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
内容
编辑推荐

“网络问政”之举,为各级行政机构向网络要思路、要发展提供了参考。本书是中国第一本有关“网络问政”的图书,其主旨是引领新的网络民意应对方式,指导党政干部力行网络民主,助推社会主义国家民主决策进程。

这是一本党政干部应对“网络问政”理论手册和实战指南。

内容推荐

在互联网时代,正确进行“网络问政”已经成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贴近民众、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新要求,成为考量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政治智慧和行政能力的一项新指标,成为当前执政观念和政治文化变迁的一个新标志。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必须学会在开放的媒体中处理事件,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加强与民众的沟通与交流。

为帮助各级党政干部对“网络问政”的兴起背景、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基本概念、发展趋势以及亟待解决的问题等有一个全景式的认知,切实提高应对“网络问政”的能力,我们编著此书。本书主要内容有:“网络问政”兴起的背景;“网络问政”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网络问政”的内涵及特征;网络民意、网络民主、网络监督、网络舆论、网络媒体等与“网络问政”相关联问题的延伸与拓展以及党政干部应对“网络问政”新课题需要提高的能力、素质等。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网络到底改变了什么

 数字化时代:地球在变小,人的世界在变大

 “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网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福音

 网络让经济格局重新洗牌

 网络:既让天涯若比邻,又让比邻若天涯

第二章 “网络问政”的兴起与发展

 国外:越来越多的国家政要加入“网虫”大军

 国内:“高官网友”串起中国官员的上网轨迹

 “网络问政”缘何走红

 “网络问政”期待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

 “网络问政”考量领导干部的执政智慧

 趋利避害,克服“网络问政”负效应

 领导干部上网是习惯,更是能力

 领导干部不能满足于网上“做客

 坚持科学上网,做学习型领导者

 领导干部要做践行网络文明的表率

第三章 “网络问政”常态化、制度化是大势所趋

 “网络问政”:一扇关不上的窗

 “网络问政”:应由谁唱主角

 参与“网络问政”的基本通道

 欢迎“灌水”、“拍砖”是一种领导艺术和境界

 把网络优化为推动政治文明的生产力

 让“网络问政”成为“既好看又好吃的东西

第四章 促进网络民主与现实民主的有效对接

 2009年热词背后:网络力量助推公民意识成长

 网络民主:中国政治文明新鲜符号

 辩证分析网络民主的作用和意义

 网络只是手段,民主才是目的

 正确评判网络“广场政治”的正负效应

 正确引导网络民主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第五章 提高网络民意回应能力

 网络应当成为领导干部获取民意的重要渠道

 对网络民意的重视不能停留在口头上

 让网络民意落到实处

 网络民意并不是民意的全部

 亟待破解的新题:应对“网上群体性事件

 把网络建设成为民意表达的新平台

第六章 提高网络舆情引导能力

 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

 网络舆情传播的方式和特点

 警惕“网络伪舆情”干扰

 完善网络舆情搜集甄别机制

 提高主流媒体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互联网在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中的作用

 提高引导网络舆情,科学化解舆论危机的能力

第七章 提高同新兴媒体打交道的能力

 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亟待提高

 新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肩负的责任

 网络媒体:从“配角”到“主角”的主流化转变

 培养网络媒体环境下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

 领导干部要带头学习和运用新兴媒体

 提高网络媒体的管理能力

 充分发挥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作用

第八章 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监督

 网络监督:在争议声中彰显强大

 正确认识网络监督的优势和特点

 实现“双剑合璧”: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形成监督合力

 妥善应对网络监督应把握的主要原则

 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网络监督的能力

 网络监督为反腐倡廉提供新动力

第九章 应对“网事”:现代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重视互联网要成为领导者的政治自觉

 领导干部应当主动融入网络时代

 领导干部上网是亟待培养的“第五种习惯

第十章 把握“网络问政”的发展趋向

 “网络问政”能走多远

 “网络问政”正在成为一种常态

 “网络问政”将迈向新高度

 “网络问政”:从虚拟走向现实

 “网络问政”:由“愤青”走向理智

 从“网络问政”走向“网络问责

 提升网络外交“软实力

 “网络问政”与党的建设科学化

 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网上吸引力

 加强网络管理,优化“网络问政”环境

结束语

试读章节

网络也改变着人们成名的方式。“芙蓉姐姐”、“后舍男孩”、“网络小胖”、“天仙妹妹”、“西单女孩”、“最美乡村女校长”、“最帅交警”……近年来,中国的网络红人一波又一波地涌现。网络成为新偶像速成的重要平台。其实,超级女声李宇春、张靓颖等的走红,同样与网络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百度贴吧”等网络论坛对于粉丝群的形成、自我巩固和扩展都起到了极大地作用。

同时。这种传播甚至可以传出国门,西方经济学泰斗弗里德曼就曾关注过中国土豆网上一系列由普通网友自拍的视频传播的力量。在他看来,借助于网络“上传”力量,本土文化参与全球化的力量也将得到加强。正如阿里巴巴网站创业员工之一的金建杭所说: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生活中有一张图是现实中的关系图,还有一张是网上的关系图,虚和实有时会叠加在一起。

——阳光与阴影,相生而相随

网络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和挑战。谈及网络的两面性,美国畅销书《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曾有过一段精辟描述:“让我们彼此团结的新技术也使我们相互分离,让我们能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联系在一起的新技术,也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相互干扰。让每一个普通人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上传到网上的技术,既使得小人物也能影响世界,也使得我们的语言变得更加粗俗,让我们的讨论变得更加低级趣味。”

可以说,网络使天涯若比邻,又让比邻若天涯。他们在网上与人交朋友,而在现实中人与人相识的机会却越来越少。网民在网络上选择狂欢,在现实中可能选择孤独。他可能知道网络上发生的一切,却不知道邻居姓什么、是干什么的,甚至与身边的亲朋好友形同陌路。随着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日益浸入,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的社会隔离感也逐渐增大。2009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有34.4%的网民感觉到互联网减少了自己与家人相处的时间,与2008年末相比,这一比例攀升了5.4个百分点,而由于使用互联网感觉更孤单的网民也增加了2.1个百分点,增加至22.0%

“持续地心不在焉”成为网络时代的新病。弗里德曼有一次参加研讨会,小组讨论时说:“每个人都得把两只手放在桌子上,十个手指头都得让我看到,不许用黑莓手机”,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们认真听你的发言”。

无疑,海量信息涌来也带来了新问题:人们不再担心信息太少,而是担心信息太多。仅仅是信息筛选,也可能成为一项耗时耗神的任务。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活的碎片化。太多相互联系的机会、太多蜂拥而来的信息将我们的生活分割成片段的、零散的碎片。一位对网络颇有研究的学者,将现在时代称之为“干扰的时代”。大家在不停地通过短信、电邮、电话、MSN等互相干扰。尽管没有人故意干扰你,但却总有人在你想打个盹或是正在思考时打来电话。“谁能在这种情况下认真地思考呢?”这位学者说:“互联互通能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但超过某个限度之后,就对我们的创造活动带来干扰。”2009年8月份传出一则消息,刚刚承认自己拥有Face book账号的比尔·盖茨,终因好友请求多到形同爆炸停用了该账号。盖茨表示:他不是“一个24小时都在线的网虫”,并称“如果我们不小心处理,所有的科技工具都会浪费我们的时间”。

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已经患上了“电脑依赖症”:如果一天没上网,便会觉得怅然若失。有数据显示:16.4%的网民表示一天不上网就感觉难受,也有17.4%的网民觉得与现实社会相比更愿意待在网上。随着搜索引擎和数字存储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正在变成一本永恒的档案。你所说的话、登录过的网站、发过的邮件、甚至是别人对你的评价,都有可能被记录下来,而且随时被人翻阅。这也因此出现了一个新词——网誉(即网上声誉)。无论对于企业还是个人,网誉都变得日益重要。人们不仅要学会如何在网上冲浪,更要注意他们会在网上留下什么。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也使得能够建立起声誉的个人或者机构更有力量。这在淘宝网等网购平台推行的信用评价机制中已可见一斑。

面对互联网一面是天使一面是魔鬼的特性,人们议论纷纷,莫衷一是。这正如手掌与手心,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问题是网络已经并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世界,改变着我们周围的生活。

面对这众多改变,我们做好准备了吗?P18-20

书评(媒体评论)

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我们是非常关注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因此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都需要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通过互联网来了解民情、汇聚民智,也是一个重要的渠道。

——胡锦涛

想和网友交流是我期盼已久的,我觉得这种交流能使我看到网友的意见和要求,网友也知道政府的政策。一个为民的政府应该是联系群众的政府,与群众联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但是利用现代网络与群众进行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温家宝

要群众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更主要的是靠你的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在开展群众工作方面,我们有的领导干部确实比较欠缺,不懂得如何积极主动地维护好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甚至不会说话,语言表达苍白无力。有的同志自嘲:与新社会群体说话,说不上去;与困难群众说话,说不下去;与青年学生说话,泸不进去;与老同志说话,给顶了回去。很多场合,我们就是处于这样一种失语的状态,怎么能使群众信服呢?

——习近平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应对网络问政党政干部读本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邹庆国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10088785
开本 16开
页数 242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0-05-01
首版时间 2010-05-01
印刷时间 2010-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图书小类
重量 0.3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630.1-39
丛书名
印张 16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0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10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7:5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