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读史让你更聪明(轻松阅读史记与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轻松阅读《史记》与《资治通鉴》,北大教授张颐武作序,轻松阅读国学经典,透彻解读文化精粹!

刘琦主编的《读史让你更聪明:轻松阅读史记与资治通鉴》为一本历史类著作的知识普及性图书,书中选取了《史记》与《资治通鉴》两部名著中的多个历史故事,对其进行简单易懂的讲解,丰富了读者的中国历史知识,帮助读者在提高对中国历史著作阅读兴趣的同时,做到以史为鉴、以古为师。

内容推荐

《史记》和《资治通鉴》是我国史学界的两部巨著。其中《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评价之高,可见一斑;《资治通鉴》被誉为“相砍书”,即“讲的是真正的内幕”,被后人认为是从政必读之书。

刘琦主编的《读史让你更聪明:轻松阅读史记与资治通鉴》节选了《史记》与《资治通鉴》中的著名历史小故事,并结合事件背景娓娓道来,让读者的领略两本史学巨著风韵的同时,可以以史为鉴,在人生中有所启迪,真正做到读来即用,有益于生活。

目录

【史记篇】

 秦始皇的故事

 鸿门宴

 楚霸王垓下兵败

 赵氏孤儿

 圣人孔子

 大泽乡起义

 兵家孙氏名扬天下

 为强秦商鞅变法

 廉颇与蔺相如

 屈原的悲剧

 荆轲刺秦王

 淮阴侯韩信

 神医扁鹊

 飞将军李广

【资治通鉴篇】

 竹林七贤

 曹氏父子

 官渡之战

 三顾茅庐

 赤壁之战

 隋炀帝荒淫无度

 玄武门之变

 安史之乱

 杨贵妃之死

试读章节

三顾茅庐

官渡大战之后,在袁绍大营作客的刘备逃到荆州投奔刘表。刘表拨给他一些人马,让他驻守新野(今河南新野县)。

刘备在荆州住了几年,刘表一直把他当上宾招待。但是,刘备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因为自己的抱负未能实现,总是闷闷不乐。

刘表一再安慰他,让他想开些。但是,刘备胸怀大志,不愿寄人篱下。

为了建功立业,刘备想找个好助手。

听说襄阳有个名士叫司马徽,刘备就特地前去拜访。司马徽很客气地接待他,问他的来意。

刘备说:“先生,我是专程来请教天下大势的。”

司马徽听了,大笑道:“像我这样的凡人,懂得什么天下大势?要谈天下大势,得找有才能的俊杰。”

刘备问道:“到哪里去找这样的俊杰呢?”

司马徽说:“这一带有卧龙,还有凤雏,能请到其中的一位,就可以平定天下了。”

刘备急问卧龙、凤雏是谁,司马徽回答说:“卧龙名叫诸葛亮,字孔明;凤雏名叫庞统,字士元。”

刘备听了,心中大喜,回到新野,就准备去找这两位俊杰。这时,正好有一个读书人前来求见。刘备见他举止大方,文质彬彬,以为他不是卧龙,便是凤雏,忙热情地接待了他。

经过一番谈话,才知道这人名叫徐庶,是当地一位名士,因为听说刘备正在招贤,特地前来投奔他。

刘备很高兴,就把徐庶留在帐中当谋士。

徐庶说:“我有个老朋友诸葛孔明,人们称他卧龙先生,将军想不想见见他?”

刘备从徐庶那里知道了诸葛亮的情况:“诸葛亮不是本地人,他的老家在琅琊郡阳都县(今山东沂水县南)。他少年时,父亲不幸去世。他叔父诸葛玄和刘表是好朋友,带他来到荆州。不久,叔父也去世了,他就在隆中(今湖北襄阳西)搭个茅屋定居下来,一面种地一面读书。现在,他虽然只有27岁,但他学问渊博,朋友们都钦佩他。他常把自己比做古时候的管仲和乐毅。他见天下大乱,刘表不是重用人才的人,便在隆中隐居,过着恬淡的生活。”

刘备听了徐庶的介绍,高兴地说:“既然你跟他是朋友,就请你辛苦一趟,把他请来吧!”

徐庶摇头说:“这可不行。像他这样的人才,一定得将军亲自去请,才能表示出诚意来。”

刘备听司马徽、徐庶这样推重诸葛亮,知道诸葛亮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带上关羽和张飞,一起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出山。

诸葛亮得知刘备要来拜访他,故意躲开了。刘备到了那里,扑了个空。

第一次见不到,第二次再去;两次见不到,第三次又去了。

跟刘备一起去的关羽和张飞有些不耐烦了,而刘备却记住徐庶的话,耐着性子去请。诸葛亮终于被刘备的诚意感动了,就在自己的草屋里接待刘备。

刘备把关羽、张飞留在外面,自己跟着诸葛亮走进屋子,坦率地说:“如今汉室衰落,大权落在奸臣手里。我自己虽然能力差,却很想挽救这个局面,只是想不出好办法,特地来请先生指点。”

诸葛亮见刘备虚心请教,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起来。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百万大军,而他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的人,是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的。孙氏父子占据江东,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百姓归附,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效力。看来,只能和江东联合,不能打孙氏的主意。”

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重地,可刘表是守不住这块地方的。益州沃野千里,一向被人称为“天府之国”,可那里的主人刘璋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心怀不满。

最后,诸葛亮说:“将军是汉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能占领荆、益两州之地,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了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击曹操。到那时,有谁不欢迎将军呢?这样,功业就可以建立,汉室也可以恢复了。”

刘备听着,不禁打心眼里佩服眼前这位青年,于是兴奋地说:“先生的一席话,真是打开了我的心窍,我一定照你说的做。现在,请先生出山,助我一臂之力吧。”

诸葛亮见刘备确有诚意,就高高兴兴跟着刘备到新野去了。后来,人们把这件事称作“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时,身为大汉皇叔的刘备已经47岁了,而隐居隆中的一介小民诸葛亮只有27岁。刘备能够放下架子,往返三次去请诸葛亮出山,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只有胸怀大志,以天下为己任的人才能做到这一点,因为他们需要人才啊。

刘备开了先例,后代统治者纷纷效仿,致使“三顾茅庐”在中国历史上传为佳话。

P110-112

序言

读史让我们更聪明

历史真是巧,在中国的历史学家中,最有成就的就首推二司马了。这两位司马,一位是汉代的司马迁,另一位是宋代的司马光。司马迁的著作是《史记》,而司马光的作品是《资治通鉴》,因为两部作品都太有价值了,大家称这两部作品是中国史学史上的“双璧”,也就是史学史上的两块瑰宝。

司马迁出生在一个史学世家中,其父司马谈就是当时有名的太史令,也就是当时的史官。司马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史学的熏陶,长大成人后就继承了父亲的职务,担任太史令,掌管天文历法及皇家图书,得以通览群书,激发他开始写《史记》。将军李陵在与匈奴的战斗中兵败投降,司马迁因为替他辩解了几句,惹恼了皇帝,获罪下狱,受到了官刑。出狱后他发愤著书,写完了《史记》,成就了中国史学史乃至世界史学史上一笔珍贵的遗产。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被称为纪传体通史,总共有12篇本纪,30篇世家,70篇列传,10篇表,8篇书,共计130篇。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00年的中国历史。系统记录了这期间社会发展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方面。为此,司马迁花了整整13年的时间。文学大师鲁迅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司马光一生诚信、刚正不阿。他主持编纂的《资治通鉴》294卷300万宇,是中国历史上最大也是最著名的以时间为纵贯线的编年史。它上迄战国初年,下至五代末年,记载1369年的史实,对这期间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相关事件之间的各种关系,交代的一清二楚,真正起到了用社会发展之兴衰起伏警示教育后人的目的。为此,司马光耗尽了心血。《资治通鉴》问世后不久,他就积劳成疾,离开了人世。

两位史学大师这么不辞辛苦,留下了这么优秀的史学名著,到底是为什么?就是为了给今天的我们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让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过去,审视今天,面向未来。其实,每当我们碰到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时,都可以在历史中去寻找答案,为什么?因为现实变化太复杂,当我们置身其中,往往难辨真假虚实。而历史就不一样了,它是凝固的现实,纷繁复杂扑朔迷离的生活,被优秀的史学家理性化也条理化了,我们可以很清晰地从中看到今天的影子。我们学习历史,分析历史,也就是在审视今天,理解今天。所以,读史可以让我们更聪明,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吧。

编者

2014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读史让你更聪明(轻松阅读史记与资治通鉴)/中华国学经典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581102401
开本 16开
页数 12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4-11-01
首版时间 2014-11-01
印刷时间 2015-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图书小类
重量 0.198
CIP核字 2014225469
中图分类号 K204.2-49
丛书名
印张 8.5
印次 2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