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作者佘凌)收录了这些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基本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历史渊源;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主要特征;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化;正确看待当今的留守儿童现象;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影响问题;未来值得重视和加强探讨的领域等。
图书 | 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 |
内容 | 编辑推荐 《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作者佘凌)收录了这些内容: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基本状况;农村留守儿童的历史渊源;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主要特征;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化;正确看待当今的留守儿童现象;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影响问题;未来值得重视和加强探讨的领域等。 目录 引言留守儿童的呼唤/1 第一章 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综述/3 1.问题提出/3 2.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基本状况/4 3.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主要内容/8 4.对研究现状的评价/25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的理论反思/32 1.引言/32 2.农村留守儿童的历史渊源/32 3.当今农村留守儿童现象的主要特征/34 4.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化/38 5.正确看待当今的留守儿童现象/41 6.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与家庭功能/44 7.留守儿童的家庭自我认同意识/45 8.留守经历对儿童的影响问题/47 9.未来值得重视和加强探讨的领域/48 第三章 研究构思/54 1.问题提出/54 2.研究假设/55 3.研究方法/56 4.取样和被试/59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发展状况/61 1.问题提出/61 2.研究方法/64 3.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的主要特征/64 4.农村儿童留守状况的基本描述/71 5.农村儿童留守经历中的关系与情感/77 6.留守经历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84 7.留守儿童的非社会性行为表现/97 8.“留守效应”的自我评价:家庭经济改善,但个体发展和家庭关系发展受阻/106 9.小结/110 第五章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研究/114 1.问题提出/114 2.理论概述/115 3.研究方法/117 4.结果与分析/119 5.讨论/125 6.小结/128 第六章 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性需要研究/129 1.问题提出/129 2.理论概述/130 3.研究方法/131 4.结果与分析/132 5.讨论/146 6.小结/151 第七章 总讨论与总结论/153 1.问题提出/153 2.留守经历对人格特征和人际交往的影响/154 3.留守经历对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影响/157 4.留守经历对家庭自我认同意识的影响/159 5.小结/167 6.未来努力的方向/169 参考文献/172 附录/179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留守经历与农村儿童发展--家庭与社会化的视角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佘凌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2002607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9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40 |
出版时间 | 2013-06-01 |
首版时间 | 2013-06-01 |
印刷时间 | 2013-06-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生活休闲-育儿早教-家庭教育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24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G61 |
丛书名 | |
印张 | 6.1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0 |
宽 | 150 |
高 | 13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