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楠溪江古村落研究课题,一方面出于个人对楠溪江乡土建筑、古村落及其耕读文化现象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确实感到楠溪江古村落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传统建筑和村落风貌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再不进行抢救性研究的话,就会不久于人世。而古村落的湮灭对楠溪江耕读文化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创。
本书介绍了屿北的地理与历史、屿北的耕读文化、屿北的经济概况、屿北的风土与民俗等六章内容。
图书 | 屿北(楠溪耕读村状元归隐地)/浙江古镇古村落研究系列丛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选择楠溪江古村落研究课题,一方面出于个人对楠溪江乡土建筑、古村落及其耕读文化现象的浓厚兴趣,另一方面确实感到楠溪江古村落的保护现状令人担忧,传统建筑和村落风貌就如同风烛残年的老人,再不进行抢救性研究的话,就会不久于人世。而古村落的湮灭对楠溪江耕读文化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甚至可以说是对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创。 本书介绍了屿北的地理与历史、屿北的耕读文化、屿北的经济概况、屿北的风土与民俗等六章内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千年屿北 溪山邹鲁——屿北的地理与历史 一、绵延楠溪 惟此菰田 二、千年屿北 源远流长 第二章 崇文重教 诗礼传家——屿北的耕读文化 一、耕以致富,读以荣身 二、父子两尚书,一门三进士 第三章 重农倚林 工于机巧——屿北的经济概况 一、自给自足的业经济 二、“舴艋船”的记忆 第四章 积厚遗远 化民成俗——屿北的风土与民俗 一、屿北的昆间信仰 二、屿北的社会生活 三、屿北的民风民俗 第五章 千堂万户 一屿为郭——屿北的布局与建筑 一、概述 二、“莲花出水”的村落形胜 三、朴实儒雅的居住建筑 四、井然有序的礼制建筑 五、无处不在的崇祀建筑 六、坚不可摧的寨墙 七、形式各异的其他建筑 八、肇于实用的建筑构造特点 第六章 寄情山水 以文益美——屿北的景观与艺术 一、山水空间的意境追求 二、寄托情感的艺术表现 附录 一、屿北村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文物保护点一览表 二、旅游小帖士 后记——屿北古村的复兴之路 鸣谢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屿北(楠溪耕读村状元归隐地)/浙江古镇古村落研究系列丛书/浙江文化研究工程成果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宋绍杭//赵淑红//邰惠鑫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8074223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8 |
出版时间 | 2010-03-01 |
首版时间 | 2010-03-01 |
印刷时间 | 2010-03-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9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K295.55 |
丛书名 | 浙江古镇古村落研究系列丛书 |
印张 | 6.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浙江 |
长 | 209 |
宽 | 148 |
高 | 1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