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抗日县长(张问德)/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由和智著的《抗日县长(张问德)/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讲述在抗战时期,腾冲县县长张问德的传奇故事。张问德先生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力挽狂澜;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坚忍不拔,始终保持浩然正气;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任劳任怨,不论处境如何,都能做到问心无愧,荣辱不惊。张问德先生是腾冲人民的精神化身,是滇西抗战的旗帜,是云南精神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

内容推荐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一五月十日,216个手持步枪与轻机枪,外加两门钢炮的“日本鬼子”,几乎不费一枪一弹占领腾冲!“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62岁的张问德被任命为腾冲县县长。张问德先生六渡潞江,八越高黎贡山,领导民众积极供应粮秣、担任向导、慰劳军队、构筑工事、输送弹药、救护伤员、协助作战、清除残敌,全力支持了国民党的收复行动。期间,他还撰写了著名的《答田岛书》,以显示对日寇抵抗到底的决心,鼓舞了全国的抗战的士气。张问德先生具有威武不屈、敢于担当、坚韧不拔、务实勤勉、正直敢言的品质,是腾冲人民的精神化身,是滇西抗战的旗帜,是云南精神的集大成者,是中华民族的英雄!

这本由和智著的《抗日县长(张问德)/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张问德的传记作品。

目录

◆清末秀才

家学渊源

外出求学

居家苦读

◆投身政治

办理边政

颐养天年

◆腾冲沦陷

兵家必争之地

“铁城”沦陷

◆逃跑县长

隔江对峙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此无他,心死久矣”

◆抗日县长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抗战到底,步步前行”

“硬得纯正,硬得正直,硬得正气”

◆汉奸县长

伪维持会

伪腾越县政府

◆收复腾冲

反攻开始

军民合作

日落滇西

◆县长隐退

破败腾冲

冲突激化

魅力县长

◆附录

附录一 张问德先生自叙年谱

附录二 张问德自传

附录三 代电霍总司令仍按协定抵除征购额

◆参考书目

◆后记

试读章节

家学渊源

腾冲,旧称腾越,又叫滇越,位于云南省的西南端。腾冲人杰地灵,人才辈出,高黎贡山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各界精英。远的不说,近代以来,涌现出云南辛亥革命首义领袖张文光、民国元老李根源、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艾思奇等一批名人。这里还是抗日县长张问德的家乡。张问德,字崇仁,号切庵,别号遁叟、茹茶,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腾冲北门街张姓素儒之家。

先生4岁发蒙,开始识字,在家读“四书”、唐诗、《千字文》《诗经》等,接受传统的儒学教育。资质聪慧,7岁受庭训。在古代,庭训指父亲对儿子的教育。庭训这个典故出自《论语·季氏》:有一次,孔子独自站在堂上,孔鲤低着头快步从庭前恭敬地走过。“学《诗》了吗?”“还没有。”“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应对!”孔鲤退而学《诗》。又有一天,孔子独自站在堂上,孔鲤低着头快步从庭前恭敬地走过。“学《礼》了吗?”“还没有。”“不学《礼》,就不懂得怎么自立!”孑L鲤退而学《礼》。通过庭训,孑L鲤领悟到日常生活中的说话很重要,便开始思考如何自立这样一些人生当中重大的问题。不难想象,7岁的张问德在经过庭训后,对人生的一些重要问题如礼仪、原则、理想等有了朦胧的思考,“学而优则仕”“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的思想开始在他的头脑中浮现,对他日后参加科举考试、做官、抗日等行为具有重要影响。9岁时,他仿照欧阳修的字帖,用毛笔日写小楷三百字,为他日后刚健秀美的书法奠定了基础。

外出求学

11岁时,张问德外出求学,与李根源同受业于四川杜子涛先生门下。12岁时,聪慧的他因祖母去世而旷学。为了科举考试,次年受业于剑川何翼云夫子门下,勤读古文、“五经”,力攻八股文、五言律诗,背诵“四书”,为科举做了初步准备。15岁时初次童子试,进州考试,甚为可惜的是,因生病未能参加由省学政主持的院试。次年转而人腾冲来凤书院,跟随寸晓亭夫子学习,主攻八股文、诗赋,读韩柳文、李杜诗。经过两年苦读,18岁再次参加童子试,州考榜上有名,可惜复试因标题有错别字而作罢。19岁在主管学务的官学教师李子勤先生门下学习。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21岁的张问德第三次参加童子试,功夫不负有心人,州考、府考均名列前茅,并且通过院试,成为秀才。秀才在明清时指通过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童子试,得到府、县人学资格的“生员”。在封建社会,成为秀才即代表获得功名,进人士大夫阶层,享有各种特权。

居家苦读

就在张问德考中秀才的1901年,清政府规定废除用八股文考试。紧接着,光绪三十一年,即1905年9月2日,慈禧以光绪名义发布上谕:“着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自此,延续千年的科举制度正式宣告废除。对于旧时读书人来说这是一个晴天霹雳:要学好八股文本来就很不容易,学好八股文以后又没有前途,他们梦寐以求的进士梦宣告破灭,这对他们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很多人从此一蹶不振。张问德似乎也受到一些冲击。“科举罢,家贫亲老,糊口课读,家居六载。”于是1903年张问德在家开办私塾,边教书,边读书,安静地生活了六年。

P2-4

序言

丛书编委会

历史长河浩浩荡荡!中华文明自滥觞至汇聚千流,涵纳万水,奔腾迭起,云蒸霞蔚,延五千年之长史,至今生机勃然,是迄今世界上唯一保持完整且衍传有序、光耀于人类的伟大文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云南,是祖国西南神奇、美丽、富饶的宝地,是中华文明中极具特质和创造潜力的丰美之乡。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瑰宝。长期以来,云南大地上,各民族和睦与共,相濡相生,共同创造了色彩瑰丽、形态多元、底蕴厚重、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遗产。人,是历史的镜子,是历史最生动的环节,人民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主体。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个不同时期的代表人物产生过一些不同的影响。“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就是这样一丛历史的记录,一百位历史名人,虽未必尽能概全,各位历史人物的代表性也不尽相同,但都是“追梦人”,是振兴民族伟大理想的传薪人、探索者和实践家。

在这些代表人物中,无论是拓土开疆的将帅勇者,还是蹈海酬志的大国使节;无论是志于传播文明的鸿儒巨擘、先哲贤士,还是为民族独立解放而高歌猛进、慷慨捐躯的群雄英杰,都贯注了这一重要精神。正是以他们为代表的云南各族人民创造并抒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史章,熔铸了坚韧不拔、奋为人先、包容博大、敢于担当的精神品质,才使云南在中华文明的长史中闪耀着特有的光辉。尤在近代中国,在辛亥护国风云中,在反对外辱保卫祖国边疆维护民族尊严、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中,云南站在历史前台,以中华群雄的不屈身影演出了一幕幕豪迈悲壮的历史大戏,也更涌现了一批足以彪炳史册、光照后人的杰出人物。这一切,给予中国历史进程深远的影响。

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谱写富民强滇中国梦的云南篇章,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重要条件,这就需要接续这一光荣而伟大的精神传统,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超越。云南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聚合更强大的精神动力,为推动我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凝心聚力。为此,我们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编写出版了“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这对加强我省各族人民,尤其是青年一代对历史的了解、认同,爱国爱乡爱民并甘于奉献,对提升优秀精神品质,形成团结奋斗的共同的思想基础,坚定推进富民强滇的信心和决心,显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切实的助力。  一百位历史人物,所处历史时期并不相同,其历史作用也有差异,甚至就个人的全面历史评断方面也难以等量趋同。但我们以为这些留存史迹的人物,所以传扬至今,为后世崇奉,均有他们共同的历史向度和价值取向,我们学习这些历史人物,至少应当着重于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即:“守大德、重大义、集大成、有大度、达大观。”

守大德,即恪守道德规范。“德者,本也。”(《礼记·大学》)“大德”既是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中国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及标准。古语“行德则兴,背德则崩”,不仅是资政经验,也是个人修习完善的根基。所谓“厚德载物”,直观的理解,就是如果德行浅薄,是不能兴物成事,更不能造就伟大功业的。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大多以德立身,大节不移,并对此恪守坚定,一以贯之;始终保持正确信念和理想,并为之奋斗到底。这是我们首先要学习尊崇的。

重大义,即以国家民族利益的需要为个人行为取舍的标准。有大义,才有大爱。这些先贤无不爱云南爱乡土,以兴业乡梓、造福一方为己任。尤在国家民族命运攸关、生死存亡的关头,这些令人崇敬的先辈,大义擎天,逢难不避,敢于担当,责无旁贷,勇往直前,不惧牺牲。一个心存天下大公的人总会在不经意的一瞬决定大义的选择,这是社会进步的希望所在,更何况实现中华复兴的伟大梦想,还有很多异常艰危的事业在等待我们去克难攻坚。所以,举凡大义、为民为国、全身而进的精神是我们应当效法崇尚的。

集大成,“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这些历史人物留下的足迹,予人深刻启迪。他们无论是出将人相,还是布衣一袭,均勤学不辍,求索不止,在追求真理和知识的道路上刻苦务实,义无反顾,永无终期,故能成大器,胜大任,不辱使命。今天,世界进入知识信息时代,软硬实力决定一个国家能否赢得发展机遇,乃至自立于强国之列的地位。其紧迫性不亚于先辈梦想中国富强的百年期许。但今天所谓“集大成”,是更高更大更具有生存挑战性和发展战略性的,是集世界之“大成”,集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制度建设、社会发展等一切领域“总成”,玉成中国梦的空前伟大的事业。所以,先人刻苦自律、博学精进的学习精神我们应当秉持继承。

有大度,即要有开放包容的胸怀。云南历史文化名人的一个共通品质,也是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即使身处僻远,总能破除狭隘与陋见,以宏大度量,兼容并包,接纳先进,吸收优异,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资源,总成一股创造历史的宏大动力,来完成伟大的事业。哪怕是割股舍己,也在所不惜。今天,云南要实现跨越式发展,保持开放包容的胸怀尤其重要。所以,先辈“天下云南”的大度我们应当弘扬光大。

达大观,即要眼观天下,达察全局,与时俱进,审时知变,敢为人先。推动云南社会历史进步的代表人物,无不目光远大,胸怀全局,对世界潮流、时代嬗变,都能审视洞悉,并欣然顺应规律,故能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成就改天换地的一番伟业。古语有“小智自私”“达人大观”,是将为个人谋私的小智谋与担当天下兴亡的大智慧尖锐对比而言的。否则,“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个为民为国而应用心智的人,必然有达观天下的心怀,也由此激发潜能、超迈寻常,而使人生境界也更加美好而宏丽。遍观世界文明史,许多影响人类进步的伟大创新,正是以此为动力和起点的。今天,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的日益强大,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开拓了无限广阔的道路,也为个人实现自身价值创造着更加富实的前景。所以,先辈们达观天下的精神我们应当引为楷模。

我们对志向高远、仰观天下、俯察民情、甘为路石、慨当以慷、求真务实的历史名人,心存景仰,并愿与千千万万的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一道学习弘扬。

组织编撰“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编撰出版人员都做出了艰苦的努力,但由于众手修书,书稿层次不一,成书体例难以做到完全一致,对存在的不足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我们将虚心接受,并在修订再版时一并吸纳修改完善。

后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真快,写完初稿已经过了三年!

回忆写作的过程,既有激动,又有迷茫;既有快乐,又有艰辛。我写这本小书,开始是很激动的。我虽历史系出身,但以前没有写过一个完整的人物。毕竟,这是我所写的第一个完整的人物。加之,我又是这个云南百名人物传作者群里最年轻的,因而我很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记得我的导师林超民先生,在这套书的作者座谈会上说:“我们要通过写这套书,培养一批优秀的年轻人才。”这对于我们年轻的后辈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鞭策。带着导师的期望,以及“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我开始了写作。

然而。写作的过程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最大的问题是材料的取舍。张问德的资料,虽然少,但也颇为可观。最主要的是,滇西抗战后,他以亲身经历和文牍写成《偏安腾北抗战集·秋生草堂诗文录》一书传世。然而,历来写张问德传记的,很少有人利用这本书。我尝试用这本书里的资料,来叙述张问德先生的经历。再就是,如果不用《偏安腾北抗战集·秋生草堂诗文录》一书,不可能把张问德写好,用了以后如何把书中的论文体,转化成散文体又是一个大问题。虽费了力,可能处理得还不好,这是一个缺憾。对于如何写好张问德,我也比较迷茫。幸好林超民先生在我困惑时,给了我指导。他一再强调,要做三个县长之间的比较,以突出抗日县长张问德的人格和精神。

前辈学者对张问德先生做了深入研究,没有这些研究,本书的写作将难以进行。按照要求,书中对于所引文献,或加引号,或转述,没有在书中一一注出。

感谢云南人民出版社金学丽编辑对本书提出的修改意见。

好友孙虹、和虎、符广兴、杨海东、张磊、谢斌、何安顺、程源纪、刘小华、杨春芳、钱秉毅等为本书的写作提供了不少帮助,一并致谢。

“写名人传记就是向名人学习的过程,要深入地、不断地学习。”这是我的导师林超民先生给我们的指导。通过学习,发现张问德先生是伟大的。他的伟大之处在于虽“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而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力挽狂澜;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以“天下兴亡”为己任,坚韧不拔,始终保持浩然正气;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任劳任怨,不论处境如何,都能做到问心无愧,荣辱不惊。张问德先生是腾冲人民的精神化身,是滇西抗战的旗帜,是云南精神的集大成者,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抗日英雄!愿张问德先生的精神能对读者有所启迪。

由于不够用功,书中多少还有一些生硬的地方,有的地方还有一些不当的表述,错误不可避免,恳请读者赐教垂训。

作者谨记  2016年3月9日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宿舍

2016年11月修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抗日县长(张问德)/云南百位历史名人传记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和智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50768
开本 32开
页数 15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0
出版时间 2017-03-01
首版时间 2017-03-01
印刷时间 2017-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208
CIP核字 2016267537
中图分类号 K827=7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10
143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0: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