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牡丹亭(青春绣像版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内容
编辑推荐

《牡丹亭》是明代大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与《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一起被誉为“四大名剧”,它们体现了我国古代戏剧作品的最高成就。汤显祖描写杜丽娘的美貌很成功,而描写杜丽娘的感情和理想的那些片段更具魅力。通过杜丽娘的形象,《牡丹亭》表达了当时广大男女青年要求个性解放,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本书附有精妙评点,雅致插图,古风古韵。

内容推荐

南宋初年,唐代诗人杜甫的后裔、江西南安府太守杜宝,有独生女儿丽娘,聪慧美丽,年方十六,情窦初开。其父察觉,妄图扼杀她的爱情萌芽,并想把她培养成一个符合封建礼教要求的淑女,故延聘腐儒陈最良教她读书。丽娘自解《诗经》情诗,趁父亲外出劝农之机,梳妆打扮,与侍女春香私自到后花园游玩。在满园春色感召下,梦中的丽娘于牡丹亭与一手持柳枝的青年书生幽会,醒后怀春长叹,从此一病不起,感伤而亡。临死前她自画小像一帧,并嘱家人将她埋葬在后花园的梅树下,画像藏于太湖石底。不久杜宝升官离任,让陈最良和石道姑看守丽娘坟茔。三年后,丽娘梦中的情人、唐代文人柳宗元后裔柳梦梅自广州赴试临安,途经南安,因病借住梅花观内,在园中拾得丽娘画像,朝夕思慕,焚香礼拜,叫之拜之,感动丽娘游魂与之相会。梦梅掘墓开棺,丽娘起死回生,二人结为夫妇,同往临安。陈最良发现丽娘坟墓被掘,柳梦梅又不辞而别,遂往淮安向杜宝报讯。柳梦梅在临安应试后,恰值金兵南侵,朝廷延期放榜,安抚使杜宝又在淮安被围。柳梦梅受丽娘之托,到淮安探望岳父,并告丽娘还魂喜讯,不料杜宝已得陈最良告发,认为柳梦梅是盗墓贼,遂予以囚禁。杜宝又因用计说服叛贼李全降宋,淮安解围,金兵北撤,升任平章军国事,便押送柳梦梅人京治罪。此时传来柳梦梅钦定为状元的消息,梦梅得免危难。但杜宝余怒未解,坚不承认梦梅为婿,并上金殿面君。梦梅亦向皇帝申辩,丽娘也面君说明还魂原委,皇帝钦命父女夫妻相认。但杜宝认为丽娘是鬼魅,坚不认女,经多方试验,确定丽娘实是人身,杜宝仍以二人结合不合礼法,逼丽娘与梦梅离异,丽娘坚执不从。最后圣旨又下,一家终于喜庆团圆。

试读章节

南宋(1127~1279)年问,西蜀有一位名儒叫杜宝,他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后代。杜宝二十岁考中进士后,为官三十多年。三年前出任江西南安太守,为官清廉,美名远播。夫人甄氏,甄皇后家族的后裔。

夫妇二人相敬如宾,但年过五旬,膝下无子,只有一个独生女儿,名叫丽娘,芳年十六岁,长得端庄秀丽,聪明清俊,还没有许配人家。

杜宝视女儿如掌上明珠,一心想把她培养成贤德淑女。他专门给女儿请来一位老成持重的先生,每天教女儿读书,给女儿讲解《诗经》。

这位教书先生名叫陈最良,是一个老秀才,饱读四书五经,但六十多岁了还没有考中举人,为人迂腐。

这天清晨,陈最良早早来到学堂,等了很久也不见杜小姐的身影,便起身叫道:“春香,快请小姐出来听解书!”这才看到杜小姐素妆淡抹,带着小丫环春香,缓缓走进书堂。杜丽娘恭敬地向陈最良行礼,口里说道:“先生万福!”陈最良一脸严肃地教导道:“女孩子,应该鸡鸣起床,先向父母问安。如今你们正在读书,应当早起。”丽娘连忙答道:“以后不敢了。”

陈最良翻开《诗经》,问道:“昨天讲的诗,你温习了吗?”丽娘答道:“已经温习了。”陈最良开始讲解《关雎》这首诗,说:“第一句‘关关雎鸠’,雎鸠是一种鸟,关关呢,是鸟叫的声音……”小丫环春香才十三岁,非常顽皮,听到这里,便插话道:“是怎样的叫声?”陈最良只好仰起头,学了一声鸟叫,乐得春香拍手大笑。

陈最良又讲解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说那些幽娴女子,等待着君子好好地追求她。”春香听不懂,忍不住又问道:“为什么好好地追求她?”陈最良无话回答,只好生气地说春香“多嘴”。

丽娘插话道:“先生,学生自己会依照注释读诗,您只需要把《诗经》大意讲解一番就行了。”陈最良听杜丽娘如此说,便长篇大论地讲了起来,道:“这《诗经》三百篇里,有许多贤明后妃的故事,还有那催促丈夫早起的贤妻,远嫁他乡的淑女。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无邪’两个字……”

陈最良滔滔不绝地叙说,春香早就不耐烦了,她借口上厕所,溜了出去。不久又一蹦一跳地回来了,她一进书堂便扯住丽娘的袖子,兴奋地说道:“小姐啊,后面有个大花园,桃红柳绿的,好玩得很呢!”

陈最良一听就生气了,板着脸孔教训道:“好啊,春香,你书也不读,居然跑到花园去玩!”拿起荆条要打春香。春香连忙藏到杜丽娘身后,分辩道:“读书,读书,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干吗呀?”

陈最良心想,这丫头顽皮捣蛋,总是来引逗杜小姐,是该好好教训一下。他讲了一些古人刻苦攻读的例子,囊萤趁月,悬梁刺股等等。哪知话还没有说完,春香就反驳道:“那有什么了不起的!悬了梁,会损害头发;刺了股,还会添伤疤呢!这不是自找罪受吗?”说罢,便又对丽娘说道:“小姐你听,外面有人卖花呢!我们出去玩吧!”

这下可真的惹恼了陈最良,他再次举起手中的荆条要打春香。春香机灵地闪过身子,夺过陈最良手里的荆条,扔在地上,还顽皮地冲着陈最良做了一个鬼脸。丽娘看到事情闹大了,连忙责骂春香道:“死丫头,还不快向先生认错!”接着自己也向陈最良赔罪。

好不容易熬到了放学,丽娘等老师陈最良走后,便转过身来问道:“春香,你说的那座花园在哪里呢?有些什么景致啊?”春香兴奋地答道:“景致么,有亭台、秋千,还有太湖山石,名花异草,好玩得很呢!”丽娘低头沉吟了一下,没说什么,便带着春香回去了。

从这天开始,杜丽娘和春香便每日早起,跟着陈最良读书。杜宝见女儿安心读书,心里非常高兴。当时正是春三月,远处传来布谷鸟的叫声,耕地播种的季节已经到了,杜宝想到自己身为太守,深居衙堂,不知道那些老百姓的农耕生产进行得怎样了,他决定下乡劝农。

杜丽娘和春香听到这个消息,乐不可支,尤其是春香。杜宝前脚刚走,她后脚就跑去告诉陈最良,说老爷下乡劝农,小姐也要请几天假,暂时不读书了。陈最良不敢多问,便回家去了。

春香兴高采烈地回到闺房,她轻轻推开房门,卷起窗帘,只见小姐正在房中读书呢。丽娘看到春香进来,便放下书本,长叹一声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圣人都这样说,真是今古同怀啊!”

春香见小姐面带倦色,便上前说道:“小姐,老爷不在家,我们去后花园游玩一番,怎么样?”春香机灵地转动着眼珠,又说道:“我已经跟老师请假了!”丽娘犹豫了好一会,才说道:“大后天是个好日子,你去吩咐花郎,让他把后花园打扫一遍。”说罢又不放心地叮嘱道:“春香,这事千万不要让夫人知道。”春香心领神会地点了点头。

这天清晨,阵阵莺声燕语,将丽娘从睡梦中唤醒,她缓缓睁开蒙咙的双眼,伸了伸懒腰,披上衣服,掀开帷帐,只见昨夜点的沉香已经燃尽,微风拂动着湘帘,几缕晨光不知何时悄悄探人窗台,丽娘感叹道:“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春香手里捧着盥洗用具,掀帘进来,说道:“小姐快梳妆吧。”说罢取过菱花镜,伺候丽娘对镜梳妆。丽娘静坐窗前,凝视着镜中的自己,秀发如云,娇羞默默,真好比一枝迎风开放的杏花。连春香都在旁边赞叹道:“小姐今天打扮得真漂亮!”

丽娘矜持地笑了笑,她整了整头上的花,轻轻唱道:“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提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主仆二人穿过曲槛,步履轻盈地来到花园门前。推开园门,丽娘迈了进去。园中绿树成荫,百花盛开,近处的假山,远处的亭台,都被阳光抹上了一层绚丽的色彩。

丽娘从小在府中长大,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她深深地陶醉在美妙的春光里,感叹道:“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她沿着花径一路前行,只见桃红柳绿,鸟语花香。水池中的金鱼轻快地摇着尾巴,树下一架秋千在微风中轻轻摆动,好像在感叹自己的寂寞。

丽娘心有所感,不禁对景抒怀,轻轻吟唱道:“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春香站在花丛中,向丽娘招手道:“小姐你看,别的花儿都开了,只有牡丹还早呢。”丽娘向远处望去,只见满山的杜鹃花开得非常鲜艳,两只燕子由南至北轻盈地飞过。

丽娘深深吸了一口气,醉人的荼蘼花香立刻钻进了她的肺腑,让她心旌摇动,如痴如醉,她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这美丽的春光唱道:“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茶蘼外烟丝醉软。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面对此情此景,丽娘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么美丽的景致,却被锁在这个大花园里,无人得见,真是让人遗憾。可自己的美好青春,不也是这样被埋没了吗?

回到闺房后,她的心情依然不能平静,自己已经不小了,却还是独守空闺,父母一心想在名门贵族中寻一段好姻缘,若嫁给那些纨绔子弟,岂不是白白地辜负了自己的花容月貌吗?这满腹心事和谁去诉说呢?

就这样胡思乱想着,她不知不觉地伏在书桌上睡着了。恍惚问,好像自己又来到了后花园,只见一个英俊潇洒的书生,手里拿着一枝柳条,向她款款走来。

那书生开口说道:“小姐,原来你在这里,我到处找你呢。”丽娘连忙转过头去,含羞不语,心想,哪里来的书生,我和他素不相识,他来这里做什么呢?正在沉思之际,那书生又说道:“听说小姐精通诗书,何不以柳枝为题,写一首诗?”说罢,便扯着丽娘的袖子,深情地说道:“小姐花容月貌,真是让人怜惜啊!我真的非常爱你呢!”

丽娘又惊又喜,欲言又止,那书生便牵了丽娘的手,向前走去。丽娘连忙停住脚步,含羞问道:“秀才,你带我去哪里?”

那书生含笑不语,牵着丽娘的手转过芍药栏杆,来到湖山石边,牡丹亭畔。他将丽娘一把抱在怀里,说道:“小姐,我对你爱慕已久了,你真是比天仙还要美丽啊!”丽娘非常害羞,想挣脱那书生的怀抱,那书生拥着丽娘,二人在牡丹亭畔卿卿我我。

P2-31

序言

《牡丹亭》全名《牡丹亭还魂记》,是继《西厢记》之后又一部享誉天下的爱情剧,作者是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汤显祖(1550~1616),江西临川人。他一生正直,不肯依附权贵,四十九岁那年弃官回家,并在当年(1598)秋天写成《牡丹亭》。

《牡丹亭》描写青年女子杜丽娘受《诗经》中情歌的启发,萌动春心,在游园赏春后梦见书生柳梦梅,从此相思成疾,伤情而死。三年后,柳梦梅去临安赴试,经过丽娘墓地,丽娘幽魂出现,二人相会,丽娘在柳梦梅的帮助下,还魂再生,私自结合。丽娘复活后,父亲杜宝视女儿为妖孽,诬陷柳梦梅盗掘女儿坟墓。丽娘上朝申诉,柳梦梅金榜题名,皇帝做主,杜宝才承认了女儿的婚姻,全家团圆。

汤显祖认为:真诚的爱情是可以超越生死的。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不再停留在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一狭隘含义之内,而是具有战胜一切阻隔,超越生死的巨大力量。作者将追求自由爱情理解为“情”,将封建礼教理解为“理”,《牡丹亭》展现出“情”与“理”的冲突,以及“情”对“理”的最终胜利。

剧中的女主角杜丽娘是真情、至情的化身,她是一个热爱生活、追求自由、勇于反抗的青春少女,她性格中最大的特点是在追求爱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定执著。她为情而死,为情而生,无论是地府的阴森恐怖,父亲的专横冷漠,还是金銮殿的森严,都无法使她退缩,直至她取得最后的胜利。这就比《西厢记》中处处依靠红娘帮助的崔莺莺进了一大步。

剧中的其他人物也都个性鲜明。男主人公柳梦梅,既热衷功名又忠于爱情,他对杜丽娘的爱一往情深。杜宝的专横与固执,陈最良的迂腐,春香的调皮,也都刻画得非常深刻。

《牡丹亭》的艺术成就也是非常突出的。首先,该剧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特色。汤显祖将浪漫主义手法引入传奇创作,通过梦中相恋、死而复生、鬼魂成亲等一系列幻想情节,热情歌颂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与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其次,剧作在人物塑造方面注重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发掘人物内心幽微细密的情感,通过刻画人物心理活动来塑造人物形象。杜丽娘的每次出场,每支曲辞,每个动作,都有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内容。第三,《牡丹亭》语言浓丽华艳,意境深远,充满灵动之气,洋溢着诗情画意,令人回味无穷。全剧采用抒情诗的笔法,倾泻人物的情感。如《惊梦》一出中【步步娇】、【皂罗袍】等曲子,直至今日,仍然脍炙人口。

据当时的文献记载,“《牡丹亭》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并引起许多青年男女的共鸣。在舞台上,《牡丹亭》是盛演不衰的剧目,尤其是近年白先勇先生改编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使《牡丹亭》的艺术魅力在四百年后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牡丹亭(青春绣像版中国古代四大名剧)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明)汤显祖
译者 李子亮
编者
绘者 藤茏
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040296648
开本 32开
页数 15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20
出版时间 2010-07-01
首版时间 2010-07-01
印刷时间 2010-07-01
正文语种 中英对照
读者对象 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23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37.2
丛书名
印张 5.37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5
9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2 21:44:56