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不幸被你读错的历史--曹操秘史(第3部烈士迟暮犹伏枥)
内容
编辑推荐

迄今唯一一部以史实还原真实曹操的全景历史。

他出身卑微,却志向高远;他为国用命,为民用心,他延续了帝国的血脉和荣耀,却得不到后世的敬仰和忆念,一个不一样的英雄和男人——曹操!

荆州遏制了他统一全国的脚步,面对赤壁那场大火,统帅曹操在江边留下了深深的遗憾;时尚大都市邺城流光溢彩的岁月,仿佛和战争生活有点格格不入,建安风骨彰显了文人曹操的倜傥风采;继承人的问题,既是家事又是国事,然而当尘埃落定时,帝国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内伤,只余父亲曹操的几声叹息;相对于六年就打下江山的刘邦,四年就建立东汉的刘秀,他奋力拼杀了三十多年,到死还没看到统一的希望,这是英雄曹操的宿命吗?

内容推荐

千古骂名,全然加在一个国家和民族英雄的身上,一个于万民有利、使生灵免于涂炭的人身上,这实在是历史的悲剧,由此可见,你所读的、你所知道的所谓“历史”,可能本来就是假的,而且假得离谱,假得出奇。

在这里,你会读到一份真的历史,看到一个真的曹操。如果因此你体会到真男儿的悲凉,看到真英雄的无奈,那么,这便是伟大与平庸的分野了。伟大,从来不计得失,不思荣耀。它便这么想了,于是也这么做了。历史自然也就这么产生了,千秋功过,任谁评说罢。

目录

第一章 兵指荆州

第二章 燃烧的江河

第三章 邺城岁月

第四章 潼关大战

第五章 王者之路

第六章 三分天下

第七章 夺嫡之争

第八章 烈士暮年

第九章 遗响千年

试读章节

刘备改变路线转奔夏口,曹操决定不再追赶,因为他惦记的还是江陵。

江陵现在的名字叫荆州市,过去曾叫过沙市。现在,长江中游最著名的城市有武汉三镇、宜昌等,而在那时最著名的城市是江陵。

这里地理位置重要,它位于江汉平原西部,南临长江,北依汉水,西控巴蜀,南通湘粤,古称“七省通衢”。刘表占据荆州后,利用其便捷的水运条件在此建设了军队后勤基地,同时也是刘表的水军基地。

曹操率虎豹骑赶到江陵,并未发生战斗,刘表手下将领蔡瑁、张允接受刘琮的命令率部投降。曹操决定暂不回襄阳,在此修整。曹军的后续部队于是源源不断开来,这里成了南下曹军的临时基地。

刘表的水军经营多年,有大小舰船数千艘,水军主力三万人以上,如今全部纳入曹军的编制。曹操想起年初在玄武池练习水军的艰辛,面对浩瀚无垠的大江和威武不凡的各式舰船,不禁感慨万千。

曹操下令,仍由蔡瑁、张允统率水军,一来出于对荆州降将们的信任,让他们不要猜疑,二来曹操手下熟悉水军事务的将领还真没有。

这时天已经到了深秋,在北方的邺城已经过了秋高气爽的季节,天气慢慢转凉了。长江边上的气温虽然要热一些,但转眼间这一年就要过去了。

这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多事之秋。

曹操在江陵开始处理荆州的事务,他发布的第一道命令是,任命刘琮为青州刺史,封为列侯。

如何处置刘琮,原荆州旧部们都在观望,他必须尽快做出交代。

曹操的想法是,刘氏父子在荆州时间太长,影响力深远,即使刘琮自己没有什么想法,难免什么时候冒出来个王威那样的人,拉刘琮作大旗叛乱。所以,最好的办法是把刘琮从荆州弄走。当然,这个青州刺史是个虚职,刘琮也不会拥有什么实权,由荆州刺史改为青州刺史,名义上也没有大的改变。

曹操以为刘琮会接受,但刘琮对到青州赴任没有兴趣,更主要的是没有安全感,他宁愿待在曹操身边,当不当官无所谓。于是刘琮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表达自己的想法,曹操下令改任刘琮为谏议大夫。

此时的谏议大夫更是一个闲差了,不过它比州刺史品秩要高。为此曹操还专门发布了一道命令,告示荆州军民。

刘琮空出来的荆州刺史一职地位很重要,理论上担任这个职务的应该是曹操的旧部,此人最好是文官出身,又熟悉军政事务,同时深得曹操信赖,还得具备相当的资历。目前,曹操身边符合这些条件的人至少有好几个,比如像董昭就是理想人选之一。

但曹操选定的这个荆州刺史却名不见经传,他的名字叫李立,史书上只能查出他是涿郡人,字建贤,其余事迹一概不知。

回想之前被曹操任命为徐州刺史的车胄、单经等人,也都很不起眼。可能在曹操眼里刺史不是个什么重要的角色,但此次任命李立仍然让许多人吃惊,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当时荆外一带传唱的民间歌谣里,就有“不意李立为贵人”的句子。

曹操以献帝的名义封蒯越等十五人为侯爵,表彰他们在荆州“和平解放”事业中所立的功劳。这十五个人具体名单不详,除蒯越外,推测起来蔡瑁、张允、韩嵩、文聘、张羲等人都应在其中。

荆州本土派实力人物蒯越不仅被封侯,还被征召到朝廷任职,担任光禄勋卿,成为帝国的部长之一。曹操曾在给荀或的信里说:“不喜得荆州,喜得蒯异度耳。”异度是蒯越的字。蒯越死于十一年后,应该死在部长任上,临终前曾向曹操托付家事。

韩嵩字德高,官渡之战期间,曾奉刘表之命出使许县,回来后使劲说曹操的好话,惹怒刘表,差点被刘表所杀,后来包括刘表夫人蔡氏等人都出来帮他说话,才保住一命,目前虽然身体不太好,仍然被曹操任命为大鸿胪卿,与蒯越一样,成为帝国新的部长之一。

据《三国志·刘表传》记载,被征召到朝廷担任要职的还有张羲,担任的是侍中,也算是部长级。还有一位是刘先,字始宗,原来担任刘表荆州刺史的别驾,这个职务是刺史的副手,有点类似于副刺史,之前他也曾出使过许县,给曹操留下了深刻印象。

据《零陵先贤传》记载,当时曹操大会宾客,刘先应邀出席。曹操问刘先:“刘牧君是怎样郊祭天地的?”刘先回答:“刘牧君作为汉室重臣,处在牧伯之位,在王道未平、群凶塞路之时,抱着玉帛不知道该向何处朝贡,写好章表却送达不到天子手中,所以自行郊天祀地,以自己的赤诚昭告天下。”

刘先话里带出了“群凶”,挑动了曹操的神经,果然曹操追问道:“群凶都是谁?”刘先说:“举目皆是。”曹操说:“我现在有熊罴之士,步骑十万,奉辞伐罪,还有谁敢不服?”刘先说:“汉道凌迟,民生憔悴,没有忠义之士拥戴天子、平定海内,却个个拥兵自重,恐怕是蚩尤、智伯又现于今日了。”

刘先的意思是反正我也不怕死,想怎么骂你就怎么骂你,你怎么着吧?

面对这样的硬骨头,曹操居然无言以对,反而对此人刮目相看。荆州平定后,曹操把刘先找来,让他担任尚书,后来魏国创建时担任魏国的尚书令。在曹操的眼里,刘先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曹操下令任命文聘为江夏郡太守,仍然统领其旧部,文聘从此进入到曹军重要将领的行列。

还有一个人叫邓义,当初刘表暗中联结袁绍,邓义规劝他不听,邓义一气之下借口有病辞职不干了。曹操把邓义请出来,请他担任朝廷的侍中。

在官渡相持最紧张的时候,刘表背后曾烧起一把火,张羡等人在长沙郡一带起兵反抗刘表,从而让刘表无暇北望。曹操听说桓阶是这件事的背后主谋,就把桓阶找了出来,任命他为丞相府办公室主任(主簿)。

王粲也被征召到丞相府工作,任命为丞相府里的处长(丞相掾)。与其他人不太一样,王粲投身到曹氏阵营,不是为形势所迫,也不是政治投机,他是打从心底里仰慕曹操。

P22-24

序言

说曹操是个好人,有一部分人不会同意,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的曹操没有那么好;说曹操是一个坏人,大部分人更不会同意,因为他们认为曹操没有那么坏。

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有人说他是能人,有人说他是奸人;有人说他是最真实、最率真的人,有人说他是最虚伪、最狡诈的人……

但是没人反对,在三国那个时代里,曹操是一个最重要的人。

于是,我拉开了架势,准备好好地写一写曹操这个人。

网友们闻讯纷纷给予郑重忠告:不要把曹操写得太好,不要把曹操写得太坏,不要为曹操辩护,不要隐瞒曹操的罪恶……

网友们已经备下了一堆板砖,准备在我不听劝告时劈头砸下。

在我看来,曹操集众多毁誉于一身,不仅说明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人,更说明他是一个极具个性和魅力的人。

曹操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成了某种集体意识的象征。大家都在谈论曹操,评说曹操,往往又脱离事实真相来评论他。在扑朔迷离、互相矛盾的论据下,得出许多相差甚远的结论。

说曹操好的人未必了解他哪些地方好,说曹操坏的人未必知道他是如何坏。

还原历史的真相才能呈现出一个生动的曹操。在此过程中,那些重大历史事件固然吸引人,但终究是过眼云烟,只有围绕曹操的一些细节和鲜活片段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

在一次重大战役取得胜利后,曹操兴奋异常,他在马上又吹又唱,一会儿拍马鞍,一会儿摸马头,唱歌的同时手还在舞动着,完全不顾及领导形象。

还有一次,在杀气逼人的两军阵前,曹操若无其事地跟对方统帅拉起了家常,不时抚掌谈笑。敌军阵营的士兵都久闻曹操大名,挤着向前想看看他长什么样子,曹操于是催马又往前走了走,好让大家看得更仔细一些。他笑着说:“大家看清楚了吧?我可没有长四只眼睛两张嘴呀!”

这些片段折射出来的洒脱、随意的曹操,或许才是真实的曹操。在临终前,曹操曾发布遗令,在这份万众瞩目的重要文书里,曹操却先从“半夜里觉得不太舒服,早晨喝粥的时候开始出汗,喝了碗当归汤”说起。对于重要的后事安排,他说得很简单,只说将自己安葬在哪里,并要求各单位、各部门的负责人在他死后不要擅离岗位,了了几句话。他用更多笔墨交待的是其它事:

我跟前的婢妾和歌伎们平时都很勤苦,我死后就让她们住在铜雀台上吧。在正堂里放一张六尺的床,挂上帷帐,早晚用食物供奉,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到晚向帐中歌舞奏乐。你们要经常上铜雀台,遥望我在西岗的墓地。我留下来的香料,可分给各位夫人。其他没有事可做的人,可以学做鞋子卖钱。

这就是“分香卖履”的典故。有人说曹操虚伪一生,至死依然;有人说英雄老矣,儿女情长;也有人说这是曹操奸雄本色的一贯表现,临终前故意发布个假遗令来掩盖真实陵墓的位置。

但是,如果认真读一下这篇遗令,以及他之前写的《自明本志令》,就不难发现这些或许都是他的心里话,是内心真实思想的流露。苏东坡向来视曹操为奸雄,但是就连他也说曹操“一生奸伪,死见真情”。

曹操只不过在临终前像平常人一样说了几句心里话,竟然受到世人怀疑,这是曹操的悲哀,也是后人的悲哀。

曹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谁都不能一言以概之,这也许就是曹操拥有持久魅力的原因吧。当我透过史料的记述一步步接近他时,越来越发现他是一个真实的人,一个洒脱的人,一个敢于流露真情的人,也是一个可爱的人。

让我们走近他,认识他、理解他,还原一个真实的他。

南门太守

二○○九年九月于北京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不幸被你读错的历史--曹操秘史(第3部烈士迟暮犹伏枥)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南门太守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9882
开本 16开
页数 26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0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27=342
丛书名
印张 17.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8
169
17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