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人的失败原因(红楼梦人物冲突论)
内容
编辑推荐

贾府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大型机构,希望通过资源重组化解各种现实危机,《红楼梦》揭露中国人的自利缺陷,没有任何人愿意为事业的发展做出妥协,最终导致组织崩溃,所有人成为悲剧。

《红楼梦》长期流行的根本原因,是深刻揭露了我们每个人面临的选择性困惑。

内容推荐

  面对问题,所有人都不愿意牺牲自己的利益,导致矛盾加剧,悲剧发生。

王志武教授历经数十年研究说:直至今日,《红楼梦》仍准确地剖析了中国人的生存现实与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实际上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导致解决问题的通车严重不足。

在《红楼梦》的悲剧中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引起国人高度重视的问题。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贾政和贾宝玉的矛盾是小说的主要矛盾吗

三、王夫人和贾宝玉的冲突是小说的中心冲突

 (一)情节结构贯穿中心冲突

1.前五回初步揭示了中心冲突

2.第五回后深入展开中心冲突

 (二)矛盾高潮体现中心冲突

1.金钏儿之死

2.晴雯之死

3.黛玉之死

 (三)各种矛盾围绕中心冲突

1.背景性的矛盾冲突

 (1)嫡庶间的矛盾冲突

 (1)亲疏间的矛盾冲突

 (3)主奴间的矛盾冲突

 (4)贵族和农民间的矛盾冲突

 (5)贵族家庭与皇室间的矛盾冲突

2.从属性的矛盾冲突

 (1)宝玉与袭人的矛盾冲突

 (2)宝玉与宝钗的矛盾冲突

 (3)宝玉与黛玉的矛盾冲突

 (4)王夫人与黛玉的矛盾冲突

 (5)薛宝钗与林黛玉的矛盾冲突

3.交叉性的矛盾冲突

 (1)凤姐

 (2)李纨

 (3)探春

4.转化性的矛盾冲突

四、结语

 增补:《红楼梦》中王夫人和贾宝玉矛盾冲突的成因、特点性质

 林黛玉的性格

 薛宝钗和林黛玉

 “钗正黛次”说

 宝玉·黛玉·贾母

 《红楼梦》前80回和后40回在人物描写方面的根本不同

 《红楼梦》人物矛盾冲突表

后记

试读章节

认为《红楼梦》主要矛盾是贾政与贾宝玉的矛盾,其论据之一是:贾政最关心的是宝玉的功名,而功名是宝玉的政治生命。

不错,小说第九回写到宝玉上学前,贾政有一番要宝玉读书的训话,他对跟宝玉的李贵说:“你去请学里太爷的安,就说我说了: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在此之后,凡是遇见宝玉,也总要责备他“不读书之过”。但是只要我们仔细研究一下,便会发现,贾政这些关于要宝玉读书的话,只不过口头上说说而已,从未认真检查过。他这种只布置不检查的作法,实际上等于放任自流,任其自便。有人可能认为贾政做官,多在外少在家,让他像老师一样经常检查宝玉功课不近情理。贾政当然没有贾赦在家机会多。但愈是在家机会少,愈应珍惜在家的时间,抓紧考问检查儿子的功课才是。但事实上贾政一回到家,不是同清客相公闲谈消遣,就是和老母共度天伦之乐,从未过问过宝玉的功课。第七十回写贾政来信说六月中准进京,宝玉闻知后,赶忙写字温课,积极准备应付贾政检查。结果因“近海一带海啸,又糟踏了几处生民。地方宫题本奏闻,奉旨就着贾政顺路查看赈济回来。如此算去。至冬底方回。宝玉听了,便把书字又搁过一边,仍是照旧游荡。”宝玉之所以照旧游荡,一方面是贾政归期尚远,无紧迫之感;男方面也因贾政的“万金家书”竟无一句涉及宝玉读书之事,使他感觉不到压力。第七十三回写赵姨娘的丫头小鹊在宝玉已经睡下之后,神秘地给宝玉通风报信,说赵姨娘“这般如此在老爷前说了,你仔细明儿老爷问你话”。宝玉听了这话,“便如孙大圣听见了紧箍咒一般”,又是急躁,又是开夜车读书,弄得鸡犬不宁。后来还是晴雯急中生智,利用金星玻璃说的“不好了,一个人从墙上跳下来了”的话,将计就计,让宝玉没病装病,扬言被吓着了,故意虚张声势,弄得人人皆知。这一次表面上是躲过了检查,实际上贾政根本无意于检查宝玉功课,赵姨娘和贾政谈的也不是这回事。这完全是一场虚惊。如果贾政真的有心检查宝玉功课,那么,既是一家子人,又是父和子,改天见面该加倍检查才是。但事实上。在以后贾政与宝玉的见面中,并未提及宝玉近日念书如何之类的话,好像根本不存在宝玉念书仕进一类问题似的。

也许有人说,贾政怕贾母不喜欢,所以不敢对宝玉读书问题抓得过紧。实际不然。一次,贾母听说宝玉因早晨写字出来迟了,不但不责怪儿子逼了孙子,反而“十分喜欢,吩咐‘他以后只管写字念书,不用出来也使得’。”为了给宝玉写字念书排除干扰,老祖宗连家礼家规都给他免了,可见对宝玉读书之关心不减贾政。如果认为贾政对宝玉功课检查不力,主要怕贾母不悦,似乎责任在贾母身上,贾母在天之灵若知,也要大喊“冤哉枉哉”!

贾政对宝玉念书之事为什么只是说说而已,并不认真检查呢?小说第七十八回写道:“近日贾政年迈,名利大灰。然起初天性是个诗酒放诞之人,因在子侄辈中少不得规以正路。近见宝玉虽不读书,竟颇能解此,细评起来也还不算十分沾辱了祖宗。就思及祖宗们各各亦皆如此,虽有深精举业的,也不曾发迹过一个,看来此亦贾门之数。”在政老爷看来,贾家的富贵荣华并非通过举业之路取得,也不需要通过仕进之路去维持。可见,他在一些场合说了些要宝玉读书上进的话,完全是赶时髦的客套话,掩人耳目而已,其实是言不由衷,未必是真。贾政其人就是口是心非,言行不一,不然作者为何命其名日“贾(假)政(正)”呢!不幸的是,我们的一些人却像贾瑞正照风月宝鉴一样,以假当真,这不是“委曲”了政老爷了吗?

有人可能找出第九回贾政对李贵说的一番话为其望子仕进、成龙变凤作辩护。不错,这一回贾政在宝玉上学前对李贵说:“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语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读者切不要以为贾政这里完全是在骂宝玉。因为“淘气”一词本身便有褒有贬,二情兼备,再加上前面冠之以“精致”二字作定语,寓褒于贬的感情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再看第二十三回.元妃要宝玉随众姊妹一起住进大观园,贾政作为父亲,照例要叫来宝玉教训一顿。什么读书写字呀,“用心习学”呀,“安分守常”呀,真是一本正经。但当他听到王夫人说到叫袭人睡前给宝玉按时喂药的话时,便转而问袭人是谁。王夫人说袭人是个丫头,贾政便指责这个名字起得“刁钻”,并准确无误地断定是宝玉起的名。王夫人见贾政不喜欢,为了不使宝玉难堪,缓和一下父子之间的“紧张”气氛,叫宝玉下去改了吧,并劝贾政“不用为这小事动气”。稍微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贾政谈起宝玉读书的正经“大事”,只是三言两语,一带而过,而“袭人”这个名字的“小事”却像吸铁石吸铁一样抓住了他,并且来了一番明贬暗褒的评论,表面上像是动气,实际上却是欣赏,在这一点上父子俩本来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区别只在于虚伪与直率罢了。王夫人的劝解实际上是隔靴搔痒。贾政虽然指责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用功夫”,又说“袭人”这个据他说是个“刁钻”的名字,“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就是进一步的证明。可见这位王夫人虽是贾政正妻,却对丈夫不完全了解。哈斯宝在他的《新译<红楼梦)》第七回批日:“宝玉起了个叫‘袭人’的名字,贾政既然斥责,也就罢了,如何又说‘不用改’?宝玉若确实有过,理当必改,倘若无过,则不应斥责。有日,不知则已,知过必改。既知其过又予姑息,已是不屑一评的了。”“贾政真是‘假’正”。哈斯宝是从贾政对贾母不孝角度作如是批语的,并未窥出贾政和宝玉在轻视功名仕进,热衷于“浓词艳赋”、“不务正”方面原是一脉相承的消息。但他指出贾政“既知其过又予姑息”,却有助于我们理解父子俩的共同之点。P1-3

后记

《红楼梦》问世以后,研究者甚多,以至于成了一门专门学问——“红学”。清末到“五四”期间的“旧红学”以索隐评点见长。索隐派认为小说中的人物暗喻明末清初的某些政治人物,其代表作是王梦阮的《红楼梦索隐》和蔡元培的《石头记索引》。评点派人物较多,著名的有脂砚斋、张新之等。 “五四”以后的“新红学”以“自传说”著称,认为贾宝玉就是曹雪芹,胡适的《红楼梦考证》是其代表作。解放后的“红学”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文革”前的十七年“红学”;第二阶段是“文革”中的“评红热”;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红学”。

《红楼梦》中共写了九百多个人物,其中有鲜明个性特点和典型意义的就有二三十个。按照毛泽东的说法,《红楼梦》至少要读五遍,否则就弄不清众多人物的相互关系,就没有发言权。下面我从人物矛盾冲突的角度把主要人物及其矛盾关系列一简表,供读者阅读时参考。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人的失败原因(红楼梦人物冲突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志武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06038881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75
出版时间 2010-06-01
首版时间 2010-06-01
印刷时间 201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07.411
丛书名
印张 12.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0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7 11:5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