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商业的逻辑
内容
试读章节

企业家必须首先是一个高尚的人

什么叫企业家?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

我在企业里摸爬滚打近30年,其中26年里,是在一个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和一个世界500强企业的全资子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我也做过一些成功的事,后来跌宕起伏,到现在还算不上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那么,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一个企业家呢?

下面,我用亲身经历的三个小故事,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故事,追溯到30年前。当时的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还没有现在这么大,仅有一个小小的候机楼。但是,在那里,却留下了我近30年的回忆。

30多年前,我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去送一位女士,很遗憾我迟到了,最后我送给她一本词典,因为她要去美国。送完之后,这件事情就过去了。没想到的是,30年之后,突然有一天,我收到一条微信:“你还记得我吗?我叫周怡!”这正是30年前我在机场送别的那位女士。那么,这个周怡是谁呢?她是北京百年十大惊天大案的一个亲历者。

回到1982年10月9日这一天,在北京地铁里,有一个叫郭卫星的人怀着对社会的不满想自杀。但是,他不甘心一个人默默地死去,想拉人与他陪葬,于是,他就在地铁前门站寻找机会,就在那个时候,他看到有许多小学生正在排队等候地铁列车。当一辆地铁列车呼啸而来的时刻,他就看准时机,突然用力地将孩子推向铁轨,其中一个孩子一下子就被推下了站台,并摔倒在轨道上。就在这个紧急关头,当时正在附近执勤的一位女民警,不顾一切地冲上前去救这个孩子。正当她伸手试图把被推到地铁轨道上的孩子拉上来的时候,郭卫星又一次伸手将这位女民警也推下了站台,摔倒在轨道上。就在进站列车逼近的一瞬间,这位女民警想都没想,马上爬起身双腿跪地,双手用力把小孩推上了站台。这时,地铁列车呼啸着压了过来,她被列车卷到了车底,被挤压在铁轨靠高压线的一侧,人顿时昏了过去。列车终于停下了,派出所同事的呼唤唤醒了她,她被紧急送往医院。随后经过手术抢救和数月的恢复,她奇迹般地康复了并又终于重新站了起来。她就是周怡。1983年,她被北京大学法律系录取。我是1982年上的北大,我们有幸在一起上体育课,因此,结下了前面所述的一段缘分。最近,周怡让我把我出版的3本书寄给她,她说要帮我推到美国国家图书馆留存。

在我们30年不见又重新建立了联系之后,一天她转发给我一段视频,视频里上演的是和30年前完全相反的故事: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辆卡车飞驰而来,撞倒了前面的一辆摩托车,摩托车司机被撞翻跌倒在地,摩托车则被轧得粉碎。紧接着,又有八辆豪华轿车从旁驶过,奔驰、宝马、路虎等,但是,没有一个人下车去抢救倒在路边的摩托车司机。这让人感到非常悲哀。我相信驾驶豪华轿车的和坐在豪华轿车里的一定有被称为或者自称“企业家”的人。但是,他们的良心在哪里?他们的社会责任在哪里?他们为什么没有一个人像当年那个20多岁的周怡一样毅然决然地救人?因为他们有顾虑,担心被人黏住、被人赖住,怕因此要承担巨大的责任。他们是自私的,没有做到作为人所应该做的最基本的事情。

周怡把这段视频发给我以后说,她看到这个场面觉得很悲哀。我说,我比她更感到悲哀。后来,我又安慰她说,2003年,我陪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访问中国时,中国有一位国家领导人对我们一行人说:“你看到中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你要换一个角度看,中国每天都在进步。”我很同意他这个观点。所以,当我分享这件事情给周怡时,她才有些释然。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13年。有一个老板自称是企业家,他主动通过别人找到我,说:“陈总,你是大名人,你现在离开央企自己创立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我要跟你一块儿合作,我要投资给你。同时,我还要跟你进行一个企业的股权置换。”在这种情况下,我很受感动,就同意和他合作。然而,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一再违背我们之问签订的协议,违背做人诚实守信的原则。最近,他的企业遭遇了重大困难,他投资1000万美元的企业,以前每股50美分投进去,现在股价跌到了3.5美分。对于这种没有诚信的事情,我固然烦恼,他也给我添了不少麻烦,但是,最终他也承担了恶果。P13-15

书评(媒体评论)

陈九霖是一个商业奇才,更是一位企投家。所谓的企投家,是“企业家+投资家”的新物种,他具有两栖型特征:一栖于钟爱的实体产业,让它迭代进步,永续发展;一栖于“非理性繁荣”的资本市场,让自己的财富在运作中增值。2012年离开央企后,他专注投资,在资本市场上得心应手,价值倍增。因此,九霖兄是一位典型的企投家。他的著作《商业的逻辑》值得推荐。

——吴晓波 财经作家, “蓝狮子” 财经图书出版人

陈九霖先后担任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航油集团副总经理、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在央企和国内外摸爬滚打26年。现在自己创立民营企业——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并担任董事长。他爬过高峰,跌过谷底,现已强力反弹,东山再起。他以自己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和苦难辉煌的企业经验,写成了这本《商业的逻辑》,难能可贵,精神可嘉。

——冯仑 万通控股董事长

我一向的观点是,苦难是人一生的一种财富,在你善待它的时候,你就打开了一扇通向未来的幸福之门。陈九霖就读北京大学时,与我同在32楼宿舍居住。他在新加坡落难受苦的故事广为人知。但是,九霖不愧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北大人,他没有气馁、没有倒下,相反,他愈挫愈勇,再次崛起。他不仅在创业的道路上取得成功,而且,还以其苦难的经历铸就了《商业的逻辑》这本书。仅凭这一点,这本书就值得阅读。我为九霖加油、我为九霖自豪!

——黄怒波 中坤投资集团董事长

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把握好内在的逻辑,就会事半功倍,顺风顺水。老朋友陈九霖积近30年在央企和民企摸爬滚打的经历和半生戎马、半生沉浮的经验与教训,形成新著《商业的逻辑》。与其说《商业的逻辑》,不如说是人性的逻辑。人性不到一个深度和撕裂度,你是很难看到人性的真相的。人对人,人对事物,没有了解就不会有理解,没有理解就不会有谅解。苦辣酸甜揉碎了再掰开,可能会看到人性的光芒和逻辑的大自在。此书值得一读,不仅是商业人士,想洞察人性的人士更需要认真地读一读。

——田炳信 《港澳日报》社长

目录

序言

自序

概论商业的逻辑

第一章 何为企业家

 企业家必须首先是一个高尚的人

 怀大爱心,办小事情

 富财主与穷寡妇——行善切莫走入误区

 如何才能成为真正的企业家

第二章 创 业

 匠人所弃的石头

 井冈山给创业者的启示

 剔除创业的三重壁垒

第三章 投资与资本运作

 我认为投资就是投人

 强劲震荡中的 A股更需坚持价值投资

 政策须有连续性,企业须有定力

 预见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格局

 我所经历的企业资本运作

 资本运作的七大误区

 中国缺少真正懂得资本运作的企业家

第四章 企业管理与营商环境

 企训:创业隧道尽头的光亮

 企业战略:不让企业无家可归

 老子与现代企业管理

 易理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

 客户、员工与股东究竟谁为先?

 高薪制度不可伤及企业竞争力

 国企改革:“1”出台,“N”要抓紧细化落实

 破解混合所有制经济的魔咒

 民营企业兴则中国经济兴

 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风险与防范

第五章 他山之石

 “股神”是对巴菲特的曲解

 李嘉诚的“保守”投资之道

 与诺贝尔奖得主费尔普斯谈中国经济

 看“投资大鳄”罗杰斯如何获利

 跟沙特王子学“炒股”

 看孙正义如何在股灾中逆袭

 马云的“悲哀”

 我眼中的褚时健

 与龙永图对话能源

第六章 国际风云

 从几个重点推动“一带一路”落地

 如何对待美国商人总统特朗普

 英国脱欧在战略上利好中国

 TPP,谁是真正的始作俑者?!

 新加坡“中金公司”的警示

 “看齐”新加坡如此“管资本”能否行得通

 中国为什么要向以色列学习 /

 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思考

第七章 能源安全与投资

 可燃冰或将引发第三次能源革命

 房地产业之后应该托起的朝阳产业

 当前经济下行,用能源投资来拉起*靠谱

 关于我国的石油安全战略

 中国需要建立完善的石油金融体系

 石油战略储备机不可失

 开通克拉运河利大于弊

 关于在珠海建设世界级石油集散贸易中心的建议

 雾霾形成的真实原因与战霾的核心要领

第八章 人生杂谈

 企业家可以多一点诗情与诗意

 从人的复杂性与人字的简单性说起

 谎言的船开不远——揭露新加坡的监狱黑幕

 活着

 追逐梦想的力量

 为人子——谈父亲长寿的秘诀

 为人父——写给儿子毕业典礼的一封信

 读书与人生

 “心魔”与成功

 人生就像滚雪球

附录

 附录1 陈九霖先生之浠水往事陈润

 附录2 《盒饭财经》访谈实录何伊凡 /

 附录3 我与陈九霖先生张劲萱

 附录4 陈九霖个人中英文简介

序言

作为一个商人,我在商海里几经沉浮,经商半生。现在,终于有机会,将我所说过的话、走过的路、做过的事融人这本书里。

可令我没想到的是,要想整理好这本书,远远没有想得那么简单。整个过程跌宕起伏,九曲回肠。关于本书如何布局,我设想了三种不同的思路。第一种,依托于商业的各个阶段,分为“我与传奇”“何为企业家”“匠人所弃的石头”“指点江山”“他山之石”和“人生感悟”六个篇章。第二种,则更注重层层递进的逻辑结构,分为宏观层面、市场层面、企业层面、企业家层面和人生层面五个篇章。第三种,依托于我的个人经历,即所谓的六张名片:“出身寒微”“鸡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从小职员做到世界500强企业副总”“曾经沧海难为水”“东山再起”“第二次青春”来安排。但思来想去,并征求出版社的意见之后,最终决定采用现在这个结构。

关于书名,也一样经历了无数次的反复与修改。一开始,我想使用“企业的制胜之道”这样的书名,但总感觉“企业”这个词,不足以涵盖书中所说的全部内容。随后,又打算改为“企业家的宿命”,不过“宿命”这个词,显得过于消极悲观。再后来,又有朋友建议改为“道·商言商”或“商·道”,这是活用了“在商言商”这个词语,还借用了老子在《道德经》中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用“道”这个词,概括出了一种运行的规律。但这种书名,又太过普通。反复权衡并得到出版社的指点后,最终还是将书名定为“商业的逻辑”。

那么,要弄清商业的逻辑是什么,首先得弄清楚商业是什么。

商业和企业是既相互联系又不完全一致的两个概念。企业是指营利性单位,是参与商业的主体之一。除了企业,个体也可以独立地参与到商业活动之中。因此,相比于“企业”而言,“商业”这个词使用得更早也更广泛。沃伦·巴菲特(Warren Buffett)唯一授权的、作者获利720万美元的书,取名为《滚雪球——巴菲特的商业人生》,选用的词就是“商业”(business)而非“企业”(enterprise)。

在我国,商人这个词早于商业这个词,最早是对商族部落人的总称。那时的商族人擅于交易货物。史书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由此可见,早在夏后氏时期,先商的部落首领王亥就已经开始了贩牛的生意。当时的商族人也正好处于一个贸易路线的中心点上。因此,货物往来贸易非常兴盛。可以说,正是因为这种货物贸易往来,商族人才逐渐强大起来,其累积财富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周边的其他部落。直到夏朝末期,商族周边的部落拥戴商汤为尊,朝代更迭,商朝得以建立。可以说,在东方文明的初始发展阶段,商业的作用绝不在农牧之下,且正是商业的出现,东亚文明社会才得以发展壮大。  到了现代社会,商可以分为商业和商人两个部分。所谓商业,其本质即交换,从交换中积累剩余价值。但这种交换要想长期进行下去,交换的双方都必须有所获益才行。因此,商业讲究互惠性。你要为别人提供什么,这是你的产品或服务,别人能给你什么,这是你的收益或资源。因此,商业讲究互惠的交换。当这种互惠的交换能够充分自如地进行时,人们开始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人到自己最擅长的领域,用自己最擅长制造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去交换自己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由此就产生了社会分工和比较优势,商业社会也由此开始正常运行。所谓商人,如前文所述,最早是对商族人的总称,后来泛指像商族人一样,擅长从事贸易往来与物品交换的人。

在中国古代社会里,由于受“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商人一直处于社会的底层,很难得到国家关注和重视。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商人开始走到前台,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在现代社会里,商人是指以一定的自身或社会的有形资源或无形资源为工具获取利润,并负有一定社会责任的人,或者是指以自己的名义实施商业行为并以此为职业的人。

弄明白商业和商人之后,接下来要关注的就是逻辑与商业的逻辑。广义上的逻辑,泛指规律,包括思维规律和客观规律;而商业的逻辑,我把它理解为从商的思维、规律和生态。

在谈到商业的逻辑时,我想提醒读者关注几个事例:当全世界的目光投向华尔街时,为什么沃伦·巴菲特这个“乡巴佬”却能脱颖而出,并且长期成为投资界的翘楚呢?有的公司每年都产生丰厚的利润却融资困难时,为什么“亏损王”京东却能成功地融到巨额资金呢?在很多人感叹今天商人的地位依然比官员矮半截的时候,为什么在杭州的G20(二十国集团)峰会期间,居然有十几个国家的元首或首相登门拜访马云呢?这几个问题,在本书中都能找到答案,说白了,就是有的人做了符合商业逻辑的事,有的人没有。

《圣经·旧约·传道书》言:“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苟子亦日:“天道有常。”商业也好,人生也罢,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善于把握规律,做事符合逻辑,便会事半功倍,易于成功。

在这本书中,我一共提到了商业的八大逻辑,分别是:先做人后立业——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是高尚的人(第一章:何为企业家);一将功成万骨枯——创业艰难靠韧性(第二章:创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善用资本(第三章:投资与资本运作);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企业管理和商业政策不能是空中楼阁(第四章:企业管理与营商环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模仿基础上的改进也是创新(第五章:他山之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开放的年代应有国际眼光(第六章:国际风云);样样通不如一样精——做企业必须专注,企业家至少要精通一个领域(第七章:能源安全与投资);商业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企业家必须博采众长,企业家的人生应该五彩缤纷(第八章:人生杂谈)。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八大逻辑,绝对不是对商业逻辑的全面概括与诠释,不同的人对此也会有不同的解读。我想每一位读者,在读完这本书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内容推荐

马云曾说:“人生最大的财富就是失败的经历,要多学习别人失败的经历!”

他曾从人生高峰坠落,异国他乡落难1035天;然而,信奉“地狱的隔壁就是天堂”的他,地狱归来,重拾权杖,再次弄潮资本市场。在经历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人生之后,风轻云淡地谈成功,满怀激情地说梦想。

商业也好,人生也罢,其实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只要善于把握规律,做事符合逻辑,便会事半功倍,易于成功。《商业的逻辑》基于作者陈九霖近30年来在国企和民企的苦难与辉煌经历,提出了八条商业的逻辑:先做人后立业——成功的企业家必须是高尚的人;一将功成万骨枯——创业艰难靠韧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善用资本;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企业管理和商业政策不能是空中楼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模仿基础上的改进也是创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开放的年代应有国际眼光;样样通不如一样精——做企业必须专注,企业家至少要精通一个领域;商业是人生的一部分,不是人生的全部——企业家必须博采众长,企业家的人生应该五彩缤纷。这八条“商业的逻辑”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商业的本质,进行有意义的深入思考。

本书包含作者与巴菲特、李嘉诚、罗杰斯等商业大亨,诺贝尔奖得主菲尔普斯,以及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等的会面与交谈。还有作者职业生涯中企业的创立、发展与管理经历;资本运作的经验和案例分析;专业投资领域的思考与见解;创新创业、国企改革、A股市场、货币贬值、能源安全、“一带一路”等经济领域的观点和看法;国内外时事、政治、战略等问题的论述等。

编辑推荐

《商业的逻辑》由陈九霖先生之前发表过的60余篇文章组合而成。书中汇集众多作者与知名人物的对话,以及作者对于重大事件的看法和判断,包括“股神”巴菲特、华人首富李嘉诚、诺贝尔奖得主费尔普斯、投资大鳄罗杰斯、“日本先生.com”孙正义等。此外,关于资本运作和企业管理方面的理论、经验结合案例分析使本选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从而系统、全面地阐述了何为商业的逻辑。读者对象主要是投资者、中小企业家、创业者、大学生等。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商业的逻辑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九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677323
开本 16开
页数 39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50
出版时间 2017-09-01
首版时间 2017-09-01
印刷时间 2017-09-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614
CIP核字 2017133168
中图分类号 F272
丛书名
印张 25.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0
154
2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4: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