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债务泡沫
100年前,全球债务总额是0。
100年后的今天,全球债务总额是230万亿美元。
对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来说,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现在财富的增加,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来自于生产力的提高,而是来自于被我们不断侵蚀的、我们明天的财富——全球债务,也就是说,我们一直生活在一个不断膨胀的“债务大泡沫”中。
什么是债务?债务就是我们在消费我们的明天。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如果先摆出结论的话,恐怕会吓到大家,那么我们就先从与债务息息相关的货币谈起。
一、货币的本质
货币的本质其实就是信用,它把我们的劳动成果以信用的形式储存起来,然后供我们随时取用。水往低处流,财往高处走,是哪个高处呢?当然是信用的高处。哪里充满信用,哪里就可以集聚财富。
那么什么东西才能储存这种信用呢?当然必须是具有普世价值,而且稀有、不可以被随便创造的,显然只有黄金最适合。所以在古代,货币大都以黄金白银来替代。
由于黄金不利于流通,必须用一种东西来代替它,于是出现了纸币和纸币发行方。而作为纸币发行方,必须有足够的信用作为货币保值的承诺,大家才相信你发行的货币是不会随意贬值的。怎样才能确保信用呢?人们想到了用黄金作抵押。其实还是一切围绕着黄金转。
二、全球通用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世界需要重建秩序,更需要一体化,此时发行一种通用货币变得尤为迫切,当然这也代表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信用,比个人更有信用的是企业,比企业更有信用的是国家。所有此时有实力的国家都在争夺发行全球通用货币的权力。
显然这个权力属于拥有黄金最多的国家。
当时英国财政部长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宏观经济学的奠基人)试图用发行的英镑充当全球通用货币,企图重构大英帝国的荣光。但令人尴尬的是,此时的英国国库里黄金匮乏,这让凯恩斯大伤脑筋。而“二战”的暴发户美国却控制了全球80%的黄金储备,因此成了全球最有信用的国家,美元也因此成了全球通用货币。
现在大家可以明白一个事实,即为什么1美元可以兑换6元多人民币,这其实是变相地呈现这样一个事实:美国发行货币的信用是中国发行货币信用的6倍多,这是国家实力的体现。
1944年全球确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每35美元兑换一盎司的黄金,其他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这个价格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的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P3-5
这个时代变化有多快?
从第一台计算机诞生到互联网发明,不过44年;
从门户网站到电子商务的崛起,不过5年;
从智能手机普及到微商遍地,不过1年。
这是一个怎样的时代?
这不是金星撞击火星,也不是火星撞击地球,而是“新世界”在撞击“旧世界”!
让我们来回顾一下前几年发生的事吧。
网店革了实体店的命,滴滴革了出租车的命,自媒体革了报纸的命,直播革了电视的命,微信革了移动的命,支付宝还要革银行的命……
新城区正在取代老城区,90后开始赶超70后,平台化正在代替公司化……
互联网不断地吞噬传统行业,也是“新世界”对“旧世界”的猛烈撞击!
没有一种商业模式是长存的;
没有一种竞争力是永恒的;
没有一种资产是稳固的。
科技革命、互联网浪潮、经济危机、地区冲突等不断加剧,它们争先恐后地给世界洗牌。
柯达、诺基亚可以一夜间倒下去;索尼、松下可以瞬间在市场上消失;家乐福、华堂商场可以说撤就撤;就连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也随时可能沦为传统企业。
无论你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总有一款危机在等待你。所谓百年企业在这个年代只能代表过去。
无论你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总有一种革新针对你。机器人要取代蓝领,人工智能要取代白领。
这是从未有过的革命浪潮,我们身处新旧世界交替的夹缝里,每一个人都在夹缝里求生存。
我们不安,我们彷徨,我们期待。每一个时代,都成全了一批人,也淘汰了一批人。
第一批被成全的是胆大的人,例如,20世纪90年代去深圳开发房地产的,如今都身价不菲了;2004年开淘宝店的,坚持下来年销售额也能轻松过千万了;2005年开始炒房地产的,如今固定资产动辄几个亿;2007年开始炒股的,几乎都是坐等着赚钱……
第二批被成全的是嗅觉灵敏的人,例如,2010年玩微博的人都成了大V;2012年开始四处转帖做公众号的人,如今都融资成功了;2014年做微商的人都成了网红;2015年开滴滴的人动不动月入好几万;2016年做直播的人即使是农村出身也已经红了……
如今,世界正在成全第三批人,他们应该是一群这样的人:
有文化、有知识;懂创新、会创造;读懂时代、迎接变革;携带正能量、愿意改变世界。
当下正在发生的事情,我们称之为个体崛起,而中国也将进入一个超级个体时代!
进一步来说,互联网释放了我们的个性,催生了大量自由职业者,无数平台的崛起,使你有机会参与创造和价值输出。你越有能力、越有特点、越有特长,就越不需要依附某个公司。
今后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经济体,个人的创造力得到了极大的释放。相反,那些资质平平的泛泛之辈,或者始终找不到定位的人,也许只能依附于组织的安排、听从别人的指使才能生存,所以工薪阶层必将沦为社会的底层。
中国正在淘汰那些依靠特权、资源、一时机遇并且思维还很僵化的人。转型之痛,就好比一个新生儿即将呱呱坠地,此时妈妈正在咬紧牙关挺过最后的阵痛。不要着急,这只是一场产前阵痛。
未来的中国,将实现按需定制、按兴趣组队、按人群服务、小批量制作、不断迭代,所以产能过剩将不再存在。
天真的变了,你还在原地踏步吗?
如果你有很多经验和积累,请先甩掉它,因为它们正在变成一种累赘和负担。
如果你初出江湖一无所有,请不要胆怯,因为这崭新的世界就是为你而准备的。
对于有的人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因为一切都变得开放、公开,混天度日的人再也无法藏匿,抱残守缺的人将寸步难行。
对于有的人来说,这又是最好的时代,因为一切尺度都变成了价值尺度,创新者会如鱼得水,创造者将大行其道。
未来,我们面对的将是一个怎样的世界?
那是一个三无的世界:无差价可赚、无工可打、无缝可钻。
所谓无差价可赚是指“旧世界”的信息是不对称的,这导致社会的“供给”和“需求”始终是错位的,这就需要“生意人”去对接,并从中谋利。而在“新世界”里,互联网使“供给”和“需求”精准连接,“中间环节”和“赚差价”都不存在了。
所谓无工可打是指“旧世界”遵循的是大工业逻辑,有的人只需要执行命令并不需要承担结果,这也是打工的本质。而在“新世界”里,个体开始崛起,公司开始平台化,每个人必须主动思考和去解决问题,并发挥特长为社会创造价值,否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所谓无缝可钻是指在“旧世界”里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导致每个行业都有潜规则,这让很多人可以通过不正当的途径获得灰色收入。而在“新世界”里,法律、法规变得越来越完善,每个人都应该可以在公开、透明的氛围下做事。
归根结底,在“旧世界”里,每个人只需要是一个“价值传输点”;而在“新世界”里,每个人必须是一个“价值放大点”。
互联网浪潮下的新世界,就好像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文艺复兴让西方人从宗教的教义和戒律的束缚中解脱,发现人不是教会的玩物,而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沉睡的灵魂被唤醒,所以有了“人文主义”。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世界性大事件。
而互联网的本质也是自由、共享和协作,它使人们从传统社会秩序的枷锁中解脱,发现人不是社会活动中的零件,而是世界的中心,是万物的价值尺度,于是个体开始崛起,组织开始下沉,这叫“人本主义”。世界正在被推倒重建,一切无法预想。
长江后浪推前浪。
这是新旧世界的斗争,也是新兴阶层和守旧者的斗争。
古今中外,为何很多守旧者都不能寿终正寝?因为他们总是不会轻易地交出自己的权力,而新兴阶层迫切地需要给新世界制定新规则。所以路易十六要被推上断头台,而清帝退位就能自保,这就是对传统企业的昭示,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昭示。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一切都在洗牌重来,一切都在觉醒!
五千年来,中国人的梦想无非就是大同世界,向往的是自由、平等、大爱,如今互联网正在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人们在时代面前应有尽有,人们在时代面前一无所有。
你是怎样的,这个世界就是怎样的。
互联网时代,社会的组织结构发生着巨变,个体经济将开始大放异彩,未来社会经济的基本单元不再是企业,而是个体。
在这种变化中,如何围绕核心竞争力来构建商业模式,在市场上取得独特地位?每个人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水木然、道商学院著的《个体崛起(未来生存法则)》围绕经济战略布局、个体发展规划的生存模式予以分析与梳理,同时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脉紧密联系在一起,充满正能量,旨在给读者以反思与启示。
水木然、道商学院著的《个体崛起(未来生存法则)》讨论的是未来将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组织变化、行业跨界、个体能力越来越强。未来社会不再以“家庭”和“企业”为基本组成单位,而是以“个人”为基本组成单位,个人价值将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与提升,理想和自由将高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