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象(精)
内容
编辑推荐

显影于纸间的观念之光,介于施魅与去魅间的摄影物语,杉本博司借摄影之名,书写时间与艺术的灵光之作。

当代摄影艺术大师杉本博司,继《直到长出青苔》、《艺术的起源》,完整呈现艺术观念与经典创作的摄影文集。

《现象(精)》评论小品所讨论的艺术范畴更加开阔与多样,在书中,作者探讨艺术、造物工艺、电影、民间传说、歌谣。

内容推荐

杉本博司向来以摄影家的身份为众人所知,举凡他的创作,如《透视画馆》《肖像》《剧场》《海景》等,无一不在挑战我们对于摄影表达的既有认知。他将时间、生命、历史这类具有纵向深度的主题,凝练成为二维的影像。

《现象(精)》是继《直到长出青苔》与《艺术的起源》之后,杉本博司在大陆推出的新一部评论著作,这本评论小品所讨论的艺术范畴更加开阔与多样,在书中,作者探讨艺术、造物工艺、电影、民间传说、歌谣。“停止吧,时间”是一部追溯摄影诞生的考据小史;“本歌取”又是对杜尚式观念的东方回响;“临刑者小曲”中,他接过苏珊·桑塔格未尽之工作,饶有兴致地选出自己心目中的七部日本电影;而“鬼畜的言说”一文俨然是他写作的“现成品”:从旧书摊收集的时代杂志直接翻译出当时西方媒体对日本天皇的专题报道……

从《现象》读来,杉本博司仍是少有的一位站在摄影家的视角,以观看统摄作为现象的艺术背后的历史与哲思的大师。

目录

《现象》简体中文版刊行寄语

神成为佛之时

停止吧,时间[一]

停止吧,时间[二]

本歌取

狐眼女子

临刑者小曲

阿留边几夜宇和

射干玉之黑

母亲

利休·现代

鬼畜的言说

连载结束

试读章节

神成为佛之时

到了这个年纪我才意识到必须思考一个问题——佛对我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手中这尊被认为是平安时代中期的十一面观音立像。至今为止,我也买了好多佛像及神像,但是,那都是些巴掌大的小金铜佛,放在壁龛里,看上去整个空间充满了庄严的紧张感。我把它们当做所谓的艺术品来观赏,并将它们当成是我艺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力量源泉,对神佛而言这可能是不敬的说法,可对我而言它们毕竟是我买的古美术品。然而,这一次的情况有点不同,这与它是一尊一米多高的大型神像有关吧,而它的最大特征是:尽管只是一尊十一面的观音像,可其所营造出来的氖围却极其神圣庄严。当我将这尊观音像供于家中壁龛上时,我感觉出现了一个与之前完全不同的气场,这里简直就变成了一间佛堂,其中完全没有我的位置。这尊观音像所放射出来的力量,像粒子一样普照空间里的每一个角落。

这尊观音像与人类一样,横亘千年而流传至今。它曾被供奉在崇尚山岳信仰的深山寺庙之中,身上承载了无数祈愿。让我难以想象的是,它从一个承受信仰的载体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日本到了明治时期,就开始拒绝一切神佛,这尊观音像就被毁佛废释的浪潮所吞没,被赶出了寺庙,最终辗转到了我的手中。

说起这类佛像的渊源,就像椰子从遥远的岛屿漂流而来一样有趣。事实上我曾好几次亲眼目睹过这类被称为流佛的佛像群。于庆应三年开始筹划的明治元年王政复古同期发布的一系列行政措施中,就有神佛分离令。这类日本宗教史臭名昭著的暴行。为了重新拥戴早已被一般庶民所遗忘的天皇,宣传新的天皇制度,那些国学家、儒学家提出了极其反动、极端复古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日本现代化历程,即被称为明治维新的改革。革命总是伴随着破坏,正所谓“恨屋及乌”,各地的佛教寺院也就相继遭到破坏,这些自古以来被作为祈祷对象来崇拜的佛像群,有的遭到焚烧,有的被扔到了河里,或者是被心存信仰之人埋藏在地底。被焚烧的佛像归于灰烬,而那些扔到河里的佛像,在下游被捞起的时候,很多往往都已经手足残缺璎珞全无,也有一些佛像的尊颜被水流消磨溶解,还有一些佛像则仅存着一丝隐约的微笑。这类佛像群就被称为流佛,当然,很多佛像并没有被人捞起,直接流入了大海,踏上了永无尽头的旅途,如碎藻一般,消失于尘世。

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经写到过我年轻时在纽约一边从事艺术工作一边兼做古美术品生意的经历。从日本越洋送至我手中的,也有一些这样的流佛,当初经我之手,为很多古美术品与佛像找到了新的去处。古美术品商人的经验让我增长了很多见识,特别是可以通过古美术品与纽约的艺术家进行交流,那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当时,极简主义泰斗唐纳德·贾德就对室町时代的根来漆器非常感兴趣,朱红色的颜料下透着黑漆,这种抽象的样式与简约的风格,让人很容易联想到与他作品共通的美感。贾德的朋友弗拉文也是如此,他是用荧光灯的光线进行空间塑造的先驱,而他的这一创作灵感,则是受日本陶艺所启发。日本陶艺通过人工上釉,使陶器散发出自然色彩,这个过程中,既保留了光线的偶然性又控制了自然釉彩的流动性,这被认为是弗拉文的作品与日本陶艺之间的共通之处。

P11-13

序言

《现象》简体中文版刊行寄语

非常高兴我的随笔集《现象》继《直到长出青苔》与《艺术的起源》之后在中国内地出版发行。中日两国的关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断流变发展,那么也允许我先以个人的视角来回顾一下悠久的中日历史。

大约在两万多年前,地球正处在最后一次冰河期的最寒冷时期,海平面比现在要低二十米左右。那个时候,欧亚大陆的东端延伸出一个半岛,大陆人差不多就是在这个时期来到这个半岛。很快,地球进入间冰期,气候逐渐变暖,海水开始从海峡流入,这个半岛就成为一座独立的海岛。于是,这座海岛就陷入了孤立状态。年轻的时候,我离开这座岛国去环游世界,我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这座海岛的自然环境特别丰富、变化万千,山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果实,海边是海产品的宝库。这个海岛在新石器时代,绝对比世界上的其他地域更适合生活。这个海岛上的人将自然当作神灵来崇拜,在生活中研习与神灵沟通的技术。然而,大陆上却产生了如何让严酷的自然遵从人类意志的技术,这就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的中国文明。他们砍掉自然中的森林,改造成耕地,把动物驯化成家畜,并掌握了栽培植物的技术。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印度恒河流域。中国内地的稻作技术流传到这座海岛上,大约是在三千多年以前。从那个时候开始,这个岛国才意识到世界的存在。又过了一千数百年,隋唐的律令制与佛教一起传人这个岛国。佛教是经由朝鲜半岛的百济传入的,那些前所未见的、金光闪闪的金铜佛像让这座海岛上的人震惊了。于是,很快就模仿唐朝的首都长安建造了平城京奈良。不过,他们对律令制这种制度还是进行了取合,像宫廷里的宦官制度就没有接受,但接受了科举制度,而且至今仍然作为日本的官僚制度而得以延续。然而,不久之后,这个国家就关上了国门,废止遣唐使,停止朝贡。在九世纪到十四世纪初的第一次锁国时代里,这个岛国对中国文明进行了脱胎换骨的尝试。打破汉字结构发明了假名,形成了寝殿造这种宫殿风格,佛教寺院则变成了现在平等院凤凰堂那种样式。尽管正式的外交往来断绝了,但是禅宗却在那个时期从大陆传到了日本。因为发生了令人震惊的巨变,汉民族国家的宋朝遭到蒙古人的侵略,很多禅僧逃亡到这个岛国,将禅的法灯带到了这里。

在地球的另一端,四大文明中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希腊罗马文明所继承。而那时候,好不容易通过伊斯兰国家继承了希腊罗马文明的欧洲,已经迎来了大航海时代,向东方进发。五百多年前,枪与基督教传到了这座海岛,眨眼之间,基督教就在这座海岛上传播开来,最鼎盛时期信徒人数超过了20万。然而,基督教后来遭到当时的执政者丰臣秀吉的禁止,接着,德川幕府再一次施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明朝则因丰臣秀吉进攻朝鲜而发兵援朝,这场战争之后,便为清朝取而代之。在那个时候,欧洲已经开始侵略亚洲了。所谓文明的抗争,其实就是价值观的抗争。锁国状态下的岛国通过荷兰这个唯一的沟通渠道得知了鸦片战争中清朝的苦境之后,发布了警戒命令。然后,美国就乘着黑船来了。再然后,就打开国门,接受西方文明。就像在唐朝那个时代积极引进中国文明一样,那个时候这座岛国也用了同样的方法来对待西方文明。采取“只接受喜欢的部分而拒绝其他不喜欢的部分”的策略,完成了明治维新。当时的口号就是“和魂洋才”。落后的王政复古成为应对近代化的一种策略。当初正是依靠天皇制才成功引进了唐朝的制度,这一次,也是利用了天皇制。这个岛国迅速地发生改变,到了1900年,便加入到支持镇压义和团的欧洲列强的队伍之中。在世界四大文明里面,古埃及文明已经消亡,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也成为昔日传说,可中华文明却绵延不绝地延续到了今天。这样的自强与自尊理应承受得了任何蛮族的侵略。但是,思想价值承受得了可枪炮却承受不了。很快地,号召复兴中华的辛亥革命爆发了。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的这段时期,日本国内的有识之士毫不吝啬地向孙文施以援手。然而,接来被驱逐的清朝皇帝、建立伪满洲国的也是日本,只能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讽刺。辛亥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而继承这一遗志的蒋介石却不得不与日本军国主义开战。日本战败后,迅速席卷中国的又是什么呢?是在十九世纪便已洞察资本主义弊害的马克思所建立的共产主义思想。那么顽固地拒绝欧洲价值观的中国竟然接受了这个可谓最最先锋的共产主义,这让全世界都为之震惊。但是,脱离了苏联的世界革命路线,冷战时代终结,中国又出人意料地成功转型。不,这不是转型,而是重新回归中华文明本身。

在中国历史中,不论是哪一个时代,所贯彻的都是实用主义。我觉得,在现在这个时代,能在实用的基础上将资本主义的甜蜜与共产主义的理想完美结合起来的,就只有中华民族了。

书评(媒体评论)

我作为一名当代艺术家,并不是为了自我表现而创作。我心中的自我,步履蹒跚地来到这漫长的民族历史尽头,只为了窥视彼方迷失了的远祖之地;我心中的自我,不过是盲人手中的盲杖,只能一点一点地敲打着那通向历史的道路,依靠回声的引导来从事我的创作。

在我看来,所谓理解西方,就是去发现自己身上的日本式灵性,并利用西方文脉再次表现这种灵性,使之成为我自己的艺术。

——杉本博司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象(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杉本博司
译者 林叶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9553730
开本 32开
页数 25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80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536
CIP核字 2014223770
中图分类号 J05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广西
217
153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SHINCHOSHA Publishing Co., Ltd.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7:3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