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内容
编辑推荐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作者:陈程)这是一本折磨身体、历练灵魂的书。旅者苦行僧似的行走,品味其中酸苦,以触动灵魂,感悟人生;在上万里的旅途中寻求自我,找寻方向;有迷茫,有明悟;有泪水,有欢笑;有洒脱,有羁绊。回头时,那彼岸却又在眼前,让人只能无奈地笑笑。全书以第一人称书写,讲自己的经历、心境的跌宕以及路上千奇百怪的人、对比鲜明的物、应接不暇的事给作者的感悟,使他看到了人性的繁杂、万物的缤纷、世事的变迁。

内容推荐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由陈程编著。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简介:

这里写了60000里路上、100多个城市中遇见的故事和人们。它们是如此真实和清晰的出现在我的旅途中,它们支撑和鼓励我继续着前行的脚步,让我更加迫切的想要去行走在更深更远的土地上。这些故事和人们让我即使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也会去铭记和怀念。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我们总得坚决的舍弃些一些东西,才能换来自由。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一万里的逃避

第二章 前行

第三章 坚定

第四章 轮回

第五章 世界是个圆

后记

试读章节

记得那时的我刚开始第一次旅行。多多联系到我,想寻求沙发。

在这之前,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梦想着要去进行一次长途旅行,但仅仅是计划着,没有任何行动。对我来说,目的地并非那么重要,我只是想享受一次灵魂与肉体的短暂脱离。

多多是个理想的旅伴,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她是我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一个队友。

2012年2月,我正处于迷茫之际,这时,我遇见了多多。

最初我是在网络上了解到她的。我看了她的旅途故事,对此颇感兴趣。在她的故事中,我能感受到旅行给她带来的心灵自由,而这种自由,也是我渴望寻找的。

我很希望能够认识她。

一开始我们仅仅是通过网络断断续续、不咸不淡地聊,直到有一天,我收到一条短信,是多多发来的。她将到达成都,询问我这里是否可以给她提供一个沙发。我欣然答应,一个成熟的雄性动物对雌性总是存在莫名的好感。2月27日,我在车站接到了他们一行三人。(是的,是三个人,不是说提供一个沙发吗?)

这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多多是一个漂亮可爱又娇小的姑娘,有着开朗的性格和一双秋水似的眸子,眼神中透着股坚定。

在此次旅行前,她也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为了生存,不得不努力地工作,上班、下班、回家、睡觉,一个个循环,生活枯燥而乏味。

她说她曾进行过一次为期一个月的旅行,之后便无法自拔,于是便开始计划一次长途旅行,所以她来了。

同行的两个男人比较深沉,除了见面时相互问候了一句之外,便一直沉默着,他们是多多以前的队友。

后来的几天,我领着他们看了看成都周边的景区。显然,我不是一个靠谱的导游,很多地方甚至我都没去过,所幸总算是领着他们把春熙路、锦里、武侯祠等看了个遍。期间,我们成了挚友,包括那两个沉默的家伙。

短暂相聚后是离别,我在家准备了一些酒菜。

吃饭时,我举起酒杯说道:“明天你们就走了,我还真舍不得,要不把我也带上,我跟你们一起流浪去。”多多笑了一下。我知道她认为我是在开玩笑,但事实上我是真心想和他们同行,一起流浪。

到第二次提起此事的时候,那是我出发前一天的事了。多多一行离开后,我又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道。

唯一不同的是,那个虚幻的梦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我想实现这个对我而言一直是虚幻的梦,可是又莫名地害怕。这是一种对未知的害怕,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忧虑,说不清道不明。所以我还是宅在家里,足不出户,不刻意去见任何人,对着电脑发呆,甚至忘记吃饭,忘记了什么时候太阳升起,什么时候夜幕来临。这样的日子让人在不知不觉中陷入混沌与不安,像是深陷在暗无天日的深渊,只有等待着时间走过去,或者,被人拉一把。

一天无意间点开了一部电视连续剧,那是当时很火的青春剧,写的是城市的生活、城市的爱情,当然,还有城市里不堪的现实。

花了两天时间,我将这部电视剧看完。主人公因为城市里无形的逼迫,一步步改变着自己,从最单纯的自己变成了一个唯利主义者,因为金钱、权力,演绎出了现实生活中的悲与喜。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往往容易被其他事物触动或者影响。在迷离与愤怒间,我喝了几瓶啤酒,昏昏睡去,一睡便是一天一夜。

醒来的时候,太阳刚刚升起,阳光透过玻璃窗轻轻地洒在我身上。清晨的阳光象征着美好。

一瞬间,我好像被它拍醒了,于是蹦身起床,穿着大裤衩跑进厕所开始洗漱。等收拾完以后,才发现此时的自己居然如此阳光、如此精神,完全不像是那个终日足不出户的黯淡宅男。  “嘿,哥们儿,你挺帅!”我对着镜子一笑。

就在那时我决定了,我要走出去,去寻找自己。

我开始收拾行囊,简简单单。我想这样算是带上我的决心或者是梦想出发了,不知道接下来会遇到些什么,但是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生命中的另一次旅程。

也许旅行就是一种病,一旦被它感染,就是不治之症,病毒会迅速扩散至全身乃至你的灵魂。

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旅行,给我带来了很多不可思议的感触和改变。在途中,我开始变得真诚,不再愤世嫉俗,我开始将所有的一切都与美好相连。

我有的仅仪是看看这个世界的梦想和背起行囊说走就走的勇气,这和金钱无关。

——小记

2012年3月2日,这是一个难以忘记的日子。这天,我背上我的背包,迈着坚定的步子出发了,那硕大的背包里还装着向朋友借来的帐篷和一台破旧卡片相机。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我给多多打了个电话,告知她我将要出门了,问她是否愿意收留我,语气坚定。她也听出了我的决心,考虑片刻后她与我约好在昭通会合。

第二天一大早,我背着包就去了火车站,买了车票,身上就只剩下300元钱。是的,仅仅只有300元。我一直想着,自己好手好脚,总饿不死,一切总会有办法解决的,没有那么糟。

临行前我没有告诉任何人,当时脑海中想的就是离开,去看看这个陌生的世界。

火车上很空,我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耳机里放着《在路上》这首歌,歌声里带着些许忧伤,还有些不舍。火车慢慢开动了,我看着窗外向后退去的风景,那时,我才意识到,我出发了。

青春,对于我们,应该就是一场不管不顾、不可收拾的疯狂。

不知道什么时候,列车长坐到了我的身边,这时,我正在发呆。

“小伙子,背这么大个包是要去哪儿啊?”看来他是被我那个大包给吸引住了。

“去流浪。”

“哈哈,流浪?你知道什么是流浪吗?”他爽朗地笑着。

“没有目的的行走就是流浪。”我没有底气地回答道。

就这样和列车长聊了许久,临下火车时,他挥手和我道别,祝我旅途顺利。在后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会回忆起他那爽朗的笑声,还有那简短的一句话。

“流浪?你知道什么是流浪吗?”

当时的我不知道,但我想弄清楚这句话。P4-7

序言

你是否也曾和我一样,厌倦了千篇一律的生活,向往更多的自由?

既然青春无处安放,那就为它找一个旅行匣子。

这,就是我给自己的成人礼。

若是叫我回首,那我倒也会很欣慰地对自己说:

“嘿,这青春还算没浪费。”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人要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利而争,不为欲所诱而独善其身,很难。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性越来越经不起考验,人与人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复杂,而目的却越来越简单。并不苍老的年纪,却为了能够在陌生而拥挤的城市里站住脚,努力地工作着、奋斗着,熟知生活的艰辛冷暖和现实的残酷不堪。

然而,旅行是个好东西。

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感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后记

看到这里,我的旅行故事结束了。可能,此刻的你才恍然大悟,这本旅行书籍写的关于风景的东西却少得可怜。我不是作家,更不能与文学作品相比,所能做的仅仅是尽可能地还原我当时的内心原貌罢了。不管看完之后你是感慨还是谩骂,我都希望将自己曾经亲身体会过的感受与经历写得能让你们感同身受。不管你现在是正值青春年华的十八岁,还是已经历经沧桑年过半百,我都希望这本书能够与你产生哪怕是一点点的共鸣。虽然我们的世界不同,可生活还是一样的,我们都必须去经历那些本身就该经历的一切。

此次的停留,也不代表我将会永远停止脚步。你要知道,当你热爱一件事的时候,不管怎样,你都会坚持着去做,因为,那是我们喜欢做的事。

回归之后,我会继续坚持旅行,而这一次将不再会是我独自一人,我会牵着爱人的手,行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我们的护照上会盖满世界各国的印章,而我们的脚步也会不断地停驻在世界上的各个角落里。

最后,感谢您能读完此书。

下一次的旅行故事分享,我们再见。

书评(媒体评论)

在这个颇受争议的年代,能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下坚持做自己的背包客,已经少之又少,而他是一个。

——旅行作家,《90后骑行侠单车去西藏》作者林伟裕

有些路,通往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会在路上看到什么样的风景。黑娃走在一条疯狂的路上,92年的他都出发了,你还在等什么呢?

——《亲爱的,你一直很孤单吧?》《有一天,我遇见了世界》作者神威

梦,是一颗神圣的种子,繁衍在旅途的土壤里。只要你的心脏还在跳动,脚步还在行走,这颗种子,将会开出一朵洁白的蒲公英,永远跟随着你。

——著名探险家,《绝地撒哈拉》作者金飞豹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岁月,那些关于理想、关于叛逆的年代。而黑娃会用他在路上的经历让你改变对青春和旅行的看法。

——知名行者,抗震模范,伞兵户外俱乐部创始人猎人伞兵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陈程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1334893
开本 16开
页数 22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26
出版时间 2013-05-01
首版时间 2013-05-01
印刷时间 2013-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1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4
丛书名
印张 1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3
168
16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3: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