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碎影
内容
编辑推荐

贾静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以为师者特有的襟怀气度注视着这个世界、建设着这个世界。她所经历的这一切,为她的文字打上了斑斓的底色。

纵观整本《碎影》,贾静老师的写作是明媚的——一个青春洋溢的生命,一份纯粹美好的情感,一段饱满充实的生活。

内容推荐

《碎影》为散文集,这些文章抒发了作者贾静自己的心绪和感悟,叙述的是作者世界里那些平凡的人生,慨叹的是脚步跋涉的山山水水,回想的仍是遥远的故乡和挚爱的亲人。

目录

第一辑 光阴

 月

 一路秋光浅影

 昙花盛开的夜晚

 路过冬天的时候

 戒指

 给儿子的信

 只要一双鞋

 远方

 儿子的宝石

 啼笑皆非说糗事

 死在生中行

 世界与世界之间

 拾起遗落的黄昏

 失眠的午睡

 日记七粒

 卖草记

 我的孤独

第二辑 偶相逢

 人生

 路遇王紫嫣

 雨

 大连人

 保姆协奏曲

 伍

 探病

 三个故事

 偶遇李伯清

 你走时阳光明媚

 让生命拔节

 两只紫燕

 仓鼠一家

 养蚕与育儿

 鼠

第三辑 恍然悟

 恍然悟

 爱情的真相

 豆腐及其他

 春天的伤痕

 吃鱼的精神

 稀饭与粥

 谁遮挡了你的阳光

 树

 食谱

 请不要为邻桌付费

 误入“芦花”深处

 和自己做兄弟

 为自己织一张网,安卧

 杜拉斯和她的情人们

 茶色青春

第四辑 醉乡关

 真正的天空

 夜的黑

 葬礼

 星空下的茶话会

 通江县城

 老屋源

 菌子

 街角的桑树

 家乡菜

第五辑 山一重水一重

 青城后山

 中天楼上看古城

 有一片湖叫泸沽

 闲说刘文彩

 七日岛民

 蓬安印象

 寒雾垂垂登南岳

 导游的眼晴

 早春独游棠湖公园

 拜

试读章节

路遇王紫嫣

忙碌的一学期宣告结束,终于可以彻底放松下来,过上一段悠闲的日子。傍晚,踱着闲散的步伐,陪伴父母儿子从翠绿的大树间走出小区,一直漫步到中心公园。

儿子心思放在铁环之上,那个铁圈圈从一个月前买来直到现在,总也不能被小主人驾驭,它在铁钩的驱赶之下老是偏偏倒倒,哐然扑地,“耍”得儿子步履踉跄,失意连连。以至于后来只好劳驾我替他提在手上,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累赘。

中心公园人真不少,大家都赶着美丽的夕阳在大道上行走锻炼。黑色的小鸟在低空盘旋,它们被美景陶醉,显得愉快而又兴奋。

又到水池边上,那里安放了健身器材,儿子在几个形状不同的铁器问来回攀爬了几回,就被水边上吹泡泡的父女二人吸引过去了。他拽住我一只手,蹭过去看。

一个小瓶子放在水泥平台上,满面笑容的爸爸拿红色的小塑料管子在里面蘸一蘸,小心含到嘴里吹泡泡,管子兼具叫叫功能,呼呼作声。在低浅的叫声里,一群大大小小的泡泡流动出来,五彩缤纷。小女孩欢叫,伸臂指着泡泡叫道:“老爸,快呀——快扇。”爸爸赶紧挥动手上的蒲扇,把它们扇到水面上去。

“快看,泡泡可以在水面上跳哦。”爸爸提示道。

果然,有掉落下去的彩球,触到水面之后,很轻柔地弹起来,形状完好,又落下去,再弹起来落下去,最后破灭。

儿子高兴起来,他没有见过泡泡居然可以这么玩,我也觉得新奇,对他们格外留意起来。女孩子瘦瘦的,精灵活泼,她坐在推车上,整条右腿被固定在一个医疗器械里。车旁平台上坐着一个微笑着的老人,车把手边靠着的是一个五官精致的年轻女人,她小个子,短裤T恤,朴素亲切。看看他们微笑的样子,就知道是一家子。孩子现在拿自己手上的塑料小圈,放在瓶子里蘸蘸,合起没有长齐门牙的小嘴来,轻轻吹起一个好大的泡泡。

“爸比快扇,把它扇成小球。”小女孩急切地恳求。

爸爸开心地挥动着扇子,大泡泡真的分裂成了几个小泡泡。孩子们都欢叫起来,儿子放开我的手,用嘴吹用手扇把它们往水里赶。

“奶奶你看。阿姨你看。”她嘴里不停地呼叫着周围那三个人,一个人都没有冷落。原来那不是她妈妈,被呼作阿姨的拿起一瓶桔汁递到她嘴边,给忙碌的孩子喂喝,嘴里叮嘱着“慢点啊,慢点”。

我问小女孩年龄,马上七岁,比儿子小半岁,问她姓名,王紫嫣。王紫嫣热情地说:“哥格(哥哥),来,我们一起吹。”儿子对我耳语,说那个会叫的泡泡器上面有口水,他以前吹过,有经验的。后来到底抵抗不住呼叫,还是去了,王紫嫣跟他换了不用衔在嘴里的那一个。小女孩主意很多,玩了一会,她就说:“哥格,你拿着呼啦圈(铁环),我吹,让泡泡从呼啦圈里过去。”于是儿子举起铁环,东奔西突。

我们几个大人解脱出来,坐在旁边聊天。

“王紫嫣在看《爸爸去哪儿》吧?”(我也看过一点,听到里面的港台音,称爸爸叫“爸比”,呼哥哥叫“哥格”。)

奶奶慈爱的笑容在脸上荡开:“就是就是,她最爱看这个,每天收看。”

“她的腿摔了吗?”

“就在奥特莱斯的二楼,在那个儿童游乐园摔倒了。做了两回手术。”奶奶轻轻拨开右侧洁白的裙摆,我看到接近髋骨的肌肤一片乌紫。

爸爸淡淡地补充:“这回摔得有点凶。”脸上还是笑。

阿姨接着介绍道:“她没摔的时候很调皮,整天在家里跳上跳下的。”那语气神态,这孩子俨然是她自己生的。

奥特莱斯,那儿集中了很多名牌服装。“有没有索赔呢?”

“他们听见她叫唤得惊抓抓的,急忙送到医院去了,没有来得及跟人家交涉。”奶奶道。

“他们”肯定是指爸爸和阿姨了。他俩此刻坐上一个空置的健身器材,互相打趣,看上去默契又亲密。

妈妈到哪里去了呢?她为什么走出了这样和善的人家?在她身上发生了什么变故?

这些问题在我脑子里纠缠,但我不能问。

爸爸抽空拿过女儿手上的玩具,吹了一个形状古怪的大泡泡。阿姨嗔怪:“都四十了,还跟孩子抢着玩。”这个爸爸看上去很年轻,性情欢快随和,没有丝毫沧桑的痕迹。

“你90后的,不懂。铁环就是我们小时候玩的,你会不会?”

这个90后的阿姨很自豪地答道:“那么古老的东西,我们90后不玩!”她拿扇子过去给孩子和奶奶扇一会儿风,不让她们热着。

十多岁的年龄差别变成了他们有趣的谈资。这一家人温情又幸福,我看了心里暖融融的,几乎要融化在他们幸福的边缘。

可惜天色渐渐暗淡,王紫嫣坐在车上笑眯眯地吹,儿子拿着另一个管状的小喇叭在接,接住了再吹出去,变成更大或者更多的泡泡。泡泡已经失去缤纷的色彩,苍白而模糊,渐渐融进夜色了。

“你们住在哪里呢?”我问。

奶奶告诉我:“香榭美邻”。

那是一个安置小区,附近的农民土地被征收之后集中居住在那里。

爸爸提议:“我们回家吧!明天又来。”  孩子们约定明天下午七点,还是老地方。阿姨根据家务快速推断时间,更正为七点半。

我提醒孩子们明天带上自己的玩具,王紫嫣思索道:“男孩子到底喜欢什么呢?”最后决定,她带女孩的东西,“哥格”带男孩的东西,交换玩。

我和儿子心里都惦记着这一家人,第二天傍晚提前十多分钟就去了,笼子里带一只仓鼠。那里已经有几家人玩耍,孩子也多,但都不是。我们站在水边上看小孩们用网兜捞青蛙捕小鱼,儿子不参与,他耳语:“残忍啊,捉过来会死的。”

这时候,爸爸背着王紫嫣匆匆来了,今天的王紫嫣穿一条灿烂的红花裙子,贴在爸爸背上,情绪不甚高昂。

爸爸说,我们今天有事,玩不了,专程来说一声。我叫她去看看仓鼠,他们看了一下,又匆匆地走了。

P46-48

序言

谁能阻挡心底的柔光

张水鱼

一个人日积月累的写作,从某种角度来说,是在一点一滴地收集自己的幸福。

生活是粗砺的沙石,心灵是细润的流水。通过心灵的淘洗、写作的梳理,粗砺的沙石化身精美的璞玉,成为生命里的珍宝。

在梳理生活的过程中,去除芜杂,解除迷惑,记下理解与体验,让沉重的生活辘辘变得轻快,让平凡事物的陶罐因多遍的抚摩而焕发光彩,而由此生发了愉悦心,并把这份愉悦通过笔触告诉他人,谁能说这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儿?

而当你拥有了这样的幸福心境,你对待周遭所发生的一切便有了从容面对的态度,看人或事物的眼光必定独特,你相信万物有解。这时候,看一朵花儿会成为一件盛事,对月凝视心有回音,谈到窘事也不乏诙谐.因为你的心底氤氲着化解繁难的柔光。

读贾静的《碎影》,正如沐浴在碎碎光阴里的柔和光影中。

观赏淹没在暗夜里的艳丽昙花,她为昙花生命的短暂做这样的注解:“她(昙花)在浓密的黑暗里沉醉,一定满含别样的幸福,不屑到白天的舞台上抢夺观众。”

面对困扰人们的生死问题,她举重若轻地定位死亡,消解对死亡的恐惧:“死神大概是个顽皮的孩子,喜欢躲猫猫,有时候看到他的一只裤腿,看到他尖尖的帽顶,一转眼又不知藏到哪里去了。有人说人生是场游戏,我看没错,就连死亡这么重大的事都不严肃,有一天你正赶事做呢,‘哐当’一下,有人举牌说:游戏结束了。”

这样的心境,源于心灵的起飞,用她的话来说,“当我们学会低下身架,放下防备,丢弃卑微,留一颗单纯质朴的心,世界和世界之间才会有路可走,一个欢乐灿烂的立体人生方能建成。”

心灵的起飞是什么样子的?立体人生有怎样的风采?贾静的文章里有答案:可以为自己织一只安卧的网,努力摆脱黑暗和恐惧,学会选择与放弃,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可以与物为友,化身成一棵树,“用树的眼光看向树”“用树的眼光望向天”;可以在心灵世界里自如穿梭,试着“和自己做兄弟”,一步步超越旧我;可以把过去和未来编织在一起,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放在一个天平上升降,可以把晨昏、把万物呼唤到自己的近旁来,听不同生命拔节的乐音。

贾静心底的这一缕柔光是美的。这些美来自她独特的感受力,是她在精神层面上对生活的再处理而得到的佳酿。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以为师者特有的襟怀气度注视着这个世界、建设着这个世界。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她坚忍不拔的自我修炼,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之余能如此勤奋地写作就是明证;另一方面,可以感受得到她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她不仅善于洞察生活的秘密,追问人生的真谛,还把研究的视角伸向了更加辽阔的心理世界,学习做心理师。她所经历的这一切,为她的文字打上了斑斓的底色。

纵观整本书,贾静老师的写作是明媚的:一个青春洋溢的生命,一份纯粹美好的情感,一段饱满充实的生活。

此刻,孟子的一句话浮上心头:充实之谓美。对照贾静《碎影》一书中对生活的捡拾,然也。

借着这次写序的机缘走进她的小宇宙,我的心里也美美的。

后记

2013年,我将三年来的随笔结集为《冬的花》出版。出版后得到很多热情的反馈,共鸣的欢悦连接着彼此的心灵。但独自思量,觉得这本书写作的范围非常“小”,决定再创作一本,能够豁然走向“大我”。

一晃四年过去,我在教书和考取心理师之空余,随心书写了数十篇文章,最近筛选整理了十余万字交付出版社,发现这些文章除了水平更整齐一些,实在还是“小”的,抒发的无非是自己的心绪和感悟,叙述的不过是我的世界里那些平凡的人生,慨叹的是脚步跋涉的山山水水,回想的仍是遥远的故乡和挚爱的亲人。

此刻,我丢弃了对“小”的蔑视,意识到日常生活的重大意义。工作、家庭、他人和远方,思绪、觉醒、突破与成长,正是千千万万普通人茂盛的烟火,它们蒸腾在天地之间,将一个纷繁的人世煨暖。我愿意把自己活成一枚鲜活的标本,将生的欢乐和苦闷吐露,把内心的惊喜和纠缠梳理成金黄的流苏,摇曳在平凡的腰间。

细碎的生活实在不容忽视,它对内心的震动具体而又深刻。一枚绿芽的舒展,不得不让我欢愉;一只飞鸟的死亡,不得不让我伤怀;一声诚挚的问候,不得不让我动容;一支意想不到冷箭,不得不让我喟叹!正是这些绵密的生活,像吊床一样将我们托起,能够在广袤的绿荫和坚实的大地间从容往来!

事实上,没有一种生活是渺小的。我的,或是你的。

庄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贯穿始终,它锚定了我们生命的舟帆,向着自己设定的航向启程。

我敬仰那些献身于伟大事业的杰出人物,敬仰那些执着的英雄情结。可是,一个普通人,也完全值得昂首挺胸,光明正大地绽放豪情!

贾静

2017年5月29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碎影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贾静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6435528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96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98
CIP核字 2017150558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12.5
印次 2
出版地 四川
230
165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8 18:3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