果的故事/237

下册

第二十八个童话 福满和他的狗

——护幽犬石的故事/1

第二十九个童话 织女和关东三宝

——织女峰和牛郎渡的故事/7

第三十个童话 胭脂姑娘

——红土山和马訾水的故事/15

第三十一个童话 白云格格

——长白山云雾的故事/23

第三十二个童话 白桦仙女的遭遇

——白桦林的故事/30

第三十三个童话 报喜鸟

——神鹊峰的故事/40

第三十四个童话 追杀西伯利亚狼

——岳桦林和杜鹃花的故事/44

第三十五个童话 太白金星的神毯

——高山苔原的故事/59

第三十六个童话 沙古兰和艾艾

——松桦恋和艾蒿的故事/66

第三十七个童话 白龙殉职

——黑风口(南天门)的故事/81

第三十八个童话 偷来的北斗七星

——葡萄山和七星湖的故事/90

第三十九个童话 天宫御花园

——高山花园的故事/102

第四十个童话 天豁里跑出个参娃娃

——地下森林和洞天瀑的故事/118

第四十一个童话 金凤凰飞了

——凤凰沟的故事/127

第四十二个童话 两对儿鸳鸯

——鸳鸯地和鸳鸯池的故事/136

第四十三个童话 兔子蹬鹰

——滚石坡的故事/150

第四十四个童话 苏录与公主

——喘气坡与老虎背的故事/158

第四十五个童话 长白老祖的伤疤

——梯子河的故事/172

第四十六个童话 额隆袋和横宽兽

——一面坡和乌拉的故事/184

第四十七个童话 怪兽出山

——石针和擎天一柱的故事/201

第四十八个童话 ■的地狱

——长白山大峡谷的故事/219

第四十九个童话 舍己和贪欲

——对弈崖的故事/230

尾篇 白头翁老人话未来/239

后记

试读章节

白头翁老人居住在长白山里,白头翁老人是看不见的,但如果谁在长白山上遇险,他准会出现在面前,把遇险的人啊、兽啊、鸟儿、蛙儿、虫儿……解救出来,化险为夷。所以呀,生活在长白山脚下的生灵,都尊称他为长白老祖,十分崇敬和热爱他。人们每次进长白山,都要扯开嗓门,朝大山里呼喊:

“白头翁老人——我来了——。”

虎儿、熊儿、豹儿、貂儿、鹿儿等百兽,雨燕、朱雀、太平鸟、啄木鸟、鸳鸯等群鸟,还有蛙儿和虫儿等生灵,高兴的时候也向白头翁老人鸣叫:

“白头翁老人——你好啊——”

因此,长白山上总能听到虎啸声、鹿鸣声和鸟儿、蛙儿、虫儿的歌唱声。

白头翁老人爱长白山,爱长白山的一切生灵。他不但是山的保护神,而且知道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会讲好多好多的长白山故事。那些故事,谁都喜欢听,尤其是孩子们,百听不厌。

说到孩子,还真有七个聪明的孩子听到过白头翁老人讲的童话。这七个孩子中,有四个小男孩儿,三个小女孩儿。他们念小学三年级了,在一个班里,都是好学生。

先说男孩儿。

第一个叫乐乐,留个小分头,长得白白净净,很有人缘,小朋友都愿围着他玩儿。乐乐心眼儿也好,爱帮助别人,一天总是乐呵呵的,就是十分贪玩,爱搞点恶作剧。爸爸说他就像公园里的小猴子,整天没老实时候。

第二个叫豆豆,长得又瘦又小,一对儿笑眯眯小眼睛,护着长长的睫毛,显得聪明可爱。他是个小快嘴儿,什么事儿都抢着先说,就是做事不细心,毛手毛脚,丢三落四。有时不懂还装明白,经常跟当教授的姥爷叫劲儿。

第三个叫胖胖,团团圆圆的脸,圆圆团团的身段,一双儿胖乎乎的小手,总爱放在脑勺后面。像小熊猫一样可爱,也像小熊猫一样懒。他有个小毛病,爱吃零食,不管谁说他,他都冲人家喊:“歇歇噢。”

第四个叫多多,多多不爱说话,认死理儿,和他倔强认真的爷爷一样。因为凡事都较真儿,所以常和同学打架。老师批判他,他只承认打架不对,绝不承认他的观点不对。

再说女孩儿。

脸上一对小酒窝,说话有点盛气凌人的那个叫甜甜。她生在满族家庭,姓关,满姓瓜尔佳氏。爷爷是满族民俗专家,写出不少著作。甜甜十分敬佩和喜爱爷爷。一见爷爷,就用一对儿会说话的大眼睛朝爷爷笑。甜甜是小组长,批评小朋友时,大眼睛瞪得圆圆的,像松鼠尾巴一样的那绺儿头发在后脑勺直甩。

长得小巧玲珑,戴一副小眼镜的那个叫小小。一对儿好看的眼睛总是躲在镜片儿后面,好像在问别人,这是为什么?小小非常非常胆小,妈妈说,她的宝贝女儿像小老鼠一样胆小,像小松鼠一样可爱。

留着短头发,像小麻雀一样又蹦又跳的那个,叫爱爱,是朝鲜族女孩儿。她爸爸妈妈去韩国打工,自己寄养在姨妈家。因为从小就在汉族幼儿园,上学后又进了汉族小学。爱爱能歌善舞,是班里的小夜莺。

这七个又聪明又可爱的孩子,十分喜爱白头翁老人。他们一懂事,就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讲白头翁老人的故事。他们做梦也都梦见过白头翁老人,可是醒过来,白头翁老人又不见了。

他们也想到长白山里去找白头翁老人,可爸爸妈妈们看得紧,他们无法实现梦想。长白山就在他们的眼前,天晴日朗的时候,就能见到绿洲上那白雪皑皑的峰顶。多多的爷爷说,那就是白头翁老人。可孩子们不信,他们梦中的老人,是白白的头发、白白的胡须,连眉毛也是白白的。老人身穿一件七色长袍,像长白山上盛开的花,又像是成熟了的果。他拄一根藤条拧成的龙形拐杖,牵一只梅花鹿。梅花鹿头顶上的角像珊瑚,好看极了。白头翁老人总是笑眯眯的,总爱说“真呀,真是呀”这样的话。孩子们心中的白头翁老人是慈祥可亲的大活人,不是爷爷说的那座雪峰。

七个孩子聚到一起,说起白头翁老人,他们把各自梦见的白头翁老人长的模样描绘出来,结果,说得一模一样,七个孩子乐得抱在一起又蹦又跳,边跳边喊:

“好啊,好啊,白头翁老人真的来找我们了,真的来……”

今年暑假,老师说,要组织家长和学生去长白山旅游,让孩子们准备好画笔,画册、日记本,老师要领学生们写生和写日记。孩子们十分高兴,盼着快一点儿到假期。

甜甜对大伙儿说:“我们一去长白山,白头翁老人一定会来找我们,会给我们讲许多许多的故事,我们要把这些故事记下来,等班里开故事会的时候,咱们再讲给小朋友们听,你们说好吗?”

“好——”大伙儿们齐声应和。

转眼间暑假到了,孩子们盼着去长白山。这天,他们又凑到一起,每个人的小脸蛋儿乐得像红苹果一样可爱,他们头顶在一起,相拥着一起喊:

“白头翁老人真来讲故事了——”

说也奇怪,七个孩子昨晚梦见的白头翁老人给他们讲的童话也是一模一样的,孩子们你一句我一句地把故事一讲出来,他们更加相信,白头翁老人真来找他们了。

他们记下了这第一个故事。从此以后,每天晚上,七个孩子中的一个,就会梦见白头翁老人,就会听到一个美丽的故事,一直梦见了七七四十九天,也听到了七七四十九个故事,关于长白山的故事。下面大家将要看到的四十九个故事,就是这七个孩子根据白头翁老人讲的故事记录下来的。

P1-3

序言

巍巍长白山,东北亚之巅,历史悠久,早于肃慎就有大荒之名,有楛矢石努等方物进贡中原,成了商代全图上唯一与黄河中下游并列的地域。大荒来自满语,意为辽阔、浩远。因为人迹罕至,在这片花木繁盛、物产丰饶的世界,古往今来更多的是风来云去、沙飞石走、海立山崩般的冷峻与严酷,神奇浪漫应是稀缺资源。于是,著名作家于雷调动其瑰丽的想象与创意,通过长白山的化身白头翁老人与七个聪明的孩子即乐乐、胖胖、多多、豆豆、甜甜、爱爱和小小讲故事,展现了长白山的博大与富有,温馨与祥和。像长白山的断裂带梯子河可以窥见长白山的地壳变迁的神秘一样,《长白山童话》尽情揭示了长白山的人物、动物、植物、药物与风物。这故事竟津津有味的一口气讲了七七四十九个,有似阿拉伯人的一千零一夜,活脱脱捧出了长白山版的《天方夜谭》。

传说在长白山里行,一但麻达山(满语,迷路),总有一位酷似画片中南极仙翁模样的老人,出现在你的面前,为你送山果,觅水源,为你指点迷津。这位慈眉善目的老人,在作家笔下,化成了为孩子们讲故事的白头翁,他白白的头发,白白的胡须,连眉毛也是白白的。紫红的脸膛,一双笑眯眯的眼睛总是慈祥地望着孩子们。老人穿一身七色长袍,像长白山盛开的花,又似成熟了的果。他拄一根藤条拧成的龙形拐杖,牵一只梅花鹿,梅花鹿头顶上的角像珊瑚,好看极了。白头翁老人总爱说,“是呀,真是呀”这样的话。孩子们听懂了长白山是东北亚离天最近的地方。天上有的,长白山就有。每年三月初三,上天有王母蟠桃会,玉殿金阙,管乐齐奏,莺歌燕舞。长白山天池三月初三看日出,不是看红日三起三落,跃出东海嘛,人说是那红日来自王母蟠桃会:长白山天池三月初三不是闻龙宫操演,龙王鼓瑟,虾兵锣钹吗?长白山离天宫地阙太近了,想必天上的神仙,东海的水族,闲着没事就来长白山溜达溜达,都跑顺腿了。不信你瞧于雷的笔下,长白山天池,那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创吉尼斯之最,那可不是天造地设的,那是上天王母娘娘随手甩下天庭,甩给大地的一块明镜,其中有两只碎片,一正一背落在地上,化做了湖底颜色迥异的对环湖;你在天池边上走,看那十六座山峰,千万不要以为那是没有灵性的山岗,在作家的笔下,那是与天池怪兽斗法的十六位天将。你没看那个头吗,有多高多大啊,最高的个儿2749米,耸入云端,要不来到天池边的人,怎么能有一种莫名的压迫与恐惧感呢;天池也叫“闼门”,万水之源——“图们”的转音,出水口处有人称小门。古人有诗说,“两山排闼送青来”,说的是通过小门,可以看到两脉青山。长白山闼门与其下宽300米、深100~200米的u型峡谷,它的形成也不是凭借大自然的神工鬼斧,白头翁爷爷说,是烛龙身子一晃,就开辟成功了。烛龙是谁,是太白金星拂子柄上的守护者,它是一条龙蛇,长的龙面蛇身,黑红色,它睁开左眼就是白天,睁开右眼天就变成了黑夜;开口为春夏,闭口为秋冬。它不食、不饮、不息。身子可长可短,短能如针,长可千里。烛龙很刚烈,发怒的时候喜欢撞山,它要撞山,那可真是山崩地裂;就在闼门出水口的乘槎河边,有一堆五十多块巨石组成的石岛,登高下望,犹如一颗巨大的象牙伸入天池,又像群兽在闼门洗浴,因此有“石兽洗浴图”之说,这叫补天石,是人头蛇身的女娲当年抟黄土造人,炼五彩石补天,看长白山石头多,就在天池边建立了五彩石厂,共炼了36501块石头,去补西北天,就剩这一块没派上用场,扔在了天池边,长白山中至今还有女娲石厂的遗迹;长白山山泉七十有二,最是甘甜清冽的是玉浆泉。那是铁拐李丫腰葫芦里倒出的琼浆玉液。据说,铁拐李作揖挠脚面子一功二得,倒尽了玉液琼浆不说,还把酒葫芦里的几粒仙丹也倒出来了。那几个小黑豆豆,骨碌碌在海拔2000多米高的长白山上落户生根。铁拐李那个心疼啊,可怎么说都收不回来了,那小黑豆豆长叶开花,叫高山越橘,结出紫蓝色的小豆豆,可是山中一宝啊。高山兔鼠吃它,越吃越健壮,多高的崖都能攀上去;梅花鹿吃它,越吃越漂亮,成了长白山公主。别看高山越橘个头小,最高不足一尺,那可是长白山顶植物中的“穆铁柱”,因为它长在极地气候的山顶,与山枣子、圆枣子、山葡萄、山核桃、山里红、山托盘、哈里果还有老虎、熊、鹿、野鸭、山雀构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景观带、针叶林景观带、岳桦林景观带和最美的高山苔原景观带。高山苔原景观带,要在地球上往南或往北走出几万里,到达南北极才能看到。然而。长白山却有。

白头翁爷爷讲的故事绝不是空穴来风,有许多篇幅脱胎于长白山源远流长的满族文化。天女浴躬池,是爱新觉罗始祖发祥地,清“龙兴”之地。乘槎河意为乘木排上天,清始祖爱新觉罗·布库里雍顺乘木筏顺江而下,平定战乱。松花江,满语松阿哩乌拉,意为天上的河,在白头翁的讲述中,与图们江(满语万水之源)、鸭绿江(满语雅鲁鱼,即小青或小快鱼),为玉帝的三个女儿;长白山瀑布是满族一对儿英雄情侣塔司哈(满语老虎)和吉娜(满语凤仙花)的化身;长白山天文峰(华盖峰),是满族崇拜的鹰神的象征;长白山白云峰是满族人心中的小勒富(满语熊耳);王池是放山的小罕子(老罕王努尔哈赤)所开辟。林林总总的山水林木、瀑泉沟谷,无不洋溢着满族文化的印痕,又一次印证了长白山大荒之北有满族的先世肃慎之国,长白山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

健康的人必定有一颗童心,天真是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源头。感谢作家于雷,为长白山营造了一个童话的王国。因为没有童话的地方就没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没有自成品牌的创意产业,就没有活泼的生命,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前进。而童话与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和商业奇迹。

读一读《长白山童话》吧。

后记

用了整半年的时间,才把《长白山童话》脱稿。但实际上,这部长达四十多万字的作品出版,应该说源于我的外孙女孙梦笛(乳名小说)。小说咿呀学话时,时常缠着我讲故事。我无奈,先讲“乌鸦喝水”、“小白兔和狼”、“司马光砸缸”;然后,再讲“白雪公主”、“丑小鸭”、“野兔和刺猬”。哪成想,小说的胃口越来越大,我把肚子里的故事全翻出来,她还是喊着嚷着要听。我发现,她对《格林童话》和《安徒生童话》似乎情有独钟,很长的童话她听过几遍就能背下来。可是,她对“铁棒磨成针”和“愚公移山”这样的中国传统寓言故事反而不感兴趣。我望着小说那张可爱的小脸,盯着她那期盼的眼神,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不也这样面对着姥姥、母亲吗?缠着她们给我讲故事。记得姥姥讲的大都是传统的、呆板的,而母亲讲的就新鲜了许多,还会见到什么讲什么。我很敬佩母亲,觉得母亲就是座故事库,我和弟弟、妹妹的童年都是在母亲色彩斑斓的童话故事里成长起来的。至今,母亲讲的“姊妹斗琵琶精”、“雷劈不孝子”、“后妈偏心”等童话故事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记忆中。可以说,我心田里那善良的一片地,是母亲用童话耕耘出来的,我性格中勤奋、坚韧的一面,也是母亲用童话铸造的。我意识到了,童话对孩子的影响力是无穷无尽的。所以,我就到处向家长和老师呼吁:多给孩子一些听童话的时间吧!我还以政协委员的名义提议:在小学课程中增加一两节童话课。我想,我是真真地爱童话,孩子们也真真地爱童话,我宝贝的外孙女也真真地喜欢童话,孩子们的成长都要靠童话来滋润。我认定,要从小培育儿童“真善美”的根基,童话就是最好的精神玩具和精神母乳。童话陪伴着孩子成长的同时,孩子那天真无邪的心地里,也就种植上了“文明”的种子。

为了满足小说的童趣,我就开始像我母亲、我姥姥一样,给小说编讲童话故事了,我把故事的根基锁定在长白山的景观上。把我创作发表的《长白山传说》重编,扩展开讲,还把中国神化人物、神话故事揉入长白山童话中进行新的创作。原创了像玉帝之上的天工神,天工神下的‘‘猜神”和“猞神”等等一些新形象。在讲述这些故事时,我有意识地利用童话体裁的方式,“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编纂适合儿童口味”的故事,同时,为追求整体感,还有意识地将这些童话故事连贯起来。虽然故事每篇都是独立的,但前后呼应,上下贯通。尤如长白山这座神奇的山,是由奇山、奇石、奇峰、奇水、奇池、奇瀑、奇原、奇树、奇花、奇草、奇兽组成的一样,美丽就是山的魂。讲童话时,还用录音机录下来。就这样,一天天,一年年,不知不觉地就讲了好几十篇童话。好在我一直同长白山打交道,拍了不少专题片。由赵忠祥解说的《长白山奇观》还获得国家级大奖。自己有对长白山景点的直观认识,加上有意去神话这些景观,不拘一格地无限联想,还真把故事编得有声有色,这些故事就是《长白山童话》的雏形。

我在讲述和创作这些童话的同时,还悟出了有关儿童文学创作的几点体会:

“儿童文学应力求短小”的观点,并非完全正确。现在儿童的思维,已不是建国前后孩子的思维了。那时,九岁上学的孩子能背出十个数的都很少。可现在的儿童,十个数怎么能挡得住呢?所以,过去那些“乌鸦喝水”一样的短小童话,已远远满足不了现在孩子的思维需求。像“司马光砸缸”那样简单的故事情节也不再受现代儿童的喜爱,简单的白描直述也满足不了现代儿童对美的追求。所以,“要力求简单短小”的观点已成为现代儿童文学创作的误区,阻碍着儿童文学的发展。得出这个结论后,我就在讲述童话的基础上,创作《长白山童话》时,有意跳出了这个误区,只要情节生动,故事感人,有起有伏,就可以不受篇幅的限制。所以,这四十九篇童话,大部分都超过六千字。  “儿童文学创作最好用直观白描的手法”也不完全适应创作现代童话了。短小的儿童文学,只能叙述一个简单的故事,无法自由地运用文学创作的各种手法,进而把儿童文学写得生动鲜活。我认为,儿童文学创作,必须改变以往小打小闹,篇幅短小,蕴意简单的不足。应该以文学的笔触,加大、加深儿童文学的创作色彩和思想含量。实践也证明了现代儿童更需要语言上的美。一篇好的儿童文学,对环境、对事物、对人、对动物的生动描写,不仅使孩子们知道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也会使孩子们通过这些文学描述,知道什么是比喻、夸张、形容、拟人,并能学会运用这些文学艺术的表现方式。同时,还能记住不少的词汇。这对培养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无疑是极有益处的,也是很有效的课外辅助教学。我在《长白山童话》创作中,就冲出了只用直白的创作误区,调动运用了大量的文学艺术手法,力求童话故事生动活泼、内涵丰富,就是想将童话创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不知是对是错?

“儿童文学力求简单易懂”的观点也应该摈弃。过去的童话,大都是一个故事一贯到底,人物少,情节简单,语言白化,中间没有沟沟岔岔。也不主张倒叙、插叙等拐弯抹角的手法,认为孩子思维简单,担心复杂化、层次多元化会让孩子消化不了。这种观点在几十年前也许能被人接受。但是,社会发展到如今,这种旧的意识已经不符合新时代儿童思维的具体情况了。我在给小说讲述童话的过程中,明显看出,如今的孩子,思维能力很强,完全可以接受复杂的故事情节。现在,我国长篇童话很少,超万字的也不多,因为,儿童文学创作者们还被“童话是浅显短小的儿童故事”这狭隘观念束缚着。我认为,复杂的故事现代儿童完全可以接受。《长白山童话》脱稿以后,我制作了两本样本,一本送出版社审阅,一本赠给了小说。小说拿到书,像得到了上好的玩具一样,一口气读了好几篇,我女儿喊吃饭喊了几遍,她才恋恋不舍地放下厚厚的书。可见,八九岁的儿童,对情节跌宕的童话也是能读下去的。所以,儿童文学创作不能再用简单的故事去“哄”孩子了。而应该有意识地加大故事容量,加强故事的曲折性,从中培养和锻炼少年儿童的思维能力。

《长白山童话》在情节设置上,是采取七个孩子在梦中随着白头翁老人游长白山,听老人讲述一个个故事的方式展开的,以此将四十九篇童话有机地串在一起。从游长白山一个个景点开始,对美丽的长白山各个景点进行描述,再讲述景点内涵的童话故事。每个故事的蕴意又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并在结束时,加写了性格迥异的七个孩子对故事的评价。使整个故事有虚有实,孩子很容易理解什么是真实的,什么是虚构的,从而,使儿童通过理解故事的蕴意来改造自己的主观意识。与此同时,我还按照儿童心理特点和需要,用幻想、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一个个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来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以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创作长白山童话的另一个寓意,我想谁看了都会一目了然,我是想用童话的形式,真实地记载长白山的历史,描绘长白山的景观,歌颂长白山的博大精神,让我们生在长白山的长白山人,和仰慕长白山的外乡人,了解长白山,热爱长白山,从孩子开始,就把中国这个十大名山之一——长白山,装在心中。

我不知道这部书出版后,我的目的能不能达到。但我深信:童话是属于孩子们的,是儿童的憧憬和梦,每个人童年都是在美好的童话里泡出来的。当然,童话也是属于启蒙者的,是他们把童话的种子播进了孩子们的心田。包括我和那些能把童话献给孩子们的老师和家长。我把这部《长白山童话》献给孩子们和启蒙者们,是想让孩子们拥有更多的童话,在纯朴天真的心地里,结出更多更美的“真善美”的花朵。

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文学先生、副总编辑刘刚先生的大力支持,责编孙发先生为此书付出了汗水和心血。尤其难能可贵的是,此书得到了我国著名满学专家富育光教授的审阅并首肯;我的好友、著名作家、红学专家陈景河兄,延边电视台台长、高级编辑李延平兄和延边州广电局汤克梅女士也为此书做了修正;吉林省民俗学会理事长施立学先生为此书作序;还得到了延边影协季振文、王颖、金洪锡、王宏等摄影家和刘晓旭女士、高炳巍先生等的无私协助。在此,由衷地表示感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长白山童话(景观系列上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于雷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44473
开本 16开
页数 4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500
出版时间 2010-04-01
首版时间 2010-04-01
印刷时间 2010-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图书小类
重量 0.8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87.7
丛书名
印张 32.5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40
168
3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5 19: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