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失独(中国家庭之痛)/关注丛书
内容
试读章节

第一节 张晔:眼看着就要上大学却梦断车祸

17岁,豆蔻年华。正在读高中二年级、一年后准备考大学的北京女孩张晔,一如含苞待放鲜艳欲滴的美丽花朵,在冬天里的一个早晨却突然血溅街头,永远地凋谢了。父母那整日充得满满的人生希望,那寄托在女儿身上的无限梦想,随之像肥皂泡一样在最美丽的时刻异常残酷地彻底破灭……

血色清晨

1999年1月19日的那个早晨,北京的冬天一如往年日短夜长。

已经是6点半了,但天仍灰蒙蒙的。正在上高二的女孩张哗像往日一样推起自行车走出家门,与邻居的另一名女同学一道冒着瑟瑟寒风,骑自行车去上学。今天,是学校期末考试的第一天,身为学习委员、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的张晔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她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

天空的东边,朝霞如血。街道的中央,人影幢幢,你来我往。

张晔与同伴一前一后、一路说笑地朝学校的方向驶去。行至离家不远的拐弯处,一辆面包车突然如脱缰的野马从侧面疾驰而来,两名如花少女还来不及躲闪,便先后被撞倒在地,血溅街头。

这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血色早晨。两名少女的青春热血染红了北京的街头。这骇人的血色透过氤氲朦胧的晨色,与天边的如血朝霞渐渐融成一体。天地间顿时红成一片,空气中霎时间弥漫着血腥的味道。各种路过的机动车不约而同“呜呜”地发出凄然的哀鸣。

在两名少女的出事地点——北京南郊南苑机场附近的那条依旧昏暗的小街上,过往的路人被眼前这突如其来的事故惊呆了。人们纷纷停止赶路,有的惊呼,有的哭喊,有的观望,有的则焦急地张罗着打110报警。

肇事司机经过一夜的疲劳驾驶,困顿麻木的神经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事故震醒了。面对众人的围困和指责,他别无选择地在好心人的督促和协助下,将两名鲜血淋漓的少女匆匆地送到附近的七一一医院。

父亲张立军是在女儿被送到七一一医院抢救之后才得到消息的。

事实上,女儿出事的地点距离自己的家门口也就几百米远,可张立军和妻子王俊玲对此一无所知。女儿离开家门之后,张立军便上班去了,妻子刘俊玲下岗在家。张立军大约是在八九点钟的时候才得知女儿出事的消息。当他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才想起早上刚上班时,有一位同事说起早晨距家门口不远处发生的那起车祸。但那时候晨色微曦,那位同事并未看清被撞者。张立军也没太在意,就如报纸和电视新闻上时常报道的车祸新闻一样,听起来虽然令人伤心,但毕竟与己无关。可能每个人都会觉得,那样的不幸事件离自己毕竟很远很远。而现在,张立军做梦也没有想到,这种以往看似遥远的不幸已经降临到自己的头上。当他的另一位同事、好友马秀魁将消息告诉他时,张立军心一沉,忽然间便有一种不祥之兆。

其实,马秀魁在将这一不幸消息告诉张立军的时候,竭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作为张立军多年来最好的同事和朋友,马秀魁知道张立军患有心脏病,经不起外来的严重刺激。所以,马秀魁搜索着适当的词句,尽量地轻描淡写。

“立军,听说你女儿让车给撞了,咱们赶快去医院看看吧。”

张立军隐隐约约感觉到大祸临头,但同时还心存侥幸。他想:不见得会那么严重吧?

张立军是被马秀魁架着走进医院的。一路上尽管他尽量往好处想,但仍然感觉到内心发慌,两腿发软,以至于无力爬医院的楼梯。马秀魁架着张立军坐上了电梯,到了医院的急救室。妻子刘俊玲这时候已先他一步赶来了,是街坊告诉她的消息。

情况比张立军想象的要严重得多。

张晔出事至今虽然已经过去好多年,但张立军的另一位同事和好友余小云在向我描述车祸的惨状时,我仍感到毛骨悚然:“这孩子满脸是血,脑浆汩汩地往外淌。我一看都傻眼了。立军的同事、好友几乎都赶到医院来了,见这阵势都纷纷恳求医生,说不管花多少钱,都要把孩子救下来!”

同事和好友都没敢让张立军夫妇进急救用的隔离室,怕他俩受不了。

直到医生让看拍出来的X光片子,张立军夫妇才知道女儿已经在病危状态。医生尽可能平静又明白无误地说:“张晔的生命最多能维持三天。”但夫妇俩仍声泪俱下地恳求医生全力抢救,说哪怕是个植物人也要留下,因为张哗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啊!这个已经长到17岁的“唯一”如果都没了,自己这一辈子还会有什么指望呢?

七一一医院的医生是善良而负责任的。这所远离闹市、位于京城南郊、平时并不为京城多数人所知道的医院,无论是普通护士、医生,还是科室主任乃至院里的领导,都对张晔这朵行将凋谢的少女之花以及她的父母投以深深的同情,他们有什么理由不进行全力抢救呢?

手术与护理在这所医院紧张而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医护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全力投入到对张哗的救护行动中。

一天、两天、三天……张晔的生命之火在风雨飘摇中顽强地燃烧着,所有的人都全神贯注、满怀希望地祈祷着这赢弱的生命之火能持续下去,期待着这无限宝贵的青春生命能在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发生奇迹重获新生,这种祈祷与期待一直进行了九天。当第九天的如血朝霞照常映现蓝天的时候,张晔这盏燃烧了17年265天的生命之火,还是无情地、令人痛惜地彻底熄灭了。

与张晔一同被撞倒的那位同学却很幸运,虽然留下终生残疾,但毕竟保住了性命。

P35-37

目录

引子 法学教授“挑战”独生政策

第一章 意外伤害,悬在独生子女头上的一把利剑

花季年华,有多少生命如花瓶那般易碎

触目惊心的数字

第二章 不该凋谢的花朵

 第一节 张晔:眼看着就要上大学却梦断车祸

血色清晨

假如不发生意外,这是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

谁在往他们的伤口上撒盐

难以解脱的噩梦

迟到的孩子梦

 第二节 马曼:泪飞顿作流星雨

仰望星空,怀念一个灿若明星的女孩

天上流星与人间悲剧

艰难的寻访

伤心是灵魂深处绝望的痛

 第三节 何羽飞:上学路上无归期

回家的路有多远

世界上有一种伤痛难以医治

 第四节 集体罹难,花季最不能承受之重

第三章 风烛残年,谁解孤苦滋味

 第五节 郭宝臣:厄运撞得他的晚年如此凄凉

生命曾经如此辉煌

屋漏偏遭天不测

风烛残年,谁解孤苦滋味

 第六节 张穆然:生死之间说坚强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要是哭能解决问题大家就放声哭吧

好好活着,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怀念

相依为命,思念到永远

 第七节 林为忠:补生孩子的艰辛

世纪之交,16岁的儿子却突然夭折

痛失儿子的日子到底有多难

人到中年,他们决意要重新生一个孩子

新生儿带来的新问题

补生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谁能感知生命中真正的疼痛与危机

第四章 执着的“再生族”,大胆的“二胎族”

 第八节 执着的“再生族”,可叹的老孕妇

 第九节 都市里的二胎族

王惠: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巴兰兰:我不忍心扼杀已经存在的生命

雨薇:为生第二胎她丢失了婚姻与尊严

都市里什么人在生二胎

第五章 一对夫妻究竟能不能生第二个孩子

 第十节 “独生子女”政策回眸

 第十一节 “独生子女”问题种种

独生子女的性格缺陷

无奈的城市空巢老人

中国人口结构的困境,人口学者的说法

 第十二节 全国政协委员的呼吁

计划生育不等于只生一个孩子

 第十三节 30年“独生”政策的节点与国民的期盼

30年的期限和“领军人物”观念的转变

民意如潮,“铁板一块”的政策到底该不该松动

一个负责任的政府理应重视百姓的疾苦与呼声

序言

关注我们大家的伤痛

梁鸿鹰

我们乘着时光的高速列车行进,一路上迅速掠过车窗的景色繁花似锦,我们看到欢笑,领略祥和,感悟时代发展中不断生长的新气象,这些是时代的主流与主色调,因为我们的生活洒满灿烂的阳光,我们的社会充溢着蓬勃的生机,我们幸福的欢乐是如此由衷。

但越是在这个时候,我们越是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善于体会痛苦,应该学会更清楚地体会社会与生活当中那些更为复杂的侧面与背面。因为,任何社会前行的道路,不会总是笔直、平坦的,一方面,生活本身充满了变数、曲折与坎坷,不管是个人,还是家庭,都需要有面对与迎接人生变数的准备;另一方面,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剧烈转型的历史时期,社会结构、社会利益的调整,乃至价值观念的嬗变,往往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有的时候,富足与贫乏、幸福与痛苦、得到与失去,可能会相伴相生,但所有这一切,都不应该成为我们把社会的痛苦、个人及家庭的失意与挫折关在门外的理由。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无比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在大浪淘沙、排山倒海的生活面前,我们显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支撑。这种支撑可能是有形的,可能是无形的,可能只是目光的投注,可能会是双手的紧握,但支撑是情感的传递,是心灵的沟通,是暗夜里的灯盏,是风雪中的庇护,定会带来光亮、希望与温暖。因此,《关注丛书》有着巨大的意义和价值。

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三位作家是以自己巨大的同情、辛劳的探访、含泪的笔触,探究个人与社会的伤痛的,他们把当今社会一些特殊群体的个人之殇与社会之痛联系起来,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呐喊、发问、呼吁——为了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和谐,他们“肩起黑暗的闸门”,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担当,传递出了全社会的人间大爱。

中国是个发展中的大国,背负着沉重的历史负担,承载着现实的多重矛盾,人口问题、老龄化问题、农民工问题,成为我们无法绕过的矛盾纠结点,在这些问题面前,作家是在场的、带着痛感给予关注的。翻阅我们这套书,大家会看到作家们对社会问题观察的敏锐与表达的,人微。比如杨晓升,他泣血而书,数易其稿,他以其《失独:中国家庭之痛》,揭出大量发人深省的事实,探讨了一个对个人与家庭最为致命的伤痛——失独。“独”而复“失”,何其痛哉!作家拿出了自己格外深沉的思考,他让我们感受到,当个人之痛成为社会之痛,是需要我们给予充分重视的。作品当中写到的张文良和莫学云这对普通夫妇的遭际让人感慨,他们的女儿张穆然因患卵巢胚胎癌在16岁便坚强离世。这位花季少女在得病以前,说自己看两朵花在一起像是在打架一样,是竞争的关系,可得病以后她的看法不一样了,觉得两朵花在一起很协调。“以前想着世界太不公平了,让我得病。现在看不过是生活拐了个弯”。唯一的孩子离去了,这对“老三届”夫妇“除了回忆,除了思念,除了想方设法让自己好好活着,这对孤寂的夫妻此生此世还能有别的什么快乐和奢望呢”?我们与作者一样,只能送上最真诚的祝福……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空巢:我的养老谁做主》,接受任务的弋舟被自己面对的课题震动了,他决定利用假期带上自己13岁的儿子一同采访。“儿子只有13岁,正是颟顸无忧的年纪,但我知道,我自己终将会有那个概念意义上的95岁,关键的是,儿子他也终将会迎来自己的95岁”。因为,谁也逃不过岁月的刀锋,谁也绕不开老年之痛,准备好吧——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

辽宁青年作家李铭为这套丛书拿出了两个选题,一是《农民工性生活:情迷都市》,讲述的是农民工的性生活问题,这是在该群体中广泛存在着的“空白”——巨大而被严重扭曲。作者在书中说:“真正的幸福和快乐,其实只有他们自己的内心懂得。我们能够看到那么多快乐的面孔,其实都是一种假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隐私和酸楚。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内心包裹上一层硬壳,不叫人接近。不是不渴望交流,而是实在无法信任——这看似强大的背后,其实隐含着巨大的脆弱。”这脆弱引发的思索应该是多方面的。他拿出来的另一个选题——《留守:守望的天空》,聚焦我国数量已超过6100万的留守儿童,他们与4700万“空巢”女人和8000多万“空巢”老人,是我们现实社会的隐痛,尤其是这6000多万的农村留守儿童,真让我们忧虑啊,因为这个格外脆弱的群体的生存直接关系到我们的未来。

从这些作家的书写中,在看到当下社会生活突出问题的同时,我们更看到了社会生活角落上的那些难为人知的隐秘。有位伟人曾经说过,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这些现实的课题、普通人现实的痛楚,是与我们的生活相关联的,就说那些不幸的人们吧,正如李铭所说:“其实,他们距离我们并不遥远。只是在这样一个喧嚣浮躁的时代里,我们的脚步匆匆,身心疲惫中,忘了关照一下他人,也忘了温润一下自己。”现在,我们的作家负起了自己应有的使命,他们做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就是把问题摆到大家面前,让公众可以更好地聆听、关切,投以更多的热情,进而去解决这些问题。

医治社会问题的药方不是哪个人能够开出的,有些问题不可能指望一两天就得到解决,但这些作家的才情和劳动,不仅让人肃然起敬,而且能让我们吸取到许多人生的营养。

(本文作者为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

内容推荐

失独:是指独生子女,意外亡故引发的家里老人养老送终成问题的社会现象。

我国是一个实行计划生育的独特国度,已经有上亿的新生儿降临,他们从来没有兄弟姐妹,其中一部分又因天灾人祸,未尝尽人生百味,便先于父母离世。

《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作者杨晓升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良知,调查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走进失独父母的内心,倾听他们的真情讲述。

编辑推荐

中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并使其成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对我国的人口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是人类在生存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病伤及意外事件,造成生命的夭折和消失。中国目前有近百万失独家庭,他们的生活现状、晚境如何,是人们深为关注和引起社会重视的问题。

《失独:中国家庭之痛》作者杨晓升秉承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性良知,调查失独家庭的生存状况,走进失独父母的内心,倾听他们的真情讲述。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失独(中国家庭之痛)/关注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晓升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1306539
开本 16开
页数 3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16
出版时间 2014-10-01
首版时间 2014-10-01
印刷时间 2014-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52
CIP核字 2013310297
中图分类号 D669.1
丛书名
印张 21
印次 1
出版地 陕西
239
171
2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