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日本的餐桌(精)
内容
编辑推荐

为什么栗子是武士出征前的祈运食物?都叫馒头,差别为什么这样大?成吉思汗锅并不是蒙古料理?……

日本人吃狸猫、蝗虫?稀奇古怪饮食文化大搜秘;到厨房的秘密之处探险吧!一窥碗筷、平底锅、刀具、饭锅的文化奥妙之处……

《日本的餐桌》是一本以食物为主角的故事书,是了解日料的入门书与开胃菜。

作者石毛直道既是饮食文化的权威学者,也是好奇心和幽默感爆棚的吃货老爷爷,人送雅号“大食轩酩酊”,文风与学问俱佳。

内容推荐

日本料理风靡全球,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日料产生了兴趣,但对日本的饮食文化我们却知之甚少。吃寿司时,谁会想到“板前”是厨师的称谓?又有多少人知道“出前一丁”是“外卖一份”的意思?日料,我们时常接触,但相关的历史渊源、文化意义,我们都未必真正了解。《日本的餐桌》正好提供了这些看似平凡却容易被忽略的饮食信息。

作者石毛直道长期研究各种类型的饮食文化,在日本享有盛名。在书中,他搜罗各种食材,以民族学的宏观角度,带领读者探索各种文化风貌,由耕地走到食肆,从收割讲到烹调;地域上更从日本出发,探索世界各地的饮食渊源,中国的馒头、美国的莴苣、韩国的辣明太子……“东饮西食”无所不包。

目录

壹 认识餐桌上的配菜

 莴苣 ?

 番茄

 菊花

 栗子

 地瓜

 菇类

 水田渔业

 温室栽培

 素食主义

贰 餐桌上的世界之旅

 豆腐

 馒头

 纳豆

 昆布

 辣明太子

 阿茶罗渍

 粽子

 煎饼

 镜饼

 面线

 鸡蛋

 奶油与奶酪

 伍斯特沙司

 醋

 苦味

叁 饮食的偏见?

 狸猫

 蝗虫

 蛙

 狗

 食人

 禁忌

肆 围炉品锅

 未来的餐桌

 石头火锅

 涮涮锅

 河豚锅

 混合的料理

 热石料理

 成吉思汗锅 ?

伍 午茶时光

 弹珠汽水与西打

 樱花茶

 南蛮点心

 冰激凌

 口香糖

陆 进厨房探险去

 日本的碗筷文化

 锅底变平的原因

 日本的厨房

 菜刀一把

 外送一份! ?

 我要开动了

 碗与盘

 灶神

 煮饭

 配膳方式与传统

 家庭的饮食、社会的饮食

柒 ?休筷闲聊

 离乳食

 仙人的饮食

 创意料理

 君子的“伪善”

 爱下厨的老人

 大胃王比赛

捌 ?还是少不了酒

 啤酒

 柳荫

 梅酒

 菊花酒

 马奶酒

 酒后生事,情有可原

 梦幻美酒

 回敬酒

 我的酒

“加料版”结语

大食轩酩酊的住院记

试读章节

番茄 中国与意大利的加工保存食物

每到八月,中国北方黄土高原上的农村主妇就会将大量番茄放进蒸笼里清蒸。她们是在做什么呢?

她们将蒸好的番茄带皮切成细末,在空啤酒瓶口上插上漏斗,再将切碎的番茄末用筷子塞进去。原来她们是在做番茄糊,不过当地人称为“西红柿酱”。她们一次做个十几瓶,作为全家人的入冬储备食物。

这些西红柿酱不是当成意大利面的酱汁使用,而是当作炒土豆等蔬菜时的调味料。在夏季,当地人会直接生食番茄或切碎炒来吃,但进入夏末,田里的番茄就会全部被采收并加工保存。

意大利的农家也会自制番茄糊与番茄酱保存一整年。在利比亚沙漠的绿洲,那里的人们则将番茄加工为“番茄干”,其实只是把摘下来的番茄放干而已。沙漠的气候干燥,番茄光是放着水分就能蒸发,表皮会变得干皱收缩,最后变成如纸团般的状态,轻到吹口气就会滚动。之后人们将番茄干捏碎,加入盐、辣椒等一起煮,就做成了番茄酱。

因为现在冬天也能吃到温室栽培的新鲜番茄,所以我们都忘了番茄原本是夏季的蔬菜。在那些将番茄当作调味料使用的地区,则是把夏季采收的番茄加工保存,才得以全年使用。

半个世纪前的日本把番茄视为夏季的水果,食用时会撒盐,现在番茄则变成沙拉的专用食材。番茄糊与番茄酱现在在市面上都买得到,通常不特别自制了。

但是,日本至今尚未出现有名的番茄料理。

菊花 日本饮食的美学代表

赏菊、爱菊始于中国。梅、兰、竹、菊人称四君子,它们被视为气质不凡的植物,常被当作水墨画的题材。

菊花被形容为具有长寿药效的植物,是“神仙之食”。在中国古老的医书中曾提到以菊花为原料,经由特殊处方制成的药丸,佐酒服用后,坚持百日身体会变得轻盈,皮肤充满光泽;坚持一年,白发会变成黑发;坚持五年,八旬老翁也会返老还童。

九月九日饮菊花酒可以延年益寿的风俗,也传至了朝鲜半岛及日本。在中国,人们还会将菊花花瓣晒干,用于泡菊花茶。

此外,人们在食用蛇肉料理时为避免中毒也会在料理中加入菊花,但时至今日,中国已经很少有人食用菊花了。

东亚国家中,现在最常食用菊花的就属日本。日本还培育了专供食用的菊花品种,在市场上被当作一种蔬菜来售卖。

“妻菊”是一种黄色的小菊花,主要用来当作生鱼片的盘饰,很少人会食用。但是人们不知道菊花有防腐、消毒的功效,与生鱼片一起食用可以预防食物中毒。爱知县丰桥市周边就是“妻菊”的产地。

“阿房宫”是在江户时代(1603—1867)后期培育出来的“食用菊”品种。它一般栽种于东北地区,除了当作蔬菜售卖,也可种植于庭院,秋季时用于家庭料理中。

将菊花瓣用醋水稍微汆烫,去除水汽后再进行烹调,可同时享受到爽脆的口感、美丽的色泽及高雅的香气,菊花是日本饮食美学的代表食材。

用醋拌过的菊花瓣,是俳句大师松尾芭蕉爱吃的食物,他还曾写下“蝴蝶也来舞翩翩,大快醋菊餐”这样的句子。

栗子 战国武士出征前的祈运食物

栗本、栗田、栗山、栗林,等等,在日本有很多“栗”字开头的姓氏。这是因为自古以来,栗树就被当成重要的果树。对住在山林村落里的人来说,栗子是救荒食物,许多地方更是禁止砍伐栗树。

在绳文时代(公元前12000—公元前300)的遗迹中也发现不少栗子的存在。在青森县的三内丸山遗迹中,则发现了很早以前人类就开始栽种栗子。日本栽培的栗子品种达五百多种,起初是对生长在北海道中部以南地区的自生芝栗进行了品种改良。

团栗与栗子是绳文时代人们重要的淀粉来源,他们采集之后会储藏起来当成主食食用。团栗必须先去除苦味,磨成粉末状后再加工食用,操作起来烦琐费时。但是栗子可以生吃,或者通过烤、煮等简单的烹调方法就会变得很美味。

栗子经过干燥处理后,果实会变小,皮也会变皱,用臼杵捣磨就能将表皮与涩皮分离,这在日语中被称为“捣栗”(kachi guri)。

在日本战国时期(1467—1615),武士出征前为了祈求胜利,会将捣栗、鲍鱼干(noshi)与昆布当成下酒菜在出征前食用。这是因为捣栗的“捣”在日语中的发音与“胜”字相同,意为“战胜敌人”。而“noshi”在今日的日本是指纸制的礼签,原本的含义是指将鲍鱼敲扁拉长制成鲍鱼干,“敲打”这个动作在日语中的发音与“讨敌”的发音相似。至于昆布则是因为与日语的“喜悦(yorokobu)”发音相似,取谐音为“讨伐敌人、战胜敌人,获得胜利的喜悦”之意。

日本有句古老的俗谚是这么说的:“烤栗前先摘芽”。

自从地炉逐渐消失,人们也不再焚烧落叶了,越来越少的人会在家中烤栗子。不过,使用微波炉加热栗子时,别忘了先在表皮上划几道切痕,否则栗子发生爆裂就麻烦了。

地瓜 不会使人发胖的健康食品

地瓜源自中美洲,16世纪末,经由菲律宾的吕宋岛传入中国南方。

1605年,日本人野国总管参与琉球国王派遣的中国使节团,从中国福建省将地瓜苗带回冲绳。

冲绳的自然环境不利种稻,加上台风造成作物减产,当地的居民常受饥饿之苦,于是栽种于地下的地瓜,很快成为冲绳人的主食。在冲绳,说到“薯类”指的就是地瓜。

后来地瓜从冲绳传至九州后,南九州与四国的部分地区因认为地瓜是从唐国(中国)传来的薯类,故称为唐薯。而在北九州、中国与近畿地区则认为地瓜是从琉球传来的薯类,故称为琉球薯。

1734年,在日本被称为“甘薯先生”的青木昆阳,奉吉宗将军之命,于江户开始种植来自萨摩的地瓜。此后,地瓜便在关东地区流传开来。

江户时代(1603-1867)有句川柳是这么说的:“法会时,炸地瓜上桌”。意思是,为了节省做法事的开销,人们会将地瓜裹上面糊炸成天妇罗,当作招待客人时用的料理。

1789年出版的料理书《甘薯百珍》就是以地瓜为主要食材,介绍了一百二十三种料理的做法,如使用地瓜制作鱼板、乌龙面等。

地瓜的通俗吃法还是炊蒸后食用,或是将地瓜切碎混入白米中炊煮而成的“地瓜饭”。对日本人来说,地瓜是提供能量的重要食品。

一般人认为“吃地瓜会胖”,其实与米饭或面包相比,地瓜的热量要少很多。人们吃地瓜时就算吃到饱也不容易发胖,算是一种健康食品。

P5-12

后记

“加料版”结语

我将2003—2004年连载于报纸上的与饮食相关的散文汇总起来,作为本书的内容。

2003年,我曾与友人熊仓功夫先生(林原美术馆馆长)共同为《读卖新闻》关西版晚报内专门介绍日本各季食物的“品味四季”专栏执笔。不过,本书仅收录我撰文的部分。

2004年,我发表了“饮食文化志——世界与日本”的随笔文,每周固定交一篇到共同通讯社,连载于全国的地方报,为期一年。

同年,我也每个月交一篇文章到《神户新闻》早报的小品文专栏“360°”,我从中挑选出关于食物的随笔文一起收录在本书中。

在此,要向各报社专栏负责的记者们,以及担任本书责任编辑的平凡社关口秀纪先生表达我的谢意。此外,也要感谢为本书创作了温馨插画的平野惠理小姐。

2006年1月

石毛直道

以上,是形式上的“结语”,接下来我要为本书的读者献上“加料版”惊喜。

当初写收录于本书的文章时,我的腿状况不太好,经常得拄着拐杖或手杖。我把造成这种情况的来龙去脉写成“大食轩酩酊的住院记”,发表于《小松左京杂志》第十三卷(2004年1月,角川春树事务所)。

“大食轩酩酊”是小松左京先生替爱吃又爱喝的我所取的雅号。由于这篇文章是记述关于医院的饮食,所以把它当成“加料版”的礼物送给各位。

后来,2004年9月我因为酒后骑脚踏车摔倒造成肩部骨折、脱臼,同年的12月在中国进行调查时又因为寒冷压力造成面部神经麻痹,再次住进“加料版”文章里的那家医院,亲身验证了医院的伙食仍旧没有改善的事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日本的餐桌(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日)石毛直道
译者 连雪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13080500
开本 32开
页数 171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90
出版时间 2017-08-01
首版时间 2017-08-01
印刷时间 2017-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生活休闲-烹饪美食-家常菜谱
图书小类
重量 0.35
CIP核字 2017112867
中图分类号 TS971.203.13
丛书名
印张 5.75
印次 1
出版地 浙江
216
154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5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