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福开森与中国艺术/艺术与鉴藏
内容
内容推荐

19世纪末20世纪初,福开森作为一名外国人,在华57年,对中国社会颇具影响,对中西文化交流卓有贡献。他特别热衷鉴别与收藏中国古董字画,一生收藏许多中国文物珍品,部分藏品陈列于美国各大博物馆。聂婷著的这本《福开森与中国艺术/艺术与鉴藏》阐述福开森是如何发现和定义”中国艺术”。在他的作品中,福开森强调文化、政府和艺术在中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全书以福开森为切入点,帮助我们了解西方对中国艺术日渐高涨的兴趣与中国现代考古学和文化转变之间的关系,是一部具有较强可读性的学术著作。

目录

中国艺术品的鉴藏源流及其他(代序)

致谢

概述

 中国改革与革命的历史背景

 美国对日本艺术和中国艺术的收藏

 文人画的早期拥护者

 东西方关于中国艺术品的重新认知与收藏方面的互动

 积极投身艺术界的变革

从牧师之子到清朝官吏和初出茅庐的汉学家(1866—1911)

 第一章 羽翼初丰

在加拿大和美国成长的卫理公会教徒,1866—1887

居留南京、交游贵胄的传教士和教育家,1888—1897

清政府洋务派顾问,1897—1911

福开森和盛宣怀

福开森与张之洞

 第二章 涉足古物研究、汉学和中国艺术∞

端方、福开森与金石学的邂逅

加入皇家亚洲学会北中国支会的中国艺术研究者

福开森与清朝藕断丝连

由清廷官吏转型为艺术商人(1912—1918)

 第三章 介入北京艺术市场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雄心勃勃的代理人

访友求画

自以为然

 第四章 “这些画作中有不少并非是博物馆所需的高质量藏品”

名作编目

鉴古辩伪纷纷扰扰

在日本的影响之下

真假难辨

中国艺术范畴的改变

 第五章 助力“艺术在美国的发展”

购入端方旧藏

美国的中国艺术商人和诠释者,1914—1918

力争弗利尔的支持

作为中国艺术权威在芝加哥演讲

 尾声

成为中国艺术藏家(约1920—1935)

 第六章 定居于民国时期的北京

一战时期的工作

喜雀胡同3号——艺术与家庭之所

20世纪20、30年代以北京为根基的古玩商

 第七章 建立个人收藏

福开森藏品的复杂构成和出处

传世品J钳

新出土文物

撷存藏家文迹

 第八章 轰动全国的捐赠与展览

1935年于北京举办的中国艺术展览

1935年到1936年的中国国际艺术展

交游广泛的北京绅士

福开森的收藏逐渐被人淡忘

终生学者

 第九章 对中国艺术含义的阐释与发表

福开森中国艺术出版物一览

福开森所著中国艺术史纷杂的渊源

福开森笔下所反对的是什么?20世纪早期的西语中日艺术著作

“文化,中华艺术之基”

 第十章 无法“震撼心灵”的画作和其他复杂议题

对中国艺术史的主观叙述

将《校注项氏历代名瓷图谱》转化为“中国艺术”

20世纪的考古发现——它们的魅力与挑战

 第十一章 “索引学家”和他的帮手们

尾声

 第十二章 “取法乎上”

战争年代的福开森

任职、抱负与福开森的政治选择

福开森:一位长驻北京的艺术学者

福开森与美国早期对“中国艺术”兴趣的增长

福开森:全球现代化的参与者

“实现此番成就的秘密”

参考书目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福开森与中国艺术/艺术与鉴藏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美)聂婷
译者 郑涛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书画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7915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图书小类
重量 0.794
CIP核字 2017147279
中图分类号 J12
丛书名
印张 18.2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58
185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图字09-2015-235号
版权提供者 由香港大学出版社授权出版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3:3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