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济南名山史话/济南历史文化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济南的山,以它独有的风貌、隽雅的神韵,陶醉了古往今来的许多游客。

朋友,当您泛舟明湖、酌茗趵突之后,请追寻着前人的足迹去游览济南的名山吧!

那奇伟秀雅的峰峦林壑能使您赏心悦目,得到无尽的美的享受。

那缤纷琳琅的文化遗迹会开阔您的视野,陶冶您的情操。

那瑰丽奇异的神话传说更会使您情通远古、心连广宇,让您的想象和幻想在浩茫无垠的天宇间驰骋,激发您生命的活力和创造精神。

内容推荐

济南地理位置优越,称得上得天独厚。它南依岱岳,北临黄河。兼收山水之胜。济南素以清泉明湖驰名于世:“家家泉水,户户垂杨”,“芙蕖秋月,一片大明”。济南又多名山:“群山尾岱走东河,鹊华落星青照湖。”南眺烟峦千叠,北望孤峰数点,犹如天外落星,装饰着奔腾的大河。本书主要介绍了济南名山的历史。

目录

前言/1

一、城南三峰

二、长河一线,齐烟九点

三、深山藏胜景,龙洞最气绝

四、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及

五、百里泰山阴,千年号百林

六、岱宗延余脉,长青多名山

七、灵岩胜景,城中一绝

八、东行又见无数山

九、玫瑰香溢平阴山

试读章节

山川锦绣,虎啸龙吟

南山三川(锦绣川、锦阳川、锦云川),犹如3条银龙,穿石劈崖,在千山万壑中奔流而来,汇聚在古镇仲宫西侧的卧虎山下。那卧虎山又恰似猛虎雄踞,昂首东望。龙虎相斗,山川争雄,形势十分壮美,因此这里素有“三川锁钥”之称。1960年,这儿修建了济南地区最大的水库——卧虎山水库,蓄水量达1.1亿多立方米,使周围8万多亩农田得到灌溉之利。如今,又在水库岸畔修筑宾馆,这儿已经开辟成避暑旅游的胜地。

卧虎山水库处于四山环抱的峪谷之中,东南为卧虎山,南为瓢儿峰,西为黄山,西北有渴马崖,北则为石固寨山。

卧虎山西岩有潮阳洞、观音洞,观音洞前旧有观音堂。东岩有黄洞,也名黄花洞,洞内镌有罗汉、观音及力士像9尊。乾隆五十六年重修碑记云:“黄花山洞天成,内有罗汉,外有协天大帝,洞后有倒座观音,亘古以来盖已有之,此历邑之巨观,一方之保障。”

黄山,俗名横山,又名红山,峦嶂环列,俨如城堡。南侧瓢儿峰,形似覆瓢,又名瓢葫芦峰。传说尧时隐士许由曾在这儿避水,把瓢遗忘在此处。瓢儿峰石岩上镌有释迦牟尼、罗汉像,是金章宗明昌年间(1190-1196)的作品。

石固寨山,地势险要,古时为兵家争战之地。东晋末年,刘裕统军北伐,这儿是南燕慕容德的要塞,屯驻重兵。刘裕从山南大岘寨五龙口潜渡,直捣南燕都城广固(今山东益都),如今山上废垒犹存。清诗人董芸有《石固寨》诗咏之:

战垒犹存石固间,金刀重把改朱颜。

寄奴南下骁如虎,卷甲偷过大岘山。

卧虎山东麓的仲(终)宫镇,是南北大道经行之地,自古便是南山中人烟凑集的重镇。这儿古名“终翁聚”,据说是汉代少年英雄终军的故里。终军,字子云,18岁至长安上书言事,汉武帝赏识他的文才,任命他为谒者给事中,后擢为谏议大夫。武帝欲派人出使南越,游说南越王人朝归附。终军请命,说:“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果然,他到南越后,劝说南越王“举国内属”,完成了使命。不久,南越丞相吕嘉叛乱,杀其王及汉使者,终军也殉难。死时年仅二十余岁,世人称他为“终童”。他为国家的统一献身于边陲,这是值得后人纪念的。相传这仲宫镇又是隋末瓦岗寨农民起义军领袖秦琼、罗士信、贾润甫的故乡。演义小说《说唐》写秦琼为北齐大将秦襄之子,实则秦琼祖上世居济南,以“冶铁”为业,有“铸铁秦家”之称(近年在济南发掘出秦琼的父亲秦爱字季养的墓,据墓志铭载秦家世居济南怀智里,父祖皆仕北齐为官。旧史所载是错误的)。罗士信是《说唐》中少年英俊的名将罗成的原型。他本为隋将,后参加瓦岗寨起义军。降唐后,战功卓著,封郯国公(据传其家在济南城内罗姑井)。随秦王李世民征讨刘黑闼,得一城,士信守之,城陷被俘,不屈而死,死时年仅28岁。小说中,罗成于淤泥河乱箭穿身的悲剧情节,便是根据这一记载铺衍而成的。贾润甫在瓦岗军攻占洛阳后,与李密议事不和,“乘驴而去”,脱离了起义军。在小说里,他被写成秦琼结拜的36友之一,是江湖好汉聚会的酒店“贾家楼”的店主。

如今的仲宫镇,更为繁华。山区物产汇集于此,运往济南。干鲜果品中最富特色的是个大色鲜、甜中带酸的“水杏”。唐段成式《酉阳杂俎》中称之为“汉帝杏”,记日:“济南郡之东南有分流山,山上多杏,大如梨,色黄如橘,土人谓之汉帝杏,亦日金杏。”还有果核丰满、脆香可口的核桃。南山中多柿树,据说,柿树有七绝:一长寿;二多荫凉;三无鸟巢;四不生虫;五霜叶赤红,可以赏玩;六结的果实甜美;七落叶肥大,可以用来写字。那金黄透明的合柿,每个都有饭碗一般大。仲宫水质纯美,解放后,这儿修建了一座大型酒厂,酿制的“锦绣川特酿”等名酒驰誉全国。

由仲宫溯锦绣川东行,层峦耸翠,野花缤纷,涧水跳浪,山禽飞鸣,确实是绚烂如锦绣。明代著名诗人刘天民的《函山集》中,对这一带景物多有题咏。川北诸山,以青桐山最高,山西岩有大穴,深不可测,以石投之,听不到石头落地的声音,当地人称之为“老魔窟”。山的北崖,有洞,名为大佛洞。洞内塑有佛及胁侍菩萨造像,佛像高达9.05米,躯干雄伟,法相庄严,著披肩式长衣,胸前博带左右下垂,衣纹流动,是山东已发现的最大的造像,为唐代初年的作品。菩萨像高2.2米,面容丰满,表情慈祥,宛然似唐代世俗贵妇的画像。山下本有寺,叫做大佛寺,如今寺早已废圮。

由青桐山东行十余里,至西营汪杨村附近,便是锦绣川水库了。锦绣川在这一带汇纳了云河、天井峪、羊角峪、渍米峪水。筑坝贮之,形成了一个涵淡汪洋的人工湖,蓄水量达4000万立方米。站在横亘两山之间的石坝上,东望群山环抱、碧波浩渺,翠蓝的天光,翠蓝的水波,翠蓝的山色,浑然一体,仿佛是一块巨大、晶莹的翡翠,而游人也被镶嵌于其中了。石坝西面,水从闸门中泻出,飞瀑溅珠,银河倾泻,轰鸣的水声在四山间回荡,龙吟虎啸,惊心动魄。

P45-47

序言

济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积淀丰厚,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中华民族重要史前文化——龙山文化的最初发现地。相传,大舜曾耕于历山,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在任北宋齐州(济南)太守期间对此作过详实考证,济南亦有舜祠、舜井、娥英祠等舜迹遗存。春秋战国时期,济南是齐鲁文化的交汇之处,尚功利、求革新的齐文化和重仁义、尚伦理的鲁文化在这里有机融合、兼收并蓄,长久地滋润了济南的地域文化、城市性格。秦汉以来,又有伏生传《尚书》、娄敬谋国策、终军请缨出使南越、曹操相济南等重大历史人物、事件在这里风云际会,其中伏生口授《尚书》,对于填补秦始皇焚书坑儒形成的汉初文化真空起到了重要作用。隋唐北宋时期,济南群星璀璨、人才辈出,名相房玄龄,名将秦琼,高僧义净,诗人崔融、员半千、范讽等皆为一世俊杰,李白、杜甫、高适、苏轼、苏辙、曾巩等名流文士或游历或仕宦于此,诗圣杜甫留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的千古佳句。南宋以后,济南文坛更是频升巨星,李清照、辛弃疾、张养浩、边贡、李攀龙、李开先,皆为一时领袖诗坛的大家,再加上新城(今桓台)王士稹、淄川蒲松龄(清初新城、淄川均为济南府属县),可以说,宋、元、明、清四代,济南文坛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令人瞩目的重要地位。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给济 、南留下了众多文物古迹。长清孝堂山的东汉石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地面建筑,石祠内的汉代石刻画像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建于隋大业年间的四门塔,是中国最古老的单层亭阁式石塔。位于长清的灵岩寺,唐代曾为中国四大名寺之一,寺内40尊泥塑罗汉,被梁启超誉为“海内第一名塑”。此外,让济南人引以为豪的,还有甲天下的众多涌泉。元代地理学家于钦在《齐乘》中赞日:“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为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众泉喷涌,形成了“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独特景观,成就了济南“泉城”美誉。更兼泉水汇流大明湖,湖在城中,城在景中;南部屏列如黛群山,泉溪淙淙,峰壑森秀。山、泉、湖、河、城有机融合、交相辉映,济南风光秀美如此,也就无怪古人赞叹“济南潇洒似江南”,而“有心常做济南人”了。

1948年9月24日,济南战役胜利结束,济南的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济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古老的泉城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毫不动摇地抓好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摆在重要位置,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大力推进文化创新,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巩固,全社会文明程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文化产业实力显著增强。当前,济南的建设发展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进入了城市建设跨越提升、经济发展转型升级、社会事业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强济南文化软实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是幸运的,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同样如此。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济南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坚持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和科学扬弃,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是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共济南市委宣传部和济南出版社等部门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这套“济南历史文化读本”丛书,对于进一步挖掘济南历史文化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全市人民热爱济南、建设济南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对于更好地宣传济南、展示济南,提高济南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将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3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济南名山史话/济南历史文化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永祥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8800064
开本 16开
页数 12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1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图书小类
重量 0.2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928.3
丛书名
印张 9
印次 1
出版地 山东
240
170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9 5:2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