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怎样看叶氏逐兽得砚的传说
二、晚唐和五代:良砚初现
三、南唐到宋:官方工程
四、元明两代:民间作业
五、乾隆帝和龙尾砚
六、“旧坑”和“新坑”
七、籽料和山料
八、金星:标志和争议
九、从半枚宋代仿眉纹陶砚谈起
十、罗纹无星皆堪磨
十一、筭条罗纹命名考
十二、鳅背纹和鱼子纹
十三、砚山何处“庙前坑”
十四、小砚明窗为君伴
十五、从匣砚到墨盒
后记
图书 | 龙尾砚(中国名砚) |
内容 | 目录 前言 一、怎样看叶氏逐兽得砚的传说 二、晚唐和五代:良砚初现 三、南唐到宋:官方工程 四、元明两代:民间作业 五、乾隆帝和龙尾砚 六、“旧坑”和“新坑” 七、籽料和山料 八、金星:标志和争议 九、从半枚宋代仿眉纹陶砚谈起 十、罗纹无星皆堪磨 十一、筭条罗纹命名考 十二、鳅背纹和鱼子纹 十三、砚山何处“庙前坑” 十四、小砚明窗为君伴 十五、从匣砚到墨盒 后记 内容推荐 “歙之石,龙尾最”,程歗、郑国庆著的《龙尾砚(中国名砚)》聚焦于解读歙砚的代表婺源龙尾砚。书稿前五篇,旨在纵向勾勒从晚唐到清代龙尾砚史的简要发展脉络;后十篇对砚坑砚材、石品纹饰、砚式特色等专题做横向讨论。书稿内容,有些是论析了既往龙尾砚史长期以来或未涉及的问题,有些是提出过去虽已涉及而著者现今形成的新的看法,有些则是对既往砚史砚谱上相关论说的补充和推进,从而在若干重要侧面反映了21世纪初期龙尾砚史研究的新水平。 全书展示图片150余幅,主要是历代较有代表性的龙尾旧砚、当代砚及其砚材的写真,也有龙尾山砚坑近照和相关地图、文献的书影等,供读者鉴赏评析。 编辑推荐 程歗、郑国庆著的《龙尾砚(中国名砚)》清晰地梳理龙尾砚发展的整个历史,重点讲述有代表性的历史发展阶段,解读龙尾砚的整个跌宕起伏的发展历史。书中150多幅图片所展示的龙尾砚及砚材,都是作者在平时所见和收藏的基础上积累所得,其中不乏珍贵和研究价值很高的珍品,对于龙尾砚的爱好者和研究者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龙尾砚(中国名砚)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程歗//郑国庆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湖南美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5670946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165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5-01-01 |
首版时间 | 2015-01-01 |
印刷时间 | 2015-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588 |
CIP核字 | 2014284214 |
中图分类号 | TS951.28 |
丛书名 | |
印张 | 10.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湖南 |
长 | 260 |
宽 | 186 |
高 | 1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