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民族魂”鲁迅的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历来的鲁研究者基本为文学研究者,而本书则是一部哲学研究者撰写的鲁迅研究专著。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切入对鲁迅的“生命哲学”的探究,透辟而深刻阐释了鲁迅这位思想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学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和价值取向。
| 图书 | 鲁迅的生命哲学(增订版)/猫头鹰学术文丛精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对于“民族魂”鲁迅的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历来的鲁研究者基本为文学研究者,而本书则是一部哲学研究者撰写的鲁迅研究专著。作者多角度、多层次地切入对鲁迅的“生命哲学”的探究,透辟而深刻阐释了鲁迅这位思想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学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和价值取向。 内容推荐 对于鲁迅的研究,已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门显学。研究鲁迅的学者大都是文学研究者,本书的作者则是一位哲学研究者。其对鲁迅的阅读和阐释自有与众不同的眼光和会心之处。书中对鲁迅“生命哲学”的探究,显示出作者独异的思路与生命感悟,对鲁迅这位思想文化巨人的生命哲学所独有的文化内涵、精神意蕴和价值取向,进行了具有独创性和启发性的体认与阐发。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终极的消解与眷注 一 一个前导性话题 二 “中间物”辩 三 生命―时间观 四 “消解”,而非“勾销” 第二章 古今中西之间 一 中庸之道 二 逻各斯主义与道 三 新神思宗 四 佛缘 第三章 自由与他由 一 “朕归于我” 二 “惟此自性,即造物主” 三 “众数”与“物质” 第四章 自律与他律 一 不能含糊的“声音” 二 “伟大的审问者”和“伟大的犯人” 三 沉沦与“忽然惊醒” 四 声发自心 五 良知:存在论的和价值论的 第五章 勇气:出死入生 一 价值与勇气 二 “无所希望” 三 拒绝通遥 四 创伤的慰藉 第六章 苦难与爱 一 第二视力 二 摩罗:为爱而反叛 三 伟大的俄罗斯 四 以流血的心去爱 五 “可悲的是我们不能互相忘却” 第七章 毁灭中的大欢喜 一 双重的被告 二 天国之极乐和地狱之大苦恼 三 意志为死亡立法 四 人生的路 五 关于崇高的判断 第八章 盛满黑暗的光明——读《野草》 一 梦与人生 二 深渊的梦魇 三 例解 四 叫出无爱和无所可爱的悲哀 附录 “我不过一个影”——兼论“避实就虚”读《野草》 后记 修订版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鲁迅的生命哲学(增订版)/猫头鹰学术文丛精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王乾坤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07937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6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4 |
| 出版时间 | 1999-07-01 |
| 首版时间 | 1999-07-01 |
| 印刷时间 | 2010-04-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434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10.9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1.8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0 |
| 宽 | 148 |
| 高 | 17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5000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