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父亲(精)》是弗兰茨·卡夫卡于1919年11月写给父亲的一封超级长信,实际上是一篇关于社会学、伦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学的政论文,一篇向过时了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宣战的檄文。其观点鲜明,文笔犀利,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卡夫卡曾托母亲转交此信,但母亲阅读后唯恐得罪父亲,故退还给了他。实际上卡夫卡写这封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父亲看的,而是为了留下一篇时代的文献。
图书 | 致父亲(精) |
内容 | 编辑推荐 《致父亲(精)》是弗兰茨·卡夫卡于1919年11月写给父亲的一封超级长信,实际上是一篇关于社会学、伦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学的政论文,一篇向过时了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宣战的檄文。其观点鲜明,文笔犀利,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卡夫卡曾托母亲转交此信,但母亲阅读后唯恐得罪父亲,故退还给了他。实际上卡夫卡写这封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父亲看的,而是为了留下一篇时代的文献。 内容推荐 《致父亲(精)》是一封关于家庭教育的家书,也是弗兰茨·卡夫卡直陈心扉的自传体小说。在信中,卡夫卡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所受父亲的精神压抑和盘托出,对个性成长、身份认同、家庭游戏、角色转换、教育方式与教育结果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反思,是解读现代家庭关系的经典文本。此外,随书还附赠了两篇卡夫卡的短文,以更好地领略文学大师的内心世界和创造魅力。 目录 编者按 致父亲 他 布雷齐亚观飞记 魏玛之行 附录卡夫卡生平及创作大事年表 试读章节 致父亲 最亲爱的父亲: 你最近曾问过我,为什么我声称我在你面前感到畏惧。像以往一样,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你,这一部分正是出于我对你的畏惧,一部分则是因为要说明这种畏惧的根源牵涉到非常多的细节,在谈起它们时我只能把握一半左右。假如我试图在此书面回答你,答案将是很不完整的,因为在写下来时这种畏惧及其后果也会使我在你面前障碍重重,因为素材之大已远远超出了我的记忆和理解力。 在你的眼里事情总是显得非常简单,至少你在我面前和不加区别地在其他很多人面前是这么说的。你大体上觉得是这样的:你一辈子艰苦工作,为你的孩子们,首先是为我牺牲了一切,结果我得以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有充分的自由可以选择学习专业,丝毫不必为吃饭问题担忧,也就是根本无须有任何忧虑;你并不为此要求我们感恩,你是知道“孩子们的感恩心情”的,但我们至少得做出某种迎合姿态,一种同情的信号;我不是这样,反而从来就躲着你,躲进我的房间,躲在书本里,躲在疯疯癫癫的朋友们那儿,躲在偏激的思想中;我从来没有同你坦率地交谈过,我没有去教堂站到你的身边去,在弗兰岑斯巴德我从来没有去看过你,除此之外,也从来没有家庭观念,对商店和你的其他事情漠不关心,我把工厂套在你的脖子上,然后扬长而去,对奥特拉我支持她的固执,我从不为你哪怕动一下小指头(甚至从来没给过你一张戏票),却为了朋友什么都干。如果你把你对我的评价加以归纳,就会显示出,显然你没有指责我下流或恶毒(也许我最近这次结婚意图是个例外),但分明在说我冷淡形同陌路,忘恩负义。你这样责备我,好像那是我的责任,好像我只要转一下方向盘就可以使一切都改观似的,而你对此连一点责任都没有,要有就只有一点,也就是你对我太好了。你这类习以为常的描述只在一点上我认为是对的,那就是,我也相信,你对我们之间的隔阂是完全没有责任的。但我也同样是完全没有责任的。如果我能说服你承认这一点,那么虽然不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生活,对此我们俩都已经是太老太老了,但可能会出现一种和平,不会终止你的没完没了的指责,但会使之温和下来。 奇怪的是,你好像多少预感到了我想要说些什么。比如你在不久前对我说过:“我一直是喜欢你的,虽然表面上我对你的态度不像其他父亲习惯做的那样,但这正是因为我不像其他父亲那样会装腔作势。”啊,父亲,整个说来,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对我的善意,可是我认为你这个说法是不对的。你不会装腔作势,这是对的,但从这个理由出发断言其他父亲装腔作势,那么这不是赤裸裸的、无须进一步讨论的自以为是,就是(依我看真是这么回事)一种隐蔽的表达,认为我们之间总有什么不正常,而你参与了这种情况的造成,但却是没有责任的。如果你真是这么认为的,那么我们的看法就是一致的了。 我当然不是说,我仅仅是在你的影响下才变成现在这样的。这么说就太夸大其词了(而我甚至很喜欢这种夸大其词)。非常可能,即使我是在一点都不受你影响的情况下长大的,我兴许也不会成为你所希望的那种人。那样我可能会成为一个性格懦弱的、谨小慎微的、犹疑不决的、内心不安的人,既不是罗伯特·卡夫卡,也不是卡尔·赫尔曼,但总之是同我现在这样完全不同的一个人,我们可能会相处得非常好。如果有你作为我的朋友、头头、叔叔、祖父,甚至(尽管那样我会更加犹豫呢)作为我的岳父,我都会很高兴的。但正是作为父亲,你对于我来说是太强大了,尤其因为我的哥哥们很早就死了,而妹妹们隔了很久才来到人世,我不得不一个人承受第一次冲击,对此我的力量是太弱了。 P1-4 序言 这是卡夫卡于1919年11月写给父亲的一封超级长信,实际上是一篇关于社会学、伦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学、和文学的政论文,一篇向过时了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宣战的檄文。其观点鲜明,文笔犀利,具有很高的思想和文学价值,特此全文刊出。卡夫卡曾托母亲转交此信,但母亲阅读后唯恐得罪父亲,故退还给了他。实际上卡夫卡写这封信的目的并不是为了给父亲看的,而是为了留下一篇时代的文献。 兴盛于1910—1920年间的德意志文化圈的表现主义运动有一股批判“父辈文化”的思潮。卡夫卡的这封长信也可视为这一思潮的反映。 鉴于全书篇幅考虑,除《致父亲》外,本书还收录了卡夫卡三个有名的短文《他》《布雷齐亚观飞记》《魏玛之行》,以更好地阅读卡夫卡的文笔和思想。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致父亲(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奥地利)弗兰茨·卡夫卡 |
译者 | 叶廷芳//黎奇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华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754647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38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5 |
出版时间 | 2017-06-01 |
首版时间 | 2017-06-01 |
印刷时间 | 2017-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81 |
CIP核字 | 2017004581 |
中图分类号 | G78 |
丛书名 | |
印张 | 4.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16 |
宽 | 15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