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处处堕落(精)
内容
编辑推荐

埃及作家萨布里·穆萨的小说《处处堕落》恰是一部引导当代阿拉伯小说创作走向转折的作品,在阿拉伯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小说离开了阿拉伯小说习惯性的地域,城市和农村,把人带到了一种全新的环境,带向了伸向大海的无垠的沙漠,那里的人们面对的是横亘的大山,尖利的岩石,成千上万条毒蛇,还有缺水的焦渴。面对如此“粗糙”的环境,作者却使用了诗一样的语言和深情,赞颂了深蕴其中的淳朴、坚强和真挚的爱。正如一些阿拉伯文学评论家所说,打破了阿拉伯文坛长时间的沉默,使阿拉伯小说开始进行一种世界性的思想探索。

内容推荐

《处处堕落》是萨布里·穆萨在埃及东部沙漠的德尔希布大山生活了整整一年后创作的佳作。“强奸”是该部小说的故事主题。男人对女人的“强奸”,成年人对少年的“强奸”,人对大自然、沙漠、大山和大海的“强奸”,甚至还有人对动物的“强奸”!大胆的主题选择,细腻而准确的语言和描写,使心颤抖,使情震撼。

这部小说独具特色,将自然精神与人文精神融为一体。全书用一种明艳的语言书写,以其优雅恬静和美丽,引领我们感受那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打破了阿拉伯文坛长时间的沉默,使阿拉伯小说开始进行一种世界性的思想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

目录

译者前言

关于这本小说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尾声

试读章节

哪有如此的血缘亲情去阻止这些人们的逃离呢?

尼古拉弯曲着脖颈,疼痛一阵阵向他袭来。他用满是灰土的粗大手掌,抹着沾满灰土的裸体上奔流的汗水。结果,周身的毛孑L都被灰土糊住了。

当木板房前的院子染遍太阳那如火一样的光芒时,土和沙已然如岩石燃烧后的灰烬……尼古拉一路蹒跚着向自己的家走去。

若我们与他结伴同行,便会看到,他的家只是一间木屋,一边放着一张医院病人或冶炼工人或军官们用的铁床。屋里纷杂各异的石头和工具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有过矿上工程师们的放肆而杂乱的生活。木墙上挂着各种沙漠地图……那天,当尼古拉看到铁桌子上的鱼罐头时,他还没有吃过东西。可是,他却皱起眉头、紧闭双唇,一副要拒绝的模样。已经发现它是空的了。不一会,他又拿起了它,当然还是空的……此时此刻,在这蛮荒之地,上哪儿能弄到酒呢?

老尼古拉仍然赤着双脚。他那副欧洲人的身躯已完全变成了地道的深棕色,浓密的头发已完全霜白,像一堆棉花,身体肥瘦适中……他把手伸向一瓶红色酒精,往嘴里倒了一口,顿感火在脑袋和身体里燃烧了起来,那种痛苦他太清楚不过了。于是,他用双臂压住前胸和腹部,以抵抗那种令他蜷缩曲背的痛……可是,没过多久,那麻痹的热浪开始升腾,冲向他那疲惫的头脑了。

一张小木桌上有一张棋盘,尼古拉把它拿到院子里。棋盘上留有些红黑棋子,有的还在原来的地方,那是两天前他一个人下的那局残棋;现在,赤身裸体的他又站在棋盘旁端详着。

那天,红棋的王正面临被黑马保护的兵的直接威胁;黑王平安无事,但遭到两个红车的进逼……眼看黑方要赢,下二步该红方了。尼古拉伸出手,让红方的王退回马步圈内。再以兵下方的黑车去攻红方的王……他光着身子站着,思考了片刻,撤回了红方的王。就这样,他一直先在这边进攻,转过一圈又去对面退守……他既非放松娱乐,也不是消磨时光;他既是攻方,又是对手;是红方。又是黑方。

就这样挪了两步棋。尼古拉回到木屋里,啜了一口酒精,马上返身回到院里,痛苦地扭曲着身子继续他的进攻与后退,继续着他自己决定的受难的仪式。结果是注定的,最终必定会有失败者。尼古拉的伟大就在于他虽然早已知道结局,却仍在继续拼搏。

棋盘太神奇了!那些被刻成不同等级的会说话的人形棋子和不会言语的物形棋子都在上面滑动。棋盘上有国王,马和象是他的坐骑,骑士就是他的大臣,而战车和城堡则是他的敌手和隐蔽处。那些兵卒则是他的子民,都是从一个口袋里涌出。国王、骑士还有农民,每个人都各尽其力、各有其命,而尼古拉的命则是失败。所以,他的所得也就是失败……就这样,他被钉在他那隐形的苦难的十字架上继续并重复着这个失败,仿佛他就是那位年迈的古希腊人,推动着那块笨重的巨石向那永远无法到达的峰顶执着地爬行、

攀登。眼看峰顶在望,巨石却轰然滚落。他只能重拾下山之路,从头开始再往上推……”夕阳已完全沉落在西方,浓重的黑暗吞噬着。

沙漠上的黄、红和绿,直至将其全部笼罩。于是,那灼人的酷热也由拂面的微风变成刺骨的凛冽,无穷的天际、起伏的山岚也变成了传说中的鬼怪……天空开始飘起雪花,昏暗的天色中尼古拉已无法分辨。他抄起一条毯子把自己裹上,蜷缩着靠在德尔希布的岩石上,目视着东方天边的火星。火星正用它那石竹花般的红色轻柔地俯视着阿拉伯半岛,而西方天际的木星也开始在那遥远的地方一一利比亚沙漠的上方踟蹰徘徊。尼古拉的万千思绪,在上苍创造的无边无际的穹字中游弋、徜徉……

P5-7

序言

作家萨布里。穆萨,1938年出生在埃及的杜姆亚特。先学习艺术,1950年开始从事新闻编辑工作,先后担任过埃及《消息》报和《时代》杂志等重要报刊的主编,发表了4部短篇小说集和3部长篇小说。还为多部埃及电影撰写剧本。1984年底开始撰写回忆录《新闻历程五十年》。

堪称伟大的作品,或反映时代的深邃,或指引时代的发展。埃及小说《处处堕落》恰是一部引导当代阿拉伯小说创作走向转折的作品,在阿拉伯文学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63年春天,萨布里.穆萨在埃及与苏丹边界附近的东部沙漠度过了一个晚上,看见了德尔希布山。那是萨布里.穆萨第一次去沙漠。他对沙漠的第二次访问,如他自己所述,是去拜谒位于这片沙漠深处的苏菲派斗士艾布。哈桑.沙兹里的墓地。在他第二次看见了德尔希布山时,一种强烈的创作欲望在心中产生,他意识到,他应该与其为伴,在那里住下,进入一个无限宽广、无限深邃的空间,去探索一种他在那里已经感受到的不寻常的关系。埃及文化部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从1000年1月至1967年7月萨布里在德尔希布山的沙漠中生活了整整一年,得到了丰收的硕果:创作了小说《处处堕落》。1070年,萨布里开始在埃及杂志《早安》上以连载的形式发表了他的这部小说,四年后全书出版。

……

尼古拉,伊丽娅,凯尔亚布和伊萨是悲剧的受害者,一方面表现出的是无辜,团结和慷慨的奉献,同时,他们又不是完全无辜的,因为他们都参与了腐败和贪婪,有着被禁止的欲望和傲慢。例如,尼古拉从一开始,就试图忠实于那座山及其居民所代表的自然的统一。他试图融于其中,因为他将其作为自己的国土,但是,他在那里的存在,却与其他方面一起,成为了一种勾结,破坏这种统一、泄露其秘密、掠夺其财富並使其枯竭的行为的勾结。这种勾结不仅限于在山上挖掘隧道,并在其洞穴中提取矿物,他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获取,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他对伊丽娅的被禁止欲望的满足。即使他这种欲望未被激起或没有满足,他与外国人安托尼和国王及其随从人员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都把大自然当成了抛弃了一切价值和意义攫取财富后满足他们那些不正常的欲望的手段。最后,由于被罪恶感包围,他又导致他的女儿和孩子的死亡,这不是他精神混乱的结果,恰恰是罪恶的表现。而精神上的混乱就是在他的潜意识里罪恶感增长的结果,导致了混乱。在他内心,他意识到他已经违反了将他与他女儿和他所在地方联系在一起的正常关系。通过与安托尼之流的勾结,他已经侵犯了这座大山和那些来到这座大山满足自己私欲的人们与大山之间的自然关系,从而背叛了他想要将其当做家园的的地方。

(四)  这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不同因素和大自然的非同一般的聚合,开拓了阿拉伯小说的一个新的幻想区域,那么,它同时又将一种与纳吉布。马哈福兹等老一辈作家,和如尤素夫.伊德里斯和其后的亚希亚.塔希尔。阿卜杜拉、穆罕默德。巴萨蒂、易卜拉欣。阿斯兰及伽马尔.吉提尼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阿拉伯小说家(萨布里.穆萨正属于这一代作家)所不同的叙述语言赋予了作者。因为《处处堕落》背后的想象力与以前的作品没有共性,因此,必须使用一种具有高度隐喻能量的叙述,以满足描述不寻常的存在与历史的和现实的事件的目的,达到诠释书中所涉及到的歧视、无辜、团结、腐败,罪恶和贪婪的内涵的目的。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处处堕落(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埃及)萨布里·穆萨
译者 王复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五洲传播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8536897
开本 16开
页数 166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40
出版时间 2017-07-01
首版时间 2017-07-01
印刷时间 2017-07-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38
CIP核字 2017141987
中图分类号 I411.4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57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0: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