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原配/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小说集《原配》是国家一级编剧王梓夫的作品,收录中篇小说八篇,包括《向土地下跪》、《男人气象》、《守望北京》等。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应该说是惊心动魄,充满了戏剧悬念。且整部小说气魄雄伟,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视野辽阔。值得广大小说爱好者阅读。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中篇小说集,收录了《向土地下跪》、《男人气象》、《守望北京》、《原配》等共八篇中篇小说。这些作品大多注重渲染,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别有一种韵味。作者王梓夫用最简练平实的语言记录和吟唱了平凡人的平凡生活。作品立意深刻,内容积极,具有出版价值。

目录

向土地下跪

足道

死谜

男人气象

守望北京

蝉蜕

原配

格外

试读章节

康老犁终于有了土地了,而且是柳林庄最好的葫芦垡。葫芦垡守着潮白河边,二合土,蒙金夜潮。柳林庄没好土,北边黏,南边沙,西边乱丧岗,东边盐碱洼。只有葫芦垡,既不是一榔头砸下去一个白印的死硬黏土,也不是有点儿水就漏下去的筛子沙。葫芦垡是黏沙土,那土棉软得像面缸里的面,捧在手里就想往心口窝上贴。最难得的是保墒,甭管天多旱,表面上都干得像生了锈一样发黄,到了夜里,依然是潮乎乎地返着地气。要不怎么叫“蒙金夜潮”地呢。

康老犁为了证实这不是做梦,他拉着老婆孩子来到葫芦垡,将刻着“康”字的汉白玉界石埋在地界上。那是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康老犁抱着那汉白玉界石在地上打着滚儿,把潮乎乎的土捧在手里使劲儿地闻。孩子见父亲如此发疯,也跟着他滚成了一个蛋蛋儿。滚成了蛋蛋儿的父子俩突然扑向了田小穗,将她摁倒在垄沟里,儿子笑了,丈夫却哭了。丈夫死死地压住她,疯子一样地哭着:“穗啊我的地,地啊我的穗……”

田小穗也哭起来,她搂着丈夫的脖子,把一张泪脸在丈夫的胸脯子上蹭着,哭得嗓子都哑了:“她爹呀我对不起你呀……”

康老犁安慰着老婆,同时也安慰着自己:“说什么呢,这地姓康了,这葫芦垡是咱的了。”

田小穗哭着说:“可这葫芦垡来得不光彩啊……”

康老犁把田小穗搂紧了:“谁说不光彩,你给他一个儿子,他给咱三亩地,扯平了。”

田小穗说:“我再也不见冯有槐了,我再也不进冯家的门了……”

康老犁说:“咱不见冯有槐,咱不进冯家的门,咱有地了,有了地咱就过自己的日子了。”

田小穗说:“有了地你也不去给他当长工了?”

康老犁说:“不当了,不当了,猪八戒摔耙子,不伺候(猴)了……”

两个说着又哭了起来。只有他们的儿子土地没有哭,一个劲儿地疯滚疯闹着。闹着闹着,累了,竟躺在垄沟里睡了。康老犁见儿子睡了,顿时澎湃起来,又将田小穗按倒在垄沟里。在这朦朦胧胧的月光下,康老犁亮出了锋利的犁铧,在田小穗那片肥沃的土地上忘情地耕作起来。田小穗像秋天的土地一样,发出了酣畅淋漓的呻吟。

当田小穗的肚子又大起来的时候,葫芦垡的棉花已经像云朵一样地绽放开来。

正如康老犁向田小穗承诺的那样,田小穗不再给冯家当丫鬟,康老犁也辞去了长工头儿,当起了自耕农,过起了自给自足的小日子。三亩葫芦垡固然不够他们种的,康老犁又跟冯有槐租了三十亩地,紧挨着葫芦垡。

除了种几亩保命用的谷子和玉米,康老犁将葫芦垡和租来的大部分土地都种上了棉花。种棉花是跟河东学的,潮白河东边是八路军领导的解放区,那里正组织群众大生产,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要发家,种棉花。

种棉花确实能发家,可是也最要功夫:下种间苗、整枝打权、防病治虫、精心采摘,哪一步的功夫都要用到家。康老犁是庄稼把式,又是个浑身力气用不完的男子汉,花费功夫怕什么。他这辈子,所有的功夫和力气都花费在两样事情上了,一是耕作土地,二是耕作女人。

正当田小穗挺着大肚子采摘新棉的时候,在不远处收高粱的冯有槐过来了。他把镰刀别在后腰上,将烟荷包递给了康老犁。康老犁也只好停下手里的活儿陪冯有槐吸起了烟。

田小穗见冯有槐走来,扭头往回摘着棉花。手忙脚乱,常常把抓到手的棉花掉在地上,再拾起来则沾了许多碎棉花叶,半天也择不干净。她像是避讳着一种邪恶的禁忌,尽可能躲避着冯有槐。连跟冯有槐一起制造儿子的时候,她都不敢看他一眼。冯有槐也曾试图给他以温存,她总是惊慌失措地逃避着。她的肚子也真争气,居然就给冯有槐生出了一个儿子。冯有槐给儿子取名叫冯绍光,总算是后继有人了。

不知道冯有槐什么时候走的。康老犁的脸像一朵绽开的棉花朵,大嘴叉子都快咧到耳朵根上去了。田小穗感到别扭,两个男人怎么还能站在一起抽烟说话呢?难道忘了他们中间的那个女人吗?

P8-9

书评(媒体评论)

王梓夫是一个编故事的能手,故事非常好,非常吸引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应该说是惊心动魄,充满了戏剧悬念。

——雷达

他的书送给我夫人了,她天天在看,其中有很多章节不由得拍案叫绝……我相信他在人艺期间的耳濡目染以及人艺这种文化氛围,包括作品中的戏剧性的因素都是他到人艺之后从其他艺术门类中吸取的营养,我能看出人艺的艺术家们对他的熏陶。

——陈建功

“重要的不是你叙述的是什么时代,而是你站在什么时代来叙述”。这部书雷达给了一个很中肯的评价,打通了历史和现代的隔膜,把这个距离缩短了,使得读者能够在历史和现实之间来回游动。我觉得这是个很深刻的见解,讲得很到家。

——何西来

多年来,王梓夫在中国文坛若隐若现,他沉得住气。知道他的人,知道他的分量,沉甸甸的。决不赶潮流,不追求流行效果。他一如既往地写着他的作品。很多热烈一时的写作并不是写着自己的作品,只有王梓夫这样默默地写作,始终写着自己的作品。王梓夫的作品并不算多,但一篇是一篇,一部是一部,里面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文学品质。你可能因为没有听到聒噪的名声而忽略了他。但一旦注意到他,你就能感觉到他像山、岩石或峭壁一样的存在。

——陈晓明

这部作品写起来,可真是气魄雄伟,长江大河一泻千里,视野辽阔。

——【台湾】罗兰

《漕运码头》是评委会全票通过的一部作品,描写了大运河两岸的民情风俗,融悬念、传奇性于一体,具有全新的民间视角。

——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评委会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原配/中国专业作家小说典藏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梓夫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文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3456329
开本 16开
页数 44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8
出版时间 2015-01-01
首版时间 2015-0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566
CIP核字 2014273986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28.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5: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