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从边缘返回中心(黎湘萍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
内容
编辑推荐

“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将以系统性、权威性的编选形式,成就华文文学研究领域的大典。其意义,一是展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研究的整体性学术成果;二是抢救已故学人的研究力作;三是弥补此一研究领域的空缺,以新视界做出新的开拓;四是凸显典藏性,有较高的历史价值与人文价值。黎湘萍编著的《从边缘返回中心》是该文库之一。

内容推荐

《从边缘返回中心》是作者黎湘萍的自选集。所选的论文、随笔、序跋是作者九十年代以来关于台港澳地区作家作品和海外华人文学的观察、思考和评论。第一部分,主要是学术论文,有的曾在有关刊物上发表,有的则在学术会议上做过交流,曾收入有关会议的论文集,但尚未在学术期刊发表,此次收集在一起,并做了一些补充和修订。这些论文,有宏观的论述,涉及观察和研究台港澳和海外华人文学的视野、方法和理论问题;也有具体的文学史议题(如台湾光复初期公共领域与文学的关系的问题)、文学史上的“失踪者”的问题;有两岸文学的比较研究(如《两种现代性》中关于冷战初期两岸小说的比较研究);还有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例如关于杨逵、陈映真、白先勇、王文兴、郭松棻、江文也等人的研究,这些个案研究都尝试挖掘出作家作品背后的更为深广的社会、历史和文学的意义,在空间和时间的维度上有所拓展。第二部分主要是一些人物随笔,仍然以台港澳地区和海外华人作家为主,对老作家的新创作有所追踪和论述,也有一些怀人的文章;第三部分是作者写的序跋、书评,涉及台湾文学、文学理论、哲理小说和台湾纪录片研究等方面的介绍,留下一点读书的痕迹。最后是附录,收入一篇关于台湾文学研究的访谈。

目录

自序 终结“冷战”思维的新学科

第一辑 观察与思考

思想者的“孤独”?

——关于陈映真的文学和思想与战后东亚诸问题的内在关联

时间与叙述

——观察“殖民地”文学的一种方法?

“一”与“多”的辩证:江文也的诗艺与生命伦理

光复初期公共领域的建立与文学的位置:1945—

“杨逵问题”:殖民地意识及其起源

细读的烦恼

——从《家变》评论看海峡两岸台湾小说之研究

两种现代性?

——冷战初期两岸小说初论

从边缘返回中心

——关于华文文学的文化价值与历史价值,族群、文化身份与华人文学

——以台湾香港澳门文学史的撰述为例

第二辑 随笔

是莱谟斯,还是罗谟鲁斯?

——从海峡两岸“走近鲁迅”的不同方式谈起

历史清理与人性反省:陈映真近作的价值

——从《归乡》、《夜雾》到《忠孝公园》

谪仙白先勇及其意义

闻弦歌而知雅意

——从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开始的文艺复兴

痛失耀德

第三辑 序跋与书评

“走出国境内的异国”

——《台湾的忧郁》人间版自序

隐地的时间

——序《草的天堂》

“狐狸”文论

——序龚鹏程《文学散步》

毋忘香港

——读刘登翰主编《香港文学史》

附录

疗伤与救赎

——黎湘萍教授谈台湾文学研究

黎湘萍学术年表

后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从边缘返回中心(黎湘萍选集)/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文库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黎湘萍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73111
开本 32开
页数 29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8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4-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72
CIP核字 2014247576
中图分类号 I106-53
丛书名
印张 9.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5
150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