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学习书记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讨会。陈新夏、黄延敏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是从此次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中精选出的,主要围绕“唯物史观及其文化理论”、“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三个主题展开。
图书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
内容 | 内容推荐 为深入贯彻学习书记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与文化建设的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学术研究,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研讨会。陈新夏、黄延敏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是从此次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中精选出的,主要围绕“唯物史观及其文化理论”、“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三个主题展开。 目录 一 唯物史观及其文化理论 唯物史观视域中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陈新夏】 唯物史观的精神内核及其生成逻辑【赵义良】 唯物史观视域中的“人”【蒋成贵】 论马克思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关系的辩证解释及文化空间【黄志军】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文化改革创新【储著武】 文化自信语境中的“道”“术”“器”【周民伟】 关于价值观自信的科学内涵及实现路径【韩文乾】 有关西方意识形态若干问题的探讨与启示【赵亮】 哈贝马斯的社会规范生成逻辑及其批判【李基礼】 当代俄罗斯与西方文明价值体系【周杰】 二 中国共产党与传统文化 对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利用传统文化资源凝聚民族精神的历史考察【黄延敏】 尊墨抑儒与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传统学术流变看中国人接受社会主义学说【郑林华】 生活、文化还是政治:略论延安时期的青年现象【刘长军】 传统文化研究视域下的邯郸学院藏太行山文书简介【鲁书月 顾海燕】 西柏坡时期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综述【周晓静】 传统“和”文化与习近平的“和合”外交思想【杨春晓】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综述【匡颖晨】 三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探索 论传统诚信的维系机制【沈永福 邹柔桑】 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效融合的文化视野【韩华 马亚美】 从齐物与物物的矛盾化解看庄子哲学的主体性思想【陶悦】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的实践探索【鲁鹏】 “文化例外”的历史演变及当代启示【王军】 文化创新:条件、特征和路径——基于文化哲学视角的分析【王树祥】 论通过网络理论内容生产供给侧改革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孟庆闯】 网络文化对和谐文化建设的影响探析【尹俊芳】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文化理路【王振】 十八大以来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李明珠】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文化建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
译者 | |
编者 | 陈新夏//黄延敏 |
绘者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11669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2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5 |
出版时间 | 2017-08-01 |
首版时间 | 2017-08-01 |
印刷时间 | 2017-08-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49 |
CIP核字 | 2017182040 |
中图分类号 | G12 |
丛书名 | |
印张 | 21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38 |
宽 | 164 |
高 | 16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