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学教授/当代文场小说系列
内容
编辑推荐

《大学教授》是一部描述高校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风光旖旎的“北越大学”校园里,两代知识分子正上演着一曲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的故事。本书记述的是一群知识人的生动面相。它机智,有趣,充满反讽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沉郁、庄重的自省精神。作者细腻而幽深的笔触,勇敢地指向一个时代心灵溃败的核心地带,并以一个追问者的姿态,重新向我们确证了人之为人的尊严。

内容推荐

这是一部描述高校知识分子生存状况的长篇小说。风光旖旎的“北越大学”校园里,两代知识分子正上演着一曲人情冷暖、悲欢离合的故事:外号“三猴子”的张渊之教授,凭借国学大师侯永昌的提携与自己的苦干,终于在“北越大学”中文系占得一席之地。而他的风流韵事、张狂的言行以及土得掉渣的老婆却成了校园里津津乐道的话题。

张渊之又与“三囊”教授——“胆囊”刘摩、“酒囊”范英俊、“阴囊”侯华等人为各自的目标纠葛不断。他们斗智斗勇,最终鹿死谁手?

以侯永昌之子侯刚为代表的年轻学人,在前辈的挤压和现实的诱惑下,将如何安身立命?而张渊之又将如何面对侯刚这位恩人的儿子?……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尾声

试读章节

在距河姆渡不到一百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桃李山,桃李山有两个主峰,一峰叫桃山,一峰叫李山。桃山多桃树,李山多李树。山问古木参天,常年云雾缭绕,如梦似幻,外地人初来乍到,恍如置身仙境。袁、侯二氏世世代代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从明代开始,在这个世外桃源周围,渐次出现了两三个村落,历经清代,又发展成了一个小镇。光绪年间,这个镇已经初具规模了,加上河姆渡附近历来是鱼米之乡,灾年逃荒来这里的人也多。除了开荒种地,他们还带来了各地的手工技术,开办了各种手工作坊,小镇的人气渐旺,并一代一代地繁荣壮大起来。为了便于管理,官府在这里设立了一个叫做北越的县城。光绪二十五年,即1899年的时候,桃山附近的袁家庄和李山附近的侯家庄也成了其中的两个村。村庄掩映在浓密的果树林中,并不显山露水。春天,桃花、李花簇拥着盛放,绚烂得如火烧的红霞、连绵的白云,这两座小村庄被漫山的鲜花装扮起来;夏天,枝头密叶间那丰硕得压弯了枝条的果实,让劳累、疲惫了一整个春忙的村民绽开笑容;秋天,当树叶大都飘零、树梢归于寂寞的时候,袅袅的炊烟不时地从树林的上空弥散开来,远远看去,仿佛和天上的云雾融为一体;冬天,山上有许多常青树,在万物萧瑟的季节里仍然苍翠连片。还有一种叫乌桕的树,雪白的桕子挂在枝头上,粉妆玉琢般,煞是可爱。虽然冬天很少下雪,但偶尔一两场雪,就让满山遍野都成了银白一色,真可谓玉树琼花、玲珑剔透。特别是雪后放晴的时候,阳光从山顶直泻而下,照得那些被大自然装点出来的天然树形雪雕便如同高级的水晶制品,晕开五彩的光芒,使得桃李山更加耀眼夺目。

1900年,美国基督教监理会的一个传教士威尔逊先生路过桃山时,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于是会同七位传教士募集资金,在风景秀丽的桃山脚下,建立了一所学校,名叫“北越大学堂”。大学堂于当年的6月24日在美国的田纳西州注册,办理执照,核准学位授予权,威尔逊出任第一任校长。他先是办了个小学,看看情况不错,到年底又办了个中学,到第二年的秋天,大学部正式开学。而今,桃山脚下的北越大学堂中的“袁堂”和“侯堂”,分别是袁氏后裔和侯氏后裔做校长时建的,在建筑样式上仿的是西式教堂,多为哥特式建筑。现存的几处老校舍都是灰黑色的石料墙面、细长的圆柱,粉刷过后依然抹不去过往岁月留下的印迹,隐约还能从经历了无数次翻新的塔楼上辨认出独属于哥特式的忧郁的拱顶,在一片中国式山水的艳桃裱李的精致中独树一帜,也是一道难忘的风景。

渐渐地,在北越大学的周围形成了一个城市。这是一个由大学、医院和教会等社会机构和人口逐渐形成的城市,它和北越县城渐渐连成一体。县城离袁家庄只有五公里,骑自行车大约半个小时。在20世纪20年代的时候,学校里的中国教授和美国教授们称去县城为进城,而今,北越大学已然是市区,而且是市区的中心地带,桃山则成了校园一角,俨然成了热恋中心——男女学生们的情人山。

P1-2

书评(媒体评论)

作者大胆摘取智慧所不配享有的桂冠,却不失智者自身的风度;针砭大学时弊,也不忘抉心自食,照见本心的光明与暗影。在日见其多的教授小说中,这一本绝非可有可无。

——复旦大学教授、博导、文学评论家 郜元宝

《大学教授》记述的是一群知识人的生动面相。它机智,有趣,充满反讽的同时,又蕴含着一种沉郁、庄重的自省精神。作者细腻而幽深的笔触,勇敢地指向一个时代心灵溃败的核心地带,并以一个追问者的姿态,重新向我们确证了人之为人的尊严。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文学评论家 谢有顺

《围城》之后的空白需要无数熟悉大学生活的作家来补写,朱志荣教授的《大学教授》是新世纪《围城》的开篇。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文学评论家 杨扬

这部作品直描高校知识分子生活,开辟了知识批判和社会批判结合的新书写路径;从高校教师微观“小世界”折射当代中国社会“大世界”,展现了当代知识分子书写新的可能性,是中国知识分子小说的一个重要进展。

——上海大学教授、文学批评家、作家 葛红兵

大学教授写《大学教授》,其中一定有看头!朱志荣的叙述如一柄刀,不动声色地把大学校园中的教授和生活中的教授们细细地刮开,让你看不到血,却处处感到痛……这是一部值得深度思考、值得寻味的小说。

——《文艺争鸣》杂志编审、文学批评家 朱竞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学教授/当代文场小说系列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朱志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安徽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9633503
开本 16开
页数 17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50
出版时间 2010-03-01
首版时间 2010-03-01
印刷时间 2010-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47.5
丛书名
印张 11
印次 1
出版地 安徽
245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9: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