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分成三编,围绕着创造——作品——接受这在个环节展开。每一范畴之下,先作一提要说明,略说此一范畴的基本涵义及历史发展,然后按历史顺序罗列理论资料。在创造——作品——接受这个系统中,艺术作品是最中心环节,把它列为第二编。承上为第一编为创造,启下为第三编为接受。书后附录,乃论家简释,按朝代顺序排列,供读者查阅参考。
图书 | 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共3册) |
内容 | 内容推荐 全书分成三编,围绕着创造——作品——接受这在个环节展开。每一范畴之下,先作一提要说明,略说此一范畴的基本涵义及历史发展,然后按历史顺序罗列理论资料。在创造——作品——接受这个系统中,艺术作品是最中心环节,把它列为第二编。承上为第一编为创造,启下为第三编为接受。书后附录,乃论家简释,按朝代顺序排列,供读者查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编 创造 一、感物 二、感兴 三、比兴 四、神思 …… 第二编 作品 一、文道 二、情志 三、意象 四、意境 …… 第三编 接受 一、知音 二、知人 三、兴会 四、美丑 …… 附录 论家简释 试读章节 唐代文论、画论、书论重视感物对艺术创造的作用。李白认为“哀怨起骚人”。孙过庭、张怀瓘、李阳冰等强调书法“观物取象”。张璪主张绘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共3册)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胡经之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1050798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232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01-07-01 |
首版时间 | 2001-07-01 |
印刷时间 | 2001-07-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04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6 |
丛书名 | |
印张 | 38.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
宽 | |
高 | 4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