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辛斋在《周易》象数研究以及象数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应用有不少精辟的创见,这对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有较大的启示和拽导作用。因此,周易工作室以研几学社民国八年刊行为底本,组织了多名易学专家对《杭氏易学七种》进行了标点、校勘和整理,以满足广大易学爱好者的需要。
图书 | 杭氏易学七种(上下)/九州易学丛刊 |
内容 | 编辑推荐 杭辛斋在《周易》象数研究以及象数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应用有不少精辟的创见,这对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有较大的启示和拽导作用。因此,周易工作室以研几学社民国八年刊行为底本,组织了多名易学专家对《杭氏易学七种》进行了标点、校勘和整理,以满足广大易学爱好者的需要。 内容推荐 杭辛斋(1968-1924),名慎修,清末民初浙江省海宁县人,故又称海宁先生。杭氏青年时期应童了试名列前茅,其后从陈书玉、李莼客两先生游学于京师,充文渊阁校对,得尽窥秘籍,肆业同文馆,习天算理化而学贯中西。杭辛斋曾组织《周易》学术研究会,名研几学社,在学社曾担任《周易》主讲,撰写《周易》讲义《易楔》六卷。另外还撰写了《学易笔谈初集》、《学易笔谈二集》《易数偶得》《读易杂识》、《愚一录易说订》、《沈氏改正揲蓍法》。这些著作合称《杭氏易学七种》,是研究易学的重要典籍。 目录 学易笔谈二集序一 学易笔谈二集序二 学易笔谈二集卷一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文言》释义 《杂卦》举例 男之穷 制器尚象 中孚生,大过死 鹤鹄 畸象 苋陆 蛊为变化之卦 先甲后甲先庚后庚 七日来复 出人无疾 高尚其事 学易笔谈二集卷二 先后天八卦平议 河洛平议 太极图新说 进化新论 燮理阴阳 十有八变 孟子之《易》 蓍法占例辨惑 《火珠林》 《参同契》 学易笔谈二集卷三 履礼豫乐 叠字 睽革 鼎象 井养 反生 血气 再说乾坤为《易》之门 《易》逆数 五行化合 五音六律 六子男女 数之体用 三反四复 内外上下相反说 卦有小大 乾坤艮巽时 阳一阴四 参伍错综 学易笔谈二集卷四 大有 释无 风自火出 蓍圆卦方 二八易位 六釜 卦象进化之序 雷电噬嗑 同人而人不同 天地相遇 七巧 星曜神煞释义 中和 象义琐言 民极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杭氏易学七种(上下)/九州易学丛刊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杭辛斋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九州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80195215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6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550 |
出版时间 | 2005-01-01 |
首版时间 | 2005-01-01 |
印刷时间 | 2010-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27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221.5 |
丛书名 | |
印张 | 44 |
印次 | 2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4 |
宽 | 170 |
高 | 51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